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 郭洪涛 > 全文图书 > 郭洪涛回忆录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十、周家硷会议决定陕北、陕甘边两个地区的党、政、军统一领导,并对粉碎敌人的第二次“围剿”作出部署
郭洪涛著

  陕甘边特委接到黄汉同志关于调刘志丹同志来陕北的信后,由惠子俊同志率部队护送刘志丹同志于1935年2月1日或2日(即陕北省工农民主政府成立后的两三天)来到赤源(惠随即率部队返回陕甘边),与谢子长同志以及陕北特委其他领导同志会晤,共同商讨两支红军统一指挥的问题。志丹同志来到赤源,陕北特委开了欢迎会,由我致了欢迎词。之后,我与白坚同志陪同刘志丹同志去看望谢子长同志,当时商定成立西北军委,在研究主席由谁担任的问题上,子长、志丹两同志互相推让。子长同志认为自己伤重,建议志丹同志当军委主席;志丹同志坚决不同意,他深情地表示:“老谢是老大哥,是中央驻北方代表派驻西北的军事特派员,应当担任军委主席,我协助完成任务。”志丹同志广阔的胸怀感人至深。
  1935年2月5日,在赤源周县周家硷召开了两个特委的联席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刘志丹、崔田夫、高岗、马明方和我。谢子长同志因伤重未出席。由白坚同志担任记录。会上,先研究了军事问题,大家认为,为了粉碎敌人对陕北苏区的第二次“围剿”,需成立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西北军委)。会议决定成立西北军委,选举谢子长同志担任军委主席,刘志丹同志担任副主席。由于谢子长同志养伤未到职,实际工作是由刘志丹同志负责的。成立西北军委就产生了归谁领导的问题,于是又决定成立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简称西北工委),统一陕北和陕甘边两个根据地党、政、军的领导。同时确定:西北工委书记,由惠子俊同志担任,他一直未到任,由崔田夫同志代理;我先任组织部长,后改任秘书长,由王达成同志接任组织部长;张秀山同志任宣传部长;白茜同志任妇女部长。马明方同志仍任陕北省工农民主政府主席;习仲勋同志仍任陕甘边工农民主政府主席;高长久同志仍任陕北工会主席;慕纯农同志任陕北共青团特委书记。
  西北工委成立后,原陕北特委随即撤销。原陕北特委所领导的各县县委,改由西北工委直接领导。陕甘边特委所属各县则仍由陕甘边特委领导。
  周家硷会议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统一了两个特委、两个根据地和两支红军的领导,并确定集中红军主力先打深入苏区的高桂滋部。该部初到陕北,人地两生,武器虽然先进,但战斗力薄弱,先打它较为有利。这个作战的方针,无疑是完全正确的。
  对于粉碎敌人二次“围剿”的计划,在会上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一致确定集中红26军、27军主力,打击深入赤源、清涧等苏区之敌。会议对打通陕北苏区和陕甘边苏区以及神府边苏区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一致认为,打通神府边苏区需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从米脂西区和横山东南区向神府边发展;一方面从佳吴边向北发展,由游击队发动群众去做。
  1935年2月21日,谢子长同志因伤重逝世,时年39岁,陕北革命根据地从此失去了一位深受人民爱戴的革命领袖和杰出的军事领导人。由于他的名望和威信很高,怕影响红军指战员和群众的情绪,当时没有宣布他逝世的消息,过了一段时间才宣布,并决定将赤源县改为子长县。国民党占领瓦窑堡后,在其统治的瓦窑堡周围地区又成立安定县;我军赶走绥德国民党伪专员何绍南后,将安定县也改归子长县。
  根据周家硷会议精神,西北军委发布了粉碎敌人第二次“围剿”的动员令。这个动员令是刘志丹同志亲自起草的,号召红军指战员、游击队、赤卫队、少先队和全体人民群众为粉碎敌人二次“围剿”而英勇斗争。这个动员令起了极大的鼓舞和号召作用。
  

郭洪涛回忆录/郭洪涛著.—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1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