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政府领导人 > 张国焘 > 全文图书 > 张国焘传记和年谱
|
1918年 21岁 |
路海江 |
|
|
2月5日 《北京大学日刊》载:张国焘等参加校体育会,并被编入第21组,与刘秉中、王振邦、王化新、陈颖春同组。 4月24日 《北大日刊》载:本年3月份理工预科第二年级学生张国焘旷课2时。 5月9日 《北大日刊》载:4月份张国焘请假1时。 5月2l日 北京各大学一千多名学生和少数天津学生结队向总统府请愿,反对《中日两国防敌协约》的签订。张国焘参加了这一行动。 6月6日 《北大日刊》载,校进德会报告,学生被举为评议员未当选者中,张国焘得17票。 9月7日 《北大日刊》载:理预科二年级丙班经考试及格应升级者有张国焘、肖学梅、陈颖春、王宝礼、刘秉中、王振中、王振邦、吴成泽、张兆丰等人。 10月20日 以“增进国民人格,灌输国民常识,研究学术,提倡国货”为宗旨的北京大学国民杂志社成立,张国焘任首届总务股干事。总务股主任是鲁学淇、熊梦飞,干事还有易克嶷等7人;许德珩、邓中夏等是编辑股干事。张国焘称国民杂志社的社员们都是狂热的爱国人物,内部大致可分三派:一是少数的保守派,二是几占半数的调和派,三是与调和派势均力敌的急进派,这一派主张革命救国,拥护新文化运动。他和许德珩是发言人,并称自己“是国民杂志社的一个要角,很起劲地为它服务”。 12月19日 国民杂志社在《北京大学日刊》刊登启事,称“同人感于世界潮流变迁之剧,国民智识不足以资为因应,实为国家前途之一厄象;爰集同志组织一月刊杂志,名曰《国民》,以增国民智识为主旨,本研究之所得贡献国民。” 年底 开始与李大钊密切往来 |
|
张国焘传记和年谱/路海江著.—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