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政府领导人 > 王世泰 >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王世泰回忆录——敌人新的阴谋
王世泰
    1935年7月,敌人对陕甘边、陕北根据地的第二次“围剿”惨遭失败;我中央红军冲破敌人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与红四方面军在川西胜利会师。蒋介石犹如鲠骨在喉、芒刺在背,慌忙调兵10万之众,亲任“西北剿匪总司令”,向陕甘、陕北根据地发动反革命的第三次大“围剿”,妄图一举消灭我西北红军,侵占我苏区,迫使我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无立足之地。
  敌人的部署是:东面沿黄河一线为敌阎锡山部六个旅;北面为敌高桂滋、井岳秀部两个师;西面为敌马鸿宾、马鸿逵部和东北军董英斌、何柱国部共10个师;南面为敌东北军王以哲四个师、杨步飞一个师及西北军一部。7月下旬,除八十四师、八十六师,已在根据地北线外,在南线但任“围剿”主力的敌六十七军已开始在洛川地区集结;东线晋军五个旅于榆次地区集结,先头部队已渡过黄河,进至绥德、吴堡一带;敌三十五师一○五旅进驻环县。
  此时,我西北红军主力和游击队只有万余人,敌我对比为十比一,而且第二次反“围剿”斗争刚刚结束,我军还未得到休整和补充。面对敌人大规模的“围剿”,志丹认为,敌人调动这样大的兵力,受到交通运输的限制,粮秣供应的困难,行动定会迟缓;各个军阀之间,杂牌军与嫡系之间,为保存实力和地盘互不信任,矛盾重重,各线“围剿”行动不能完全协调一致;东北军远道而来,不熟悉黄土高原地形,没有和红军、游击队交过战,难以发挥其优势。这些都是敌军弱点。
  根据志丹对敌情的分析,前总决定,集中红四十二师和八十四师,乘敌之隙,各个击破。在敌人部署未完成前,首先打东线晋军,后打立足未稳的南线东北军;命令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一团、骑兵团在咸榆公路东西两侧,开展游击战争,牵制南线敌人,动员陕甘边、陕北所有的独立团、营、游击队,赤卫军,少先队,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牵制敌人。
  7月上旬,志丹率红四十二师二、三团,义勇军和八十四师到达绥德小理河川三皇峁,打开寨子,歼敌一个工兵营100人。7月17日,敌五○一团一营、五○二团三营和张廷芝骑兵营到高家塌地区抢粮。我主力红军给敌人以迎头痛击,毙伤俘敌300余人,获长短枪300余支,机枪18挺,五○一团团长艾杰三负伤逃跑。7月下旬,我军返回秀延地区,作短暂休整。
  

王世泰回忆录/王世泰著.—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