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边区军事领导人 > 彭德怀 > 全文图书 > 彭德怀年谱
|
1936年 38岁 |
王焰 |
|
|
1月1日 致电朱德:东北军王以哲六十七军四个师在鄜、洛,一部在甘泉、肤施(即延安)深困中;董英斌、毛炳文部在太白镇、合水、庆阳一线;冯钦哉、孙蔚如①部在韩城、合阳、耀县,一部深入苏区被围。红军粉碎三次“围剿”后,现正围攻甘泉、肤施、宜川,并准备集结打击可能来援之敌。现除原有四个军外,正组织二十八军、二十九军。最后祝朱德新年健康。 1月2日 指示十五军团在接收临真一军团兵站后,加紧向中部洛川游击,掩护一军团之一部前去澄城取物资。 1月5日 致电徐海东、程子华:一军团第四师已南出澄城扩大胜利影响。十五军团主力应于7日移到丹阳、洛生镇地区,继续扩大苏区,注意加强新老苏区联系。 1月6日 向毛泽东报告:我八十一师攻下甘泉后是进攻延安,还是南取宜川?如先取延安、可使苏区进一步巩固,也有利于扩红,亦可打击敌人北进念头。若南取宜川,一军团主力、二十五军可在宜川、韩城、澄城、合阳、洛川五县间开展扩大新苏区活动,亦可与洛河以西苏区联成一片,造成对鄜县、洛川县的包围,迫使敌人于韩城、合阳、宜川筑封锁线。这样可能改变敌人四次围攻的部署,以使我南面阵地得到进一步巩固。 1月8日 致电左权、聂荣臻、徐海东:十五军团直属队及二十五军继续南进至五泉镇附近,以小部向桥子镇、仙姑镇、清色镇游击,发动群众,破敌之交通。一军团直属队、第二师经宜川西进至洛生镇、仙姑镇之线,设法解决洛生镇之敌。第四师待其任务完成后即回驻马荫嘴、吴庄镇之线,临真原有兵站不变,派部队保护维持两军团后方联络。 1月上旬 派周桓带二三十垛猪、牛、羊肉和柴米等物资,送到甘泉东北军驻地以示慰问。 △ 同意高福源返回东北军,劝说张学良放弃反共政策,与红军停战,联合抗日。几天后,高福源回到甘泉对周桓说,张学良要面见红军代表,商议抗日大计,已在洛川等候。彭德怀接周桓报告后,立即向瓦窑堡中共中央请示。中央回电:可从前方派遣代表去洛川,待证实张、王确实有诚意后,再派全权代表。 1月16日 致电毛泽东:李克农②随高福源已前去东北军,现收到克农来电,言王以哲对国防政府、抗日联军,很表赞成。 1月17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根据张闻天提议,决定彭德怀、林育英到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还决定毛泽东、张闻天、彭德怀、林育英、何凯丰随红军主力行动。 1月19日 毛泽东、周恩来同彭德怀共同签署颁发《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东进抗日及讨伐卖国贼阎锡山的命令》:日本帝国主义已占东北、华北,进一步侵占全中国,妄图把全中国人民当亡国奴。在这危机之际,有一些汉奸卖国贼却帮助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自己的国家。黄河两岸人民纷纷告急,请求本会出兵讨伐阎锡山。据此,命令我英勇的抗日主力红军即刻出发到山西去,打倒阎锡山,保卫抗日根据地,扩大抗日根据地,打通抗日前进道路,响应全国抗日运动,把日本帝国主义从中国赶出去。 △ 派李克农同高福源前往洛川会见张学良。 △ 毛泽东同彭德怀致电东北军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转张学良:华北五省危机加深,“日本灭亡中国之行动均得南京政府蒋介石之赞助与拥护”,对“贵军与敝军之联合抗日极为深恨”,“希望贵方不为奸人谣言所动,胁利所屈,坚持联合抗日之立场。” 1月20日 收到毛泽东万万火急电并告李克农,提出与张学良谈判的几项策略原则:表示我方在抗日反蒋基础上愿与东北军联合之诚意;指出彼方如不在抗日反蒋基础上求出路,前途是很危险的。彼方诚意抗日反蒋,我方可暗示许诺帮助在西北建立稳定局面。 1月21日 致电毛泽东、周恩来,提出李克农与东北军谈判时应注意的几项原则:凡对抗日表示诚意,不问其党派、军队、团体以及个人过去行为如何,均表示欢迎;目前共产党在政治上领导着中国民族革命,以求得民族独立、领土完整,而不是在政权机关的专政,抗日联军总司令诚推张学良将军负责;凡阻碍友军抗日行动者,红军须以实力帮助解决。 1月中下旬 收到毛泽东关于决定红军在陕北东渡黄河、东征山西电。 1月25日 毛泽东、周恩来同彭德怀等二十位红军将领发表《为红军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苏维埃政府与红军“愿意与任何抗日武装队伍联合起来,组织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去同日本帝国主义直接作战”。 1月26日 致电毛泽东,拥护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③作出的关于新时期新任务的决定,同意红军东渡黄河,夺取吕梁,开辟新根据地。指出,陕北苏区是中国目前的第一个苏区,是反蒋抗日有利的地区,是全国土地革命、民族革命一块最高的旌旗。巩固扩大这块苏区的战略应是:向东佯攻,调回敌孙楚、李生达④部,求得肃清陕北残敌,以便巩固陕北苏区。 1月27日 从前线经临真镇回延长。 1月31日 于延长出席军事委员会会议。会议决定了东征进军路线,部署了兵力,正式组成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彭德怀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委。 2月2日 率领总部工作人员,从延长出发,向清涧县黄河方向前进。经过三昼夜紧张行军,于5日到达靠黄河的袁家沟(一说渡过无定河到阳村)。在数十里长的沿岸观察,检查渡河船只,侦察对岸敌人碉堡内的兵力配备、预备队的位置,选定渡河点等。 2月12日 同毛泽东向一军团、十五军团下达指示:东征命令即行发布,两日传达解释完毕。15日一军团出发;16日十五军团及地方军直属队向渡河点开进,各以四天行程到达渡河点,待命渡河。 2月13日 同毛泽东致电林彪、聂荣臻:干部问题是一个有决定作用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已向你们提过多次,不应单从发展一军团观点出发,应从发展北方以至全国的革命武装的观点出发,故要求你们在原则上与实际上注意这个问题。部队一经东渡即难于进行这种组织工作。因此,请利用几天时间,切实解决下列问题:一、清查降级使用的人员,立即把他们提升起来。二、提拔老战士,开办教导营。三、此次红校毕业生原则上应保存,继续训练。 2月18日 致电毛泽东:渡河准备工作已完成。一军团全部拟于19日乘夜进入峁上、沟口之线。20日黄昏开始运动,21日14时以前渡毕。十五军团亦于20日开始渡河,八十一师开至海家沟待命。毛泽东同意渡河部署,并于当日电令一、十五军团遵照执行。 2月19日 致电毛泽东:我军准备渡河已引起敌人注意,现敌正在三交镇上下加修工事。为避免被敌各个击破和巩固渡河的胜利,对各军团提出如下注意事项:一、两军团要有独立作战准备。二、左纵队八十一师尾一军团渡河。三、山西游击队应在老姓关、马灰坪佯渡,袭取一二个碉堡,剪断电线,以掩护主力渡河。四、一军团渡河时,主要向柳林方面派出有力侦察,渡河后进占石楼以北之西山里、小算镇、南岭地区;十五军团渡河后经义牒镇乘机取石楼;山西游击队及西岸群众务需在红军渡河后,拆毁沿岸碉堡,收集船只,巩固三交镇、转角镇、辛关镇三个渡点。 2月20日 指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即一军团和十五军团分别从绥德的沟口和清涧县的河口强渡黄河,首先击破了敌东岸的堡垒封锁线,尔后以神速的动作向敌阵地纵深发展。 2月21日 红一军团攻占了三交镇,歼敌一个营,即向东急进,攻占留誉镇;十五军团突破敌堡垒封锁线后,继续东进,占领义牒镇,歼敌一个营。 △ 总部和八十一师尾随红十五军团渡过黄河。 2月中旬 李克农代表中共再次赴洛川,与王以哲进行会谈。经十数天真诚友好的谈判,于28日双方取得谅解,与东北军六十七军订立了局部口头协定。 2月24日 同毛泽东向各军团、师、团首长颁发为粉碎阎敌进攻及争取在山西发展抗日根据地的训令:一、我方面军已胜利渡过黄河,粉碎了阎锡山的封锁线,占领黄河东岸数百里地,完成了东征战略的第一步。二、阎锡山在战略的防御形势下,正准备着战役的进攻,企图集中兵力,打击我军,救援石楼城。三、阎锡山因仓促应战,须从陕北及远地调兵,从调动开进到战役攻击,尚须十天左右,敌似从四路向石楼城来援。四、方面军应坚决粉碎敌人之援兵,用最快速度争取群众与红军一致,集中兵力消灭敌之一路至两路,取得在山西发展抗日根据地之有利条件,完成东征计划第二步任务。 2月25日 向各军团下达对群众进行教育的指示:各部在新到地方,应迅速张贴通俗标语、传单,欢迎群众回家,组织政权,分配土地,说明红军绝对不杀受压迫的群众,并按当地情况,定出各种具体口号,向群众作广泛宣传鼓动,以解除群众的疑虑。 2月26日 指挥红一军团于关上村截住敌独二旅一部,全歼该敌。尔后,一军团于关上村一带集结。 2月28日 同毛泽东就进行群众工作指示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等:石楼、中阳、孝义、隰县四县交界地区,是我国作战枢纽,在地形上又是最好的临时后方根据地,我军要严明纪律,秋毫不犯,做好该地区的群众工作。 3月1日 同毛泽东致电周恩来并告博古:驻于吴堡、葭县、神木、府谷之晋军五个步兵旅已完全东调,神木还有一骑兵旅,估计亦有东调可能。我军在东岸消灭与击溃了阎敌五个团,占领了石楼、中阳、孝义、汾西、隰县、永和六县广大地区,并占据了战略、战役枢纽石楼、中阳、孝义、隰县四县交界地区,巩固了作战的阵地,取得了创造根据地的初步条件,提高了红军的战斗力,完成了战略侦察,开始发动了广大群众,目前争取打第二个胜仗。请副主席直接指挥二十八军及吴(堡)、葭(县)、绥(德)、米(脂)地方部队大举袭敌堡垒,扩大胜利。无定河以西部队,还须多调向东岸与神(木)、俯(谷),红军联成一片,夺取一二个城为好。 3月5日 同毛泽东致电王以哲,指出双方协定虽系口头协定,会比“寻常外交上文字协定更为诚信无欺”。 3月6日 随毛泽东率二十三分队到达水头镇,与徐海东、程子华会面。 3月上旬 敌阎锡山一面加强太原的防守,急电蒋介石支援;一面向兑九峪增援。 3月10日 指挥红军向兑九峪进攻,突破敌第一防线后,却遭到敌人顽强抵抗,遂撤出战斗。红一军团进至大麦郊镇,红十五军团进至双池镇一带休整。此役,共毙、伤、俘敌约两个团,给敌以沉重打击。 △ 同毛泽东共同签署颁发《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布告》,重申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红军所到之处,保护爱国运动,保护革命群众,保护工农利益。保护知识分子,保护工商业。红军愿与一切抗日军队联合起来,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汉奸卖国贼。 △ 同毛泽东、周恩来致电朱理治、萧劲光⑤:我们同意王以哲派兵到甘泉换防,你们不得对王部攻击。 3月16日 同毛泽东致电王以哲:中共对李克农由洛川返回石楼转告张学良、王以哲对抗日救国有进一步计划,甚以为慰。 △ 指挥一军团并八十一师南进。由大麦郊出发,突破汾河堡垒区,沿汾河和同蒲路以东南下,围困霍县、赵城、拱洞、临汾等地;十五军团(缺八十一师)北上威逼太原,开辟晋西北地区工作。 3月18日 同毛泽东致电徐海东、程子华,指示十五军团的任务是:第一步相机占领文水、交城及其附近地区,破坏电线,扩大宣传,声言进攻太原,在文水、交城一带盘旋二三日;第二步占领静乐、岚县、岢岚,创造游击根据地。 3月19日 毛泽东、周恩来同彭德怀签署发表《中国人民抗日红军西北军事委员会为一致抗日告全国民众书》。 4月3日 同毛泽东致电。周恩来并告林彪、聂荣臻:因敌情变动,一军团不去晋东南,4日开始转入蒲县地区集中训练,并于该地破坏封锁线。十五军团4日逐步向南发展,在临县、离石、中阳地区扩红。二十八军随十五军团行动一时期,以后再依河西需要西渡。为此,请你以陕北独立团、营为基础立即编第三十一军,位于神木、府谷、米脂、葭县地区,为对付张学良、杨虎城进攻,4月份扩红全部编入二十九军、三十一军。 4月6日 同毛泽东致电王以哲转张学良:中共全权代表周恩来偕李克农等约于4月7日由瓦窑堡启程,8日到达肤施城东北之川口,派人接入城内,此行安全请张妥为布置。 4月9日 同毛泽东致电洛甫⑥:我们的旗帜应是讨日,停止内战,实行一致抗日,在讨日旗帜下实行讨蒋。如果脱离抗日单纯讨蒋,在今天是不适当的。我们提议用党与苏维埃的名义立即发出告全国人民书与通电,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号召全国人民、蒋系官兵,反对蒋介石接受广田三原则,反对拦阻红军抗日与捣乱抗日后方,并重申我们愿意与一切受命于蒋介石拦阻红军之部队订立抗日讨逆协定。 4月14日 出席于大麦郊召开的红十五军团干部会议。 4月22日 同毛泽东致电林彪、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指示我军基本行动方针是:为了向东或向北突破封锁线,进到晋东或晋西北,必要时西渡。为此,目前若干天内,一军团必须保持住清水关、铁罗关两渡口及回旋地区于我手中。 4月28日 同毛泽东致电洛甫,提议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红军新的行动方向:现因情况已发生根本变化,丧失了继续作战的可能,故决定西渡。新的行动方向有两个方案:第一,方面军可全部先到神木、府谷、东胜地区,尔后向西向陕甘宁地区。第二,方面军全部即向陕甘宁地区(包括黄河以南大道以北)开进,二十八军、三十军去神、府地区。 4月29日 命十五军团南进至勍香镇、蓬门、楼家峪、罗正堡一线,抗击敌人,掩护方面军主力西渡。 5月2日 收到毛泽东关于红军渡河的时间、地点问题的指示:红军四、五日分两批开动,五六两日渡河完毕。拟一军团主力及二十八军从铁罗关、马斗关渡河;十五军团及一军团另部从清水关渡河;三十军从平渡关渡河。 △ 命三十军取道大宁以南之窑头村一带,于3日下午或4日上午到达马头关以东大宁以西之仁义村与第十团会合一处,待命渡河。河东支队留在山西活动。 △ 命方面军政治部、保卫局:十五军团直属队迅速赶至清水关渡河。张云逸、杨立三等组织渡河指挥团,张为团长。各部到此与张等接头联系,接受渡河指挥。 5月5日 指挥红军全部西渡完毕,至此,红军东征胜利结束。此次东征共歼敌七个团,俘敌4000余人,在二十余县组织和发动了群众,宣传了抗日主张,从而鼓舞和支持了华北及全国抗日运动,使抗日斗争进入了新阶段。 △ 晚上,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人民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出《停战议和,一致抗日》的东征回师通电,申明抗日先锋军为团结抗日,避免内战损耗国防力量,回师河西,敦促国民党南京政府幡然改悔,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5月13日 出席于延川大相寺召开的团以上干部会议(一说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作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任务的报告。会议对东征作了总结。同时决定西征,以粉碎蒋介石国民党的大举进攻。 5月18日 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颁发西征战役计划,任命彭德怀为西方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刘晓为政治部主任;任命左权为第一军团代军团长,聂荣臻为政治委员;徐海东为十五军团长,程子华为政治委员。 5月19日 按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西征战役计划,组成中国人民红军西方野战军,下辖一军团、十五军团,分左右两路西进。一军团为左路,经吴起镇向陇东进攻;十五军团由延川王家坪出发,经安塞,出击三边⑦。 5月22日 致电左权、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等:此次西征的目的是扩大苏区,巩固抗日后方,首先消灭扰乱抗日根据地的马鸿宾、马鸿逵⑧。利用一切时间,深入动员,发动每个指战员在不妨碍恢复体力的情况下,以连队为单位同群众开晚会、联欢会,宣传东征的胜利和西征的任务,政治部须有计划地动员居民中的积极分子和干部,做好优红、扩红和分田工作。 5月26日 致电徐海东、程子华:十五军团主力为右路,袭击安边城,并注意截断安边、宁条梁大道,勿使宁条梁敌退入安边堡。 5月27日 命七十三师、七十八师于28日开始向安边前进。 5月28日 致电军委毛泽东:小桥畔附近有土围六七处,非常坚固,大部分高三丈余,宽数尺以至丈余,周围还有外壕。豪绅利用天主教笼络寨内民团武装,故强攻无把握。我意用政治办法与之接近,进行瓦解工作,在适当时机再强攻消灭该敌。为此决定如下作战部署:右路十五军团应急向安边、定边、盐池威逼。坚决夺取安边,并伪装进攻宁夏,调动马鸿宾保卫宁夏,以便左路一军团夺取曲子、环县、洪德城,然后十五军团以一个师攻打小桥畔及通横山道上的塞堡。 5月30日 致电左权、聂荣臻:十五军团主力集结于安边附近威胁盐池,伪装打安边,求得调动马鸿宾回救。一军团继续向曲子镇前进,相机袭取曲子镇,控制曲子镇南北大道,得手后一部经曲子镇向庆阳游击侦察,主力进取环县,打击马鸿宾求得消灭其一部,以利开展西北局面。 5月31日 致电红军大学全体教职员、学生,代表西方野战军向全校学员致以热烈的敬礼,并号召全体学生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求得中华民族独立、自由和新中国彻底解放而斗争。 6月1日 致电徐海东、程子华,指示十五军团仍以夺取安边,打击马鸿逵,开辟定边、盐池以南以西及南青山街、红柳沟、马家原、薛家壕口地区为主要任务。决定部署:一、安边城强袭不得手,改为围困,以一个师占据城外要点挖掘坑道,但该师须集结主力,严防蒙骑袭。二、十五军团主力2日向定边南适当地点前进,侦察定边、盐池情况,准备打击马敌援队,加强开辟苏区、扩红、征收资材和白军工作。 6月2日 致电左权、聂荣臻:一军团西进陇东,占领曲子镇后,向南应占阜城,向北应占木钵、环县、洪德城,尽量扩大占领区域,拆毁沿途碉堡,注意敌骑兵袭击。 6月4日 致电毛泽东:一军团已占领环县;十五军团已占红柳沟。 △ 致电左权、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一军团于5日以一个师附骑兵一部进占草河蒲、洪德城,得手后派出两支有力侦察队,一向黑城岔、一向山城堡以西侦察、截击溃兵。十五军团七十八师明日向南转进,消灭羊圈山之敌,得手后即以羊圈山为中心,进行扩大苏区工作。 6月5日 致电左权、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并报毛泽东:野战军西征第一步作战任务基本完成,特别是左路军消灭了马鸿宾的主力,夺取了阜城、曲子、环县、洪德城之线碉堡,控制了大道,创造了西进有利条件。右路军夺取了宁条梁,争取了教民的拥护,打击了三边、盐池地主武装和调动了马敌部署,协同了左路军侧面作战。为继续消灭两马部队,争取开辟苏区,扩大红军与征集资材,决定部署:一军团为左路军,以一个师位于洪德城、环县,控制曲子镇、阜城,开辟苏区,拆毁碉堡,待二十九军接替后向三岔及其以南扩大占领区域。其主力继续西进,夺取豫旺堡、八百户、新堡子、七营、黑城镇、三岔,得手后开辟苏区,扩红和征集资材。十五军团为右路军,继续西进,夺取豫旺县城、小台子、保牛堡、荫城,进占同心城。八十一师暂在宁条梁、安定游击,打击敌出扰部队,待二十八军到达宁条梁、新城堡时,开往洪德堡归还野战军,骑兵团暂在宁条梁活动。 6月6日 收到毛泽东复电:部署甚妥。 6月8日 致电萧劲光并报毛泽东、周恩来:兵站路线由吴起镇、铁边城、罗儿险、黑城岔至洪德城,铁、罗、黑、洪四处设兵站。由吴起镇至黑城岔,由萧派队掩护,开辟苏区工作。洪德城设两支站,一向豫旺县,一向豫旺堡。由沙集儿到安边、定边间之小河畔,设一站,与八十二师、二十八军联络。新城堡小河畔、薛壕口之线以北,由二十八军、八十一师担任开辟苏区和夺取安边、定边任务,受野战军司令部指挥。地方工作由陕甘宁省委领导。 △ 率野战军司令部及特务团进到黑城岔。 6月10日 率野战军司令部由黑城岔移驻洪德城。 6月11日 命十五军团向豫旺前进,相机占领,如豫旺有敌固守,不能取得时,应集结豫旺县西南地区,注意与左、聂联络。 △ 命令一军团向毛居井攻击,得手后,向七营、上新堡之线前进,以便与十五军团协同作战。 6月12日 向左权、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下达指示:估计马鸿宾可能退中宁、石空堡之线,以巩固宁夏。如其主力尚在七营、上新堡之线时,坚决消灭该敌,以便开展宁夏局面,打通苏联。十五军团控制同心城大道以东,于适当地点隐蔽集结,但不得过早在同心城大道暴露目标,引敌注意。一军团取得七营后,应尾敌穷追,并随时将情况电告十五军团,互相联络。 6月13日 向左权、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下达指示并报毛泽东、周恩来:在我军占领同心城、七营切断了敌北进退路后,估计马敌今后一是经海原县向靖边撤回到中卫、石空堡,另是暂时固守七营、黑城镇、杨郎镇之线。据此,我两路军于14日各在原地休息,相互派队向八百户侦察游击,弄清高崖子及七营之线敌情。一军团主力控制七营至八百户之线,两翼一部占豫旺堡城;十五军团一部控制同心城、高崖子之线,两翼主力围攻豫旺,准备打击韦州方面来援之敌。七十八师可到羊圈山、甜水堡、惠安堡三角地活动。 6月14日 命令二十八军、八十一师组成中路军,任务是夺取安边、定边,开辟三边苏区。 △ 致电左权、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左路军第四师主力集结曲子镇、阜城,军团主力控制七营、上新堡,向四周开辟苏区,打击马鸿宾出扰部队;右路军七十八师进占惠安堡,向金积、灵武侦察游击,掩护主力夺取豫旺县,打击马鸿逵出扰部队,右路军主力一部控制同心城、高崖子之线,西向海原、北向中宁游击侦察。中路军以步、骑各一团控制定边,向盐池、灵武侦察游击。第一步夺取安边,第二步视情况再定。 6月16日 向徐海东、程子华下达指示:15日,七十八师占领定边城,全歼马鸿逵部一个连及保安队后,乘胜占领盐池,中路军抽一部配合七十八师,拟于19日或20日向盐池进攻。 6月18日 致电徐海东、程子华并报毛泽东:盐池原有马鸿逵一个营及民团一部固守城内,近日情况不明。该城是三边的门户,出宁夏的重镇。据此,七十八师及骑兵团于19日进至定边、盐池间之盐场堡,派骑兵连出盐池县附近侦察敌情、地形、城墙高低。如有夺取可能,即坚决迅速夺取。如敌情、地形不可能时,即在盐场堡开辟苏区工作。二十八军留定边负责拆毁堡垒、发动群众和征集资财。 6月21日 通电表扬七十八师:于15日攻占定边后,于本日2时又攻占盐池,全歼守敌,俘获人枪200余,战马200匹。该师英勇行动,给敌人以严重打击。特此嘉奖。 6月24日 向徐海东、程子华下达指示:七十八师连攻两城,相当疲劳,决定在盐池整休十天。对韦州、惠安堡军事战略,暂取缓进,多从政治上去动摇、削弱敌的战斗力。注意夺取豫旺、安边,巩固已得胜利,再向黄河逼近一步为妥。 6月25日 向宋时轮、宋任穷下达指示:高双城24日派骑兵两营,步兵三连向安边前进以解安边之围。据此,七十八师留一个团附电台,在盐城掩护,拆毁城墙,韩、崔⑨率主力两个团于26日起到安边、定边之线,27日赶到安边,准备打高双城之增援部队。徐、程派骑兵向惠安以北活动,扬言进攻金积,破坏电线,使马鸿逵不敢向盐池袭击。 6月28日 向毛泽东、周恩来报告:一、部队情况:各部逃亡现象已减少,扩红有进展,争取俘虏参加红军的各部在二三百人,指战员学习情绪很高,病员很少,给养好,战斗情绪也好。二、一军团筹款一万元,十五军团筹款约二万元,野战司令部筹款一万三千元。三、自盐池经红柳沟至甜水堡、豫旺、同心城之线以南,新城堡、吴起镇、阜城、新兴坪、山角城至七营,这一扩大区域围寨均已攻破,但碉堡寨子7月中旬才能拆毁完。四、社会情况:两马苛捐杂税极重,抽丁当兵负担重,回汉民均痛恨两马,民族成见不大,仍有习惯上的隔阂。五、对敌军争取工作情况:东北军现已不封锁我方来往,给何柱国及其师长均写了信,邓宝珊、马鸿逵处已派人前去,马步芳、马步青⑩处正在物色人选。目前,何柱国、董英斌部,对我军态度有些改变,近来已不扰乱进攻了。 6月29日 收到毛泽东的指示:一、从总的战略上看,打通苏联解决技术条件是今年必须完成的任务。二、红军接近苏联的通道有二:一是宁夏及绥远西,这一条路距离较近,人口经济条件较好,缺点是不易造成根据地。但如能给马鸿逵主力以打击,立足是可能的。二是甘、凉、肃三州(11)这一条路,能够造成巩固根据地,缺点是距离苏联较远,某些地区人口稀少,行军宿营有些妨碍。三、红军出动的时机亦有二:一是夏天或秋天,如能解决渡河船只,这是最好的时机;二是冬天结冰时。不论采取哪条路,哪个时机,给马鸿逵以坚决的打击都是决定的条件。如能在东岸解决马鸿逵一部,又能抢夺到船只,或在西岸有战胜马部的把握,则均应西渡。 6月31日 致电左权、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二、六军团与四方面军会合后,四方面军亦接受中央指示,旧事不提,对张国焘仍取协商态度,如不另生枝节,西北当增一支生力军。估计6、7、8三个月,汤恩伯、李生达当有进绥德以西可能;王以哲有进延安瓦市可能;杨虎城有进延长、临真镇之线可能;东北军主力有进至固原、平凉、西峰、庆阳之线可能;胡宗南有进达汉中、君口之线可能;毛炳文、王均有进西固、岷州可能。野战军与陕甘省委应全力开辟定边、安边、豫旺、洪德城、曲子、环县、三岔广大地区苏区工作。 △ 就放弃瓦市及巩固三边的策略问题致电毛泽东、周恩来:为了巩固宁条梁、夺取安边、定边,可以放弃瓦市。瓦市放弃后,二十八军暂不南去,可进至宁条梁、横山之间,夹长城发展。蒋、阎固交通不便,一时不易进攻,这是巩固三边较好的办法。 7月1日 收到毛泽东关于今后战略方针、任务的指示:一、我们与东北军关系有进一步发展可能,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后局面当有变化,但打通苏联取得接济仍是总的战略方针中重要一着,不论为红军为东北军均须如此,不过彼时行动更有便利条件。二、7月工作应以开辟苏区、扩红、训练三件为中心。三、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后,于7、8两月务须注意东北军军、师、团级工作,根据他们的思想程度与接受可能向他们解释抗日反蒋、联俄联共方针以及东北军本身问题。 7月3日 致电中革军委毛泽东:鉴于敌一〇六师、一〇八师、一二〇师前来的目的,在于占领曲子镇,估计曲子镇迟早必失。如果我军与其决战,须集中一军团、十五军团全力,但到曲子镇集中尚须八天,时间上来不及,在大局上也不应该与之决战,故我意放弃曲子镇。 7月4日 就对东北军作战之策略致电李天佑、黄克诚(12):对东北军在原则上不与其决战,多从政策上争取。但敌向我前进时,消灭其一部,也有必要。 7月5日 就7月份作战部署致电左权、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宋时轮、宋任穷:宁青四马(13)是野战军执行西征基本战略任务的主要敌人,是打通邦交推动西北局面的阻碍。为此决定部署:第一步,左路军主力及七十三师主力继续解决马鸿宾残部,巩固南面阵地;中路军坚决夺取安边,以便抽八十一师、七十八师到右路军方面来。徐、程以现有兵力监视韦州之敌,集中主力打击出扰敌人。第四师以小部抗击董英斌军前进,坚决消灭出扰之敌。小部深入曲子镇全境开辟苏区,组成两个独立团,7月底接替四师作战。第二步,以两个军团及八十一师围困韦州或其他重要点,调动敌人增援,集中我主力消灭宁青马敌主要部分。同时,须加速白军工作,一军团负责甘肃,十五军团负责宁夏。 7月9日 致电各路军负责同志:各政治部必须注意检查,严格纠正红军打土豪中的本位主义,不发动群众、不分给群众东西以及错打土豪等错误。要求深入调查土地状况和剥削情况,军队干部不要包办代替地方干部,应帮助地方干部提高对消灭民团和统一战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注意加强部队政治思想教育,健全支部和连队工作。 7月14日 致电各路军负责人及政治部:各兵团接到总政7月2日宣传大纲宣讲政治形势时,应着重说明蒋介石出卖中国、阻难抗日,进攻抗日根据地等罪恶,从而提高全体指战员的战斗情绪,克服逃跑现象,并对以下几点进行深入解释:一、陕北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敌我均不利于大军作战。二、我以游击战方式削弱敌人,疲劳敌人,然后集中适当力量,打击和消灭敌人。三、我军能与进入陕北苏区的白军进行持久战,而蒋介石统治者则不能持久。四、有些白军同情抗日,故对这些白军应善加诱导,争取他们走上抗日道路。 △ 收到毛泽东关于战术问题的指示:一、在对敌两团以上兵力作战时,亦宜集结优势之兵力,务期一举消灭之。二、在作战条件不具备时,不妨再引退些,把敌诱至条件具备之情况下,以便一举消灭,这需要更多的忍耐性。三、扩大与训练部队。四、对何柱国指挥“进剿”的东北军,宜决定消灭其一部,这样并不会妨碍大局,反有利于大局。 7月17日 命七十八师撤离安边,经定边开回盐池;二十八军撤至安边以南,准备随时打击敌人出扰部队。 7月20日 就消灭何柱国部的部署致电毛泽东:何柱国趁张学良去南京未回,集中三个师共约十三个团,执行蒋介石命令,分左右翼队向黑城镇、杨郎镇、七营进犯,妄图夹攻红军。对此敌,我意坚决打击,否则不解决问题。故拟集中一、十五军团全力消灭其一个或两个师。 7月21日 为消灭敌何柱国一两个师,致电左权、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等:一军团隐蔽集结于七营、豫旺堡之间的张家嘴、郭家嘴附近,小部留在七营迷惑敌人。十五军团主力暂在豫旺县附近集结待命。二十八军开到定边后,以一个团接替盐池工作,八十一师待二十八军接替后,尾七十八师进至甜水堡、萌城附近待命。 7月23日 率野战军司令部移驻豫旺堡。 8月3日 向各部下达指示:各部野战军8月份拟以训练为主,准备9月配合二、四方面军夹击陕甘大道。目前何连湾、豫旺堡、山城堡、毛居井四点之间大山中有一股民团经常窜扰,决于六、七两日开始围匪。八十一师派一部由甜水向东南、特务团由毛居井向北,豫旺部队由西向东同时进剿,务期彻底消灭。 此间,红二、四方面军经过艰苦斗争,冲破敌人围追阻截,走过草地,已到达包坐,进入甘南。 △ 以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名义签署颁发了关于红军纪律的训令。 8月12日 就西方野战军行动方案问题致电毛泽东:估计二、四方面军15日可全部到达西岷大道,20日以前开始北进,8月底或9月初可到隆德、界石堡之线。我西方野战军宜在8月底出动夹击敌人,使三个方面军会合后得以北进。野战军出动有两条路可取:一条,取同心城、海源,出硝河城,这条路大好走,敌人弱,但要经过白区,尽是回族,汉族极少,给养困难,不能扩红。另一条,走庆阳、固原间,打破南面封锁,以夺取平凉大道为目的。这一区域汉族较多,亦可扩红、筹款,我意走此路为好。以上两个行动方向,可能使定边、盐池、豫旺被马鸿逵夺去,则不易收回,对陕甘宁苏区影响甚大。为保全豫、盐、定三城,十五军团留两个师在豫旺、洪城水活动。一军团加八十一师及十五军团一个师共五个师,亦可打破庆阳、三岔、固原之封锁,南出平凉、瓦亭大道。 8月13日 收到毛泽东来电,对战略计划作如下指示:一方面军8月至9月中旬仍以训练生息为宜,同时求部分扩红,巩固现有根据地,形成强有力的中心力量。关于给养不足问题,正向李毅(14)商借。准备9月中旬以后向西出动一步,但仍以休养、训练、扩红、扩地为目的。对东北军何柱国、董英斌二部要放弃打的企图,全力进行统一战线工作。与二、四方面军宜于固原、海原地区会合。 8月14日 就三个方面军准备在海原、固原地区会合问题致电李富春(15)、萧劲光:二、四方面军正在围攻岷县,估计长途行军,相当疲劳,8月份会在岷县、西固、武山地区休整。敌人只有毛炳文、王均、鲁大昌(16),他们是可以对付的。故三个方面军拟在海原、固原地区会合。野战军8月份仍训练,深入开展苏区工作,9月份向前推进一步,主要目的仍是扩地、扩红。 8月18日 致电毛泽东:8月底一军团及十五军团主力必须向西推进一步。一军团进至打拉池、海原之线,伪装打兰州,使李毅部队进入兰州。十五军团两个师进到同心城,北控制大红沟,南控制李旺堡、八百户,再以一个师控制洪城水,保障豫旺堡、盐池和定边在我手中。 8月26日 就张国焘22日来电和二方面军速过渭河与一方面军会合问题发给毛泽东、周恩来绝密电:张国焘22日来电的目的,是四方面军在黄河、洮河间活动,以回避胡宗南,使该敌全力对付我一方面军,破坏打通国际计划,还反说完全同意国际指示。他所说由永靖渡黄河抢占永登,一部出中卫援助一方面军夺取宁夏,这完全是鬼话,事实上很少可能。张要二方面军吸引胡敌,任务完成后走略阳、郿县,打通一方面军,目的是使二方面军回岷县,或出陕南,使之在事实上不能与一方面军会合。因此,二方面军应在胡敌尚未集中时,乘机速过渭河,渐次向庄浪靠拢,于适当时机与一方面军会合,决不应久停渭水以南。 △ 致电朱德、张国焘:敬悉四方面军主力袭占永登,控制兰州北岸,一部出中卫援助一方面军夺取宁夏,以一军控制渡口,其余在临潭、岷县吸引胡敌。此部署虽周到,但觉仍欠全善。因渡河准备,会使胡宗南及青马(17)有先机控制兰西段洮河、黄河北岸,小部据守庄浪河、大通河数点,可能致使四方面军主力不易决战,况番族雪山草地无发展余地,且脱离目前政治形势。如四方面军不控制陕甘大道,静宁、会宁、定西及其南北地区,一方面军主力则不能南出镇原、泾川、长武,协同任弼时,贺龙滞阻胡敌。如我过远南出,宁马(18)、两高(19)、汤(20)诸敌皆可乘虚进占盐(池)、定(边)、(豫旺)堡诸县。而且二方面军亦不能单独久阻胡敌,在敌人威胁下,不是南过汉水,必北来静(宁)、会(宁)与一方面军会合。四方面军待冰期可能北出凉州,但现离冰期尚远,胡敌在冰期前可集中兰州,巩固凉州、永登封锁线,乘我四方面军立足未固时,首先对付。所谓岷县留守队吸引胡敌是不可能的。我完全同意党中央及西北军委意见,望重新和冷静考虑。 8月27日 就提早完成夺取宁夏计划致电毛泽东:夺取宁夏能把民族统一战线推进一步,亦能争取动摇分子。还指出,日本有可能增援宁夏,阻隔我们行动。现在我们可乘蒋介石南方多事(21)之时,提早完成夺取宁夏计划,但务须取得李毅的援助,在靖远、一条城之线出击。 8月30日 就西征中统战工作向各级首长及各政治部主任指示:开展抗日统一战线的工作,是我们西征中战斗任务之一,和我们消灭敌人的战斗任务一样重要,为了迅速地与更广泛地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必须做好下列各项工作:一、对统一战线工作有正确认识,每个指战员要深刻认识到,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不仅依靠红军打天下,而且要争取敌军到我们这边来,要团结一切抗日力量,使民族革命战争发展起来、以实现成立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的目的。二、抓紧一切机会,一切可能,向一切社会团体进行广泛的宣传与活动,在社会上造成舆论,务须反对关门主义。三、争取敌军到抗日战线上来,动员社会各种力量来推动加速完成。四、各级政治部立即在部队中挑选一些适合这项工作的同志,予以训练,使其成为统一战线的坚强干部,以便到地方进行有效的工作。 8月 红军三大主力进至陕甘地区,蒋介石十分恐慌,一方面加紧解决两广事件,把胡宗南军队由湖南迅速调到陕甘;一方面则令驻于定西、陇西、武山地区的毛炳文部和驻于天水、秦安、武都地区的王均部,企图防阻红军会合。同时,强令东北军和西北军执行他的“剿共”计划,进攻一、二、四方面军。 9月1日 率直属队到达李旺堡之蔡家口子。 9月7日 就一、十五军团等兵力部署致电毛泽东、周恩来:聂荣臻率第一师经郑旗堡、海原南进硝河地区,开辟海原以南,固原以西,静宁以北苏区。一军团主力集结于七营等处,控制海原、黑城交通。十五军团主力于海原之双河堡、马营、关桥堡监视海原,截断打拉池交通。八十一师监视李旺堡,掩护开辟苏区。特务团主力仍在毛居井向三岔、小岔一带扩大苏区。二十八军及骑兵第一团主力仍在盐池、定边两城,一部向清水营、灵武、金积、惠安堡扩大苏区。 9月中旬 东北军何柱国部乘西方野战军主力西进,以六师、一〇五师一旅、三十五师三个团共约八个团(内骑兵三个团)开进七营以北与红军对峙。 9月13日 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提出以打击蒋介石嫡系胡宗南为主的静(宁)会(宁)战役计划。 9月20日 就胡宗南西进及我军应迅速占领界石铺、龙取镇致电聂荣臻:胡宗南西进甚急,目的在于控制会宁、静宁,隔断红军会合,隔断与东北军联络。蒋介石授意何柱国及两马(22)乘一方面军西进接近二方面军时,南北夹击固宁公路,利用原有土围封锁压迫我三个方面军于陕甘公路以西,破坏我打通苏联的计划。据此决定,二方面军出徽县迟滞胡敌于泾河、渭河之间,一师控制界石铺,四方面军主力迅速占领界石铺之线。拟以八十一师、独立师、三十九军组成南路军,袭取镇原,威逼泾川,与二方面军呼应,阻止胡敌调动,使我东华池地区与关中区联成一片,以威胁胡敌侧背,及钳制蒋介石后继队。在静(宁)、会(宁)公路夹击胡敌,应以四方面军为主,我们抽一、二两师协助,否则同心城、李旺堡被封,切断归路,失去豫旺、盐池、定边,可能破坏预期行动任务。 9月21日 致电萧劲光、李富春:胡宗南西进甚急,月底可能到静宁、会宁、定西线,企图隔断我三个方面军会合。二方面军已占领徽县,当可迟滞胡敌西进;四方面军五日内可接替我在界石铺之一师防务。野战军拟组织一个有力支队,袭取镇原,进至泾川,求得调动沈克(23)、董英斌部集中于西峰、镇原、长武,让出太白、合水、黑水寺之线,以便掩护东北军完成政治上的改造。拟以十师、独立师、二十九师担任这一支队任务。 9月24日 收到毛泽东关于张国焘北上动摇及增加界石铺兵力的指示:一、顷接朱德来电,张国焘又动摇了北上方针,我们正在设法挽救中。二、为使胡敌不占去先机,需加派有力部队南下交一军团指挥,增兵界石铺并分兵至隆德、静宁一带游击。 9月25日 致电毛泽东、周恩来、洛甫等:一、张国焘动摇北上方针,其主要原因是对时局认识不清,怕胡宗南侧击;如果与我们会合了,怕他的政治、军事领导破产。你们前次电告组织主席团指挥三个方面军,张未必愿意。二、能否以中国代表团(24)(名义)打电给张国焘言明三个方面军会合的意义。三、党中央须派得力同志经王以哲协助掩护去二方面军传达中央路线使他们团结于国际与中央路线周围,在适当时机与我们靠拢,单独建立通讯关系。一方面军尽量与四方面军靠拢,免被敌隔断,并设法影响其师团干部和群众接受中央路线。 △ 就一方面军在静(宁)、会(宁)大道配合四方面军作战等问题致电徐海东、程子华:第一军团主力去静、会大道,配合四方面军作战,敌马鸿宾部在黑城镇与海原间构成封锁线,配合何柱国北进。十五军团主力兼顾上述两方面作战及保持同心城、王家团庄、红古城在我手里,七十五师以驻马营为适当,七十三师主力在麻春堡不动。 9月27日 毛泽东、周恩来同彭德怀致电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迭接26日两电,中央书记处、政治局详细慎重地进行了讨论,结果告之如下:一、中央认为我一、四方面军合则力厚,分则力薄。合则宁夏、甘肃两处皆可占领,完成国际任务;分则两处均难占领。一、四两方面军合力北进,二方面军可在外翼制敌;一、四方面军分开,二方面军北上,则外翼无力,将使三个方面军处于偏狭地区。如四方面军西渡,彼将以毛(炳文)军先行,胡(宗南)军随后,先堵击青兰线,次堵击凉兰线,敌处中心,我处偏地,会合将不可能。如一着不慎,有全局皆非之虞。二、中央认为,四方面军仍依朱、张、陈9月18日部署(25),迅从通渭、陇西线北上,不过半月左右即可到达靖远、海原地域,从靖远渡河,一方面军跟即渡河,或合力先取宁夏,或分途并取宁夏、甘西;二方面军仍在外翼制敌,则万无一失。一方面军目前一面确保界石铺,一面立即出四个团通过隆(德)、静(宁)线,直迫秦安、天水,使敌不敢动作,以便四方面军十分安全北上。务请顾及全局,采纳此方针。 9月28日 致电毛泽东:四方面军北进方针似已定,恐不会再改变了。二师准备三日后出动,以占领庄浪、龙山镇、张家川为目的,在该地区扩红、筹集资财,相机占领秦安。 9月29日 下达命令:四方面军西进已折回,10月4日到界石铺与一方面军会合。为掩护四方面军靠扰集中会(宁)、静(宁)、定(西)线,第二师立即出动,相机袭占庄浪、秦安,威胁胡宗南;第一师仍在界石铺、常家集控制陕甘大道;七十五师抽一个团前出韩府湾附近,策应第四师,七十三师以两个团在郭城驿以北、以西加紧筹款扩红;陈支队(26)一部袭取会宁。 9月30日 就迎接四方面军致电朱德、张国焘:第二师附骑兵第二团为左纵队,经硝河城、常家集、隆德、静宁间出庄浪,相机袭占威胁秦安。七十三师为右纵队,29日于郭城驿击溃该地敌人,溃敌四五百人窜入靖远,主力正于郭城驿为四方面军征集粮食。 △ 命一军团二师附骑兵第二团为左纵队经硝河南进,与先期南下占领界石铺的特别支队靠拢。十五军团特别支队秘密出发驰取会宁城。 10月5日 为迎接二方面军北上,致电左权、聂荣臻:二方面军已开始北进,准备与一方面军会合。为此,一、二两师即在静宁、会宁以北,靖远、海原大道线以南扩红、筹款以及开辟苏区,并协同二、四方面军作战。 △ 毛泽东、周恩来同彭德怀致电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同意迅速从靖远、中卫渡河之意见,但甘谷、庄浪宜配置必要兵力迟滞胡敌,掩护二方面军北进。 10月6日 致电左权、聂荣臻:四方面军先头部队8日到界石铺、会宁,10日主力到齐;二方面军正在向界石铺前进中。据此决定,七十三师于10日开始北进至打拉池、贺家堡、兴仁堡及靖远以北地区。第一、二师暂在界石铺、会宁之线,待四方面军到达后,第一师以郭城驿、乾沟驿为中心向四周开辟苏区,第二师进至新营附近,向四周开辟苏区。 10月8日 红一军团第一师于会宁与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会合。 10月12月 率野战军司令部驻扎在七营、李旺堡之间吊堡子。 10月14日 就与朱德、张国焘等在打拉池会面及七十三师的部置致电张绍东、陈漫远:为在打拉池与朱、张等会面,七十三师应在靖远、打拉池线,以一部于靖、打以北之贺家集,沿黄河右岸加紧扩红筹款,并准备慰劳品送给二、四方面军首长。 △ 刘多荃(27)派其弟前来,言刘本人愿与彭会面。 10月16日 于六营附近与刘多荃会谈,除面交电报密码外,还谈妥红军可在毛居井、豫旺堡、庙儿拿等处购买布匹等事项。 10月17日 批复左权、聂荣臻建议一军团直属队及二师折回宜南及西南地区加紧整理训练。 10月19日 关于收编杂色队伍工作致电左权、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等:一、野战军及各地独立师团所收编的民团、土匪、哥老会、江湖抗日游击队、青红帮武装经过各种工作均限于10月30日在同心城王家团庄、定边、盐池、安边地区集中,收编后随主力军行动。二、收编杂色队伍的任务,须加政治上争取,于适当时机编入红军。三、检查游击队的成分,清洗坏分子,加强政治领导,巩固游击队。 10月20日 到达打拉池,等候与朱德、张国焘等会面,决定会师后的军事行动。 10月22日 下达命令:为破坏敌对静(宁)会(宁)地区合围的阴谋,西方野战军主动撤出静、会地区,向北移动。 △ 红一方面军在会宁将台堡与红二方面军会合。至此全国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10月23日 同徐海东在打拉池与朱德、张国焘会面。朱、张同意关于宁夏战役的计划。 △ 致电毛泽东:此战役(28)分两个步骤:第一步,野战军主力略取灵武、金积,于黄河南岸努力解决渡河技术。三十军、四军略取景泰,向中卫攻击,吸引马鸿逵主力向中卫增援。控制兰州、一条城、靖远黄河左岸。第二步,渡过黄河袭占平罗城,控制石嘴山、郑白桥、聚保堡地区,在可能时进占澄口,控制宁夏门户。以一部袭定远,接受苏联物资帮助后,再进攻省会。为接运远方资财,已收集百余只骆驼作运输工具。 10月24日 收到毛泽东电:同意23日宁夏战役的部署。敌胡宗南、毛炳文等已占大道,如继续北进,地形、给养又有限制,我则处在南北两敌(29)之间,非击破南敌,无法向北。故“目前先决问题是如何停止南敌”。 10月25日 就渡黄河及抗击胡宗南的部署致电毛泽东:三十军昨晚渡河已得手,本日可渡完,第九军跟渡。估计蒋敌将集中兰州,以一部分占永登,可能一部向郭城驿、靖远追击前进。据此,部署四方面军三个军渡河,渡河后向兰州北岸永登、景泰扩大占领区,两个军抗击会宁追击之敌。二方面军应逐渐向沛干池抗击六营、七营之敌。一方面军主力仍集中于王家团庄、高崖子、同心城。以金积、灵武之线为主渡点,中宁、中卫为次渡点。 10月28日 率野战军司令部到达乾盐池。 △ 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任命彭德怀为前敌总指挥兼政治委员。 10月29日 率野战军司令部到达麻春堡。 △ 致电军委毛泽东:我三个方面军主力应协同作战,消灭胡敌一至二个师,迟滞毛、王二敌,发动海(原)打(拉池)战役。为此,决定如下部署:第一军团第一师在吉安州西南二百户地区集中,第二师在西安州附近,第四师在关桥堡与麻春堡之间集中。十五军团七十五师、七十八师全部集中在陈家湾、麻春堡之线;七十三师在盐池以东陈家湾一线集中;十五军团教导营并附骑兵一部,仍留同心城警戒侦察。四方面军主力之四军、五军、三十一军照朱、张电令集中不变,但第四军应注意在打拉池以南钳制阵地,三十一军应在打拉池以东集中,准备靠拢一方面军,从东向西侧击北进之敌。30日,军委毛泽东、周恩来复电:作战部署甚妥。 10月30日 下达海打战役计划。 10月31日 率领野战军司令部移至关桥堡。一军团、十五军团已集中于麻春堡、关桥堡之线,而敌马鸿宾部的三十五师及东北军骑六师向古西安州前进,向红一方面军侧后攻击,企图截击红军。一军团一师及十五军团七十三师给敌以坚决反击,于何家堡消灭敌两个团。 11月1日 同朱德、张国焘、贺龙、任弼时于关桥堡开会,一致主张在关桥堡、驼厂堡地区打击胡敌,消灭其二三个师,逼使该敌停止追击。因海原、打拉池以南战役计划失去先机,故决定在海、打以北寻求战役机动。并决定一方面军、三十一军、四军、二方面军统归前敌总指挥调遣。 11月初 敌胡宗南先头部队已追至海原,毛炳文、王均两部在靖远、打拉池以南地区。 11月3日 下达消灭胡敌先头纵队二三个师的命令:胡宗南先头两个师已进麻春堡、何家堡之线,为在关桥堡东北地区消灭敌二三个师,以停止南敌追击,决定红四方面军第四军、三十一军为右翼纵队。三十一军集中在西王家团庄,第四军集中于关桥堡西北贵古州、陈家湾、马家塘地区;一军团背靠关桥堡,节节抗击敌人,诱敌深入关桥堡以东地区,其主力集结双河堡地区;十五军团在罗家山附近,背靠关桥堡抗击当面之敌,集结于驼厂堡、王家坪地区。后因敌军由贺家集迂回到同心城红军右翼,东北军一部也进至豫旺堡,向红军右侧后迂回,于是改变原来计划,继续向东转移。 △ 军委毛泽东复电:部署很好。但宜估计周(祥初)、孔(令恂)(30)两师到关桥堡后,有等候第一师或丁德隆(31)师之可能。明4日,以一部保关桥堡不失,5日继续扼守,全军于拂晓前出动,从三面攻击周、孔,未知是否有利,总之以打得最适当为目的。 11月5日 率前敌总指挥部进至石夹口附近。 11月11日 率前敌总指挥部到达同心城。 11月13日 率前敌总指挥部到达豫旺堡、命令各政治机关多散发毛泽东关于停战抗日的谈话。 △ 致电萧劲光、周纯全:胡敌主力本日攻占同心城、王家团庄、九百户之线,遂又向豫旺堡进逼。据此,各兵团主力应隐蔽在王家团庄、同心城、九百户之线以东,待敌向东追击,以迅速手段歼灭其一部。三十一军主力集结于石堂岭附近,准备反突击。 11月15日 军委指示:一切具体部署及作战行动,各兵团首长绝对服从前敌总指挥彭德怀同志之命令。军委及总部今后不直接指挥各兵团,以便适合情况不影响时机地战胜敌人。 11月18日 一、二、四方面军负责人联名发出《关于粉碎蒋介石进攻的决战动员令》,号召一、二、四方面军全体指战员服从命令,克服困难,准备连续作战。 △ 周恩来从保安到达前线河连湾,代表党中央热烈欢迎和慰问二、四方面军。在彭德怀的要求下,周恩来暂留前方,同彭德怀一起指挥作战。 11月19日 赶赴山城堡布置对敌作战。红军自同心城撤出后,继续向东转移,集结于环县以北山城堡南北地区,一军团、十五军团预伏于肖家湾、山城堡周围,以期三面伏击敌人。敌自占同心城后,更加骄纵,胡宗南一军孤军深入,急向惠安、盐池方面前进。 11月20日 丁德隆七十八师经豫旺、左城侵占山城堡、八里铺。 11月21日 敌七十八师由山城堡继续向东攻击,预伏在山城堡周围之一军团、十五军团一部向敌展开猛烈攻击,首先截断敌西逃的退路,尔后由东、南、北三面向敌攻击。敌凭借围寨进行顽抗,经一昼夜的激战,全歼该师二三二旅又两个团,余敌溃散,逃往大山中。与此同时,红二十八军在惠安堡击溃了敌两个师。经过这次战斗,敌遭沉重打击,主力向西撤退。 11月22日 致电东北军王以哲:蒋介石不顾红军停战抗日之呼吁,不顾国难严重,仍大举向苏区进攻,企图消灭红军之后再制裁联红抗日的东北军。所以,此时东北军只有与红军协力,互相援助,击破蒋介石,共同争取抗日,方是民族革命之出路。 11月26日 中革军委任命任弼时为前敌政治委员。 11月28日 同任弼时致电贺龙、关向应、左权、聂荣臻:山城堡胜利后,我军以备战姿态于本月29日起休整七日,各部应按实际情况定出具体休整和教育计划。 11月30日 就目前行动方针致电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丁(德隆)师惨败后,蒋、胡已感困难,引起了战术上的变化。在一个月内,求得再打一仗,消灭胡部四个团左右,可能引起战略上的变化,使敌不能不暂取守势。如不能,我军休息整理,使三个方面军在政治上进一步团结,并以最大力量由安边、定边、盐池、环县、曲子五县解决一个月的粮食。今后行动可有三个方案:一、向西,政治上不利,经过高山、草地,回族地区,给养不易解决。二、向南,政治上好,以出河北抗日为目标,亦可扩红,但使张、杨为难,可引蒋介石向陕甘增兵,胡宗南有乘隙进攻盐池、定边,进占保安,动摇基本苏区的危险。三、向东,援绥抗日,在神府车渡,政治上好,能保全苏区,亦可能在安边、横山、榆林、米脂等地开辟苏区,发展蒙民,巩固北面防线,集中恢复瓦窑堡及陕北苏区,红军得以休息训练,唯扩红筹款较差。权衡三个方案,以第三个方案较好。 △ 收到军委毛泽东指示:数日内胡敌仍有进攻可能。如敌改取守势,我军当用一切方法从定边、盐池、环县至吴起镇筹粮,全军在此地休息训练一个月。 12月1日 收到毛泽东电:朱德、张国焘、周恩来已到保安,情况甚好。“你对团结与改进一、二、四方面军的方针及对许多问题的意见,我都是同意的,很对的。但在某些步骤上,我意还宜改得温和一点,请留意。” 12月7日 被任命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团成员。 12月12日 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实行“兵谏”,扣留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内战,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等八项主张。 12月13日 同任弼时就西安事变后扩大抗日统一战线向军委主席团报告:西安事变对全国抗日统一战线有很大推动作用。对此,我们提出如下意见:一、压迫胡宗南西退,在运动中求得消灭其一部,恢复原有苏区,巩固和发展对毛炳文、曾万钟的统一战线工作,给张、杨两氏以援助,推动全国抗日运动。二、如胡敌退宁夏,与关麟征、汤恩伯联络,则于我不利,我应早准备,破坏其可能企图。三、王以哲应迅速集中固原,隔离朱绍良、何柱国等关系;刘多荃主力速集西安巩固阵地;董英斌部速集平凉、泾川、咸阳;于学忠部集中兰州、会宁。以上意见请复示。 12月14日 收到毛泽东关于西安事变后军事布置的指示:一、南京已发动大规模内战,全力对付张、杨,主力由潼关开进。二、张、杨内部有许多不稳成份,南京政府拉杨打张,红军与之靠拢,壮其胆而振其气。三、靠近张、杨,可应付各种事变,远离则不能。四、西峰镇靠近王以哲,仍可打胡。五、在现地不动,无仗可打,对张、杨危急又不能救。根据上述情况,我野战军第一步应开至西峰镇。 △ 根据中革军委指示,发布野战军命令:一方面军为第一梯队,15日开始南移,到西峰镇附近集结;二方面军为第二梯队,16日开始出动,到庆阳以南地区集结;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第四军为第三梯队,16出动到庆阳附近集结。三个梯队限七日内到达指定地点待命。第二十八军,第二十九军在现驻地监视胡敌,掩护主力南移。 12月22日 与任弼时到达保安。 12月26日 同任弼时发布继续南进命令:一方面军第一、十五军团为右纵队,分别开到兴平、武功、扶风地域;四方面军第四、第三十一军为中央纵队,进到麟游、岐山之间地域;二方面军为左纵队,进到乾县地域。各方面军沿途做好宣传和扩红工作。又电令各部于27日分别进到宁县、西华池、庆阳、赤城镇一带待命。 12月28日 同任弼时就西安事变后的局势及推动抗日运动,扩大红军向中革军委报告:一、西安事变及放蒋后,中国局势有走向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较多可能。蒋介石回南京后,可能产生新的动摇,不过西安事变后,再组织大规模进攻红军的战役的可能性较少,但蒋介石仍不会放松限制红军的发展。二、我们为着扩大、巩固抗日的中心力量,以实力来推动全国抗日运动,应以最大力量和方法扩大红军,在半年内增加十万新红军,并须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打通苏联和外蒙。三、加强白区义勇军的组织,使之成为扩大红军的主要来源。 △ 同任弼时就各军团休整地区的分布向各军团负责同志指示:释放蒋介石后时局将有变化,各兵团明日移至下述地区,在驻地休整扩红,待张回陕后,再定较久驻地。一军团在宁县、栒邑地区与关东苏区联系;十五军团移驻孟坝,三岔、马渠镇、毛古堆一带;三十一军在赤城镇南北;第四军在庆阳南集结,休息训练。要求各兵团首长严格部队纪律,切实执行关于红军在抗日友军区域的指示。 12月31日 收到毛泽东电:速派人到李旺堡会见胡宗南,告之西安事变已和平解决,两军不宜再冲突。胡军粮食不足,可由固原方向供给,如敌攻固原,宁可暂时让出。 ① 冯钦哉,时任国民党军第三十八军军长。孙蔚如,时任国民党军第七军军长。 ② 李克农,时任中共西北中央局联络局局长。 ③ 指1935年12月25日召开的瓦窑堡会议。 ④ 孙楚,时任国民党军晋绥军第四纵队司令。李生达,时任国民党军晋绥军第三纵队司令。 ⑤ 朱理治,时任中共陕甘省委书记兼红二十九军政治委员。萧劲光,时任中共陕甘省委军事部部长兼红二十九军军长。 ⑥ 洛甫,即张闻天。 ⑦ 三边,指靖边、定边、安边。 ⑧ 马鸿宾,时任国民党军西北“剿总”第一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兼第三十五师师长。马鸿逵,时任国民党军西北“剿总”第一防守区司令、第十五路总指挥兼新编第七师师长。 ⑨ 韩、崔,即韩先楚、崔田民。 ⑩ 马步芳,时任国民党军西北“剿总”第一路军第五纵队司令,新编第二军军长兼第一〇〇师师长。马步青,时任国民党军西北“剿总”第五纵队骑兵第五师师长。 (11) 甘、凉、肃三州,今甘肃张掖、武威、酒泉三市。 (12) 李天佑,时任一军团四师师长。黄克诚,时任一军团四师政治委员。 (13) 宁青四马,即马鸿逵、马鸿宾、马步芳、马步青。 (14) 李毅,即张学良。 (15) 李富春,时任中共陕甘宁省委书记兼军事部政治委员。 (16) 毛炳文,时任国民党军西北“剿总”第一路第三纵队司令。王均,时任国民党军西北“剿总”第一路副总司令兼第一纵队司令。鲁大昌,时任国民党军新编第十四师师长。 (17) 青马,指青海军阀马步芳、马步青。 (18) 宁马,指宁夏军阀马鸿宾、马鸿逵。 (19) 两高,即高双城、高桂滋。高双城,时任国民党军第八十六师师长;高桂滋时任国民党军第八十四师师长。 (20) 汤,即汤恩伯。 (21) 1936年6月上旬,广东的陈济棠和广西的李宗仁、白崇禧发动两广事件,成立抗日救国西南联军,并进军湖南。蒋介石急调部队入湘,阻拦联军北上。7月,在蒋介右的压迫和分化下,陈济棠失败。9月,李宗仁、白崇禧与蒋介石妥协。 (22) 两马,指马鸿宾、马鸿逵。 (23) 沈克,时任国民党军第一〇六师师长。 (24) 中国代表团,指驻共产国际中国代表团。 (25) 指朱德、张国焘、陈昌浩于9月18日发布的关于通渭、庄浪、静中、会宁战役计划。 (26) 陈支队,指红一方面军第十五军团第七十三师政委陈漫远指挥的独立支队。 (27) 刘多荃,时任国民党军第一〇五师师长。 (28) 指宁夏战役。 (29) 南敌,指从会中、静宁至隆德、固原二线由南向北进攻红军的国民党军胡宗南、毛炳文、王均、关麟征各部及东北军王以哲、何柱国等部。北敌,指沿黄河一线布防的国民党军邓宝珊、马鸿逵、马步青等部。 (30) 周祥初,时任国民党军第四十三师师长。孔令恂,时任国民党军第九十七师师长。 (31) 丁德隆,时任国民党军第七十八师师长。 |
|
彭德怀年谱/王焰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