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王世泰 >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王世泰回忆录——众志成城反“围剿”全胜
王世泰
    4月下旬,红四十二师师政委张秀山率红三团、抗日义勇军到达赤源县(安定县一部分)黄家峁、王家渠、孙家河一带与志丹会合。当地群众敲锣打鼓,夹道欢迎,杀猪宰羊,亲切慰问。广大指战员深受感动;纷纷表示决心,要积极勇敢地作战,消灭更多的敌人,报答人民群众的期望。志丹亲自率红三团、西北抗日义勇军在寺儿畔一举歼敌五一一团一个连,大大鼓舞了军民的斗争积极性。
  5月1日,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三团、义勇军与红二十七军八十四师在安定县白庙岔会师。当日举行万人大会,志丹讲话作动员。各团代表也在会上表了决心。过了两天在玉家湾会议上决定成立前敌总指挥部,刘志丹任总指挥,高岗任政委。2日,西北军委颁布了军事纪律、政治纪律、战地动员条例以及处决土豪劣绅等一系列规章。全面开始了内线反攻阶段。
  早在4月下旬,敌八十四师、八十六师各一部,企图分别以营为作战单位,向秀延县(绥德、安定县各一部)、赤源县进攻,步步为营,向我根据地和红军活动中心推进。4月30日,敌八十四师二五一旅五○一团第三营营长郭子封,带全营进驻杨家园,修寨筑堡,妄图扎点久驻。前敌总指挥刘志丹决定乘机歼灭该敌。
  5月7日拂晓,我红军主力分三路向杨家园驻敌进攻。一路以红四十二师三团和西北抗日义勇军为主攻部队,从黄家川、玉家湾出发,向玉皇峁寨进攻,夺取制高点墩儿山寨堡;一路红八十四师一团,从魏家岔出发向杨家园西街进攻,并担负阻击瓦窑堡来援之敌的任务;一路红八十四师三团从冯家岔出发向杨家园东街发起进攻,二团为预备队。
  当主攻部队接近玉皇峁寨时,发现寨墙很高,不好攀登,地形狭窄,兵力无法展开,不宜强攻。志丹当即决定,暂停进攻,部队向魏家岔、黄家川、冯家岔一带撤退。
  此时,天已大亮,我军行动已被敌人发现。敌郭子封见我军撤退,狂妄地兵分两路追击我军。前总命令部队边撤退边阻击敌人。撤退中,红一团于8时许伏击歼灭五○○团押送赵通儒等“政治犯”的一个连,俘敌百余人,救出被捕的人。
  杨家园出击之敌,10时许进占吴家寨及其后山制高点。我一团、二团在黄家山会合,立即向吴家寨的敌人发起攻击。敌人遂撤至白家园后山老虎*(左山右上正下与)、圆峁等高地。杨家园守敌,为解吴家寨之危,倾窠出动西进。我军随后占领了杨家园子。敌人顷刻之间,处于被我军前后夹击、四面包围之中。
  志丹抓住战机命令红军各部坚决彻底消灭这营敌人。红四十二师三团和抗日义勇军先敌抢占如天山、大小坞山制高点,分左右两翼向敌阵地老虎*(左山右上正下与)发起钳形冲锋。红八十四师一、三团从西南侧击敌后,经过五六个小时的激战,将敌全歼于泥泞沟。5月7日,一天之内打了两个仗,上午歼敌一个连,下午歼敌一个营,总计毙敌营长以下50余人,俘敌副营长以下450余人,缴长短枪500余支,轻机枪20余挺。
  正当我军打扫战场,忙于处理战后事务时,接到地方游击队的报告,敌人一个营护送五○○团全团粮饷、夏衣、药品、军械等400驮物资,从清涧出发运往瓦窑堡,被我游击队九支队及赤卫军包围在马家坪一带,请前总速派兵消灭。志丹接到报告后,决定红军主力兵团,迅速向敌人前进方向急行军。
  5月9日,我主力兵团与数千游击队、赤卫军在志丹指挥下,向敌人发起冲锋。敌人由于受到游击队、赤卫军连日袭击、骚扰,已成惊弓之鸟,加上大批物资的拖累,深陷重围,不能自拔。因此,在我军强大的攻势下,不到两个小时便土崩瓦解。是役,我军毙敌营长左向恒以下40余人,俘敌副营长以下400余人,以及地主、反革命、“铲共义勇队”百余人,缴获长短枪450支,轻机枪20几挺,八二迫击炮两门、重机枪两挺、单军衣2000余套、银元数万元以及大批医药器械。
  杨家园、马家坪战斗获捷,全歼敌高桂滋部两个营、一个连,我军取得内线反“围剿”的首战胜利,军威大振,士气高昂,弹药充足,装备更新。敌人受到极大震动,慌忙将五○○团驻守安定老县城的第一营和延川永坪镇第二营,撤回瓦窑堡。安定县城获得解放,这是我红军在陕北占领的第一座县城。敌人进犯秀延县、赤源县的计划宣告破产。
  5月10日,中共西北工委在玉家湾举行会议,总指挥刘志丹代表前总向西北工委作了军事形势的报告,并对下一阶段作战的方针、计划提出建议。会议对志丹的报告和建议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讨论,决定我军转入外线进攻,争取在“红五月打通陕甘边与陕北根据地的联系”,使两个根据地连成一片。
  前总根据玉家湾会议精神,决定首先攻打延长县。志丹亲自率红军主力兵团,进到清涧无定河边。5月20日,经长途奔袭全歼张家圪台敌八十四师四九九团一个连。敌驻苏家岩之营听到枪声后,派一连渡无定河增援,也大部被我军歼灭。战后,志丹率军移驻清涧店子沟地区,摆出攻打绥德、清涧的姿态。敌高桂滋在接连被我歼灭两个多营后,嚣张气焰大减,唯恐我军北进攻打绥德,慌忙进行拦截部署。我军则秘密星夜南下,于25日到达延长县大连沟一带,封锁消息,隐蔽待机。
  延长县驻有敌八十四师直属骑兵连100余人,民团200余人,矿警队80余人,总计400余人。志丹分析敌情,认为我军虽然在兵力上大大超过敌人,但敌人据守城池,凭坚固守待援,不利我军作战,所以,命令红八十四师二团三连和游击队,诱敌出城,减弱守城防御力量,以便各个击破。二团三连和游击队星夜赶到距延长城二三十里的东塬,打土豪、分财产,虚张声势,热火朝天。敌人果然中计。延长县地头蛇、团总李鸣吾误认为我东塬红军是小股游击队,妄图消灭,便于27日晚带130多人,窜犯东塬。翌日,敌民团与我军接触,我军边打边退,一直把李鸣吾部拖到距延长县百余里的茹子崾。正当李鸣吾骄横无忌,城内敌人也感到平安无事之时,我军突然于29日拂晓开始攻城,并迅速占领县城,全歼守敌。及至李鸣吾发觉上当,返回老窠时,被我军全歼于半道的贺家崾。是役,生俘延长县县长和骑兵连长,毙伤俘敌400余人,获枪400余支,轻机枪15挺,无线电台一部,战马100余匹。延长县城为我军解放的第二座城池。
  延长解放,我军砍掉了高桂滋由绥德到延安的长蛇阵的尾巴,打开了南进的门户。延川守敌惶恐不安,弃城逃往清涧。延川县遂告解放,成为我军解放的第三个县城。这时高敌南线已溃,其余部队死守绥德、清涧、瓦窑堡三个据点,不敢再进攻了。
  延长、延川解放后,前总决定集中兵力肃清西线之敌,首先攻克盘踞在安塞县境的各个敌人据点。安塞县是陕甘边、陕北两个根据地的一个中间地带,解放安塞、拔掉敌据点,就可使两个红色区域连成一片。
  6月10日,志丹派陕北游击队第四纵队围攻安塞县高桥镇,后又派红八十四师一团增援。高桥民团慑于我军事压力,于16日投降。延安民团百余人在团总李汉华带领下,前来援助高桥,亦被我军击溃,李汉华当场毙命。与此同时,前总又派四十二师红三团和义勇军围攻安塞县政府所在地兴隆寨。守城一连敌军见我军攻势凌厉,连夜弃城逃窜,我军活捉两任安塞县长及一些县政府要员。安塞县城成为我军解放的第四座城池。
  为了消灭安塞县境敌人据点,志丹率部连续作战,于6月17日攻打了安塞县最后的一个据点李家塌。李家塌寨子是个最反动的“土围子”,座落在两沟交点的山角上,三面是天然断崖,一面是人工削成的陡壁,寨墙很高。寨内麇集着一大批最反动的豪绅地主及其家属,豢养着一支100多人的反动武装。这些敌人,经常窜出窠穴,捕杀革命干部和群众,为非作歹,罪恶昭彰,人民群众恨之入骨。
  战斗打响后,敌人凭险死守,我军多次进攻,未能奏效。志丹带八十四师师长杨琪、政委张达志、一团团长贺晋年一道观察地形,决定组织突击队,由贺晋年率领,从寨南悬崖的石槽攀登攻寨。命令二团组织佯攻,牵制敌人。
  突击队登上寨墙后,敌人慌忙阻击,我军20挺机枪,一齐开火,压住敌人火力,掩护我突击队越墙打开寨门,迎接主力进寨。敌人见寨门打开,负隅顽抗,拒不投降。与敌激战至天黑,才胜利结束战斗。寨内守敌,除被打死打伤者外,尽被生擒活拿。此日,前总成立临时法庭,志丹亲自审判唐海鳌等几个罪大恶极的头目,就地正法。至此,安塞县宣告全县解放。陕甘边、陕北根据地连成一片。
  解放安塞县后,接到西北工委信称石湾敌井岳秀部有进犯动向,志丹令八十四师二团返回安定,保卫工委、军委机关,调红四十二师二团加入主力兵团,决定继续北进,攻打靖边县。
  靖边守敌有井岳秀部五一三团曲子鹏营400余人和县警队、民团200人。志丹认真分析敌情,决定用五个团的优势兵力,采取速战速决的战术,歼灭这股顽敌。根据靖边城一面依山,两边傍水,城墙高筑,碉堡林立的特点,志丹作了详细的部署。
  6月28日凌晨两点,我军暗渡芦河,进入阵地,拂晓开始总攻。我军攻势凶猛,敌人反击顽强,两军激战整整五六个小时,敌人才溃败。敌营长曲子鹏见大势已去,便带几名贴身马弁向宁条梁方向逃去。我军立即组织追击,将敌全歼,曲子鹏被当场击毙。这一仗,毙伤俘敌600多人,缴长短枪500余支,重机枪两挺,七五迫击炮两门,六○迫击炮四门。俘敌县长、民团总指挥、县党部书记长等百余人。靖边县遂告解放,成为我军在陕北解放的第五座县城。
  歼灭顽敌曲子鹏,威震敌胆,保安县守敌八十六师一个营,自知无力与红军抗衡,于6月底仓皇弃城而逃。保安县获得解放。至此,我西北工农红军在志丹的亲自指挥下,连续解放六座县城,取得了粉碎敌人第二次“围剿”的决定性胜利。在部队返回安定时,我奉志丹命令归队。但那时我的伤还未痊愈,行军打仗不得不依靠骑马。吴岱峰调西北军委筹办军政干校。
  正当西北红军主力在志丹率领下,与敌八十四师、八十六师作战之际,我南北两线红军,也在按照志丹的部署,投入紧张的战斗。
  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三团、义勇军北调后,边区政府主席习仲勋、师长杨森、陕甘边军委主席刘景范率红四十二师一、二团,骑兵团,二、三路游击队及赤卫军,坚持根据地斗争,打击进犯之敌。
  红四十二师二团于3月中旬在南梁地区完成抗击敌三十五师的任务后,按原定作战方案,迅速实行战略转移,在陕甘边西北、东北区向敌人发动进攻。红二团于4月下旬,在杨清川伏击敌警三团骑兵连获胜;5月中旬,奔袭宁寨川五城镇,歼灭民团百余人;接着北上定边,在韩家洼摧毁敌张廷祥的一个修械所;随后,转锋南下,奔袭吴旗镇民团,解放了吴旗镇。红二团在两个多月的游击活动中,消灭了一批地方反动武装和民团,开辟了定边以东、靖边以西游击区,部队也得到了扩大。6月下旬,红二团奉西北军委命令北上归建西北主力兵团,参加攻打靖边的战斗。
  这期间,骑兵团在杨森率领下,充分发挥机动灵活、行动迅速的特点,又两次东进、南下打到白区去,切断咸榆公路,宣传党的政策,扩大红军影响,牵制南线敌人。
  骑兵团第一次出击,由黑水寺出发经洛河川东进甘泉、宜川。5月中旬,与敌宜川县民团160余人在屯石崾岘遭遇,当即展开激战,一举将敌全歼,缴枪百余支。后接前总命令,参加攻打延长战斗。骑兵团到达时,延长已经解放。前总将缴获敌军的百余匹战马,交给骑兵团,组成骑兵第四连。随后,志丹命令骑兵团仍回宜川,牵制敌人。6月初,杨森率骑兵团攻打宜川城不克,挥师南下,在洛川、宜君、白水三县交界区的观音堂镇消灭民团20余人,遂向澄城、合阳、韩城一带前进。部队到澄城县附近消灭民团50余人,在合阳甘井镇消灭民团60余人,接着奔袭韩城附近民团,打土豪、分财产,筹款万余元。最后,沿黄龙山转回洛河川下寺湾。
  7月上旬,骑兵团二次南下,在富县羊泉会合红一团,消灭黄陵县龙坊塬杨相之民团,并在富县、宜君、黄陵一带活动,消灭地主武装,摧毁反动政权,开辟洛川、黄陵、宜君游击区,控制咸榆公路宜君至洛川段,给敌人造成运输上的困难。7月中旬,红一团、骑兵团在白水、澄城、韩城一带活动一段时间后,经黄龙山南麓转回根据地。骑兵团返回下寺湾,红一团返回照金根据地。
  与此同时,陕北红军独立三团和各游击支队,在中共神府工委领导下,进行土地革命,开辟根据地,积极寻机作战,歼敌数百人,缴枪400余支,牵制了敌井岳秀部。
  由于南线红四十二师骑兵团,红一、二团,二、三路游击队以南梁根据地为中心,四处出击,寻机歼敌,牵制南线敌马鸿宾三十五师、冯钦哉四十二师、杨步飞六十一师,使其不敢贸然北进,有力地支援了西北红军主力兵团集中兵力打击敌八十四师的战略部署,为粉碎敌人第二次大“围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至此,敌人处心积虑策划的第二次“围剿”彻底失败。我军取得转战千里,解放六座县城,毙俘敌3000余人的空前大胜利。广大指战员和陕甘边、陕北根据地的人民奔走相告,欢喜若狂。人们以有志丹这样的群众领袖而庆幸,以有红四十二师、红八十四师和游击队这样的人民武装而自豪。
  

王世泰回忆录/王世泰著.—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