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马文瑞 >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马文瑞传》第七章 巩固边区“西大门”(上) 第四节 在反磨擦中掌握主动
《马文瑞传》编写组

  磨擦与反磨擦,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斗争的特殊形式。
  在抗日战争中,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虽上升为主要矛盾,但国内的阶级矛盾依然存在,国民党领导集团并没有放弃反共反人民的立场,阶级矛盾在一定条件下还很尖锐。这就使反共磨擦不可避免。而中国共产党为了全民族抗战的根本利益,从维护统一战线的大局出发,反磨擦斗争也势在必行。因此抗战时期虽然结束了10年内战,但表现为国共两党局部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的限制与反限制、冲突与反冲突、封锁与反封锁的磨擦和反磨擦,在一定的形势下时起时伏,在特定的时期还表现为国民党对共产党领导的各个抗日根据地发动的反共高潮,其大规模军事进攻形同“内战”,是国民党反动派在抗日战争洪流中掀起的一股逆流。
  随着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日本把军事主力用来对付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和八路军、新四军。国民党反共派即将其政策重点转变到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上来。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制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随即加派军队开入陕北,前往冀鲁,对八路军、新四军的游击区域严格限制。从1939年底到1941年初,国民党顽固派两次发动反共高潮。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八路军、新四军的总后方,在反共磨擦中首当其冲。在第一次反共高潮中,国民党就把进攻陕甘宁边区作为他们的一个突出重点。
  处于陕甘宁边区西大门的陇东,紧靠西兰公路,是进入边区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特别重要。抗战初期,八路军在陇东仅留一二九师三八五旅旅部及其所属七七〇团、警备二团、七团以及教导师(1937年11月调走),另加几个县的保安队,这些正规部队和地方武装总共四千人左右,完全是属于守备性质的。抗战时期,国民党甘肃省当局几乎把大部精力和兵力集中于陇东,专搞反共磨擦。
  1938年2月,国民党甘肃省民政厅长罗贡华密令陇东“各县长守土有责”,要他们向边区“收复失地”①。在统战区不许中共发展民主,要取消民众团体。西峰公署专员钟竟成到庆杨、合水一带巡查,向中共强硬提出抗敌后援会、自卫队等要直接受他的政府领导,八路军原来的组织也要改选等无理要求。对于他们的无理要求,以马文瑞为首的庆环分委当然不会同意,反之,要在统战区更积极、主动地开展民众运动。其具体方针是在有群众工作基础的庆阳、合水巩固活跃群众团体的工作;在群众工作新开始的镇原,派出一批干部去建立和发展群众团体,并要普及到区、乡。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甘肃省政府与西峰公署闻风而动,在陇东密划“防共线”,同时国民党第三十八集团军开进陇东,其一六五师进驻西峰镇,所属各团分驻镇原、宁县、合水有关乡镇。1938年12月,一六五师一个团突然开进庆阳赤城一带,围攻八路军驻军七七〇团。1939年初,该师再增兵一团,对庆阳驻军三八五旅旅部步步进逼。八路军后方留守处主任萧劲光致电第八战区东路总指挥鲁大昌和蒋介石,要求一六五师退回原防,以免酿成重大纠纷。该师不但未撤,后来接替调进的九十七师攻势更有过之。甘肃省主席、第八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西峰专员钟竟成等密谋,并在蒋介石称许下,终于酿成当时震动全国的第一次陇东磨擦事件。这一事件,历时长,斗争激烈,从中彻底暴露了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狰狞面目②。
  镇原,是西峰镇通往平凉、兰州方向的一个重镇,是当时的统战区,即国民党的政权,八路军的驻军。驻军属三八五旅七七〇团的第三营。而国民党镇原县长邹介民在群众大会上却公开宣布:接近八路军者就是汉奸。他还威吓群众不许卖给八路军粮食。在1939年三四月的二十多天中,悍然逮捕八路军教导员、民运人员、抗敌后援会负责人等二十多人并抢走一批枪支,将逮捕人员押往西峰公署审讯。八路军驻军对顽固分子的挑衅给了必要的回击,并在县城加强戒备。朱绍良闻讯,密电一六五师派一个营进占镇原孟坝一带,钟竟成调集各县保安队九百多人和专员公署两个特务中队协同,将镇原县城团团包围。4月24日,镇原城内国民党保安队数十人欲与围城部队里应外合举行暴动,被八路军驻军将其大部俘虏,城外顽军遂发动猛攻。一六五师和驻平凉的九十七师不断增兵镇原。八路军驻军一面严守城池,一面分兵屯字、马渠两镇阻击其援军。第一次陇东磨擦事件由此点燃。
  镇原反共磨擦的战火,使马文瑞更加认清国民党的反动本性,身为保安司令部政委,他除了与三八五旅王维舟、耿飙等领导人根据党中央和留守兵团的指示指挥部队进行针锋相对的还击外,还亲自主持召开有各县负责人参加的反磨擦动员大会,严正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日统一战线的罪行,号召全分区军民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自卫原则,给来犯者予有力的回击。他批评了有些人埋怨不该在统战区大规模开展群众运动以致“引火烧身”的软弱思想,指出要不要群众运动就是要不要抗战的问题。他说,开始我们不是停止了一些民运工作吗?国民党不是反倒得寸进尺吗?同时他也批评教育那些主张和制造磨擦者硬拼、“哪怕碰个鱼死网破”、急躁冒险的同志,强调说,党中央的方针是既不束缚自己的手脚,又不破坏统一战线;既坚持自卫的原则,又要注意斗争策略,做到“有理、有利、有节”。我们是以斗争求团结,通过斗争加强统一战线,达到联合抗日的目的。
  与镇原磨擦事件同时发生的还有宁县事件。宁县本是划入八路军募补区的23县之一。当三八五旅七七〇团一营奉命进驻时,竟遭到国民党县长方镇五的阻挠和刁难,多方制造事端。为避免冲突,三八五旅调警七团一营接防七七〇团一营进驻,但方镇五敌视态度依然。既限制八路军采买粮食,又不许他们开荒或借群众熟地耕种,同时干涉八路军防务,破坏群众抗日救亡组织,阻挠八路军征募新兵,试图把八路军挤出该县。镇原事件发生后,钟竟成、方镇五乘八路军兵力不敷,商调一六五师3个骑兵连逼近,又调壮丁队进城,企图控制宁县,以配合镇原行动。4月29日夜,方镇五指挥保安队、壮丁队等七百多人,向八路军驻军发动猛攻,被驻军击溃,方镇五等逃出城外,与城内形成对峙。
  镇原、宁县事件是国民党有计划、有预谋挑起的反共流血事件。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高度重视,毛泽东亲自指导留守兵团和边区党政领导与蒋介石、朱绍良等国民党最高当局和地方首脑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5月3日,中共中央揭露了国民党在陇东等地制造磨擦的真相,指示周恩来要求蒋介石饬一六五师退出陇东5县;饬朱绍良令钟竟成撤围镇原、停止进攻宁县。萧劲光也分别致电蒋介石、朱绍良等要求双方派代表调查处理。经双方代表先后两轮谈判,达成《镇宁两县事件初步解决办法》的协议。6月29日,中共谈判代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参议员王观澜与国民党代表、甘肃省少将参议谭季纯在协议上分别签字。依照协议,八路军镇、宁两县驻军开启城门,恢复和平状态,释放了国民党被俘人员,交还了枪支弹药;国民党西峰公署保安队、一六五师撤离镇原、宁县,邹介民、方镇五分别回城行使职权。
  第一次陇东磨擦事件暂告结束。
  在这次反磨擦斗争中,兼任保安司令部政委的马文瑞,在教育部队和地方干部坚持统战政策,“有理、有利、有节”地进行斗争以及动员群众支持八路军驻军斗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镇原、宁县事件协议初步实施后,马文瑞、王维舟、耿飙等一起研究制定了八路军三八五旅关于“陇东纠纷第二步解决之意见”,向国民党西峰公署提出:地方政府与驻军须同舟共济,密切合作,对于双方有关事件,须随时交换意见,以免再次发生有碍团结抗战之误会及纠纷。同时要求三区专署饬令各县完成八路军征募任务,一切民众组织及其活动之自由的权利当予充分保障,一六五师撤回原防,制造纠纷之专员钟竟成、县长方镇五等应受适当惩处等要求。然而国民党当局毫无解决的诚意,仍积极策划新的磨擦事件。
  朱绍良与钟竟成在镇原、宁县、合水、庆阳等县建立所谓的“政治防线”,与国民党陕西省政府联合制定了“陕甘两省防制异党活动联络办法”,派来大批西北训练团的特务,在有关区县设置特工组织,成立了中统局陇东包围区调查统计局,刺探八路军和陕甘宁边区情报,宣传煽动,组织了专门破坏群众运动、身着黄衣的国民自卫队(群众称为黄衣队)。钟竟成等还以镇原为据点,以武力推进其破坏活动,不光使中共搞群众工作受到限制,对八路军驻军更是欲驱之而后快。与镇原加紧反共活动同时,他们对合水、庆阳也加强了“国民军训”和保安队的力量。同时,国民党正规军九十七师接替一六五师开赴陇东。1939年12月,国民党在全国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甘肃、陇东当局的反共活动随之达到顶点,第二次陇东磨擦事件爆发,而且范围扩大到陇东各县。
  1939年12月10日,宁县县长方镇五联络九十七师五七八团,指挥保安队等突袭八路军警七团三营。13日,在九十七师、西峰公署保安大队大举进攻下,八路军驻军虽经顽强抵抗,终因力量悬殊而撤出宁县县城。
  国民党再次制造陇东磨擦事件,使马文瑞清楚地看到反磨擦斗争不能总是后发制人,而要先发制人,占其先机,惟有拔除反共据点,一鼓作气变统战区为解放区,才能绝磨擦之患。马文瑞和马锡五、王维舟等党政军负责人共同研究后,统一了指导思想。12月12日钟竟成命令合水县长翟大勋配合宁县的行动尚未开始,合水县署就被八路军警七团特务连包围起来,将翟大勋等十多人俘虏,很快控制了县城。事件结束后,警七团团长袁渊将翟大勋等押解到庆阳三八五旅旅部,向陇东党政领导马文瑞、王维舟、耿飙、马锡五等汇报战斗情况后,马文瑞表扬了警七团敢于打主动仗,给顽固分子以教训的英勇行为。他高兴地说,西峰顽方近来非常猖狂,抓走了我们民运负责干部,几经交涉,不肯放人。这次抓了翟大勋,正好与他们以人换人③。宁县事件发生后,钟竟成和庆阳县长王致云也企图乘机将事件扩大到庆阳。庆阳是八路军三八五旅旅部所在地,对反共分子的密谋早有警惕。没等钟竟成、王致云动作,八路军于13日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行接管了庆阳县政府驻老城办事处和第三区防空监视哨等机关。该县第四区署也同时被群众捣毁,一批保甲长和联保主任被拘捕,使庆阳老城变为解放区。镇原是钟竟成准备拿下宁县后进一步夺取的地方。在合水、庆阳取得反磨擦胜利的同时,镇原的反磨擦斗争暂时受挫。12月14日晚,镇原县长孙宗濂指挥保安队、常备队等向八路军驻军七七〇团二营发动进攻,同时钟竟成集结保安队及九十七师3个步兵营驰援,里应外合,敌众我寡,16日夜七七〇团二营撤出镇原县城。马文瑞和王维舟先后派出庆环分区独立五营和七七〇团另两个连,配合二营反攻县城亦未奏效。这种局面,暂时维持了一段时间。
  ① 谢觉哉给中共中央的报告,见《甘肃党史资料》第2辑,第53页。
  ② 萧劲光:《陕甘宁边区的反磨擦事件》,见《中共党史资料》第20辑,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年版。
  ③ 《袁渊等同志回忆警七团在合水反磨擦斗争的经过》(李占年、曹清河整理)。见《陕甘宁边区陇东的军事斗争》(上),中共庆阳地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编,1992年3月内部出版,第320页。

马文瑞传/《马文瑞传》编写组.—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