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北秧歌实录》 跑驴 (一)概述


  (一)概述
  “跑驴”是民间社火中常见的形式。榆林、延安等地又称“骑毛驴”、“跑驴子”。
  榆林地区以绥德、米脂、定边、靖边、神木等地最为普遍。每逢春节闹秧歌,秧歌队尾大都有跑驴和蛮婆、蛮汉等丑角人物一起压阵。到达演出地点围场表演时,跑驴绕场跑动,可以起打场的作用;同时也作为小场节目,在秧歌队踩完大场后,与踢场子、水船等节目轮流上场表演。
  陕北各地的跑驴大多为双人表演,一人扮骑驴妇女、腰挂竹篾制成的驴形道具;另一人扮赶驴者。化妆为老年人表现“老俩口看闺女”,或化妆成年轻人表现“小俩口回娘家”。个别地方也有三人表演的,增加一个丑扮的孩子在前拉驴。眉县、勉县等地还有踩高跷跑驴的形式。
  跑驴多以陕北秧歌常用的打击乐和唢呐伴奏,主要是烘托表演的气氛和情绪。个别地方加板胡、三弦、竹笛等乐器伴奏,使表演具有更加细腻、动人的效果。
  跑驴的舞蹈动作一般比较简单,主要是表现一种生活情趣。演出效果与骑驴者的表演水平密切相关。要求扮演骑驴者通过腰、腹、胸、肩、头的不停抖动,双手握缰前后拉送和轻盈的步法,既要栩栩如生地表现出陕北妇女骑驴时的生动形象,还要能活龙活现的表现出小毛驴走、跑、跳、踢、卧等形态。如果表演者不具备一定的控制能力和表现技巧是很难完成的。表演好各种神态和喜、惊、慌、急等情绪变化,是塑造人物形象、表现角色内在感情所必须的。
  赶驴老汉以赶、拉、牵、撵等动作表现一位憨厚、质朴的老农形象,表演要求夸张、活泼、风趣、诙谐、具有喜剧色彩。
  出 处:陕北秧歌实录/海海著.—北京: 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4, 2006重印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