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王世泰 >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王世泰回忆录——正确的决策
王世泰
    1934年夏秋,敌人对陕甘边、陕北的“围剿”遭到惨败后,不但地方军阀慌了手脚,连蒋介石也深感不安,于是便于1934年10月以后,开始直接策划对陕甘边和陕北根据地的第二次“围剿”的新阴谋。蒋介石调集数万兵力,采取军事“清剿”、政治欺骗和经济封锁的反革命伎俩,进行摧毁性的“分区清剿”,妄图逐区蚕食,逐地推进,逐渐压缩,迫我入其包围圈,聚而歼之。
  敌人部署大体是:敌三十五师马鸿宾部进攻我南梁地区,其三个旅(附陇东警备二旅第六团)七个团,分别进驻曲子、庆阳、合水、华池,布成新月形战线,向我中心区依次推进;敌六十一师杨步飞部六个团,分别进驻旬邑、宁县、正宁地区,楔入我南梁、照金两区之间,伺机北进南梁,南出淳耀;敌四十二师冯钦哉部四个团,摆在宜君、中部(黄陵)、洛川、富县、甘泉一线,守备咸榆公路;敌八十六师井岳秀七个团收缩到保安、靖边、横山、榆林、佳县、神木、府谷一线布防;敌八十四师高桂滋四个团由河南洛阳直抵延安、安定、延长、延川、清涧、绥德、米脂等县,插入我陕北腹地;敌晋军孙楚部三个旅和李生达两个旅陈兵黄河东岸,堵我东进之路。敌人总兵力共计七个师、30几个团。由于西北交通不便,敌人上述兵力部署,从1934年10月开始,至1935年4月完成。
  为了粉碎敌人对陕甘边、陕北的第二次“围剿”,志丹、子长和陕甘边、陕北特委的负责人都在为此而呕心沥血,昼夜思考作战的方针和具体部署。1935年元月上旬,志丹率红二团北上,一方面探望子长的病情,与子长交换意见,一方面拟就反“围剿”问题与陕北特委进行商讨。经过一段工作,对两特委的领导、两支红军的统一指挥等重大问题,取得了较为一致的意见。后志丹留在陕北继续研究反“围剿”战略、方针、计划,红二团返回南梁地区。途中,红二团与陕甘边第二路游击队五、六支队,袭击了延安县蟠龙镇,歼敌20余人,并击溃敌增援蟠龙的敌人。
  2月初,中共陕甘边特委和陕北特委根据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巡视员黄汉倡议,在安定县周家硷召开联席会议。会议由刘志丹主持。志丹首先谈了他和子长商讨的意见,交会议讨论。与会同志经过认真研究和讨论,一致同意志丹、子长对第二次反“围剿”的战略、方针、计划的建议。会议决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西北工作委员会,选举惠子俊为书记;成立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选举刘志丹任军委主席。
  周家硷会议,是陕甘边、陕北革命发展的历史必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西北革命战争的结晶,是西北革命斗争史上的一次重要的会议。它在历史的转折关头,统一两区党、政、军的领导和反“围剿”的战略方针,将西北地区的革命斗争,推上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战略方针已定,志丹便根据会议精神,亲自草拟了粉碎敌人第二次“围剿”的动员令,并于2月18日发布全军。
  《动员令》在分析全国和陕甘边、陕北革命形势后,着重分析了敌情。认为敌人此次“围剿”规模虽大,但战线广袤千里,空隙很多,各派军阀之间矛盾重重,难以协调。蒋介石把自己的嫡系部队摆在第二线,驱非嫡系为先锋,互存异心。杨虎城部怕被国民党并吞,兵至甘泉大抵不会再向北犯。马鸿宾部为保护宁夏地盘,不会冒险深入。井岳秀以求稳定其在陕北地位,恐怕不敢豁出老本。只有高桂滋气势汹汹,甘为蒋介石效命。但高部虽有精良的武器装备,然而初入苏区,人生地不熟,难以施展淫威,加之高与井素有旧怨,各怀鬼胎,不可能协同作战。因此,高桂滋部貌似强大,实际弱点很多。
  鉴于上述形势,《动员令》提出反“围剿”的任务是集中兵力,首先打破高敌战线,而后向西南发展,以便将陕甘边和陕北连成一片,巩固扩大革命根据地。
  《动员令》详尽地部署了作战计划:红四十二师主力红三团和西北抗日义勇军北上陕北,与红八十四师组成西北红军主力兵团,采取运动战的战术消灭敌人;红四十二师第一团,牵制敌军六十一师,开展三(原)、淳(化)、耀(县)、宜(君)游击战争;红四十二师第二团完成阻击敌三十五师的任务后,北上环县、定边、靖边,开辟新区;红四十二师骑兵团,相机东进宜川,向韩(城)、合(阳)一带游击,扩大政治影响,牵制敌人。红四十二师主力转至外线后,留地方游击队坚持南梁地区的斗争等。《动员令》指示在西北军委领导下成立“陕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东区办事处”,主席马义(白炳忻)、政治部主任惠庆祺、参谋长乔洪(白洪德)、组织科长白清江、宣传科长白志明,统管清(涧)绥(德)佳(县)吴(堡)地区的游击队,发动群众,坚持对敌斗争,扩大根据地,牵制北线敌人。
  《动员令》最后要求,红军、游击队、赤卫军、少先队,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树立不怕牺牲的精神,要有必胜的信心,坚决服从命令听指挥,反对游击习气。
  组建中共西北工委、西北军委并发布《动员令》,是重大的战略决策,它充分体现了陕甘边特委和陕北特委的更加成熟和团结统一,体现了志丹、子长的远见卓识和非凡气度,而且也为取得第二次反“围剿”胜利,从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世泰回忆录/王世泰著.—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