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马文瑞 >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马文瑞传》第二十三章 在调整经济结构中前进 第一节 在关中、陕南调研
《马文瑞传》编写组

  随着全省各地各单位揭批查运动不断深入,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普遍展开,并取得了重要成果,马文瑞的精力也逐渐集中到如何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这个问题上来。
  陕西是以农业为主产业的省份。1979年1月,中央发布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对陕西农业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陕西的同志把这两个文件称为是对农业的“抢救性”文件。决定(草案)中指出的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马文瑞虽在陕北慰问中已经对那里的农业生产进行了一番考察,但对关中、陕南的工作如何指导推进?他决定到这些地方去,深入了解情况,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他在关中选的调查点是高陵县、礼泉县、长安县和乾县。
  1979年3月9日,马文瑞到达高陵县。这里地处关中腹地,是全省有名的粮食高产县之一。县委书记杨军觉首先向马文瑞汇报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情况。他说,通过学习三中全会公报,全县干部思想明确,情绪稳定,信心很足,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很高。马文瑞听后十分高兴,并详细询问运动补课的情况,要求认真落实党的各项农村政策,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搞好农业生产。
  在高陵县通远公社火箭大队第一生产队的棉田里,马文瑞一边和紧张送肥的社员一起劳动,一边同他们攀谈。当得知县上考虑利用高陵靠近西安的条件,要大力发展养殖业,多养肉牛、肉鸡时,他肯定了这个想法,并对县委的干部说,你们县粮食多,吃饭没问题,可以鼓励社员个人多养猪、羊、鸡,不要限制社员饲养牲畜家禽的数量。各级领导要想办法使社员富裕起来,我们不要怕社员富,社员越富越好,收入越多越好,社会主义的农民应当越来越富裕。他还大力支持农村社队兴办工业企业,说搞工业要贯彻“收效快、见利多”的方针,就是要赚钱,不能赔钱,争取财政不要国家补贴,力求自给有余。
  马文瑞在谈话中对全省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方主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表示首肯。这些在今天看来十分普通的语言,在当时却是突破性的。
  5月8日,他专程到西安市农科所下属的三桥实验农场,和农场工作人员一起观察研究了小麦新品种“矮变一号”的生长情况。“矮变一号”的培育者李丕皋、封如敏向马文瑞讲解它的发现和培育过程,马文瑞饶有兴趣地一一作了询问。最后,马文瑞紧紧握住李、封二人的手,对他们给予热情鼓励,并希望通过他们向全省的科技工作者表示感谢。
  时隔一月,马文瑞开始他的陕南之行。
  6月9日至21日,他率省计委、经委、农办、财办等10个委办厅局的负责同志一行20多人,经过了眉县、宝鸡、汉中、略阳、安康、宁陕等13个县,一路深入工矿、农村访问、考察,召开大小座谈会几十次,当场拍板解决了一些久悬未决的问题。
  上述各县多为山区,其中宁陕县地处秦岭深处,交通闭塞,当地干部看见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高级干部都很惊奇,很高兴。他们认为,省、地、县三级干部在现场一起讨论问题,现场办公解决问题这个方法好,有利于联系群众,消除官僚主义,推动工作。
  马文瑞每天要听取汇报、查看实情、解决问题,常常到很晚才能休息。加之每天在山路上颠簸上百公里,确实非常辛苦。但他为能到基层,听到群众的呼声,感受到来自群众的气息而兴奋不已。
  汽车在秦岭山中穿行。望着莽莽大山,马文瑞思考着如何在山字上做文章。6月27日,他在向省委写的《陕南之行汇报提纲》中这样写道:1.秦巴山区幅员广阔,潜力很大。仅安康地区国家挂牌收购的山货土特产就有六百多种,其中国内外知名的土特产品有生漆、桐油、茶叶、蚕茧、木耳、棕片、核桃、药材等三十多种。生漆收购量几乎占全国的一半。天然森林三千六百多万亩,木材蓄积量1.2亿多立方米。这些都是对国计民生很有用的东西,有些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货源。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对我省四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必须摆正粮食生产与多种经营的关系。正确理解和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因地制宜,适当集中”的方针,在努力做到粮食自给有余的同时,大力发展以林特产品为主的多种经营,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发展养殖业。一手抓粮,一手抓钱。3.要重视和提倡安康地区山区建设的经验,即:一是坚持大搞以石坎梯田、小型水利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二是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发展多种经营基地;三是加速山区道路建设;四是积极建立和发展以林牧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4.沿汉江两岸的平坝子,要建成粮油基地。在这些地方要搞好农田基建,改造丘陵,建设高产稳产农田,实行科学种田,抓好种子工作。5.积极支持陕南山区多办小水利、小水电。6.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加快建设山区公路。
  马文瑞在考察中,发现沿嘉陵江和汉江的一些企业擅自向江中排泄未经任何处理的工业废水,致使略阳县城附近的3条河流污染,鱼已没有踪迹,八渡河成了黑的,玉带河成了红的情况时,非常震惊。他严厉批评那些置人民生命财产于不顾,以牺牲环境保护为代价换取所谓经济发展的行为。他还要求唤起广大人民群众普遍的环境保护意识,共同监督,给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对污染大户凤县红星化工厂和067基地,他要求“谁家污染谁家解决。国防工办要派专人调查处理”。这在当时,对提高人们对维护生态平衡、注意环境保护的认识,无疑起到了先导的作用。
  马文瑞的关中调研和陕南之行对他的山区建设经济思想的形成,对农业内部各产业结构的调整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他的《汇报提纲》也为随后省委召开的山区建设工作会议定下了基调。

马文瑞传/《马文瑞传》编写组.—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