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马文瑞 > 其他资料
|
《马文瑞传》第十三章 在斗争中整党建党,迎接建设高潮 第二节 在运动中整党 |
《马文瑞传》编写组 |
|
|
1950年下半年,中共中央针对全国党组织存在的普遍问题,决定在全党全军进行一次整风。这次整风,主要在乡以上的党政机关中进行,马文瑞主持领导了西北地区的整风运动。运动初期,群众揭发出一些机关或业务部门存在的脱离实际、强迫命令、官僚主义作风以及少数干部贪污受贿、徇私枉法等事实,大事小事交织,原则问题和非原则问题混合。如何进行整改?马文瑞提出,集中力量解决暴露出来的重大问题,积极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参加整风的同志在检查工作的基础上,写出个人检讨。这样由上而下整顿领导,然后结合由下而上检查工作,克服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作风。 这次整风运动前期,虽然暴露出不少问题,但只是表面的、大家都看得见的,深层次的问题揭露得很不够,干部和群众中仍有不少顾虑。有些人认为“少说为佳”,“诚恳坦白错误大,大胆说话惹人多”,“讲了不顶事,反而得罪人”。马文瑞认为,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主要是暴露出来的问题未能及时妥善解决,不能过分怪罪这些发牢骚的同志。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从自身检查改正做起,同时必须态度鲜明,分清是非,及时指导,随时解决问题,才能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增强信心,才能把运动引向深入,从而达到提高干部思想水平,改进作风,搞好工作的目的。 8月15日,马文瑞根据西北地区开展整风两个月来的情况,以及准备采取的解决办法和措施,主持拟定了一封电报,以西北局名义向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报告。这份电报所谈的成绩、经验很少,绝大部分谈的是存在的缺点、问题和准备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办法。电报的主题不是“做了什么工作”,而是“准备怎么做”。由于报告比较客观、实际,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因此引起党中央的重视。8月26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各中央局和各军区党委批转了这封电报。按语这样写道:“下面是西北局的整风经验。我们认为是正确的。请你们加以注意。其中有可能在你们区域采用者,请加以采用为盼。”① 中央对西北局前段整风工作的肯定,更加坚定了西北局领导进一步全面深入地搞好整党工作的信心。马文瑞建议在这次整风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抓住时机,今冬明春结合土改运动,对关中、榆林地区和甘肃庆阳分区的农村党组织,进行一次整顿试点。 对于这次整党试点的必要性,马文瑞是这样认为的:“由于党长期处于分散的农村和紧张的战争环境中,对党员缺乏系统的教育,加之在西北全境解放后,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对大量发展新党员的工作没有严格的审查和管理,因此,有些党员对党认识模糊,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党员条件。他们对党的工作不感兴趣,把党员在群众中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看成是‘得罪人的吃亏事’,把参加党的政治生活当成额外负担,对损害群众利益的现象置若罔闻。在新区机关、农村、工矿里,有些党员隐瞒其历史和政治问题,表现出对党不忠实,甚至有个别坏分子混入党内。有些老党员,在全国胜利的形势下,产生松劲和居功骄傲情绪,开始丧失或已经丧失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他们不注意学习和进步,不愿过问政治,有的对工作缺乏严肃认真的态度。他们中间的某些人,甚至不准备继续进行革命斗争,拒绝党所分配给他的艰苦任务。还有个别的堕落到贪污腐化、目无法纪、脱离群众的地步。”据各地区群众的揭发和调查落实,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均不出马文瑞对党内存在问题的估计,足见他深入实际,熟悉掌握情况的扎实作风和务实功底。据有些地区调查,有30%的党员产生退坡思想,参与赌博、迷信、吸食种植鸦片、雇工剥削等活动,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接受党的任务,不交党费,甚至要求退党②;60%的党员逐渐丧失革命热情和进取心,变成“不起作用也坏不了事”的平常党员③。事实再次证明了马文瑞提出的结合土改对部分农村党组织、党员进行教育和整顿是正确的、及时的和具有远见卓识的。 结合土改进行整党历时3个多月,甘肃庆阳分区把约占党员总数3%的不合条件的党员清除出党;陕西关中地区41个县清理出不合格党员约占党员总数的7%左右。参加整党的党员受到一次党性和党的纪律的教育,思想政治觉悟有所提高,基层组织也初步得到纯洁和巩固。 就在西北地区这次整党试点结束之际,1951年3月28日至4月9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组织工作会议。会议听取了中共中央副主席刘少奇的报告,明确了党的组织上的若干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关于整顿党的原来的组织和发展新党员问题。会议制定出共产党员应具备的8项条件,作出用3年时间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 马文瑞根据中央部署并结合西北地区的实际,和组织部的同志一起,研究制定出“西北地区的老区今后一两年内把整党作为中心工作;新区把整党作为中心工作之一;全西北1952年春全面铺开,1953年底全部完成整党任务”的计划。 马文瑞总结吸取了1950年冬至1951年春那次整党试点中存在的偏重于组织上的清理而放松了思想教育,准备工作不足,领导方法及工作步骤比较粗糙等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西北地区整党工作的4个步骤。他认为要扎实、稳步地开展整党工作,首先要抓紧培训整党专职组织员这项工作。要挑选经过考验、对党忠实、政治性强、有工作能力、作风正派的党员来担任,以保证整党工作健康顺利地进行;第二是做好整党试点工作,取得经验,然后以点带面全面铺开,不可贪多求快,操之过急;第三要把整党和土改等民主改革运动紧密结合起来,在群众运动的大风大浪中考验党组织和党员,教育培养群众中的积极分子,既完成整党任务,又为建党、发展新党员创造条件;第四除土改地区外,其他地区的机关也要早做准备,为全面开展整党打好基础。 马文瑞特别强调,整党目的是提高党员质量,增强党的战斗力。而党员的质量问题是党的建设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他引用列宁的话,“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保护我们党的坚固性、坚定性和纯洁性。我们应当努力把党员的称号和意义提得更高、更高又更高”,和斯大林讲的“党不能不知道,它的坚强不仅要靠自己党员的数量,而首先要靠自己党员的质量”,来说明提高党员质量的重要性。强调整党的过程就是按照党员的标准对党员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和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教育的过程,要把这两个教育贯彻整党的全过程。 为了迅速培养首批整党干部,马文瑞挤出时间,经常到他任校长的西北党校给集训的组织员讲课,同时要求西北各省党校和下设的各分区党校都要担负培训组织员的任务。经过三个多月的培训,1951年冬天,首批培训出的一千六百余名整党组织员从各级党校结业,奔赴西北各地开始进行整党试点工作。 1951年11月20日,毛泽东主席批示转发《中共中央东北局关于开展增产节约运动,进一步深入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斗争的报告》后,“三反”运动迅即在全国范围内展开。1952年2月3日,中央发出“‘三反’运动应和整党结合”的指示。此时,由马文瑞具体领导的西北地区的“三反”运动正如火如荼,方兴未艾。西北区一级的46个单位,有7.5万余人参加了运动,初步查出有贪污行为的人员4372人,涉及金额37.946亿元④。与此同时,西北地区整党试点也基本结束。共培训整党干部11600余名分赴各地,整党工作在西北地区全面铺开。 按照中央“‘三反’运动应和整党结合”的批示精神,马文瑞明确要求:凡已经开始整党的单位,均应毫无例外地转入“三反”运动。运动后期再进行党员登记、审查及处理工作。他认为这次“三反”运动是在全党、全国范围内,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领域的一场重大斗争。它对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抵制资产阶级腐蚀,巩固新生的红色政权,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把“三反”和正在进行的整党结合起来,为整党增加了更加生动、具体的内容,对党员、干部,对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都是一次重要的审查、重大的考验和锻炼,可以说,“三反”本身就是一次深刻有力的整党运动,对所有党员都是一次生动的阶级教育。 这次西北地区整党在“三反”运动基础上进行,历时半年多。整个过程大张旗鼓,雷厉风行,形成了强有力的社会舆论和充分发动起来的群众的威慑力。运动中揭发出大量的党内问题,有严重贪污腐化的领导干部,有接受小恩小惠、爱占小便宜的,有工作不负责任造成严重浪费、影响恶劣的,但大量的是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上的问题。马文瑞在领导运动的过程中,始终强调抓好思想工作,把握斗争的核心和主流,使这次结合“三反”运动的整党进行得较稳妥、扎实。处理了一批蜕化变质分子,纯洁了党的组织,教育了干部的大多数,使干部基本上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克服个人主义、不谋私利;挽救了一批犯了错误的干部;接收了一批经得起考验、思想觉悟高、符合党员条件的积极分子入党。机关干部的精神面貌和工作作风也有很大改观,铺张浪费、不遵守纪律的现象大为减少,形成了健康的社会风气。 同全国一样,西北地区“三反”运动也发生过一些“左”的倾向。一些单位为了完成指标搞逼供信,造成一些错案、假案。根据中央的指示,马文瑞本着实事求是精神,对部分错了的部分纠正,完全错了的彻底平反,即使对蜕化变质分子,也以教育挽救为主,给工作,给出路。 ① 《中共中央批转西北局整风经验报告》,中央档案馆档案,目录号68甲,卷号14。 ② 《1951年西北局关于整党建党纯洁组织工作的指示通报》,中央档案馆档案,目录号1,卷号78。 ③ 《1950年西北局组织部关于整党建党问题的调查整理材料》,中央档案馆档案,目录号2,卷号6。 ④ 此系旧币。1955年3月1日起发行新币,新旧币折合比率为新币1元等于旧币1万元。以下随文只注“旧币”字样。 |
|
马文瑞传/《马文瑞传》编写组.—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