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政府领导人 > 刘景范 > 其他资料
|
我心中的二哥① |
刘玉兰② |
|
|
我叫刘玉兰,是刘景范的八妹,已经退休十多年了,原单位是陕西发改委。今天纪念我二哥思绪万千,心情难以平静,不知道该说啥好,我大哥和我二哥都是咱们陕西最早发动革命的创造者;大哥不幸早年战死沙场,给我父母和家人留下一生难以忘记的痛楚,我二哥继承大哥的遗志,前仆后继,扛起革命的大旗,继续奋斗,然而他也是一生坎坷的经历,一生坚持不懈的努力,每次受打击受挫折,让家人难以理解,无限的痛心,往往认为他一生的奋斗,一生的努力,好像没被理解和接受,很冤屈。今天大家开这个研讨会正是对他一生努力奋斗的重新认识和评价,对他还一个公正、一个清白。对亲人们也是一个宽慰,遗憾的是这一切他都不知道。 二哥名景范字子忠,小名宝生子,陕西省保安县(今志丹县)金鼎楼子沟(芦子沟)人。生于1910年09月04日, 自幼聪慧好学,刚毅勤奋,在祖父刘士杰和父亲刘培基的教诲下,识字读书,写字画画,长大后练得一手好毛笔字,无师自通水墨画,尤其是画梅花刚柔兼美,学木工,刻印章样样出色。10岁那年母亲去世,他一下子长大了,主动帮家里干活,上山砍柴,割草喂牲口。爱读书手不释卷,走到哪里都不忘读书学习,12岁下地上山干庄稼活,除草、播种、收割、打场、扬场,往家背粮食口袋,样样在行。16岁扶犁耕地,成为家中主要劳动力,是父亲的主要帮手。从小干活不惜力,不偷懒,深得祖父、父亲的疼爱。一大家十几口人张嘴要吃饭,心疼他也无法让他不去受苦。 1921年大哥上榆中后,受共产党先进思想影响,广读革命理论书籍和先进刊物,寒暑假带回来一些刊物,二哥也拿来阅读,对他触动很大:外面的世界真大呀。他如饥似渴地读,明白了许多革命的道理。大哥讲北京、上海等地闹学潮,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运动,深深地影响了二哥和家人。激发了二哥的思想,向往和大哥一样。他更是努力学习革命理论,动脑筋想问题。 1928年渭华起义失败后,大哥回陕北开展“兵运”工作,搞土地革命,解决农民拥有土地问题。在大哥的影响下,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搞红色游击队,组织当地农民参加游击队,打土豪、分田地、开仓放粮,救济灾民。组织群众斗恶霸地主,土豪劣绅,同反动派地方武装做斗争。在游击队他制定纪律,开展军训,严明纪律。深受老百姓拥护和支持。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西北反帝同盟军二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成为一名坚定勇敢的红军战士指挥员、革命者。 二哥出去参加革命,我还没出生,我们相差二十多岁。解放战争开始之前几乎没见过面,1946年冬,社会上已经传开蒋介石要打陕北了。父亲听到这个消息后,很担心,随即让四哥到金汤打听实情,四哥到金汤找到二哥,当时二哥任西北野战军后勤司令,后勤部驻扎金汤,便于筹粮、筹物,保障供给。四哥说明来意,二哥告诉他:你回去告诉父亲他老人家不要担心。毛主席说:蒋介石进攻陕北是坏事,给人民群众带来灾难。也是好事,蒋介石这一做法是他的垂死挣扎。我们军民团结起来,行动起来一定会战胜他。迎接新中国的到来。二哥一席话说的四哥心里亮堂了许多,二哥还说:你回去以后带领家人先到附近深山沟去躲躲,看事态发展再定。依照二哥的说法,父亲决定先到高路湾、郭家畔、庙嘴等处躲藏。后来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我们一家随同陕甘宁边区原政府家属队一起转移,由政府负责。在二哥的关照下,一家人于当年五六月份到达子洲马蹄沟,后转移到山西临县坬村。在这一过程中,二哥负责后勤转移、军队供给,时常到各处查看医院伤病员,边区老同志的供给保障,保育员孩子们的行军情况。有几次到马蹄沟查看,顺便看望父母和家人,我们才有机会见面,有一次他给我和妹妹九娃照了一张相,令我们很是难忘。 延安收复后,机关学校陆续迁回来了,二哥让我们上保安小学。开学时,大嫂同桂荣带我们报了名,父亲的勤务员送我们去杨家岭二保小,这些事情渗透着二哥的关怀,二哥的心血,他一心要把我们培育成有用的人。 解放后不久,他调往北京工作,我们见面的机会少了,1956年暑假我和妹妹上北京看二哥和六姐两家亲人,二哥工作很忙,抽一个星期天,他和二嫂李建彤、孩子们一起上北海公园游玩、划船、照相,后来又到王府井的百货大楼给我们买衣服、鞋袜,从头到脚武装一遍。又带我们上颐和园游玩,介绍颐和园的来历,让我们大长见识,总之这个夏天过得特别有意义,临别时二嫂给我们一把小提琴,让我们练琴学音乐。 二哥从小养成爱学习、好动手的好习惯,在父亲影响下,他自学绘画,尤其喜爱画梅花,像他自己说的“学习梅花的柔美和枝干的钢骨,人也一样刚柔并存。”二哥曾在1958年春天回西安新城大院看母亲和我的弟弟妹妹,他送给母亲一副梅图,母亲一直挂在她的房间墙上。“文革”时我们一大家都不同程度的遭了难。家人四路大散,天南地北到处都有我们家的人,到处都有无尽的思念。打到“四人帮”后,二哥和家人陆陆续续又都返回工作岗位。1978年二哥有一次要到成都,路过西安看望母亲,母亲告诉二哥:家里人过的还可以,你不要操心。唯独玉兰还在商洛,孩子大了,该上学了,看能不能给文瑞(原省委书记马文瑞)说说把她调回来,下放快10年了。现在在解放门汽车站工作,一个大学生快四十岁了,每天引导旅客上车,住没住处,五个人住房不到10平方米,太困难了……。二哥说:家里人的事情我不便说,自己好好工作,争取早日回来。实际上他嘴上这么说,心里放不下。第二天一早到西安解放门汽车站看我们,我当天上午在兰田许庙这趟车上跟车售票去了,我的大儿子看见舅舅来了,马上打招呼。二哥问孩子:你妈去哪里了?者大说:“我妈跟车走了。”舅舅说;我想看你妈住的地方。大儿子说:“您等下,我去拿手电。”二哥等在走道外,大儿子拿来手电筒,走在前面给他引路,走廊里黑洞洞。走到我们家,一开门,房子里面更黑。不时从后窗户传来黎明羊肉泡馍馆的腥味和鼓风机声。舅舅感叹:你们咋住呀!大儿子说:“天暖时我们兄弟两个住客车顶上,妈妈和弟弟奶奶住房内,冬天大家挤一起。”晚上我去省委招待所看他,他关心地问:你的工作、生活怎么样?我说,我下放商洛至今八年了,还没回来,组织照顾才让我到解放站临时工作,住处很困难……我一般不想说这些……。二哥说:原来这样,你们受苦了,但我不好说。我理解他工作的原则和心性,他是不会因为家人的事情向组织开口的,我们静等组织上落实政策再回来吧,我不怪他。回想起1945年五姐带她的儿子到延安,想看二哥能给他安排个啥工作,以便母子有个着落,结果二哥让 她在难民工厂的被服厂工作,缝制衣服,她工作一段时间后,因为孩子没人管,吃住也困难,无法坚持。后来经人介绍,只好再找人家才安顿下来。 这些事情能看出,他绝不会用手中的权利谋私利,干一辈子革命,搞一辈子建设,大公无私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家人非常理解他也谅解他,二哥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全家人的榜样,我们永远不忘他,永远怀念他。 2010年9月19日于延安大学 ①标题为编者所加。 ②刘玉兰:刘景范之6妹,陕西省发改委调研员。 |
|
纪念刘景范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资料汇编/刘米拉汇编.—北京:北京时代弄潮文化发展公司,201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