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政府领导人 > 王世泰 >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王世泰回忆录——保卫关中分区
王世泰
    1944年底,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部决定调我到关中分区担任司令员。手续移交后,我即前去报到。
  关中分区是陕甘宁边区最南端的一个地区,位于平原和高原的结合地带,是出入边区的咽喉之地。境内多丘陵山地,沟壑纵横,梢林密布,荆棘丛生。分区驻地设在马栏,辖淳耀、赤水、新正、新宁4县,人口约10多万。如果打开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地图,你会发现关中分区就像一只伸向国民党统治区的有力拳头,其状如拳腕,又似悬胆。包围它的国民党驻军称其为“囊形地带”。
  1939年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以后,在我关中分区周围部署的兵力,始终保持在10个师以上,构成了三道严密的封锁线。还修建了几百公里长的战壕,碉堡林立,装备了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轻重武器,形成了杀伤力极强的火力网。和三边分区相比,关中分区的防务更艰巨,责任更重大。边区政府和联防司令部对关中分区的防务一直都非常重视,军事力量配备也相对要强一些。1941年成立关中警备司令部,司令员文年生,政委习仲勋。1943年精兵简政时,将关中警备司令部改编为警备第一旅兼关中军分区,司令员文年生,政委张德生,副司令员汪锋、陈先瑞,副政委宴福生。下辖警备第一、二、三团和保安纵队。全旅共6389人(含保安纵队583人),比警备三旅多2695人。
  1944年底到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断取得胜利,德、意、日法西斯已处于穷途末路的境地。根据当时发展的形势,毛主席于1944年12月15日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上,发表了《一九四五年的任务》的演说。他指出:“无论哪一个解放区的附近,或其较远之处,都还有许多被敌伪占领、而又守备薄弱的地方,我们的军队应该进攻这些地方,消灭敌伪,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任务。为贯彻党中央、毛主席的决定和指示,迎接即将来临的大反攻,“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中央军委、八路军总部和联防司令部决定,从边区抽调一批部队和干部开赴东北、华北和中原地区开辟根据地。驻守关中分区的警备一团、二团先后由陈先瑞和文年生率领,组成豫西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和八路军游击第三支队,分别于1945年5月以后开赴豫西和河南新安地区。
  警备第一、第二团和警备第一旅旅部机关开赴华中后,关中分区司令部实际上只留下警备三团,另外就是保安纵队。我去以后,逐步着手建立健全了司令部、政治部和后勤部机关,并将保安纵队和各县保安中队分别改编为警备第一、第二团,从上到下初步完善了军分区的各级机构,至8月份,旅团建制才初具规模。
  正当我对关中军分区机关和部队积极进行整顿、组建时,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国的支持下,加快了向陕甘宁边区进攻的步伐,企图首先夺取关中分区,威胁延安。
  从7月15日起,胡宗南奉蒋介石之命令,将河南前线及韩城、朝邑、西安地区的部队,星夜西调,分别集结于淳化、耀县、同官、旬邑等地。至7月19日,国民党已在我关中分区东、南、西三面集结了11个师的兵力。
  从7月21日开始,在国民党第八军军长袁朴指挥下,国民党部队分3路向我关中分区大举进攻。其部署是:第一路第三十六军第五十九师由淳化、方里镇向我爷台山防守阵地发起猛烈进攻;第二路,暂编第十五师,向土桥镇方向发起进攻;第三路,暂编第52师向上、下墙方向进攻。我立即命令警备一团、分区保安纵队、关中分区警卫队进入战斗位置,协同新四旅七七一团给来犯之敌以迎头痛击,并组织了六个民兵游击小组和三个爆破小组配合主力战斗。
  

王世泰回忆录/王世泰著.—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