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政府领导人 > 杨明轩 > 其他资料
|
魏野畴与西北地区共产主义思潮的启蒙运动* |
杨明轩 |
|
|
(一九五一年七月二日) 在西北地区共产主义新思潮的启蒙运动中,魏野畴同志是最先进、最英勇的战士和旗手。野畴同志在北京求学时,即在李大钊同志领导下,致力于推进新文化运动。曾与李子洲等同志组织共进社,团结进步的西北青年知识分子从事革命活动,并常在《共进》半月刊发表进步言论,传播革命思想。 一九二一年,野畴同志由北京师大史地部毕业后,即回西北,先后到华县咸林中学和榆林中学任教,对当地师生群众的政治思想,曾有很大启发。当时,杨虎城将军驻守榆林,与野畴同志过从甚密。杨虎城将军所以能接受革命思想,多半借助于野畴同志的启发和帮助。 一九二二年前后,野畴同志与王复生、常汉三等先后到华县咸林中学任教,并与赤水的王璋峰、张浩如两同志取得联系,一时赤水、华县成为陕西地区新文化新思想的重要据点。野畴同志在咸中以极大热情,启发学生群众的政治思想。除积极介绍新文化书刊外,还以各种形式,组织学生学习马列主义的革命理论;同时在课外,给学生讲授《社会进化史》、《社会科学概论》及其它马列主义的基本知识。通过咸林中学的进步师生,把马列主义思想传播到关中各地。 野畴同志热爱青年,当他一九二四年在西安各中学任教时,即指导各学校进步青年组织青年文学社,于一九二四年七月发行《青年文学》旬刊。以后又扩大改组为青年生活社,并于一九二五年二月间出版发行《青年生活》旬刊。同时,领导青年组织读书会、演讲会、学术研究会及农民夜校(对工农青年进行识字教育和革命的政治教育)等团体。通过这些团体,团结、教育各阶层进步青年,指导他们从事革命活动。一时,野畴同志成为陕西青年尊敬的导师。 一九二五年秋,为适应当时革命的需要,野畴同志创办《西安评论》周刊,传播革命思想,指导西安地区革命的政治运动。在“五卅”运动中,野畴同志领导青年集会游行,开展反帝斗争。并配合国民军的进攻,掀起驱逐北洋军阀余孽吴新田的运动,以迎接大革命的高潮。 大革命爆发以后,野畴同志由教育界转入军政界,先后担任国民革命军驻陕总司令部政治部副部长和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十军政治部主任,在军队中担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工作,并任中共陕甘区党委宣传部长。蒋介石叛变革命后,野畴同志即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监视和迫害,离开西安。一九二八年春,又被迫从安徽太和离开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同年四月,野畴同志在安徽阜阳举行武装起义,被国民党匪军残酷杀害,为革命光荣牺牲。 野畴同志留给他的战友们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对社会历史和中国近代革命史的精辟讲述,对革命事业忠诚坚毅的精神。他是最早把共产主义思想传播到西北来的一个人,他以无限的忠诚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革命事业奋斗了一生,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是有相当马列主义理论修养,有坚强的组织能力和革命魄力的布尔什维克战士。 *本文按《群众日报》(一九五一年七月二日)刊印。本书编者略有删节。 |
|
杨明轩/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文史委员会 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