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人物库概述 西北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始人 边区中共组织领导人 边区参议会领导人 边区政府领导人 边区军事领导人  
 全文检索:
边区著名英模人物 边区著名科教文卫人物 边区著名爱国人士及侨胞 边区著名国际友人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王世泰 > 其他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王世泰回忆录——第二次出击
王世泰
    打罢耀县,部队回到关中分区休整。我们计划下一步出击渭北地区,打较弱之敌,先攻三原县城,再取富平、白水,然后从宜君和黄陵之间撤回关中分区。为实施这一计划,首先要拔掉妨碍我们出击渭北的敌小邱镇据点。小邱镇位于耀县、富平、三原交界处,地形险要,工事坚固,经常由敌主力部队据守。我命警一旅三团奔袭小邱镇。5月13日夜,三团由淳化方里镇出发,拂晓前,先头部队抵达小邱镇城外,不慎惊动敌人,偷袭不成改为强攻,激战大半日,未能得手。经调整部署,下午发起总攻,60火箭筒对敌城墙猛烈轰击,三、四连登上城墙。敌人一部逃出城,被五连堵住,其余缴械投降,守敌100余人全部被歼。
  我们拔掉小邱镇据点,正在进行出击渭北的准备时,得知西北野战兵团将向陇东出击的消息。我和西北局秘书长张德生(原关中地委书记,因故被阻留关中,和我南线部队一起行动)、警一旅、警三旅的负责同志研究,决定改变出击渭北的计划,把部队调到关中西部的旬邑、宁县、正宁一带,靠拢西北野战兵团,与其并肩作战。我们估计,主力将陇东的宁、青二马部队大部消灭后,可能进击平凉,届时我们就带警二团、三团、五团和西府纵队西进,攻打彬县、长武,阻断西兰公路。
  我们把部队很快集结于关中西部,决定首先攻占旬邑县城。德生同志讲,旬邑县自卫大队长马志超,是地下党员,一直由他单线联系,他可以设法通知马志超,让他在我军攻城时控制住自己的部队,配合我们行动,能起义就起义,不能起义则不要抵抗。鉴于1946年12月三团攻打旬邑县城时,因内应未起作用而失利的教训,我和高锦纯决定,占领旬邑仍要立足于打,同时争取守敌起义,并决定将马志超可能起义之事不向下传达。
  5月21日,我和高锦纯率警一旅旅部及三团,抵达旬邑县东北五里之崔家河,22日三团包围了旬邑县城,团部设在东门外,攻城部署是,三营担任主攻,突破口选在南门,一营攻东门,二营布在城北塬畔,准备截断敌人退路。攻击前,天下着雨,部队在河滩上趴着,身边流着水。攻击令下后,部队趟水过河,三营迅速接近南门,搭云梯登上城墙,一营也攻进东门,城内敌人稍加抵抗后就撤到西堡子据点内。三营接近西堡子,山炮、迫击炮连射这个据点的碉楼,不久敌人便打出白旗,全部缴械投降。
  攻占旬邑县城如此轻易取胜,共产党员马志超起了很大作用。原来,他得到张德生要求他配合我攻城行动的信后,便着手进行准备,在我攻城前就把敌旬邑自卫大队三个中队调集到西堡子,把副大队长和中队长们扣押起来,把士兵集中在几个院子里不准乱动。我攻城时城内只有敌人保警队稍加抵抗。
  旬邑县城解放后,张德生表扬了马志超,并征得他同意,由新华社发布了旬邑自卫大队长马志超率部起义的消息,起义官兵200余人,改编成关中纵队旬邑支队,马志超任旬邑县政务委员会主任兼旬邑支队队长,就地开展游击活动。我和高锦纯命三团将旬邑战斗中俘获人员和枪支,全部交给了旬邑支队。
  5月23日,五团奉命攻打旬邑城西北之张洪镇,守敌旬邑自卫大队第四中队不战而逃。
  5月24日,五团奉命攻打职田镇,守敌为三十六师一旅一团一个连。五团以一、五连为主攻。5月25日拂晓发起攻击,因骄傲轻敌,准备工作不充分,攻城时梯断失利,被敌火力封锁在城壕内,天黑时才撤出战斗,伤亡较大。
  6月3日,五团奉命歼灭援太裕镇回返之敌,行至赵庄西村与敌一个连遭遇,当即发起冲击,敌退至看花宫土围子内顽抗。五团连续两次强攻均未奏效,4日拂晓撤出战斗。
  职田镇与看花宫的敌人,在我五团撤出战斗后,都弃城而逃。6月上旬,旬邑县城及其以北大片地区得到解放,关中地委及时选派干部,进入新区,开展工作。我南下部队,一边进行出击西兰公路的准备,派出人员侦察彬县、长武的敌情,一边协助地方开展新区工作,同时等待陇东战役的消息。后来,听说我主力从环县打到三边去了,我便把一旅的部队调向赤水,以对付敌整编十师的骚扰。
  

王世泰回忆录/王世泰著.—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4
您是第位访客!
版权所有:陕西省文化厅主办"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
Copyright 1998-2014 www.shaw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图书馆维护 | ICP备案:陕ICP备10200749号-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