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 胡景铎 >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怀念文章 魂化邓林滋后世——纪念胡景铎将军
中共富平县委党史研究室

  中共富平县委党史研究室
  丁丑初春,拜读了胡景铎将军写给女儿的一封信,由衷仰慕他一身浩然正气。
  暮春时日,我们县委党史研究室崔晓民、陈建国、庞六十、雷震民一行4人赴陕北横山,寻访将军当年领导发动横山起义的烟雨风云。望不尽的黄土高原上,古老的长城静静地躺在安闲静谧的浩瀚沙海里,把怡神的目光投向盎然的春深之处,引出无定河轻快的欢唱。河岸上广漠连绵,衬托着红柳、沙棘植被,春日下,金光灿灿,草色青青,好一幅壮美的锦绣画图。蜿蜒着的柏油道路向前伸去,两旁挺立的白杨树,伟岸高耸,枝叶茂密,绿荫疏影,一扫征途满眼干燥之蹙,顿生温润可人心绪。一群一群的羊儿在山野埋头啮草,欢蹦乱跳的牛犊在崖畔“哞哞”叫了几声,前边不远,就是我们的去处波罗堡——横山起义指挥部所在地。
  站在古城堡的脚下,抬眼望去,城头上正在修复的波罗寺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日当正午,顺便造访了寺院住持。波罗原是佛教名词“波罗密多”(意为“到彼岸”)的简称,又是如来佛的十大称谓之一。传说如来上西天时,曾在这里驻足歇脚,波罗寺因而得名。其实这个地方不过是个偏僻荒凉的高原小镇,只因为它南靠五龙山,北临毛乌素沙漠,距长城很近,在历史上处于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交界的地方,曾发生过无数次民族战争,因而被视为极冲要塞。明、清两朝曾设参将在此镇守,修有参将府;到国民党统治时期,波罗、横山、响水等城堡连成一线,成为国民党军队“围剿”陕甘宁边区的基地。
  告别住持,来到街口,只见这小镇上,人来车往,熙熙攘攘,上市的,下地的,男男女女,说不上繁华闹市,却也生意兴旺。
  横山起义纪念碑就矗立在面前。驰名海内外的富平墨玉为碑身,呈长方体,棱角分明,凝重沉毅。碑端镌突着一枚红五星,下面直书一行苍遒厚朴的汉隶:横山起义纪念碑。
  伫立于纪念碑前,不由人肃然起敬,感慨万千。半个世纪以前,这里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蒋介石发动内战,胡宗南于陕甘宁边区南线陈兵25万,其势汹汹,其焰甚嚣;北线胡景铎部从南北方向阻断了延安与内蒙伊克昭盟根据地的联系,从东西方掐断了绥德通往三边(安边、定边、靖边)根据地的要道,它的前哨像一把尖刀,插向边区腹地。真所谓两军对垒,剑拔弩张。我们一行是从延安革命历史博物馆参观后,径走波罗的,一路过绥德,上靖边,全然无意于此。“今夕是何年?”无语的纪念碑似乎提醒了我们。大家认真通读了碑文,在纪念碑前摄下了永久的留念。
  街边小饭馆的主人热情地招待我们这些山外来客。饭馆有老者向我们介绍当年胡将军发动起义的情形,不时地称道:“胡将军爱百姓,人正气。”我们吃着主人做的可口的饭菜,听着近处店铺录音机播放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家乡……”的甜蜜歌声,陶醉于斯,浑然忘掉了旅途的劳顿。
  饭后,我们请那位熟悉往事的老者作导游,观瞻了横山起义的旧址,领略了一番秘密策划,积极准备,刀光剑影,沉勇深谋,紧锣密鼓的斗争场景和扣人心弦的氛围,胡将军沉稳雄健的豪杰风采,如在目前。
  波罗归来,再三研读他给女儿的信,贸然草成拙诗一首,见教大方。
  一束书柬一汗青,
  三秦豪俊三从戎。
  风云叱咤横山缺,
  呜咽金陵春梦空。
  交通务实口碑竖,
  诬陷弄虚奸伎穷。
  魂化邓林滋后世,
  天下己任勤且公。
  我们从感情交流的角度读着胡将军这封信,那口吻使人觉得敦厚温馨的情愫中蕴含着严肃庄重的色彩;刚毅果决的态度下又融汇着慈祥爱怜的天良。人间自古真情重。无价的父女情感的传递,则力证这分明是家书一封。从叙事中人物的辈份及称谓来断定,又是其家族中上辈弟兄们之间的事体。春去秋往,岁月易逝,提起如许久违了的人和事依旧如数家珍,足见镂骨铭心。这封信无疑可算得家史一篇。
  但是,信中所叙之事,背景宏阔,几可以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风云变幻、波澜起伏为主脉;所论之人,举足轻重,无不是经天纬地、开辟新宇的留传青史的风流人物。俗不可耐的析户分爨,琐细纠葛,满纸无一蛛丝马迹;见天每日的柴米油盐,费神熬煎,通篇不得见片言只字。芸芸众生难为挣脱的家史概念,全然囊括不下这等重若泰岱般的“家”事。
  它不是普通的家史,是说它映照出一个伟大的时代,镌记着历史巨人的践履。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袖人物李大钊,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和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其家谱中拨动了最响亮的音弦,其声激越,其情豪迈,气冲斗牛,力排山河。
  这真是一封书信写出了一部历史长卷。
  胡景铎将军有五位兄长。他的大兄长就是著名的爱国将领、杰出的民主主义革命家胡景翼。胡景翼早年接受孙文三民主义的影响,参加同盟会,矢志革命,举义反清于药王山,头角崭露。第一次讨袁失败,胡景翼弃兵东渡扶桑,结识孙文、黄兴两先生与国民党重要骨干。1914年回国,面受孙中山先生嘱托,回陕发动逐陆(建章)讨袁 (世凯)的护国运动,又和于右任先生领导倒陈(树藩)伐段(祺瑞)的护法战争。1924年10月,与冯玉祥、孙岳两将军合作,发动“北京政变”,推倒曹(琨)吴(佩孚)军阀统治,力请孙中山先生北上主政。后因段祺瑞窃取了北京政权,他又率师南下,进军河南,任河南军务督办。军政界即谓之“胡督办”。1924年底,他邀请李大钊同志到河南指导工作。通过李大钊同志的帮助,他所统率的国民军第二军获得了苏联的巨大援助。他在中原地区实行三大政策,支持工农运动,造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八方风雨会中州”的局面。可惜天不假年,胡景翼将军34岁病故于督办任上,国民党中央军政府追赠上将军衔。
  “胡景翼将军赤诚爱国,胸怀大志,献身革命,功劳卓著。他整军经武,有智有勇,知人善用,将士归心。他思想开明,追求进步,热心公益,造福人民。他襟怀坦白,光明磊落,谦恭礼让,平易近人。将军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高贵品德会永放光芒,他的光辉业绩会永垂史册。”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志对他——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胡景翼将军的中肯评价和高度赞誉。
  胡景铎幼年在胡景翼将军创办的随营学校学习,深受其思想和作风的熏陶。他在自己追求光明的历程中,继承和弘扬了胡景翼将军的遗志和靖国军的传统。
  胡景瑷,排行第二,1927年曾任国民党少将旅长。八一南昌起义前后与贺龙元帅有着深厚的交谊。西安事变后红二方面军进驻富平,胡景瑗大力支持,他向部队捐粮上百石,贺龙同志夸赞说:“胡二哥仗义疏财!”解放后,胡景瑗曾任陕西省政协委员。
  胡景铨,排行第三,1926年前曾任国民党少将旅长。30年代被委任为富平、铜川、耀县三县民团总指挥。解放后曾任富平县政协委员。
  胡景通,排行第五,曾任国民党中将军长,他擅长文史,颇具韬略。解放后,曾任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政协副主席。今尚健在。
  胡景铎五位兄长凿出了各自的历史,色彩迥乎相异。这也正反映了在一个社会时代里,新与旧,进步与落后,革命与反动的矛盾运动错综复杂,残酷激烈。任何人都无法摆脱社会背景的影响。以蒋介石为总代表的封建官僚地主阶级的势力虽然必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一个人他在追求什么!
  胡景铎排行第六,或称“六大人”,或称“胡老六”,朱德总司令在延安亲切地称他“六弟”。他是胡家景字辈弟兄中唯一的共产党人。
  胡将军是1946年7月1日光荣地秘密入党,三个多月以后,他便发动了震惊全国的起义。历史向前推移40几年,那一幕辉煌的壮举似乎还在继续。
  ……
  无定河不舍昼夜地流入黄河,黄土高原也走进深秋季节。正当晨星寥落,东方泛白,朝霞烧燃天宇之际,清凉山笼罩在一片雾气岚光之中,命运之神满怀喜悦地送来了又一个名实相副的清凉拂晓。延安新华社女播音员清晰宏亮的金石之声无异于一股奔涌蒸腾的热浪,从广袤的黄土高原直扑大江南北,飘洋过海,迅速传遍了全世界:“1946年10月13日,胡景铎将军等率部发表通电,反对蒋胡卖国内战,消灭异己,横山驻军五千起义。”
  南京城里,一个个“党国”军政大员正晕乎乎地沉醉在“国军”收复张家口的庆贺之中;蒋介石也正处在筹备召开“国民大会”,为他荣登“总统”宝座而志得意满之时。这一消息不啻晴天霹雳,当头棒喝,惊得他们魂不守舍,坐卧不宁,仅隔两小时,蒋介石即命令胡宗南狂轰滥炸横山和波罗堡。
  然而,和平正义的追求能在几颗炸弹轰隆声中退缩吗?!不能。胡景铎将军终于挺立于古老的长城脚下,昂然地迎来了新生命的曙光。从此,他便将自己的生命交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直到最后一分钟。1977年7月6日,他在办公桌前,永远地伏下了……
  记得《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了一位“地之子”——夸父。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胡景铎将军的一生都在追求真理,我们总觉得,胡景铎将军似乎是那逐日的夸父。不过,他终于追上了红日,他也化成了邓林,但那是红日的彩光里缀满灿烂果实的邓林。
  

胡景铎将军/中共富平县委党史研究室编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9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