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林伯渠 > 缅怀纪念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林伯渠在陕甘宁边区活动大事记—1941年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历史研究所
    
  1月 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决定成立“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起草委员会。30日,边区政府发出《为改选及选举各级参议会的指示信》。
  2月7日 边区政府颁布《各级选举委员会组织规程》。
  2月12日至21日 出席边区政府召开的专员、县长联席会议,总结征粮、部署选举及经济建设工作。17日,出席选举训练班总结大会并讲话。19日,作《把握统一战线的政策》报告,着重论述了“三三制”政权问题。
  3月 施政纲领起草委员会提出施政纲领初稿,经边区中央局和边区政府讨论修改后上报党中央。4日,在边区生产总动员大会上讲话。8日,参加延安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大会并讲话,号召广大妇女发挥自己的力量积极参加边区建设。
  4月2日 出席边区第二届工业合作社主任联席会议,讲话中强调要尊重技术。
  4月27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发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的指示。28日,毛泽东就发表《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致信任弼时并转边区中央局,要求将此纲领在边区境外广泛散发。30日,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作出《关于发布新的施政纲领的决定》。
  5月1日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在《新中华报》正式公布。
  5月12日 在第61次政府委员会议上作关于新施政纲领的辅导报告,指出“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文件,在它的条文中,贯彻着统一战线的新民主主义的精神”。31日,在直属县市长联席会议上作《抗战中两条经济路线的斗争》报告,6月15日出版的《解放》杂志第103期予以公开发表。
  6月3日 在边区政府小礼堂主持召开直属县市长联席会议时,雷电击断室内一根柱子,延川县代县长李彩荣触电殒命,林伯渠极为难过,深切哀悼。
  6月24日 出席行政学院第一届毕业生毕业典礼大会,向学生赠言:“毕业到工作中去,应掌握施政纲领这一武器,依据它去完成一切工作任务;同时在工作中仍要不断地学习,在文化上、政治上提高自己;工作到老学到老。”
  7月1日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20周年在边区政府机关举行的庆祝大会上作了《中国共产党与政权》的讲话,11日《解放日报》全文发表。
  7月7日 为纪念抗战4周年撰写的《抗战改变了边区的一切》在《解放日报》发表。文章强调指出,抗战“提高了人民对于生活的认识和挚爱,壮大了正在发展着的革命力量,使得一向落后不被人注意的地区变成在抗战洪流中屹然不动的砥柱。”
  7月25日 所写《四年抗战与目前任务》一文在延安《团结》周刊第2卷第7期发表。文章指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个自卫的、反侵略的、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以来反抗帝国主义奴役的斗争中一段光辉的历史。”“抗战4年的事实显示了被压迫民族抵御强大的敌人是完全可能的,创造了半殖民地国度解放战争的艺术,掀起了一切被压迫民族的斗争与希望,也配合了整个世界维护和平与民主的运动”。它说明了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中国共产党是民族解放的先锋;团结与民主是胜利的基础;抗战是持久艰苦的。我们要加强国际与国内的团结,整理我们的阵容与力量,加强战斗准备,迎接新的斗争任务。
  8月7日 出席边区税务局长联席会议,作关于边区财政经济政策的报告。
  8月12日 出席小学教师讲习班开学典礼,在讲话中要求小学教师应具备三个美德:要有民族气概;坚持教育岗位到底;善于联系群众并帮助他们进步。
  9月5日 与谢觉哉、高自立于交际处宴请延安民间年长的诗人墨客,并发起组织“怀安诗社”,推举李木庵主持诗坛。在诗社成立会上,林伯渠致词,号召大家多写诗,写好诗,用旧瓶装新酒,文字力求通俗,提倡明快诗风,即席吟成《延水雅集·赋呈与会诸君子》两首。
  9月7日 与谢觉哉、徐特立、洛甫等人出席边区农场与光华农场合并一周年纪念大会及参观农场产品展览。
  9月21日 出席延安县参议会开幕式,他在讲话中强调边区应更加发扬民主,改进各方面工作,作全国的模范,推动全国一起进步。当天发生日蚀。观看日蚀后他将日蚀的成因向与会者作了科学解释。
  9月24日 与高自立接受陇东士绅参观团献旗,并与参观团进行了交谈。旗面为“泽被边区”四字。
  当月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党在历史上的政治路线问题,在会上作了重要发言。他以历史上汉学与宋学之争做比喻,批判了经验主义与教条主义,同时做了自我批评。结合高级干部的整风学习,全面回顾了自反清斗争开始的全部革命历程,并写成《自传》。
  10月6日 邀请延安各主要民众团体负责人及军政首长聚会,决定发起储蓄运动,成立边区“劝储团”,聘请朱德、高岗为名誉团长,林伯渠为总团长,确定在各县、区组织劝储分团、支团。当天,发表了《为发展储蓄告边区同胞书》,号召全边区人民实行节约储蓄,支援边区建设。
  10月7日 出席边区司法工作会议并发表讲话,强调今后要大批培养训练司法人员,增长司法知识,改进审讯技术。
  10月10日 为纪念辛亥革命30周年,在《解放日报》发表纪念文章《荏苒三十年》,回顾了他自参加同盟会以来30多年的革命活动和思想转变过程以及历史的经验教训,抒发了“无暇稍事驻足,又要加紧步伐向前跑去”的革命情怀。
  10月27日 主持边区参议会大礼堂落成典礼。
  10月28日 在中共西北局高干会议上作《边区财政经济政策》的报告,他指出:边区财政经济政策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军队、保障军队的军需供给,保证抗战建国需要,巩固抗日民主政权。边区的经济政策是符合各阶级利益的经济政策,又是自给自足的政策。同时还阐述了边区经济发展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
  11月6日至21日 参加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大会,致开幕词,8日,作政府工作报告。20日,以184票连选连任边区政府主席,22日宣誓就职。27日,主持召开第二届边区政府首次政务会议,专题讨论贯彻“精兵简政”问题,决定边府设立边区一级编整委员会,由刘景范等5人组成,刘景范为召集人。
  12月4日 发出《为实行精兵简政给各县的指示信》,指出:“精兵简政是健全行政机构,提高行政效能的最有效的方案,是保证今后完全实现‘五一施政纲领’和一切重要决议案的步骤。”并指示了编整原则及编余人员处理办法。
  12月5日 宴请延安新闻界、文艺界人士。在讲话中从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方面阐述了新的施政方针。他指出:在实施民主政治方面,要健全行政机构,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工作方式方法,实行精兵简政,面向群众,深入民间,加强基层政权工作。同时提出“一切为着战争”的口号,要求保证部队给养,改善军民关系。经济建设方面,要发展生产,厉行节约,改良生产技术,新开荒地60万亩,增加细粮20万石。发展私人企业,平抑物价,稳定金融,建立预决算制度,实行有计划的统筹统支。文化教育方面,以培养师资、编写教科书、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发展国民教育为中心。
  12月上旬 主持召开边区政府第二次政务会议,具体讨论“精兵简政”方案和实施计划。
  12月15日 出席在边区参议会礼堂举行的延安党政军民生产动员大会,作动员报告,决定1942年开荒60万亩,运盐30万驮,植棉10至15万亩。
  12月17日 率领陕甘宁边区政府考察团赴富县、甘泉农村进行调查研究,为召开西北局高干会作准备。20日到达甘泉县,检阅自卫军,巡视冬学,慰问驻军,接见商界人士,走家串户与群众交谈,在甘泉度过新年。
  

林伯渠与陕甘宁边区/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甘宁边区历史研究所编 主编 郭 林 阎树声.—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12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