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府谷二人台艺术 上》 第一篇 综述





















































  “府谷二人台”是集戏曲、曲艺、歌舞、音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演唱形式,是多元文化在特定历史背景中衍生的民间艺术品种,是陕北民间艺术、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周边地区流行的二人台同根同源,血脉中均蕴含着清代以来各种民间艺术交融、衍生、传承、变革、发展的文化内涵。在府谷民间文化生活中占据主体位置。
  第一节 历史沿革
  “府谷二人台”起源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清同治年间(1862—1874)形成雏形,清光绪年间至民国末年(1905—1947)在陕北地区、晋西北地区、内蒙河套地区、河北张北地区广泛流传,民国末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1948—2011)得到了很大地提高和发展。大体可分为“打坐腔”阶段,“打玩艺儿”阶段,“风搅雪”阶段,“团社化”阶段。
  “打坐腔”即人们坐在炕上有拉的有唱的轮流演唱。据《府谷县志·地理志》和《准格尔旗旗志》记载,清初,清政府把长城以北,鄂尔多斯部的西南边沿,榆林郡北部划出宽50多里,长1000多里的地段作为“禁留地”直属皇室管理,规定汉人不得入此境垦殖,蒙民不得入此境游牧,以示蒙汉隔绝界限。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康熙皇帝西巡西安,途经保德、府谷、神木、榆林等地,官军反映“沿边州县,土地瘠薄,军民生计维艰,希望能允许出边垦殖”。鄂尔多斯各旗贝勒也向皇帝奏请“愿与民人(汉人)伙同种地,两有裨益”。同年,理藩院奉旨传达上谕:“有百姓愿出口种田,准其出口种田,勿令多斗。倘有多斗之事,或蒙古欺压民人之处,即行禁止。”陕西、山西官员奉旨后,开始组织移民出边垦殖事宜,从此“禁留地”开放。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汉民纷纷涌入“禁留地”开垦。“禁留地”因长时间不牧不种,草腐叶烂呈黑色,民间俗称“黑界地”。由于新开垦土地肥沃高产,汉民多是“春出空空,秋归满载”,引起陕、晋更多的汉民仰慕垂涎,入境的垦民达数万人之多,被垦殖的土地不断扩大。为了便于管理,朝廷划分了牌界行政管理区域,“牌甲”(也称“甲头”、“通事”)分别由租地民户选出,负责交租事宜。其政令、词讼由山西省的河曲县和陕西省的府谷县划管。故东至黄河畔的牌界地多为山西移民垦殖,西至伊旗的牌界地多为陕西人垦殖。
  “禁留地”内不准建屋定居,垦民户口仍在原籍,出来垦殖的汉民全是男人,他们春出冬归,平时唯一的娱乐活动便是垦民们互相取乐,劳作之余男人们坐在临时居所的炕头,演奏着自制乐器梅、或四弦、或三弦、或板胡(民间也称“二股胡胡”,也称“京阳胡胡”),你吟家乡诗,他唱故乡曲,民间便称之为“打坐腔”。这种演唱形式一直延续到2010年以前。特别是1948—1980年期间,“打坐腔”在府谷地区乃至周边旗县更为盛行,几乎每个村子都有几个能拉会唱的,每到夜晚收工回家便凑到一起“打坐腔”自娱自乐。
  “打玩艺儿”也有叫“唱玩艺儿”、“唱小曲儿”、“唱秧歌”的,清末民初,府谷的麻地沟、黄甫一带还叫“二人班”。无论哪种叫法,共性质即:艺人们过着一种近乎乞丐的生活,四处漂流,沿门讨要,走到每家门前为讨主家欢喜,或唱一段小曲,或拉一首曲牌,讨要点银钱米面。有时也为财主人家婚丧嫁娶唱堂会。
  从清康熙三十六年“禁留地”开放至清同治年间的一百多年中,垦民们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地在家乡和“禁留地”之间轮回往返,把收获的食物带回家乡的同时,也把在“禁留地”学到的民歌、小曲带回故里,唱给高堂父母,唱给妻子儿女,唱给兄弟姐妹,唱给邻里乡亲。这样,“禁留地”这块独特的沃土不但成了灾民们的避难之所,也成了各地民间艺术的交融之处。为了谋生,一些在家乡无地,在“禁留地”没有租到地的灾民也纷纷涌入“禁留地”边沿卖唱为生。1862年后,府谷、神木等地相继出现了“打玩艺儿”班子。“打玩艺儿”班子有的在口里(府谷、神木、河曲、偏关),有的在口外(内蒙古鄂尔多斯各旗县及河套地区),有的就在“禁留地”边沿活动。“打玩艺儿”者少则一人,多则四五人。一人者自拉自唱或自打自唱,四五人者则有拉的、有打的、有唱的。有的“打玩艺儿”班子则为“窝儿班”(由本家人组成的班子)。如:哈拉寨的杨家班子,麻地沟的丁家班子,府谷城内的苏家班子。“打玩艺儿”班子的出现,不仅在更大范围内传播着“禁留地”内流传的各种民间小调,而且还自编一部分小曲段子进行演唱。1949年以前的二人台还很原始,广义地说,“打玩艺儿”根本上不了大雅之堂。
  “风搅雪”:光绪三十一年(1905)垦务局帮办岳钟麟验收黑界地,并在准旗长滩、小石多塔、府谷县的沙梁川设立东、中、西三个垦务局开始押荒丈放。将土地划分为三等,并按等级划定了押荒银,示谕“黑界地”各村民户,“迅速赴局,挂号认领,听候开放,依限呈交银两,再行换给印照,子孙相继,再无白夺之患。至于熟地先让原租之户,如无力交付押荒银或不承租者,由垦务局另行招垦”。从此,禁锢了270年之久的“禁留地”彻底开放,蒙汉不再有边界之争,有幸的是蒙汉人民经过200多年的垦荒生涯,不但融洽了民族情感,更重要的是在这块“黑界地”上,经过成千上万的垦荒大军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代又一代的往返传承,把本土的文化带进来,把在“禁留地”学到的文化带回去,久而久之,一项融戏曲、曲艺、歌舞、音乐为一体的多元素民间艺术品种“二人台”便孕育而成。从这一时期起,陕西的府谷、神木;山西的河曲、偏关;内蒙古的准旗、伊旗的“禁留地”及周边村镇便定居了大量外来垦民,他们和到处流浪的“打玩艺儿”者有了自主的土地,生活便逐步得以改善。
  随着当地庙会文化的兴起,社会对文化的需求不断扩大,特别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马占山(字秀芳)将军率领东北挺进军驻防府谷,司令部设在府谷的哈拉寨赵家大院,府谷更成为各地“淘金者”(商人)、“逃难者”、“逃荒者”的最佳栖身之所。从1937年至1948年的10多年间,府谷的麻地沟、墙头、黄甫、镇羌(新民)、沙梁更是商贾云集,成了连接陕、晋、蒙商品流通的重要集散地,同时也吸引来许多知名艺人和戏班子,为到此的富商巨贾助兴演出,这也给“打玩艺儿”者和“打玩艺儿”班子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活动空间。
  一些外来的戏曲梆子班社(北路梆子、道情、眉户)为了迎合当地民众的欣赏口味,与当地的“打玩艺儿”者和“打玩艺儿”班子联合组成了“风搅雪”(即:既唱其他戏曲又唱二人台)演出班子,在“口里”和“口外”的传统古会和庙会上演出同台演出,相互借鉴,艺人们既能表演其他戏曲又能演唱二人台,这种“风搅雪”的演出形式和演出过程也是二人台丰富、发展、走向成熟的一段重要历程。
  “团社化”:1948年,府谷全县解放,府谷县麻地沟组建起第一个公私合营演出班子,班主为任三女子,指导老师为丁喜才,剧种构成还是“风搅雪”,既唱北路梆子,又唱道情,也唱二人台。演出范围也有所扩大,不但在本地演出,而且还到山西、内蒙古的周边地区演出。由于土地改革时艺人们都分到了土地,演出形式变为半农半艺,即农忙时回家种地,农闲时搭班演出。这种演出形式一直延续到今天,多数民间二人台剧团仍采用这种活动形式。1948年10月份,府谷县在县城举办全县文艺会演,古城、麻地沟、墙头、黄甫、哈拉寨、大岔、赵五家湾、清水、木瓜、海则庙、高石崖、城关、王家墩、武家庄、碛塄、付家焉、孤山、田家寨、镇羌、三道沟、老高川、大昌汗、庙沟门农业合作社各组织一个演出队参加演出。演出的节目多数为二人台,也有个别演出队唱北路梆子和道情。本次会演麻地沟的丁喜才获演唱一等奖,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府谷二人台的快速发展,各农业合作社相继组建起文艺演出团队,发现了一批有较深造诣的府谷二人台艺人,如:府谷城内的柴根、孤山党家畔的党四毛、杨家畔的王青怀、付家焉狮子城的杨臭小、碛塄的杨怀银、清水的能荣。
  1955年冬府谷举办第二届民间文艺会演,仍然由各农业合作社组成代表队参加。通过政府组织会演活动,不但发掘出很多二人台节目,发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二人台表演人才,更重要的是调动起全民爱二人台、唱二人台的热情,为普及、发展二人台搭建了一个极好的展示平台。从1948年到1965年的十几年中,府谷县、神木县大部分村镇组建起业余演出队,仅府谷县就组建起83个二人台演出团队,这些团队有少部分是由公社(1958年已将农业合作社改为人民公社)或生产队利用农闲时间组织起来从事有偿演出,而多数是自娱自乐,即利用农闲时间自愿组合走村串户,互相交流,在春节期间民间称此为“拜年”,每到一户便坐在炕头“打坐腔”,打罢坐腔主家都要备办些酒菜茶食进行款待。
  1980年以前农村唯一的娱乐活动就是在庙会上看一看戏,平时只能在家里自娱自乐演唱二人台。这种落后的条件,封闭的环境,正是孕育和发展二人台的最佳土壤,可以说从1948年至1980年的30多年,是“府谷二人台”发展最快、普及率最高时期,基本能称得上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当地群众有句开玩笑的口头语:“府谷、神木非但人人都能唱二人台,就连狗咬的都是二人台调。”可见此时的“府谷二人台”在府谷县和神木县达到了何等高的普及率,何等鼎盛的程度。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一部分内容不健康的二人台节目如《叫大娘》、《十八摸》、《公爹烧媳妇》、《恩惠子挎嫂嫂》……不准在公众舞台上演出,上演的传统二人台节目也减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革命样板戏、新编现代戏。县上的专业剧团无论原来演唱的什么剧种,必须学唱京剧,演出革命样板戏。而农村大部分业余宣传队的演员不会唱京剧,他们就把样板戏配上二人台调子进行演出,当时把这种表演形式称之为“移植革命样板戏”。这种带有浓郁政治色彩的演出,停滞了传统二人台的传播,反之拓展了二人台音乐的表现领域。
  1968年全国禁演了古装戏,解散了各级戏曲表演团体,没有解散的戏曲团体也完全停止了演出活动。其理由是这些旧戏曲团体只演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不演工、农、兵,不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毛泽东思想,所以要进行剧团改组。1970年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后更名为府谷县文工团,演出节目全是革命样板戏和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1970年至1985年期间,榆林地区(后改为榆林市)几乎每年要举办一次专业文艺团体创作剧目调演。府谷、神木县文工团参加调演的节目多数是新编二人台。1974年国家号召学习小靳庄,府谷也掀起学习小靳庄的高潮,府谷县的23个公社334个生产队大部分成立了俱乐部,演唱革命样板戏,这个时期的所有人都能配上二人台调子唱几段革命样板戏唱腔,真可谓二人台之音遍及全县城镇乡村。
  1979年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以后,一段时间府谷的文化建设和二人台发展进度缓慢,加上日益兴起的电影、电视、流行音乐及其他新型文化娱乐活动的冲击,二人台几乎处于被广大群众遗忘的地步。随着国家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进一步贯彻落实。二人台又逐步成为府谷、神木县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为了加快二人台艺术的发展,府谷县又成立了“府谷县民间二人台歌剧团”,该团内设在府谷县文化馆。附:
  成立府谷县民间二人台歌剧团的文件
  府谷县文化局府文件(1985)005号
  为了加强我县民间二人台歌剧团的领导和管理工作,经本团推荐,局务会研究决定:由承包人王清玉任团长,李鹏、王媚旦二同志任副团长,希接通知后就任工作。
  关于重新组建府谷县二人台歌剧团的通知
  府谷县文化局府文件(1986)09号
  为了发展民间艺术,挖掘民间遗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遵照县政府1983年10月17日第十四次会议决议之精神,经文化局1986年6月28日局务会议研究决定,重新组建府谷县二人台歌剧团。剧团仍属业余性质。半农半艺,争取长年活动。人员、财务均按国家正式单位的管理办法管理。主要演员有:王清玉、李月琴、史建林、苗占存、吕二利、王翠叶、苏俊华。
  榆林市也在加快二人台艺术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96年成立了“榆林市二人台实验剧团”,该团设在府谷县,与府谷县晋剧团一套人马挂两块牌子。剧团团长李治平,副团长杨松林、赵凤芳,党支部书记韩维。
  2006年9月14日,成立“榆林市陕北二人台研究会”,榆林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参加了成立大会。研究会首批个人会员72人,团体会员2个,即:神木县神河二人台剧团和府谷县墙头二人台剧团。研究会下设两个常设机构,即:二人台演出团和文献资料编委会,演出团设在府谷县文化馆二人台演出队,文献资料编委会设在神木县文化馆。成立大会期间在榆林市世纪广场举办了“火红二人台”专场文艺晚会。
  2006年8月“府谷二人台”被列入陕西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2008年8月又被国家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补充名录。
  为了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把府谷二人台打造成府谷乃至陕西的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主管县长郭培荣和文化局长谭玉山提议成立“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在他俩的积极争取下,得到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支持,2008年7月25日县委常委会作出决议:“成立‘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与文化馆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对应聘演职人员进行了严格的文化考核和专业考核,最后择优录取了35名应聘者为“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正式演职人员。2008年12月31日“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正式成立,任命郭侯绪为团长,温永开为副团长,孙飞为名誉团长,淡文珍、刘美兰为艺术指导,聘用赵玉莲为编导。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成立以后肩负着传承、发展府谷二人台的重要使命,同时也承担着府谷县对外交流演出,来宾接待演出,重要节日庆典活动举办、组织,参加各种舞台艺术比赛等任务。
  2010年5月26日,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应中国音乐家协会推荐,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孟卫东领队,参加在匈牙利举办的“布达佩斯21世纪国际艺术节中国之夜合唱音乐会”,新华社记者杨永前现场跟踪报道:(中国新华网)“5月26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来自中国陕北府谷县的二人台艺术团表演二人台。当日,布达佩斯21世纪国际艺术节中国之夜合唱音乐会在布达佩斯第10区文化中心举行。这场音乐会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匈牙利音乐教师协会和匈牙利文化无国界基金会联合策划主办”。府谷县人民政府网发布了题为《府谷二人台唱响多瑙河畔》的专题报道。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在艺术节演出之余,专门赴中匈双语学校慰问演出,受到了中匈双语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
  2010年8月成立府谷县二人台研究会,该会成立后即刻由会长郭侯绪执笔编纂府谷二人台。
  第二节 素材源流
  “府谷二人台”是将多元文化汇聚到一个特定的环境之中,经过较长时期的相互交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逐步形成的一项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品种,是融戏曲、曲艺、音乐、舞蹈为一体的一项多门类民间艺术形式。主要是由当地和周边地区的山曲、爬山调、信天游、社火、玩艺小调、秧歌小调、戏曲音乐交融而成。其旋律激情高亢、悠远宽广、委婉优雅、舒情悠扬,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同时也吸收了一些蒙古长调、东北二人转、江南民间小调的元素。如:二人台艺人将蒙古族人的长调巧妙运用,在二人台最初演唱中只是演员出场之前用以亮嗓子的一种方法,上场之前首先试一试嗓子与乐器搭不搭调,唱哪一个调子便把哪一个调子的第一句甚至第二、三句唱成散板,而且在原调子的基础上加入一些装饰音,给人听起来有一种悠远宽广之感觉。这种亮嗓子试音方法经过长久的应用,逐步演化成了二人台的一种固定板式——“亮调”。在散板演唱方面还吸收了秦腔、晋剧唱腔中的内介板唱法,增强了二人台音乐的表现力,丰富了二人台音乐。例如二人台小戏《王成卖碗》就运用了“信天游”调:
  这正是二人台艺人们巧妙地将陕北“信天游”曲调巧妙地运用于二人台戏曲之中的表现。
  在二人台的发展过程中,离府谷较远地区的一部分民间小调也通过商人、军人逐步融入二人台艺术。如:二人台《张生戏莺莺》,调式、曲式结构完全是从江南民歌《茉莉花》演化而来。
  又如二人台《爬楼》与江苏民歌《天涯歌女》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
  这两个曲子的调式、曲式、旋律结构基本是相同的,只是个别音符稍有变化,结尾反复了倒数第五小节而已。又如:二人台的《烟花女叹十声》与江南的民间小曲《叹十声》,第一段的第一句和第二句完全一样,第三句和第四句用词有所区别,但意思基本是相同的。
  例:《烟花女叹十声》 烟花女在青楼叹罢第一声,
  思想起奴终身依靠何人,
  二爹娘家贫穷无法生存,
  因此上将奴家卖在烟花门。
  例:《叹十声》 烟花女在青楼叹罢第一声,
  思想起奴终身依靠何人,
  爹娘生下奴就没人照管,
  为只为家贫寒卖了小奴身。
  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挺进军从1937年至1945年期间驻扎在府谷,节制内蒙古,司令部设在府谷县的哈拉寨。时任东北抗日挺进军总司令的马占山将军同时兼任黑龙江省主席,属下将士及官员大部分是东北人。所部逢年过节均要组织文娱活动与民同乐,主要节目形式有:东北秧歌、东北高跷、东北二人转,也根据当地老百姓的欣赏要求,演出一些当地的社火节目,演唱一些百姓能听懂的当地民间小调。八年抗战期间,将士们经常往返在东北和府谷之间,把府谷的民风民俗、民间文化带回到东北,同时也把东北的民风民俗、民间文化带到府谷,时间一久,就说不清有些民间艺术是府谷的传到东北还是东北的传到府谷。如:府谷二人台剧目有《十对花》、《五月散花》,东北二人转剧目有《对花》,其《十对花》唱词与《对花》唱词基本是相同的,只是音乐部分有所区别。而《五月散花》非但唱词与《对花》基本相同,就连音乐也基本相似。
  在二人台的唱腔、曲牌、打击乐中,有一部分与陕西的秦腔,山西的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中国京剧的音乐结构极为相似,如:二人台的《牧牛》与京剧、中路梆子中所应用的《小放牛》基本相似;有一部分是完全同名,如:《小开门》、《水龙吟》、《柳青娘》、《哭皇天》、《吊棒槌》、《鬼拉腿》、《喜相逢》、《万年欢》等。有一部分打击乐谱与京剧、中路梆子同名同调。
  综上所述,二人台在几百年的传承演化过程中,非但将本土民间文化艺术不断地传承发展,加工完善,而且吸收了大量的外来优秀民间艺术和其他戏曲音乐,经过历代传承者们方言化、口语化以后,便成为二人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节 名称由来
  二人台在名称没有统一之前,民间有过诸多叫法,如:“打坐腔”、“打玩艺儿”、“唱玩艺儿”“唱小曲儿”、“唱秧歌”、“二人班”、“小曲坐唱”。各地有各地的叫法。1953年,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预选在西安举行,府谷县麻地沟(后更名为麻镇)民间艺人丁喜才参加这次会演的预选,同时还有来自绥远(内蒙古自治区)的赵明和杜翠仙。丁喜才代表榆林专署自打扬琴自唱了当时还叫“打玩艺儿”的《五哥放羊》和《尼姑思凡》,赵明和杜翠仙代表内蒙古演唱了二人表演唱《打连成》。当时,李焕之等一些来西安审查节目的专家学者观看了榆林和内蒙古的节目后认为:榆林和内蒙的节目虽然表演形式有所区别,但其音乐风格,语言特点,基本属于同一类型的民间艺术,鉴于这种民间艺术品种尚无名称,专家们决定以其表演形式和演员所处的地域来命名,因为来自内蒙古的赵明和杜翠仙演出的节目是二人表演唱,故临时取名为“二人台”;来自榆林专署府谷县麻地沟的丁喜才是代表陕西省参赛的榆林人,故将他演唱的“打玩艺儿调”《五哥放羊》、《尼姑思凡》临时取名为“榆林小曲”。1953年4月,丁喜才先生代表西北地区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他以自打扬琴自唱的形式演唱了“榆林小曲”《五哥放羊》和《尼姑思凡》,赵明和杜翠仙也代表内蒙古参加了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演出了“二人台”《打连成》。从此,流行在陕、晋、蒙的“打坐腔”、“打玩艺儿”……这些同根同源的民间艺术,在不同的行政区域叫出了“榆林小曲”、“二人台”两个不同的名称。
  北京调演结束之后,“榆林小曲”受到全国艺术界专家学者、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的广泛关注,随即西北艺术学院(现为西安音乐学院)特邀丁喜才先生给学生教授“榆林小曲”;西北文工团作曲家刘峰整理并出版了由丁喜才演唱的《榆林小曲》一书,1953年9月,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后改名为上海音乐学院)聘请丁喜才为民间音乐教员,专门教授“榆林小曲”。学院还将“榆林小曲”确定为本院本科及附中学生为期一年的必修课。1957年,作曲家于会泳整理了丁喜才在上海音乐学院教唱的近百首“榆林小曲”,定书名为《陕北榆林小曲》,由北京音乐出版社出版。
  在“榆林小曲”走进艺术高校的同时,“二人台”的名称也在以府谷为中心的榆林北部地区、以河曲为中心的晋西北地区、以准格尔旗为中心的河套地区逐步取代了“打玩艺儿”等往日的所有称谓,成为这一地区官方共同认可、民间家喻户晓的艺术品名。1955年府谷县文教科搜集编印了《陕北二人台》,本书为石印本,共分上、中、下三册。尽管个别地方仍有其他一些称谓,但府谷县已统一称之为“二人台”,至于上海音乐学院至今仍把它称为“榆林小曲”,这可能与他们距这一地区太远,不完全了解这一地区的民间艺术品种有关。如果府谷尊崇1953年李焕之为其的命名,仍叫“榆林小曲”,那么就很容易与流行在榆林城内的“榆林小曲”混淆。正如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二人台音乐》一书中所说,“一种艺术形式的名称,是应当根据它既定的表现特点而定的,之前,可以叫‘打坐腔’、‘打玩艺儿’、‘清唱’、‘小曲坐唱’、‘唱秧歌’等等。直到目前尚未形成一种成熟完美的定型剧种以前,还是把他叫作‘二人台’为宜,那么叫‘陕北二人台’、‘榆林小曲’都是欠妥的,不符合客观情况。因为二人台不止榆林流行,而在晋北、内蒙古西部、河北张北地区也很盛行。况且在陕西省境内‘二人台’集中流行于府谷,因此,就地域范围而言,叫作‘府谷二人台’即可反映他的地方性”,如果将“二人台”叫成“榆林小曲”又很容易跟榆林城内流行的同名“榆林小曲”相混淆。
  据《榆林府志》记载,清康熙九年(1670),谭吉璁(字舟石,浙江嘉兴人)任榆林堡同知,上任时带了家眷、使女、江南歌伎和乐器,闲暇时经常演唱求乐,甚至在他主持编修镇志时也要请艺人来奏乐弹唱。榆林总兵徐占魁在《重修延绥志序》中说,“爱时聚于署之东偏曰饮绿之堂,丝竹杂奏,觞酒间行”。《榆林府志》又记载,康熙十二年(1673)后,榆林城内文艺甚繁,经常是“夜半曲声听满楼(凯歌楼),羌笛吹新调,秦筝弄急弦”。民间相传,当时镇守城堡的士兵大都是城内的小手工业者,他们既当兵又从事手工业,时间一长,这些兵士也听会了不少曲目。一日正要演唱,不巧府内弹三弦的艺人病故,谭吉璁正为无人顶替而发愁时,有一士兵称他愿试一试,随即操琴演奏了几曲,谭吉璁听后十分高兴,从此,谭吉璁经常邀请一些会清唱小曲儿的士兵进府内耍曲子。天长日久,便将这项江南风格的演唱艺术传播到榆林民间,逐渐成为榆林城内独有的一项民间演唱形式。
  “榆林小曲”传承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量当地的民歌、民间小调。四五十年代,有很多二人台节目传入到“榆林小曲”之中,传入的剧目中有的是内容完全相同,有的是唱词相同而音乐不同。有的是音乐极为相近,有的只是剧名相同而内容完全不同。如:同名的《走西口》、《珍珠倒卷帘》、《五哥放羊》、《害娃娃》非但剧名相同,曲子和唱词也基本相近。二人台《五哥放羊》完全是府谷二人台老艺人丁喜才在50年代初传授给“榆林小曲”艺人的,因此,二者的音乐和唱词基本相同。
  这两个《害娃娃》只有唱词稍有区别,而音乐完全是同曲式、同调式、同一旋律,只是演唱风格不同而个别音符稍有变化而已。《走西口》和《珍珠倒卷帘》也基本如此。而“府谷二人台”和“榆林小曲”《八仙庆寿》、《送情郎》、《进兰房》的个别词有相同之处,而音乐却完全不同。如:“府谷二人台”的《八仙庆寿》,“榆林小曲”叫《八仙过海》(又名《八仙庆寿》),二者的音乐风格完全不同。
  “府谷二人台”和“榆林小曲”《八仙庆寿》第一乐句,二者的词义和曲调完全不同,“榆林小曲”的唱词与“府谷二人台”《红云》唱词基本相近,例:《红云》“一朵朵红云遮满天”。曲调却大不相同,完全是江南风格。而有一部分只是有一个相同的名称,唱词和曲调没有一点相近之处。如:《偷红鞋》、《放风筝》、《枊青娘》、《小拜门》。有极少的几个节目如《绣荷包》、《张生戏莺莺》、《叹十声》是当地和江南的民间小调,应该属于“府谷二人台”和“榆林小曲”共同拥有。
  “府谷二人台”与“榆林小曲”传统乐器配置完全不同,“府谷二人台”的乐器配置有弦乐“四弦、京阳胡(中音板胡)”,弹拨乐“三弦、扬琴”,吹管乐“梅”。“榆林小曲”的乐器配置全部是弹拨乐,即:扬琴、秦筝、琵琶、月琴,演奏和演唱风格很有苏州评弹、江南丝竹之韵味。由此可见,“府谷二人台”和“榆林小曲”完全是两个不同类型的民间艺术品种,把它同叫作“榆林小曲”确有点不太妥当。至于1953年李焕之等专家将丁喜才演唱的“打玩艺儿”曲调《五哥放羊》和《尼姑思凡》临时命名为“榆林小曲”,以及后来刘峰、于会泳将整理的近百首府谷“打玩艺儿”小调分别命名为《榆林小曲》和《陕北榆林小曲》,上海音乐学院至今仍称其为“榆林小曲”,均是因为他们并不知道在同一地区的榆林城内存在着真正的“榆林小曲”的缘故。
  2006年6月,“府谷二人台”被列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年6月,“府谷二人台”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只是因为这一艺术品种流行在陕西、山西、内蒙古、河北,因此,就全国而言,将其统一命名为“二人台”。
  第四节 艺术特点
  “府谷二人台”与毗邻地区的“二人台”有着历史性的血缘关系,但大多数传统剧目为土生土长,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如:《打酸枣》、《十里墩》就内含着较为明显的地方色彩。因为,酸枣树一般都生长在崖畔、地圪塄,只有陕北地区和晋西北地区才有这种植物。那么,艺人创作《打酸枣》的素材也只能局限在这一区域。十里墩所指的是长城墩台(也叫烽火台),古时府谷境内的长城都是沿着山脉的最高处走向,长城沿线每隔五里修一个小墩台,每隔十里修一个大墩台,即五里一小墩十里一大墩,有些在墩旁边的村子就以墩命名,府谷县孤山镇有个村子叫五里墩,府谷县城关镇有个村子的小地名叫十里墩。这就充分说明二人台《十里墩》是民间艺人根据十里墩村发生的典型事件编出来的演唱段子。又如:清代府谷县黄甫镇的一位叫魏三俊的秀才在包头开设商号,光绪三十年(1904)因黄河洪水泛滥冲垮店铺,冲走了全部资产而倒闭,返回故里后根据当时洪水泛滥之情景,编出了二人台《水刮西包头》,并由当地老艺人蔺铁和孙银鱼演唱。还有府谷县城流行的《恩慧子挎嫂嫂》、《光棍哭妻》,传说是民国年间由府谷县城关苏家班老艺人根据真人真事创作出来的。就二人台音乐唱腔来说,“府谷二人台”与流行在山西、内蒙古、河北的“二人台”风格各异,与流行在神木及陕北一带的二人台也有一定的区别,就连府谷相隔不出百里区域内的演唱风格也大同小异。如:“府谷二人台”曲牌《双飞燕》的第一乐句,一部分地方是从四分之二的弱拍起,一部分地方是从四分之二的强拍起。
  二者非但起板的节拍不一样,整体时值也(曲一)比(曲二)少一拍。这种区别能充分体现出民间艺术的随意性,因地域不同,地方有别,语言差异,演唱(奏)风格、曲调也大同小异。
  “府谷二人台”属农耕文化,是广大劳动者集体创作的民间艺术形式,它的内容、题材、表现形式等诸多方面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反映群众日常生活的有《碾糕面》、《打秋千》、《闹元宵》等;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有《五哥放羊》、《打樱桃》、《探病》等;反映历史事实和神话传说题材的有《珍珠倒卷帘》、《三国题》、《八仙庆寿》、《红云》等;反映增长生活知识的有《十对花》、《四大对》、《五月散花》、《报花名》等。也有一部分剧目是带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劳动者用比较隐蔽的方式将社会的黑暗面、旧世俗的不公正用演唱的形式表现出来。如:《走西口》、《王成卖碗》、《哭土堆》、《小寡妇上坟》、《尼姑思凡》等。当然,艺人们为了迎合少数人的口味,也夹杂了一些腐朽淫秽内容的剧目,如:《听房》、《吃醋》、《十八摸》、《公爹烧媳妇》等。1950年以后,“府谷二人台”的表现特点更加丰富多彩,有表现人生天地轮回的多幕戏《天是个啥地是个啥》等;表现老有所爱的独幕小戏《夕阳情》等;表现家庭和睦的独幕爱情小戏《姑嫂情》等。各地用“二人台”形式表现人文、地理、各行各业、各个阶层的人物事迹,发展变化的剧目也层出不穷,“文化大革命”时期还给“样板戏”配上“二人台”调子进行演出。真有万能艺术之特点。
  “府谷二人台”分“硬码戏”和“带鞭戏”两类型。“硬码戏”以唱、念、做为主,占二人台剧目的大多数,“带鞭戏”以打、动、舞为主,只占二人台剧目的极少数。它的表现特点大体又可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歌谣体:即二人台的元素来源于民歌,而且一些节目至今仍保留着民歌的特点,唱词上下句式,篇幅长短不一。
  如:《打樱桃》 灯瓜瓜点灯半灶灶明,
  烧酒盅盅挖米不嫌哥哥穷……
  《栽柳树》 百灵子山雀绕天飞,
  十三省地面挑中一个你……
  《种洋烟》 青天蓝天紫格蓝蓝的天,
  什么人留下一个种洋烟……
  音乐与歌词就是现在流行的陕北民歌《绣荷包》,只是个别地方,现在的陕北民歌《绣荷包》有了作曲家加工的因素,与“二人台”《绣荷包》有较小的区别,但民歌的结构、风格基本没有改变。
  第二种类型是叙事体。有不少“二人台”剧目没有人物形象,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不受戏剧规模限制,只是为了说清楚一件事情。这种叙事体的剧目有说有唱有念白,有韵文,也有散文,有串话,有顺口溜,保留着各种形式的演唱特点。比较典型的剧目有:《打秋千》、《调兵》、《转山头》、《水刮西包头》、《王婆骂鸡》……传统“府谷二人台”叙事体的剧目主要集中在曲艺类剧目之中。
  第三种类型是戏剧体。有一部分“二人台”剧目有较为典型的剧中人物,有较为曲直的故事情节,人物也由一两人增加到很多人。还借鉴了其他戏曲剧种中的一些人物造型、着装打扮;唱词的句式也多种多样,音乐应用也非专曲专用,而是一曲多用。如《五哥放羊》、《挂红灯》、《走西口》等至今仍是专曲专用。但如《红云》、《十爱》、《跳粉墙》、《转山头》等曲目虽然是专曲,但已在很多剧目中被套用。又如篇幅较大、剧情较为复杂的剧目《方四姐》、《刘家庄》,其次是《王成卖碗》、《探病》、《姑嫂挑菜》,这些剧目套用了很多其他二人台剧目的专曲。随着时代发展,传统“二人台”的体裁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20世纪60年代,艺人们又将《走西口》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动,由过去两人对唱改编为五人表演,增加了原剧词中所点到的二姑舅、孙朋安、玉连母,故称之为《五人走西口》。《小寡妇上坟》也由原来的一人坐唱改编为多人表演。戏曲体的剧目也在不断增多,新中国成立以后创作的“二人台”大部分是戏曲体。
  传统“府谷二人台”的大部分剧目是根据历代艺人们口传而整理出来的,它蕴含着大量当地群众熟悉的、极为丰富的乡土语言和民风民俗。
  如:《王成卖碗》中的唱词“阳婆婆出来一竿竿高,黄家村卖碗走一遭……”阳婆婆即太阳,走一遭即走一趟或走一回的意思。二人台对唱《拜大年》中“不大大的小扁食捏下两羌盘”,扁食即饺子,羌盘即菜盘子,是府谷地区特有的一种器皿。表演唱《闹元宵》中的一段唱,就是描述府谷地元宵节灯会的繁华场面。
  男(唱)正月十五闹花灯,
  女(唱)我和我的那个连成哥哥去观灯,
  男(唱)西瓜灯,女(唱)红彤彤,
  男(唱)白菜灯,女(唱)绿茵茵,
  男(唱)芫荽灯,女(唱)碎粉粉,
  男(唱)韭菜灯,女(唱)宽生生,
  男(唱)茄子灯,女(唱)紫腾腾,
  男(唱)圪绺八弯,女(唱)黄瓜灯,
  男(唱)龙儿灯,女(唱)满身鳞,
  男(唱)凤儿灯,女(唱)花生生,
  男(唱)老虎灯,女(唱)实威风,
  男(唱)摇头摆尾女(唱)狮子灯,
  男(唱)三打金蝉女(唱)炮打灯,
  合(唱)还有那嗖溜溜溜起火带炮乒乓两盏灯。
  这段唱词里的红彤彤、绿茵茵、碎粉粉、紫腾腾、花生生是地地道道的府谷民间方言,运用在剧目之中既能体现出“府谷二人台”的地方特点,又能拉近表演者与观众的距离。通过这一段唱词,也把府谷当地的民风民俗、饮食习惯以及元宵节热闹场面表述得淋漓尽致,听后实有身临其境之感。在传统二人台剧目中,唱词和念白用的基本是本地方言。
  “府谷二人台”普遍流传在小城镇和广大农村,演出成员大都为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他们有极为丰富的生活实践,就人物塑造方面来说,仿佛剧中人就是自己。所以能自然地把握角色的思想感情,准确地刻画角色的人物性格,表演起来自然逼真、朴实亲切。在新编的二人台剧目中,编剧为了让更大范围的人群能听懂二人台,看懂二人台,所以在台词语言的运用上尽量向大众化语言贴近,从而给人以更广泛的艺术感染力。
  第五节 音乐
  二人台音乐是“府谷二人台”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部分里又分唱腔音乐和曲牌音乐。唱腔音乐主要运用于剧目唱腔部分,有时也当间奏曲之用。曲牌音乐既可以作为剧目的间奏所用,又可以作为独立的节目登台演奏。
  一、唱腔音乐
  唱腔音乐大体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民歌体,如《种洋烟》、《爬楼》、《绣荷包》等,这些曲目虽然被二人台吸收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其曲式仍然保持了原来民歌的特色。第二种是歌舞体,歌舞体音乐与民歌体音乐在结构上没有多大区别,但歌舞体在表现中强调节奏明快,其音乐富有舞蹈性,便于配合舞蹈动作,如《挂红灯》、《打金钱》。第三种是曲艺体,剧目没有动作表演,只是一人或二人站着清唱,如《珍珠倒卷帘》、《水刮西包头》、《尼姑思凡》等。本节的二人台唱腔体类只是一个大体的区分,在实际应用中,唱腔音乐还得根据剧目的类别而区分。
  二、曲牌音乐
  曲牌音乐是二人台音乐的组成部分,是“府谷二人台”形成的重要因素。它既可以作为民间器乐节目单独演奏,又可以作为戏曲节目烘托气氛的间奏和衬曲,还可以作为舞蹈表演的伴奏音乐。现在能够整理起的“府谷二人台”曲牌有60多个,这60多个曲牌有的来源于民歌,有的来源于佛教音乐,有的来源于民间吹打乐,有的来源于戏曲音乐。概括起来可归纳为“丝弦曲牌”和“吹腔曲牌”。
  据府谷籍二人台老艺人丁喜才先生讲述,“府谷二人台”的“丝弦曲牌”中,一部分源于明清时期的宫廷音乐,经商人传入到二人台流行地区,如《西江月》、《虞美人》等。一部分来源于民歌,如《闹红火》、《碰梆子》等。一部分来源于佛道教音乐,如《西方赞》、《千声佛》、《水龙吟》等。一部分来源于戏曲音乐,如《柳青娘》、《万年欢》、《小开门》等。还有一部分原来是民间流传的词牌,后来因唱词失传而演变成了曲牌,如《打马茹茹》等。还有的既能作为“唱腔音乐”又能作为“丝弦曲牌”,如《粉红娘》。“丝弦曲牌”的传统演奏方式一般是慢速—中速—中快速—快速—倒数第二句最后一拍突停—最后一句缓慢结束。随着时代的发展,“丝弦曲牌”的演奏方式也在不断改革创新,传统演奏方式仅仅是其中之一。
  “吹腔曲牌”一部分来源于佛道教音乐,如《花道子》、《五声佛》等。一部分来源于民间吹打乐,如《出鼓子》、《闹元宵》等。“吹腔曲牌”在二人台剧目中一般作为间奏之用,此外还在闹社火、办庙会活动中作为活动仪程助兴音乐。在婚丧事务上作为边走边吹的迎亲和送葬音乐。艺人们把这种演奏形式叫做“过街牌子”。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演奏形式仍然在延续,但吹奏的曲目不只局限在传统的吹奏曲牌上,而是融入了大量“唱腔音乐”内容,使之吹腔音乐更加丰富多彩。
  三、音乐板式
  “府谷二人台”的板式有“亮调”、“慢板”、“流水板”、“捏子板”、“哭板”、“数板”。传统的板式行腔顺序是:“亮调”—“慢板”—“流水板”—“捏子板”,“哭板”和“数板”属于独立存在的板式,不受顺序限制,且用量较少。曲牌音乐只有“慢板”、“流水板”、“捏子板”。
  “亮调”即唱腔的第一句或更多句用散板演唱,把原曲调的节奏放慢、放散,把音域伸展扩充,部分地方增加一些装饰音发展变化。在二人台还未走上舞台之前,“亮调”起着演唱者亮嗓子(溜嗓子)的作用,即演唱者们“打坐腔”时先溜溜嗓子,和乐器定一定调子,感受一下调的高低是否合适。在二人台走上舞台之后,“亮调”已转化为招揽观众、安定秩序的开场音乐,因此,“亮调”常常不受剧情限制,开场前演员可以先在幕内随便演唱。随着二人台班社不断增多及规模不断扩大,二人台音乐也在不断改进和发展,亮调便作为真正板式在唱腔中广泛运用。
  “慢板”的节奏为四分之四拍子。它的旋律是在“流水板”四分之二的基础上加以了伸展和扩充,在每一小节的每一拍里扩充了相应的调式音符,将其变为四分之四拍子,再按原四分之二拍子的速度演唱(演奏)扩充为四分之四拍子的旋律,其时值便增加了一倍,听起来给人以一种舒缓悠扬、委婉深情之感觉。“慢板”没有固定的旋律,一般是以演唱者的嗓音好歹、一贯的演唱风格和特点自由发挥的。对演唱者来说具有即兴创作的意味。这种板式也能考验出演唱者的自由发挥能力和旋律创作能力。艺人们把这种在曲调上加以丰富和发展了的高难度板式称之为“填满腔”。
  “流水板”的节奏为四分之二拍子。有一些曲目还分“慢二流水”、“流水”、“紧二流水”,它们之间旋律完全不变,只是速度上有差异。在二人台音乐中,“流水板”是基础旋律,也就是说每一首曲子都包含“流水板”,但不一定存在“慢板”和“捏子板”。
  “捏子板”的节奏为四分之一拍子,一般用在曲目的结尾。它是为了增强音乐气氛,避免同一曲调多次反复的单调现象。其特点是节奏紧凑,力度加强,旋律紧缩,音符简化,速度由慢到快,为有板有眼的紧拍子。这种板式在传统二人台音乐中,“曲牌音乐”应用的较为多,“唱腔音乐”应用的很少,一些“带鞭戏”剧目如《打金钱》结合舞蹈动作和打霸王鞭,《挂红灯》为了激化舞彩绸的热烈情绪应用得较多。
  四、音乐特点
  “府谷二人台”音乐属于五声调式范畴,与当地民歌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整体上有宫、商、徵、羽四个调式,其中尤以徵、商调式居多,而宫、羽调式较少。由于二人台演唱者、演奏者习惯用倚音、辅助音、滑音等装饰音,因此,在有些演唱和演奏音乐中,不完全是绝对的五声调式,而六声、七声音阶中的“4”和“7”在一部分乐曲中也处于装饰和辅助地位,或是起着临时转调的作用。二人台音乐在表现手法上为了使乐曲富有色彩变化,转调、调式交替、调式交换以及综合调式的运用经常出现。音域宽广和大音程跳进是二人台唱腔音乐的特点之一。有时旋律音程甚至达到两个八度以上的十五度。这种大音程旋律的运动和跳进,在二人台音乐中绝非罕见,这正是它有显明地方特点的音乐表现。还有一个旋律上的独特地方是:连续级进的五声音阶旋律。所说的连续级进指在12356五个音中,至少有三个以上音的序列构成级进,如:徵调式中561或53216,在商调式中23561或2165,这些音符的运用即是三个或三个以上音阶的连续级进。有的地方虽出现“7”和“4”,似呈现出七声调式的色彩,但仍然只是五声音阶式的连续级进。
  上例包含着五声音阶式的连续上行级进和下行级进音程特点,这些特点使旋律构成生机勃勃、跌宕起伏的艺术效果。
  “府谷二人台”音乐经过长期的舞台实践,艺人们的加工润色,锦上添花,使朴实简单的原始民歌得到了进一步美化。八分装饰音和十六分装饰音及常见的倚音、经过音、辅助音等音符的广泛运用,把二人台音乐旋律装点得更加丰满。二人台乐句中运用的滑音也很多,在谱面上不一定能准确地反映出来。而在实际演唱中几乎在每个大音符的前后都要有上滑音或下滑音出现。这就得靠演唱者和演奏者自己去感觉。在唱腔中,没有唱词的乐句用“哎咳哟、依哟咳”等一些虚词代替也是二人台唱腔的一大特点,衬词和虚词同样起着美化旋律的作用。
  如:《挂红灯》正月哎咳咳咳里来哎咳咳咳是新哎咳咳咳年,
  纸糊的那个纱灯纱灯纱灯挂在门咳咳咳前,
  风刮哎咳咳咳纱灯哎咳咳咳突辘辘辘突辘辘辘转,
  越刮越转越刮越转越好看。……
  例《打金钱》中,第二小节和第四小节全部由虚词取代,这也是“填满腔”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还有一种演唱方式为“切字腔”,同样是《打金钱》,虚词和实词的使用却不尽相同。
  第二小节和第四小节由乐队代替,演唱者既省嗓子又省力。这种演唱方式一般是嗓子不太好的演唱者运用,而嗓子好的演唱者还是讲究字正腔圆。
  第六节 琴弦和乐器
  “府谷二人台”的主奏乐器有“四弦”、“三弦”(民间称之为“弦子”)、“梅”、“京阳胡”(板胡)、“扬琴”。“打坐腔”时代的乐器却很简单,也很少有哪个“打坐腔”自娱班子能把这几件乐器同时凑齐,一般只有一两件乐器就可以组成一个乐队来自娱自乐“打坐腔”,或是“打玩艺儿”谋生。当时也没有武场(打击乐),只拿两根普通小木棒敲打节奏。一直到清末民初,民间自娱班“打坐腔”仍然是这种配置,但“打玩艺儿”班子的乐器有所增加,并且加入了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如专业梆子和四块瓦。五六十年代前,民间将二人台乐器统称为“丝弦”,乐队人员不分文场武场统称为“耍丝弦的”,“丝弦”不分主次,谁演奏的好谁就是主奏乐器。随着时代发展和二人台剧目剧情的需要,伴奏乐器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乐器的品质有了新的改观。在原来五大件的基础上逐步增添了二胡、低胡、笙、唢呐等;打击乐器方面增添了小鼓、板鼓、小锣、小钹、马锣等。
  琴弦
  “府谷二人台”乐器所用的弦分为三类,即“丝弦”、“钢弦”、“牛筋弦”。“丝弦”和“牛筋弦”使用时期是1970年以前,“钢弦”使用时期是1970年以后。20世纪60年代之前,中国的民族弦乐用的都是“丝弦”,最大的“丝弦”生产地是苏州民族乐器厂,阿炳的二胡拉的就是“丝弦”。但“丝弦”的性能不稳定,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较大,容易跑音,以前舞台上的琴师都要备两把乐器,一把跑了音,赶紧换上另一把。以后虽然经过艺人们多次改进,但天然蚕丝做出的“丝弦”的性能仍然不稳定。“府谷二人台”乐器所用“丝弦”的种类有弦、二弦、老弦。1964年以后,各地的乐器厂开始试制钢弦。之后,钢弦便开始逐步在二人台乐器上使用。
  新中国成立以前,由于老百姓的生活处于极度贫困状态。为了省钱,民间二人台乐器所用的“丝弦”基本是民间自制的。即将蚕丝用“线托儿”(民间纺线工具)捻(民间纺线术语)成细线胚子,再根据子弦、二弦、老弦各自的粗细规格,将不同等量的数根线胚子仍用“线托儿”缚成与子弦、二弦、老弦相同规格的丝线,后用大蒜瓣子在缚好的弦胚子上擦后晒干,反复数次后便成“丝弦”。
  四弦
  “四弦”又名“四胡”民间也称“胡琴”,是北方共同拥有的一种古老弓弦乐器。主要分布于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四弦”琴筒呈圆形、六方形或八方形状,筒长14厘米、直径8.5厘米,筒前口蒙以发音皮,如羊皮、马皮、牛皮、蟒皮,筒后端敞口。琴弓竹质或木制。琴杆用坚硬木质制作,如果木、枣木、红木或檀木等,琴杆总长80厘米,下部为圆形,上部为正方形,琴头平顶,上部置四根20厘米长的弦轴,弦轴间距8厘米,上系四条丝弦或钢弦。琴弓长80厘米,系两束马尾分别夹在一二弦和三四弦之间。1950年以前的“四弦”的制作工艺比较粗糙,大部分是民间的普通匠艺人制作的,也有一部分是演奏者自制的。木质也比较低档,琴筒和琴杆一般用的是柳木、果木、枣木等。琴弓是用红柳或竹板制成的半圆形状。弦用的是丝弦,即“二弦”和“老弦”。1980年以后,本地使用的“四弦”的档次有了极大地改观,大部分出自专业乐器厂,质地为红木、乌木、檀木等。琴弦起初借用二胡、中胡弦,1995年以后用上了专门的四胡弦。
  “四弦”的一三弦为同音GG,二四为同音CC,比二胡的标准定弦低大二度,音高以“梅”为基准音。定弦的方法一般是右手中指将弓子弓尾捏住,食指和大拇指分别弹一弦和四弦,左手分别拧一弦和四弦轴子,左手拧哪根弦右手弹哪根弦。待将一四弦定准后,按照同度调音的方法,右手拉弓左手拧二三弦轴,直到双弦同音为止。二人台一般常用的调为F调、bB调、C调、bE调,四个调中以F与bB居多。由于定弦比标准定弦低大二度,那么,在与简谱的对应中就变为:F调为一三弦2——二四弦5;bB调为一三弦6——二四弦2;C调为一三弦5——二四弦1;bE调为一三弦3二四弦6。
  “四弦”的演奏方法是:将琴筒置于左腿根部,琴头稍向左方向倾斜,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弓拉弦。演奏时用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第二、三关节之间和小指指尖按弦,小指还用来按出第一把位的滑音和泛音。左手常用的按弦方法有揉音、滑音、泛音、打音和颤音等。右手技法与二胡相似。(见前彩插·文场乐器)
  梅
  “梅”(形似笛子)由一根竹管做成,外呈圆柱形,全长65厘米。管身的同一水平线上开1个吹孔、1个膜孔、6个音孔,下部开2个基音孔和2个助音孔,软木制成的塞子塞在管内吹孔上端。第一个孔是吹孔,设在“梅”上部22厘米处;第二个孔是膜孔,用来贴笛膜,距吹孔8厘米;第一音孔距膜孔7.5厘米,其余5个每隔3厘米一个。
  “梅”的发音是通过吹孔把气灌进管内,使音膜产生振动,便能发出清脆、明亮的声音。因此,音膜起着变化音色的作用。音膜是用芦苇膜做成的。演奏者嘴吹音孔,双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按在六个音孔上或开或闭,便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梅”的演奏方法与“笛子”相同。(见前彩插·文场乐器)
  “梅”在二人台中常用的四个调为:F调(硬四指调,筒音作“3”),bB调(满指调,筒音作“6”),C调(软四指调,筒音作“7”),bE调(五指调,筒音作“4”)。
  三弦
  “三弦”又称“弦子”,是“府谷二人台”的弹拨乐器,构造大体可分为琴头、琴杆、琴鼓、弦轴、山口、鼓框、皮膜、琴马和琴弦。琴杆为半圆形的柱状体,平滑的表面是三弦的指板,上端嵌有山口。琴杆全长98厘米,上端是琴头,其造型古朴,多数呈扁铲式,是三弦的装饰部分,一般都嵌有骨花或雕出纹饰,中间开出弦槽,槽侧开有弦轴孔,三个呈圆锥体弦轴置于琴头两侧。下端呈方形插入琴鼓中。琴鼓(共鸣箱)呈圆方形,长22厘米、宽20厘米、厚9厘米,两面蒙皮,也有单面蒙皮子的。三根琴弦的一端都系在琴鼓下面的菱形木壳上,另一端分别卷绕在三个弦轴上。以上所述的“三弦”构造系列产品是1970年以后专业文艺团体所用的规格及档次。1980年以前民间所用“三弦”全部是民间自制的,制作工艺粗糙,木质大部分是普通硬木,如果木、枣木等。规格大小不一,样式大同小异。
  1970年以前,“三弦”用的弦全是“丝弦”,由高到低分别称为(外弦)子弦、(中弦)二弦、(里弦)老弦。定弦为F调的415(bBFC)。1970年以后已用成了“三弦”的专用尼纶缠弦。定弦为F调的515(cFC)。
  “三弦”也属于二人台的主奏乐器。发音较暗淡,音色较柔和,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演奏“三弦”采用端正坐姿,两腿自然分开,左腿稍向前伸,或将右腿搭在左腿上,琴鼓侧抱于怀中置于右腿内侧,琴头斜向左上方。左手轻扶琴杆,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按弦,手势呈龙爪式。右手用拇指、食指持拨片或戴骨质指甲弹拨琴弦,其余三指握于手心。
  “三弦”的左手技法有板、粘、揉、扣、滑等,右手有弹、挑、双弹、双挑、滚、分等。用骨质指甲弹弦,还可自如地演奏大、小三度,纯四、五度和八度等双音,还可演奏三音组成的和弦。由于“三弦”琴杆无品,弹奏旋律时音域间高低变化自由,可奏出各种滑音,因此在伴奏中能很好地起到衬托作用,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见前彩插·文场乐器)
  扬琴
  “扬琴”属于击弦乐器,又称“洋琴”、“打琴”。“扬琴”由共鸣箱、山口、弦钩钉、弦轴、琴马、琴弦和琴竹构成。
  传统“扬琴”的框架用桦木或榆木制作,上蒙白松或桐木面板,下蒙杂木板或胶合板,样式呈扁梯形。长90—97厘米、宽32—41厘米、高5.7—7厘米。左侧琴头设拴弦钩钉,右侧琴头置弦轴。面板上开两个圆形音孔,上置两排用竹子、硬木或牛角制作的呈峰谷状的条形琴码,左为高音码,右为低音码,峰部用以支弦,谷部由另一码上的琴弦通过。面板两侧设有硬木制作的直线长条山口,用以架弦。琴箱内对应面板琴码部位胶有音梁,音梁上开四五个圆形风眼,以使音波对流。“扬琴”上全部用钢弦,高音部分为裸弦,使用27—31号钢丝弦,低音部分用在钢丝裸弦上缠绕细铜丝的缠弦。琴竹又称琴箭、琴签,为两支有弹性的竹质小槌。
  传统“扬琴”有八音、十音、十二音三种。1970年以后换成401型琴,后来逐步更新为402型琴。这两种琴为大转调琴,是在面板两侧安置滚轴板,每组琴弦下面都支有金属滚轴,以起到准确定音和迅速调弦的作用,在左侧的滚轴板上还装有铜质变音槽,通过变音槽内支弦的滚轮往返移动,能快速使琴弦升高或降低半音。
  演奏时将“扬琴”置于琴架上,左右手各执一根琴竹,分别敲击琴弦。演奏技巧有单音、左右弹轮、双音、长轮滚奏、反竹、衬音、顿音、琶音、拨弦、上下滑音、泛音等。“扬琴”发音轻清柔美,富有节奏性和旋律感,起着支撑和强调节奏的作用。(见前彩插·文场乐器)
  京阳胡
  “京阳胡”民间也称“二股胡胡”,实际是“中音板胡”。由琴壳、琴杆、琴弓、弦轴、弦、弦码、品构成。
  琴壳又称瓢,用坚硬的椰子壳或硬木做成。琴壳呈半圆形,一头大一头小,前口直径12厘米,蒙以桐木板。后口开五个呈金钱眼状音孔。琴杆全长78厘米,一般的为普通硬质木料,高档的为红木、紫檀木、乌木。琴杆的下部为圆柱形,上部琴头为方形,开有两个弦轴孔,弦轴多用坚硬质木料制成,表面开有瓣纹,装在琴杆同一侧面。目前大部分板胡已用木柄齿轮铜轴,调弦既准确又不会回弦。弓子用粗细均匀、富有弹性的江苇或其他竹子做成,比二胡弓子长而粗,上面有装黑马尾的有装白马尾的。品(千斤)又称腰马,呈扁形,用牛角或红木制成。在琴杆中部支弦,用丝弦系于琴杆下轴到弦马的1/3处。弦马用竹或木制成,置于面板1/3上部,竹马共鸣较大,发音也较浑厚优美。琴弦用丝弦或钢丝弦。
  “京阳胡”的演奏技巧与普通板胡和二胡的演奏技巧相同,在二人台伴奏中不换把,固定在第一把位。在同一旋律中,它与别的乐器正好相反,别的乐器走高音它走低音,别的乐器走低音它走高音。谓之“打京阳”。(见前彩插·文场乐器)
  四块瓦(儿)
  四块瓦(儿)又称四片瓦(儿),由四块形状相同的硬木片组成,属二人台必不可少的打击乐器,其形为长18厘米、宽4厘米、厚0.8厘米的长方形板子,板子的一面稍呈弓形,一面稍呈凹。木质为能发出清脆响声的硬质木材,如低档的枣木、杏木、果木和高档的红木、檀木、黄梨木等。
  “四块瓦”属节奏型乐器,演奏方法是:演奏者两手各持两块板子,板子的弓形面对面,一块用大拇指卡在手虎口处,一块用中指、食指、无名指卡住根据节奏型握放。便能发出清脆悦耳的节奏音,基本节奏型是:
  还有很多节奏型,不一一举例,在实际演奏中,这些节奏型往往是交替应用的,而且演奏员可以根据乐曲的情绪,随心所欲地演奏出很多优美动听的节奏型。(见前彩插·武场乐器)
  梆子
  “梆子”又称为“木头”,两根由硬木制作的小木棒,是二人台主要打节奏乐器。“梆子”的木质与四块瓦基本相似。其规格一粗一细,长短相等,粗的为6厘米×4厘米椭圆形,细的为直径3厘米圆形。粗的为梆座子,细的为梆芋子。
  演奏方法是:左手朝上将梆座子虚握住,右手拇指和食指将梆芋子的一头捏住敲击梆座子。一般节奏是:一拍一击、两拍一击、四拍一击。
  板鼓
  “板鼓”是1950年以后才应用到二人台中的打击乐器,一般常用的是梆子戏鼓和京剧鼓,与此配套的是“手板”也叫“磕板”、鼓键子、鼓架子,由一人演奏。“板鼓”在乐队中起着指挥的作用,演奏方法也多种多样。在二人台中一般运用在戏曲类节目。(见前彩插·武场乐器)
  马锣、钹、手锣
  “马锣、钹、手锣”是1950年以后才应用到二人台中的打击乐器,与板鼓配套使用。在演奏中,马锣往往在音乐的强拍中出现,常用音名为“呛”;钹在弱拍中出现,常用音名为“才”或“且”;手锣在强弱拍子中都出现,常用音名为“台”或“呆”。
  在有些锣鼓家伙中,铙可以与手锣走同样的节拍。(见前彩插·武场乐器)
  第七节 舞台行头
  “府谷二人台”是经过广大艺人长期艺术实践,逐渐积累、逐渐丰富而形成的一项多元素艺术。形成初期不登舞台、不化妆、也没有道具,只是一些好拉的爱唱的坐在一起“打坐腔”,流浪艺人们四处漂流“打玩艺儿”。光绪年以后,随着玩艺儿班社活动的不断升华,逐步走上舞台,走进大雅之堂,同时在社火活动的影响下,二人台开始有了人物造型、服装道具、舞台设置。
  一、人物造型
  传统“府谷二人台”登台演员一般为一丑角(男角)一旦角(女角),班子里没有女演员,丑角旦角均由男演员扮演。丑角叫“滚边”(因为他是围绕旦角来表演的)或叫“丢丑的”。丑角头戴毡帽,鼻夹小胡,鼻根与两眉间画白色桃形,或画蝎子、蛤蟆倒爬状,最简单的是大白圆。旦角叫“包头”,化妆较丑角复杂,化戏曲旦角油彩妆,全包头戴头备。随着二人台节目的剧情不断向人物化、复杂化发展,演员也由两人演唱变为多人表演,演员的化妆和人物造型也在根据剧情的要求不断改进。
  1949年以后,化妆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进,角色不再局限在丑角旦角,而是还有小生、老生、正旦、老旦,旦角开始由女演员扮演,现代戏中还有工、农、商、学、兵等各行各业剧中人物,人物造型也根据剧情的要求进行化妆。(见彩插·人物造型)
  二、服装道具
  传统“府谷二人台”的服装道具很简单,丑角上身穿长大襟镶白边黑袄,下身穿红布彩裤,腰系白色腰带,手拿纸折扇,有时也耍霸王鞭。旦角上身穿红色花边衫,下身穿绿色花边裤或百褶腰裙,手拎小手绢、小扇子。1949年以后,受新秧歌形式的影响,服装道具方面有了较大的改革,丑角头上的毡帽被白毛巾代替,大襟衫改成对门衫,有的改成了农村青年人打扮。旦角也不再只是身穿红袄绿裤,仍然手舞小扇,而是穿着各式各样的舞台演出服。近年来,二人台的化妆除小剧外,清唱独唱,对唱大大地突破了原来的化妆形式。男角身穿一色镶边中式衣服,对门衫,门襟不扣纽扣,特意将胸前的红色绣花肚肚袒露出来。头罩前面打结的白毛巾,女角身穿色调相配的大襟衫,中式裤。在边舞边唱的跑场二人台中,相继出现了彩绸、彩扇、花色霸王鞭,表演者边舞边唱边表演。(见前彩插·府谷二人台传统歌舞动作)
  三、舞台设置
  传统“府谷二人台”舞台布置是用一张小木桌隔开台前台后(前场后场),小桌上放喝水用的水壶和几只水碗,“耍丝弦的”(乐队演奏员)坐在小桌旁演奏,演奏员不化妆,不穿演出服,不限制上场下场。情节剧、多幕剧出现以后,乐队改坐在舞台前台两侧伴奏。传统剧舞台布置一般为:桌子、椅子、桌围子、椅披椅垫、平粉、幔帘子等。一些特殊剧目如《方四姐》还得布置井台、磨房和石磨。70年代,府谷的一些二人台演出团将一部分别的剧种剧目移植为二人台戏,如:《挑女婿》、《三拜花堂》、《卷席筒》,舞台布置便更为复杂。2008年到2011年府谷县连续四年举办以“府谷二人台”为主的春节文艺晚会,除编创演出了很大一部分带有现代创意、现代包装的二人台节目而外,如:二人台表演唱《欢乐年华》、二人台歌舞《走西口》、二人台鼓乐《绣荷包》、二人台小戏《姑嫂情》等。在舞台布置方面也极具创意。
  第八节 分布状况
  府谷县的地理位置处于陕西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地区,处于陕西最北端。府谷县的麻镇、墙头、黄甫、海则庙、高石崖、府谷镇、付家焉、碛塄、武家庄、卫家墩等16个乡镇与山西省的河曲县、保德县傍黄河为邻。古城、哈镇、赵五家湾、庙沟门、老高川、三道沟、大昌汗7个乡镇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地土相连。在这样一个特殊地理环境中,二人台便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一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演唱形式。
  “府谷二人台”在陕西的主要流行地区有府谷县、神木县、榆林、定边、靖边、安边、横山、佳县、米脂、绥德以及延安的一部分县区。其中流行最广的是府谷县和神木县。而府谷县的流行地区基本是以四个乡镇为中心,遍及全县城乡。即以麻镇为中心的古城、墙头、清水、黄甫、大岔、哈镇;以碛塄为中心的付家焉、武家庄、王家墩;以新民为中心的田家寨、三道沟、庙沟门、老高川、大昌汗;以县城为中心的海则庙、高石崖、孤山、木瓜。
  1966年以前,府谷县的文艺活动相当活跃,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乡镇都有业余二人台演出团体,还有较大的村子,如麻镇的麻镇街、蔺家坪;黄甫乡的大宽坪、黄甫街、西王寨;清水乡的清水、赵寨;大岔乡的问度沟、阴尔崖;木瓜乡的刘家畔;高石崖乡的柳林碛、石庙焉;老高川乡的中圐圞;付家焉乡狮子城;海子庙乡的瓷窑沟;古城乡的油房坪都有业余二人台演出队。
  据所存资料记载:1965年年底统计,全县有174个农村俱乐部,有83个业余剧团,大部分以演出二人台剧目为主,也有少数演出晋剧、道情。演出的内容有传统剧目有新编剧目。
  第九节 传承者
  二人台从孕育到普及到成熟历经几百年,由于初期只是一种民间小调,不可能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因此,最早期的艺人无从考查,现只能根据老者们的回忆,追溯到清朝咸丰年间的艺人辈,这里只得将他们当可考的第一代艺人相称,并向下类推。
  第一代传承人
  丁怀义(二人台艺人丁喜才之祖父),男,汉族,清朝咸丰年间生,府谷县麻地沟本街人,是同代二人台艺人中的领班人。能“耍丝弦”(“耍丝弦”即演奏二人台乐器),会唱旦角。他家有卖艺的“打玩艺儿”班子,农闲时聚在一起为当地办社火活动,为民间迎婚,送葬。
  甄观灯,男,汉族,清朝咸丰年间生,府谷县麻地沟本街人,丑角。
  丁荷包银,男,汉族,清朝咸丰年间生,府谷县麻地沟本街人(丁喜才的堂祖父),旦角。光绪年间盛誉府谷及内蒙古的二人台艺人。
  王宝儿,男,清朝咸丰年间生,府谷县麻地沟铜家山村人,旦角。光绪年间盛誉府谷及内蒙古的二人台艺人。
  蔺铁,男,清朝咸丰年间生,府谷县黄甫人,旦角。光绪年间盛誉府谷及内蒙的二人台艺人。
  孙银鱼,男,清朝咸丰年间生,府谷县黄甫人,旦角。光绪年间盛誉府谷及内蒙的二人台艺人。
  第二代传承人
  李保儿,男,光绪年间生,原籍山西河曲县,后流落到府谷,旦角。自幼削发为僧,但爱好二人台,20岁还俗从艺。他天生一副好嗓子,音质好音域宽,又善于表演,且生就一副滑稽相,一上场亮相就可把观众逗乐。
  贺二蛇,男,光绪年间生,府谷县墙头乡徐家梁村人,旦角。其身段优美,扮相俊俏,虽是男子汉,却生了一副女模样,而且嗓音清脆、甜美,最宜扮演旦角。当时有“看了二蛇旦,三天三夜不吃饭”之美谈。贺二蛇、李保儿都是清末民初府谷二人台名艺人,他俩搭班唱戏可谓珠联璧合。传说,一次在内蒙古后套登场演出,同时还有好几个二人台班子也来与他们唱“对台戏”,最后他们用精湛的表演、高超的技艺压倒了对手,被当地群众称为“马踏后套”的贺李配。
  丁兰双,男,光绪年间生,府谷县麻地沟本街人,丁怀义的长子,擅弹三弦,民间小曲也唱得好。清末民初府谷二人台名艺人。
  丁兰成,男,光绪年间生,府谷县麻地沟本街人,丁怀义的次子,擅长打扬琴,还有一副演唱三天三夜不下台的铁嗓子,后来成为职业二人台艺人。
  丁三成,男,光绪年间生,府谷县麻地沟本街人,丁怀义的三子,擅长拉四弦,后来沦落到鼓房应事。
  丁四成,男,光绪年间生,府谷县麻地沟本街人,丁怀义的四子(二人台艺人丁喜才之父),擅长吹梅。除能为二人台伴奏外,还能为府谷道情、山西梆子戏伴奏。清末民初府谷二人台名艺人。
  丁俊女,女,光绪年间生,府谷县麻地沟本街人,丁怀义之女,能自拉自唱二人台。清末民初府谷二人台名艺人,
  以上的兰双、兰成、三成、四成、俊女惯称为丁家五兄妹。清光绪年间,丁家五兄妹在其父的艺术熏陶下,成了府谷二人台的名艺人,在府谷、山西的河曲、内蒙古的准格尔旗及前后河套地区是老少皆知的丁家“窝儿班”。
  白百家保,男,光绪年间生,府谷县府谷本街人,丑角。清末民初府谷二人台名艺人。
  苏三根,男,光绪年间生,府谷县府谷本街人,旦角。清末民初府谷二人台名艺人。在府谷号称苏姓班子。
  苏应祥,男,光绪年间生,府谷县府谷本街人,丑角,与苏三根是亲弟兄。清代末年,兄弟二人搭班“唱秧歌”(唱二人台),一个唱丑角,一个唱旦角,除在府谷县境内演出外,还应邀到山西省的河曲、神池、五寨、岢岚等县演出,在周边地区享有盛名。
  周板头,男,光绪年间生,府谷县古城乡巴龙沟村人,擅长打扬琴。他的儿子周治家新中国成立后成为职业二人台艺人。
  张埃宾,男,光绪年间生,府谷县墙头乡尧峁村人,梅吹得非常娴熟。赢得绰号“吹塌天”。
  王里儿,男,光绪年间生,府谷县古城人,擅长拉四弦。
  第三代传承人
  郭玉麟,男,清朝末年生,府谷县城关人,弹三弦见长。民国初年府谷二人台名艺人。
  党四毛,男,清朝末年生,府谷县孤山乡党家畔村人,丑角。民国初年府谷二人台名艺人。
  杨臭小,男,清朝末年生,府谷县付家焉乡狮子城村人,丑角。民国初年府谷二人台名艺人。
  王青怀,男,清朝末年生,府谷县孤山乡杨家畔村人,旦角。民国初年府谷二人台名艺人。
  周治家,男,民国初年生,府谷县古城乡巴龙沟村人,擅长拉四胡。艺名“拉塌地”,对二人台很有研究,造诣很深,新中国成立后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歌舞团当职业琴师。
  能荣,男,汉族,民国初年生,府谷县清水乡清水村人。从小出家为僧,学习佛家音乐,吹奏笙管,新中国成立后还俗学习二人台乐器,四弦、三弦、梅均能。
  刘二流水,男,汉族,民国初年生,府谷县新民镇打井塔村人。著名二人台艺人。府谷县西部风格二人台代表人。
  丁喜才,男,1919年2月生,府谷县麻地沟人,二人台艺人丁怀义之孙,丁四成长子。旦角。丁喜才十一二岁就学会打扬琴,还能自打自唱。1929年陕北大旱,其祖父、祖母、母亲和一个妹妹饥饿成疾相继病亡,他随二伯父丁兰成,父亲丁四成逃荒出走,途经哈镇,同一家姓杨的父子相遇,丁杨两家同病相怜,为了糊口度日,从此两家便合伙拉起了二人台班子。伯父拉四弦,父亲吹梅,丁喜才唱旦角,杨家的后生唱丑角。人们从没见过十来岁的小娃娃演戏,于是就把他们称之为“娃娃班”。出了“洞儿口子”就到了内蒙古地。“洞儿口子”即地界,洞儿里(东)为府谷的哈拉寨,洞儿外(西)为内蒙古准格尔旗的二里半村,也即口里口外。二人台《走西口》里有一段唱词:走出二里半,拧回头来看,我看见小妹妹,还在房上站。戏里所述的二里半即此地。他们在府谷,山西省的河曲、保德,内蒙古的后大套、土默川等方圆几千里地面卖艺求生,演唱二人台长达十多年。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才返回了故里府谷。
  1948年府谷解放,麻镇成立起全县的第一个业余宣传队,丁喜才担任艺术指导,同年他在县城举办的业余剧团会演中荣获了第一名。1952年,参加了榆林专区民间艺人集训班,被评为优秀学员。1953年,代表榆林专区参加了陕西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同年4月份又代表陕西省参加了西北五省(区)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在会演中,他以自打(扬琴)自唱的形式演唱了二人台《五哥放羊》、《尼姑思凡》,赢得了好评,报刊上报道了他的精彩演出盛况。此次会演结束后,他四次应邀到西安艺术学院(现在的西安音乐学院)讲学。讲学之余由西北文工团刘峰整理出版了由他演唱的《榆林小曲》一书。1953年8月,应聘到上海音乐学院任民间音乐教员。专门教唱《榆林小曲》。1954年灌制了他演唱的《尼姑思凡》唱片。1957年根据他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期间的教材,由作曲家于会泳指导,自己整理出版了《陕北榆林小曲》一书。同年以上海代表身份出席了全国声乐教学会议。1956年出席了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1954年之后的30多年中,他先后在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作曲系、民族器乐系、附中、民族音乐研究室及上海合唱团、民族乐团无锡华东艺专任教。还教过以《榆林小曲》(二人台)为主的声乐系本科生。他教过的学生多达1000多名,成绩最突出的是鞠秀芳。在上海任教期间,丁喜才还参加过很多演出活动。如“大众音乐会”招待外宾,在上海、杭州、无锡、常州、南京、北京也多次演出过。1984年获上海音乐学院“光荣任教三十年”荣誉奖,同年退休。1985年又被学院返聘回校任教。他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出席过上海市第三届文代会。
  武守贞(又名武六计),男,1924年4月生,祖籍山西省河曲县城关镇平泉村人,后定居府谷县麻沟本街。武守贞生长在一个半农半艺的香匠家庭,父亲和叔父都是二人台艺人,他自幼在父辈们的影响下,学会了很多二人台剧目。他拉的好四弦,吹的好梅,最擅长的还是二人台编导。与二人台世家丁喜才关系甚密。1955年10月,带领武玉英、郭换连、李秀英、贺秀云参加了府谷县剧团。1956年6月参加了陕西省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会。1958年调到榆林县剧团从事乐队工作。1968年9月,因公出差,不幸在泾阳县因车祸遇难,时年44岁。
  柴根,曾用名柴旺,男,1923年生,府谷县城关镇城内村人。演唱府谷二人台、山曲。1949年前跑内蒙古赶牲口驮集,途中为自己给自己解闷,赶着牲口边走边唱二人台、山曲,练就一副铁嗓子,由于有北方歌手粗犷、豪放之特点,因此本地人称他为“白狼”。1952年参加了榆林专署举办的民歌集训,随之参加了陕西省民间文艺调演。《陕北二人台》、《二人台音乐》两书中记录了他的很多二人台唱段。2002年10月,应中央电视台邀请,在《魅力12》栏目的《五哥放羊》节目中演唱了《五哥放羊》、《摇三摆》等二人台曲目;2005年在中央电视台录制的《赶牲灵》和《信天游》节目中演唱了《十对花》、《挂红灯》;2004年1月,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西部民歌大赛”,获原生态独唱组铜奖和舞台风采奖。多年来他为各地来府谷县采风的音乐人演唱了大量二人台、山曲。2008年出版了他的二人台、山曲个人专辑。
  苏厚,男,汉族,1923年11月生,府谷县府谷镇城关人,二人台苏家“窝儿班”传人。多年来为府谷演艺界和外来音乐人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府谷二人台资料。
  霍新民,男,1924年生,陕西省神木县城关人,1939年服兵役在伊蒙纵队,先后驻扎内蒙古的东胜,陕西省府谷县的孤山、古城,在部队演唱二人台,生角、旦角均能演,擅长扮演《走西口》的太春。
  杨怀银(义名杨银彪),男,汉族,1925年6月生,府谷县府谷镇碛塄村人,能拉四弦,也会唱府谷山曲。府谷二人台《十里墩》就出自他之口。
  李永芝(小名板头),男,1925年生,府谷县墙头乡墙头村人,旦角演员。墙头村业余二人台剧团主要演员。
  陈维业,男,1927年8月生,府谷县城关镇人。榆林市陕北二人台研究会会员。1943年参加八路军,在部队期间参加过天津音乐学院在绥远归绥市和平共处绥远军干文艺学校举办的音乐短训班学习。1952年5月转业在府谷县文化馆从事音乐辅导工作。在文化馆八年中,搜集了许多二人台音乐,1955年与他人合作整理了《陕北二人台》上、中、下三本资料(府谷县文化科印)。导演了现代戏《穷人恨》、《王贵与李香香》,1956年冬,由他导演的二人台《拜年》、《十里墩》,参加陕西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分别获一、二等奖。编创二人台作品数十个,影响较大的有《二仙女下凡》、《送郎参军》、《毛主席派来医疗队》、《水库歌声》、《二姐妹游新民》。1963年调到粮食系统,但每遇县里举办文艺活动他都积极参加。1975年4月应邀参加了“榆林地区陕北民间音乐舞蹈改革座谈会”,在会期间,演唱了百余首山曲和二人台。1983年离休后仍为本地和外来音乐工作者献曲献谱。
  郭仲仪,男,1915年生,神木县中鸡人,二人台班主,能拉会唱擅表演,最擅长四胡、扬琴。
  郭乔栓,男,1922年8月生,神木县中鸡人,生角。荒年饿死。
  郭肯义,男,1927年5月生,神木县中鸡人,擅长弹三弦、拉二胡。
  郭课义,男,1930年12月生,神木县中鸡人,擅长吹梅、拉板胡等。
  郭怀义,男,1936年生。神木县中鸡人,擅长拉四胡,生、旦都能演。
  以上五位是神木县中鸡的二人台郭家“窝儿班”。
  第四代传承人
  全孝先,男,汉族,1924年生,府谷县麻地沟本街人,二人台艺人。
  郝院,男,汉族,1925年生,府谷县孤山乡本街人,二人台艺人。
  许二旦,男,汉族,1930年9月28日生,府谷县墙头乡墙头村人,墙头村二人台剧团老生演员,演过现代二人台《刘巧儿》、《擦亮眼睛》。
  苏彦民,男,府谷县城关镇人,1932年生,1975年患肝硬化症去世。苏彦民16岁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随军转战山西、东北等地。在东北期间,被部队吸收为文工团团员,曾经过声乐专业训练。1951年随团赴朝鲜参战,所属部队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野战军,停战后回国转业原籍,在府谷县文教科、县文化馆、剧团工作。苏彦民拉得一手好四弦,且又能当导演,又能当演员,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二人台音乐》中,不少曲目是他演唱或提供的资料。
  赵才茂,男,1932年生,府谷县麻镇(麻地沟)人,艺名“豆腐红”,中国戏剧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中国群众文化协会陕西分会会员,国家三级导演。担任过府谷县文工团团长,晋剧团团长,文化馆馆长之职。自幼爱好文艺,1941年跟随本地二人台艺人丁四成学唱二人台,生、旦都能演,又能拉四胡;1946年开始登台演戏,既能演唱二人台,又能演唱山西梆子(晋剧),1950年参加府谷县晋剧团,当时的剧团既演唱二人台又唱山西梆子,他已经成为剧团的主要演员,在晋剧里担任须生,在二人台里担任生角。从艺几十年,共扮演过30多个二人台剧目里的主要角色,在本县及内蒙古的呼市、包头、伊盟和晋西北一带颇有名气。
  谭五女,男,汉族,1934年6月21日生,府谷县墙头乡墙头村人,铁匠,府谷二人台传承人。1960年以前唱道情,后在本村唱二人台、山曲。
  鞠秀芳,女,汉族,1934年生,江苏省人,原籍靖江,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教授。整理了许多二人台曲目,如《五哥放羊》、《挂红灯》、《走西口》、《十对花》、《五月散花》、《四大对》、《送情郎》、《打樱桃》等;灌制过由她演唱的唱片和盒式录音带。1957年在苏联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声乐比赛中,她演唱的《五哥放羊》、《走西口》获得金质奖章。曾出访过南斯拉夫、日本。《五哥放羊》仍为她的保留节目。
  刘一民,男,1931年生,府谷县麻地沟本街人,生角。
  王斌,男,1933年生,府谷县麻地沟本街人,旦角。
  韩娥女,女,1935年生,府谷县麻地沟本街人,生角。
  王秀英,女,1936年生,府谷县麻地沟本街人,旦角。
  韩娥女、王秀英是20世纪50年代府谷县出名的青年二人台艺人,两人曾多次参加省、地、县民间文艺会演。1957年春,参加在西安举行的陕西省民间艺人观摩演出,对唱了二人台《打连成》、《挂红灯》,韩娥女获一等奖,王秀英获二等奖。《打连成》、《挂红灯》被选为参加全国的会演节目。
  高富清(又名高四新),男,汉族,1936年6月生,府谷县府谷镇大沙沟村人,1985年在府谷县民间二人台歌剧团拉四弦。
  李虎,男,汉族,1936年11月4日生,府谷县墙头乡墙头村人,1966—1973年任墙头村二人台剧团团长。
  韩英,字雨英,男,汉族,1941年6月5日生,府谷县府谷镇旧城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在府谷县文化馆工作31年。2008年聘到府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多年来编写过《府谷县文化馆志》,参与过《府谷县二人台志》、《府谷民谣集成》、《府谷民谚集成》的搜集整理工作,搜集整理出300首府谷山曲,150首府谷民谚,74个府谷二人台传统剧目。
  刘明德,男,汉族,陕西神木县城人,1941年9月出生在一个二人台音乐世家,在先辈们的影响下,从小便学会很多二人台曲调。1962年于陕西师范音乐专科班毕业后在神木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并获得中教高级教师职称。在教学之余及退休之后,创作了100多首音乐作品,为20多部戏剧作曲,编辑出版了《杨家将民歌戏曲辑选》和二人台研究丛书《走西口》,整理出《陕北二人台大事纪要》,创刊《二人台艺术》。2006年倡导成立榆林“陕北二人台研究”,在他的积极筹备下,于同年9月该会正式成立,刘明德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2006年11月成立神木县音乐家协会,被推选为音协主席。现在还是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榆林市音乐家协会顾问、神木县黄土文学会理事、神木县杨家将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神木县二人台学会顾问。
  李玉根,男,汉族,1940年11月27日生,府谷县墙头乡墙头村人,墙头二人台剧团丑角演员。
  王敦厚,男,汉族,1941年3月生,府谷县黄甫镇黄甫村后街人。1959年参加工作,小学高级教师,先后在黄甫学校、麻镇学校、府谷县一完小教学。从小喜爱文艺,经常参与黄甫镇举办的业余文艺活动,1965年黄甫成立业余二人台剧团,他便成为该剧团又能打扬琴,又能拉四弦,又能弹三弦,还能演戏的多面手及乐队骨干。2006年8月参加由中央电视台、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的“《千年等一回》黄土地原生态艺术绝响品鉴会”演出,为温永开和刘美兰对唱的二人台《走西口》、《五哥放羊》选段担任三弦伴奏。
  李桂林,男,汉族,1941年2月10日生,府谷县墙头乡墙头村人,墙头二人台剧团老生演员。
  武玉英,女,汉族,1942年10月生,府谷县府谷镇高家湾村人,在府谷县文化馆工作,二人台生角、旦角演员,榆林市陕北二人台研究会会员。1955—1968年在府谷县剧团唱小生,1973—1978年在米脂县文化馆从事群众文化辅导,1978—1995年在府谷县文化馆从事群众文化辅导。1979年参加陕西省民间文艺会演,扮演二人台小戏《姑嫂挑菜》中的嫂子,荣获表演一等奖;1983年参加榆林地区民间文艺调演,演出《闹元宵》荣获一等奖,同时与府谷县的王向荣等8名演员获表演奖。2006年7月为“多重视野下黄土高原音乐文化国际研讨会”北线采风团十几个国家的艺术家在府谷麻镇和邬果英演唱了二人台对唱《害娃娃》,得到了中外艺术家们的好评。
  第五代传承人
  安贵清,女,1947年8月生,府谷县麻镇人。国家三级演员,府谷县文化馆二人台老旦演员。从小喜好文艺,上学期间经常向艺人丁喜才学习二人台表演,也经常参加本地区的业余演出活动。最出色的角色是《观花》中的二大娘、《闹元宵》中的小凤妈、《探病》中的刘干妈。1983年参加榆林地区文艺会演,饰演二人台小戏《闹元宵》中的小凤妈,获优秀表演奖;2004年参加晋、陕、蒙、冀四省区二人台电视大奖赛山西赛区比赛,饰演《观花》中的二大娘,获优秀表演奖。
  李凤鸣(又名李三),男,1945年1月18日生,府谷县墙头乡墙头村人,墙头村二人台剧团小生演员,演过移植二人台《智取威虎山》中的杨子荣。
  赵继杰,男,汉族,1947年7月生,府谷县清水镇清水村人,国家三级演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曾任府谷县晋剧团团长。从小在清水剧团演唱二人台,又唱晋剧。1971年考到府谷县文工团从事演员工作,同时自学编剧,先后编创出二人台小戏《一人心愿》、《三分工》,并在榆林地区文艺会演中展演。
  淡鸡换,男,1944年3月17日生,府谷县清水乡张家峁村人,淡家窝儿班老大。擅长四弦、扬琴。曾参加中央电视台和陕西省委宣传部在西安联合举办的“《千年等一回》黄土地原生态艺术绝响品鉴会”演出,担任四胡演奏。
  谭玉柱,男,汉族,1948年1月7日生,府谷县墙头乡墙头村人,墙头二人台剧团扬琴、板胡演奏员。
  王向荣,男,1950年生,府谷县城新民乡马茹圪挞村人,在榆林市民间艺术团工作。国家一级演员,陕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电视台授予“西部歌王”称号。王向荣父亲早逝,13岁就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干农活、当小工、挖煤掏炭、当瓦工。1970年当上了本村的民办教师,利用寒暑假到处拜师学艺。1975年,参加了公社成立的青年创业队,白天劳动,晚上排节目并转战各大队演出。1979年参加榆林地区民间文艺调演,得以登上正式舞台。从此,便经常参加各类文艺演出活动,先后在国家、陕西省、榆林地区文艺会演中获奖。1980年,被榆林地区民间艺术团正式招为二人台演员。同年随团进人民大会堂和怀仁堂演出,受到了邓小平、姚依林、万里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宴请。后来还多次随团参加苏联、法国、瑞士的国际艺术节,1992年应邀赴日本演出。
  王向荣还是影视演员,在电视剧《毛泽东在陕北》中饰演毛泽东的马夫,并因此剧获“五个一”工程奖最佳配角奖提名;在电视剧《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到一斗谷当村长》、《半个红月亮》及电影《黄河在这里转了个弯》中担当角色;为电视剧《悬崖百合》、《刘志丹与谢子长》、《西行漫记》配唱主题歌和插曲。2006年出版了《陕北歌王王向荣》个人专辑,录入二人台、原生态民歌30多首。他演唱府谷二人台、陕北民歌音质厚实而甜美,衬字运用丰满且不紊,花腔入律流畅而有致,吐字清晰如银珠落盘,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曾多次在中央电视台舞台上献艺,并录制《艺术人生》、《实话实说》等节目。
  刘计憨,男,汉族,1948年11月27日生府谷县墙头乡墙头村人,墙头二人台剧团鼓师、板胡演奏员。
  孙飞,男,1951年生,府谷县墙头乡墙头村人,榆林市陕北二人台研究会会员,府谷县黄土文化研究会理事会,曾任府谷县石油公司经理,府谷二人台艺术团名誉团长。从小酷爱二人台艺术,1966年就开始二人台的挖掘、搜集、整理工作,到1970年已搜集了二人台唱腔86首,曲牌50首。在长期的整理研究下作中,已熟练地掌握了二人台的调式变化规律和扬琴伴奏、演奏的方法。从艺以来多次参加过省市民间文艺调演,1979年省民间文艺调演,获演奏奖;1980年在榆林地区曲艺调演中,他演奏的二人台曲牌《巫山颠》获演奏一等奖;1983年在榆林地区民间文艺调演中获演出一等奖。
  淡文珍,男,汉族,1951年6月生,府谷县清水镇张家峁人。府谷县文化馆工会主席,二人台艺术团艺术顾问,国家三级演奏员,陕西省音乐家协会理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二人台”国家级传承人。出生在二人台音乐世家,父母早亡,从小就学会吹梅、拉四弦、弹三弦,在放学之后,劳作之余,弟兄五人坐在一起“打坐腔”,本地人称之为淡家“窝儿班”。1970年考入府谷县文工团,1991年调到府谷县文化馆,同年在陕西省“五独”比赛中获笛子独奏二等奖;2009年10月在“第三届中国呼和浩特民歌二人台大赛”中演奏曲牌《巫山颠》获二等奖;2010年指导了由陕西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府谷二人台曲牌》CD光盘的演奏、录制工作;2011年5月25日,受中国音乐家协会委派,参加在匈牙利举办的“布达佩斯21世纪国际艺术节中国之夜音乐会”演奏了二人台曲牌《绣荷包》,受到好评。
  李治平,男,汉族,1952年7月生,府谷县府谷镇碛塄村人,曾任府谷县晋剧团团长,榆林市二人台实验团团长。国家三级演员,榆林市二人台研究会理事。主持编创现代二人台《天是个啥地是个啥》和系列二人台小戏《山洼洼人家也起风》。
  邬果英,女,汉族,1952年生,府谷县墙头乡墙头村人,大专文化程度,国家三级演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榆林市陕北二人台研究会会员,府谷县文化馆音乐干部,旦角演员。1964年开始学唱二人台,1966年登台演出。从事二人台表演40多年,多次参加陕西省和榆林地区民间文艺调演。1979年她主演的二人台小戏《姑嫂挑菜》获陕西省民间文艺调演表演一等奖,1980年在榆林地区民间曲艺调演中获表演一等奖,1983年在榆林地区民间文艺调演中,她主演的二人台《闹元宵》获一等奖。
  郭侯绪,男,府谷县府谷镇郭家峁村人,1955年12月生,陕西省戏剧家协会、音乐家协会、曲艺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编剧,府谷县文化馆馆长,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团长,府谷县二人台研究会会长。自幼爱好文艺,特别喜好二人台音乐,8岁学会拉四弦、弹三弦,经常随其父亲、外公、二舅、三舅参加本村、本镇举办的一些业余文艺演出活动。1970年考入府谷县文工团,先后拉过四弦、弹过三弦、拉过板胡。1975年考入陕西省艺术学院,毕业后又回到故乡剧团从事作曲、编剧工作;1985年调到府谷县文化局;1989年调到府谷县文化馆。
  多年来,先后编创出现代二人台《喜事新风》、《山村小家》、《姑嫂情》等大小剧本21个;改编传统二人台《欢乐年华》、《观花》、《走西口》等剧目13个;主持了二人台集成陕西卷的编辑、音乐录制工作;收集了大量的二人台音乐、文字资料;在二人台艺术方面能编剧、能作曲、能导演、能伴奏,是个多面手。1982年编创的二人台小戏《喜事新风》(编剧并作曲)参加榆林地区文艺调演获剧本二等奖;2002年编创的大型二人台系列节目《乡音、乡情》参加“榆炼杯”榆林市全市文艺调演获演出二等奖;2004年改编的二人台集锦《欢乐年华》参加在太原举办的“晋、蒙、陕、冀”二人台电视大赛,获节目优秀奖和编剧奖,同年应邀参加银川、西安、太原等九城市联合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2009年10月改编的二人台歌舞《走西口》参加“第三届中国呼和浩特二人台民歌大赛”获金奖;2010年5月编创的二人台小戏《姑嫂情》参加“陕西省第三届小戏、小品调演”获优秀剧目奖,并在同年陕西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剧本评奖中获剧本一等奖。
  史建林(史锁儿),男,1955年7月8日生,府谷县黄甫乡黄甫村人,府谷县工人俱乐部职工、榆林市音协会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三级演奏员。从小就特别喜欢笛子,1975年高中毕业后,先在黄甫学校教书,后调到府谷县机械厂搞文艺宣传;1980年在准格尔旗马扎剧团工作;1983年参加完榆林地区民间文艺调演后招进了“府谷县二人台歌剧团”专业吹梅;1985年调到府谷县晋剧团从事笛子、梅、唢呐演奏,二人台音乐设计;1991年调到府谷县工人俱乐部从事职工文艺辅导。
  从艺以来,先后为《审夫》、《换胎》、《母老虎搬家》、《夕阳情》、《秋月曲》等10多个二人台现代戏设计音乐,其中《秋月曲》于1980年在陕西省青年现代小戏调演中获得陕西省文化厅颁发的作曲三等奖,1991年参加榆林地区春节电视文艺晚会,二人台《夕阳情》的音乐设计获得金奖;1992年参加了《中国戏曲音乐集成陕西卷·榆林分卷<二人台音乐>》的采录工作;1998年8月在晋、陕、蒙三省五旗县民歌、民乐、二人台联谊赛中获民乐合奏优秀奖、民乐独奏二等奖。
  赵玉莲,女,1957年10月12日生,府谷县府谷镇人,旦角,编导,国家三级演员,榆林音乐家协会会员,榆林舞蹈家协会理事,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编导。出生在文艺世家,自幼受父母影响爱好文艺,1970年考入府谷县文工团学习舞蹈,演唱“样板戏”、民歌、二人台。1977年开始学习晋剧的旦角表演,是当时府谷县剧团的骨干演员。1985年起学习声乐中的女高音美声唱法,同时或学习民间舞蹈和二人台编导。2008年退休后又应聘到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担任编导和基本功教练。从1970年至2011年从艺40多年来,在舞台上成功地塑造了大量的艺术形象,编导出一大批深受群众喜爱的文艺节目。1981年参加榆林地区文艺调演,扮演二人台小戏《喜事新风》中的雪梅,获优秀表演奖;1995年参加榆林地区“神光杯”中青年歌手大赛获一等奖;2002年作为主要编创人员编创了一台大型文艺晚会《乡音乡情》,在“榆炼杯”榆林市全市文艺调演中获演出二等奖;2004年参加在太原举办的“晋、蒙、陕、冀”二人台电视大赛,导演的二人台集锦《欢乐年华》,获节目优秀奖,本人同时获优秀表演奖;同年《欢乐年华》应邀参加银川、西安、太原等九城市联合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编导的二人台歌舞《走西口》参加2009年“第三届中国呼和浩特二人台民歌大赛”获金奖;2008—2011年连续四年作为主要编导者,参加了府谷县这几个年度的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编创工作。所编创和导演的民间舞蹈《庆元宵》、二人台歌舞《五哥放羊》、二人台小戏《婆媳情》深受广大观众喜欢,已成为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的保留节目。2011年5月25日,受中国音乐家协会委派,参加在匈牙利举办的“布达佩斯21世纪国际艺术节中国之夜合唱音乐会”,演出了二人台对唱《五哥放羊》受到好评。
  第六代传承人
  刘俊义,男,1957年8月14日生,山西省保德县人,府谷黄河机械厂职工,担任黄河业余文化艺术团老师。出生于艺术家庭,其父刘树技曾为府谷县剧团须生演员,妻子和妹妹也是府谷县剧团的二人台小旦演员。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喜欢音乐,特别喜欢吹梅。1980年参加保德县二人台艺术团,1982年调到府谷县剧团吹梅和唢呐。1990年在陕西省青年演员现代小戏调演中,获音乐伴奏三等奖。1991年参加榆林地区春节文艺晚会,为二人台小戏《夕阳情》伴奏。
  淡文斌,男,汉族,1960年4月18日生,府谷县清水镇张家峁村人,府谷县职教中心音乐老师,国家中教二级,淡家“窝儿班”的主要成员。主要以梅、四弦见长,也能清唱二人台,是个演艺二人台的多面手。1979年考到准格尔旗马栅业余剧团吹梅;1990年考到伊旗乌兰牧骑;1994年调到府谷县职教中心。1998年8月参加府谷举办的“民歌、民乐、二人台大赛”,与淡文珍、康磊、史建林集体演奏的笛子合奏《快乐的日子》获二等奖。
  马爱军,女,1965年10月18日生,府谷县府谷镇本街人。陕西艺术职业学院副教授、教务科长兼声乐老师。陕西省音乐家协会成员,中国音乐协会陕北民歌研究会理事。
  1982年考入榆林地区民间艺术团与王向荣搭档唱“府谷二人台”。其间参加“长安音乐会”获一等奖;赴北京汇报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1984年9月考入陕西省艺术学校戏曲表演专业修学4年;198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1989年由陕西音像出版社出版《陕北民歌集精》个人专辑盒式磁带;1996年1月获全省第二届秦腔比赛二等奖;1999年6月获全省声乐比赛民族唱法三等奖。2003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专业学习3年,同年参与录制由陕西音乐广播和陕西音像出版社出版的《陕北民歌》榆林专辑。200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研修班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就读3年,同年5月参加“晋、蒙、陕、冀民歌、二人台联谊赛”,与王向荣对唱了二人台《五月散花》,获一等奖;2005年10月参加“陕西省新华杯声乐艺术展示”获二等奖;2008年参加“文化厅主办的陕西声乐流行唱法比赛”获二等奖;2007—2011年获文化部、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演艺人才选拔赛》“优秀辅导老师奖”。
  赵凤芳,女,汉族,1959年9月4日生,府谷县府谷镇本街人,小生行当,国家三级演员。1976年起从事文艺工作,2005年调到府谷县文化馆,2008年担任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副团长,1978年参加榆林地区文艺会演,演出二人台小戏《定亲》,获表演奖;1996年参加全省文艺调演,演出二人台小戏《夕阳情》,获表演三等奖;1996年参加榆林地区春节文艺晚会,演出二人台小戏《假戏真演》,获表演一等奖;1997年参加“陕西省月季花地方戏调演”,在二人台系列剧《天是个啥地是个啥》中扮演母亲,获表演一等奖。
  李月琴,女,1962年8月生,府谷县墙头乡墙头村人,府谷县文化馆音乐干部,旦角演员,国家四级演员,榆林市陕北二人台研究会会员,榆林市音乐家协会会员。从小爱唱二人台,1980年高中毕业后正式学唱二人台,1981年考到内蒙古准格尔旗剧团,成为专业二人台演员;1986年招到府谷县文化馆主要演唱二人台的彩旦。1983年参加榆林地区文艺会演,演出的二人台小戏《卖菜》获表演奖;2004年参加“晋、蒙、陕、冀四省区二人台电视大奖赛”荣获优秀演员奖。
  王清玉,男,1961年6月生,府谷墙头乡墙头村人。1985年1月被府谷县文化局任命为“府谷民间二人台歌剧团”团长,1986年6月又任命主持工作的副团长,1988年兼任府谷县墙头乡文化站专干。1998年应聘山西二人台歌剧团任业务主管。2006年选为榆林市陕北二人台研究会理事。从小在本村老艺人的影响下逐步学会了四弦、梅、扬琴演奏,在二人台行当里既能坐乐队,又能当演员,还能编剧,是个多面手。1983年参加榆林地区民间文艺调演,演出二人台小戏《闹元宵》获一等奖;1997年参加榆林市民间文艺调演,演出二人台小戏《卖碗》获优秀奖。在剧本创作方面写出了二人台小戏《背河》、《巧遇》、《喜上加喜》,并由他所领导的“府谷县二人台歌剧团”排练上演,又在《陕北二人台艺术》一书上发表。
  刘建波,男,汉族,1961年生,神木县沙峁乡刘家坡村人。8岁起跟其父亲学唱二人台,1986—2003年在本乡搞文艺宣传;2006年组建神木县二人台艺术团并任团长。新中国成立后带团每年在周边地区演出300多场,深受群众欢迎;2006年加入榆林市“陕北二人台”研究会,2008年任该会理事;2011年任神木县二人台学会副会长,同年被吸收为陕西省曲艺家协会会员。
  尤侯和,男,汉族,1962年4月生,府谷县府谷镇赵石尧村人,府谷县文化馆副馆长,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1996年5月参加榆林市“精煤杯”歌手大奖赛获二等奖;1998年参加榆林市青年歌手大奖赛获民族唱法三等奖;1999年参加陕西省“祝尔康杯”青年歌手大赛获二等奖;2011年5月25日,受中国音乐家协会委派,参加在匈牙利举办的“布达佩斯21世纪国际艺术节中国之夜合唱音乐会”,演出了二人台对唱《五哥放羊》受到好评。
  赵瑞香,女,汉族,1965年9月22日生,府谷县清水镇清水村人,府谷县文工团党支部副书记,国家三级演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榆林市二人台研究会会员。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戏曲表演,主功青衣,在二人台《姑嫂挑菜》、《夕阳情》、《人格的魅力》等剧目中扮演主要角色。2010年5月参加“第三届陕西省小戏、小品大赛”,扮演二人台小戏《人格魅力》中的修鞋匠,获优秀表演奖。
  王忠义,男,汉族,1967年1月生,府谷县新民镇西耳村人,国家三级演员,府谷县文工团副团长。在现代二人台剧目《夕阳情》、《秋月曲》、《盼儿媳》、《天是个啥地是个啥》中扮演主要角色。1996年参加陕西省“月季花”调演,在二人台歌舞剧《天是个啥地是个啥》的“洞房”一折戏中扮演新郎,荣获表演一等奖。
  裴森林,男,汉族,1967年8月生,府谷县大岔乡二道峁村人,国家四级演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榆林市二人台研究会会员,府谷县文工团团长。2010年5月参加“第三届陕西省小戏、小品大赛”,荣获优秀导演奖。
  刘美兰,女,汉族,生于1970年8月,府谷县墙头乡刘家沟村人,府谷县文化馆音乐干部,国家三级演员,府谷二人台艺术团艺术顾问,中国音乐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榆林市音协理事。在府谷二人台表演中擅长扮演旦角,也演唱府谷山曲、陕北民歌和晋西北民歌。1991年10月参加陕西省群众艺术馆举办的“五独(独唱、独奏、独舞、独说、独角戏)比赛”,与苏美荣对唱的二人台《走西口》选段获三等奖;1996年8月参加河曲举办的“民歌二人台大赛”,演唱的《走西口》选段获一等奖;1997年参加中央电视台7套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2000年8月参加第二届中国“西部沙湖杯民歌、花儿大赛”获二等奖;2004年1月参加中央电视台“清逸·佳雪杯”西部民歌大赛,获原生态对唱组金奖;曾在中央电视台《魅力12》、《音乐频道》、《民歌·中国》等栏目录制二人台《走西口》、《拜年》、《五月散花》、《五哥放羊》等节目;2000年4月,应北圣马文化艺术公司邀请,参加在北京音乐厅举办的“陕北黄土高原百年经典民歌音乐会”;2004年、2005年、2008年应邀参加上海国际音乐艺术节;2006年8月参加由中央电视台、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举办的“《千年等一回》黄土地原生态艺术绝响品鉴会”演出,与温永开对唱了二人台《走西口》、《五哥放羊》选段;同年9月由中央电视台、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推荐参加中央电视台“2006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同月,参加了中国香港宏光国乐团“《陕北信天游》音乐会”;2008年6月被评定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府谷二人台”传承人;2009年10月10日,参加“第三届中国呼和浩特二人台、民歌大赛”,与温永开合演的二人台歌舞《走西口》获得金奖;2011年5月25日,受中国音乐家协会委派,参加在匈牙利举办的“布达佩斯21世纪国际艺术节中国之夜合唱音乐会”,演出了二人台歌舞《走西口》,受到好评。
  苏美荣,女,汉族,1971年12月8日生,山西省五寨县韩家楼乡丰兑坡村人,府谷县文化馆音乐干部,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小生演员。从小跟随当地业余剧团演唱二人台,由于条件较好,1986年破格录用到府谷县文化馆专唱二人台,1991年10月参加陕西省群众艺术馆举办的“五独(独唱、独奏、独舞、独说、独角戏)比赛”,与刘美兰对唱的二人台《走西口》选段获三等奖;2011年5月25日,受中国音乐家协会委派,参加在匈牙利举办的“布达佩斯21世纪国际艺术节中国之夜合唱音乐会”,演出了二人台表演唱《欢乐年华》,受到好评。
  苏培锋,男,汉族,1971年5月4日,府谷县碛塄乡桃梁村人,国家三级演奏员,陕西府谷二人台艺术团副团长,兼作曲和二人台的四胡、板胡(京阳胡)、唢呐演奏。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榆林市二人台研究会理事。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为二人台系列歌舞剧《天是个啥地是个啥》设计音乐,1996年在陕西省“月季花”调演中获得音乐设计一等奖;与温永开合作创作的民歌《再唱摇三摆》获得2003年陕西省民歌民乐比赛二等奖;2004年再获中央电视台西部民歌大赛铜奖;2003年在榆林市新世纪文艺调演中,创作的民歌《西部黄河》获优秀创作奖;创作的民歌《祖国美丽》、《妹妹好像山丹丹花》、《西部黄河》、《走进西柏坡》在“文化之春”、“世界之春”、“中国民族民间歌曲演创高端选萃”中荣获“中国民歌精品”金奖以及“中国民歌创作优秀专家”奖,并选为指定演唱歌曲;为二人台小戏《姑嫂情》设计音乐,并在2010年陕西省首届农民艺术节中获得优秀创作奖。
  郭继刚,男,汉族,1972年5月18日生,府谷县府谷镇城关人,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副团长,国家四级演员。1991年在陕西省小戏调演中获优秀表演奖;1996年在陕西省小戏小品大赛中获表演奖;2010年5月参加“第三届陕西省小戏、小品大赛”,扮演二人台小戏《姑嫂情》中的锁柱,获“陕西戏剧奖、小戏小品奖”优秀表演奖。
  第七代传承人
  王丽萍,女,1972年9月生,山西省保德县杨家湾乡杨家湾村人。1989年4月考到府谷县晋剧团;2008年11月调到府谷二人台艺术团。1996年5月在榆林市文化文物局举办的全市“精煤杯”青年歌手大赛中荣获二等奖;1996年11月在“陕西省‘月季花’地方戏”交流演出中荣获领唱奖;1998年10月在榆林市青年歌手大赛中获二等奖;2005年在山西省举办的新人新作艺术大赛中获“声乐类”二等奖;2010年5月参加“第三届陕西省小戏、小品大赛”,扮演二人台小戏《姑嫂情》中的嫂子,获“陕西戏剧奖、小戏小品奖”优秀表演奖。
  李富林,男,汉族,1972年生,山西省河曲县沙泉乡双神堂村人,国家四级演奏员,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司鼓。1989年参加工作,专业鼓师,曾为多部晋剧和二人台剧目司鼓,多次参加省市文艺调演。
  李玲,女,汉族,1973年12月生,陕西省府谷县墙头乡前会村人,国家四级演员,青衣、小旦行当,1989年在府谷县文工团工作,2008年调到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参加工作以来饰演过许多不同类型的二人台角色,2003年参加“榆炼杯”榆林市新世纪文艺调演,扮演二人台小戏《盼儿媳》中的花花,荣获优秀表演奖;2004年参加在太原举办的晋、蒙、陕、冀二人台电视大赛,演出二人台集锦《欢乐年华》,获优秀表演奖;2005年6月参加陕西省第六届声乐大赛,获陕北民歌组二等奖;2006年7月参加“第三届中国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暨第三届西北五省(区)花儿歌手邀请赛”,获银奖;2008年1月参加“第三届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陕西赛区比赛”,获原生态组三等奖;2010年5月参加“第三届陕西省小戏、小品大赛”,扮演二人台小戏《婆媳情》中的媳妇,获“陕西戏剧奖、小戏小品奖”优秀表演奖。
  王孝存,男,汉族,1974年8月生,陕西省神木县万镇马步墕村人,国家四级演员。1996年7月于陕西省艺术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府谷县文工团工作;2010年调到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当小丑演员。从艺以来,在二人台《喜上喜》、《借钱》、《叔嫂情》等剧目中塑造了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受到观众和艺术家的好评。1996年11月在“陕西省‘月季花’地方戏”交流演出中荣获优秀表演奖;2011年5月25日,受中国音乐家协会委派,参加在匈牙利举办的“布达佩斯21世纪国际艺术节中国之夜合唱音乐会”,演出了二人台歌舞《相亲》,受到好评。
  贾军,男,汉族,1975年7月20日生,府谷县府谷镇城关人,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副团长,老旦演员,国家四级演员。榆林市戏剧家协会、舞蹈家协会会员;府谷县黄土文化研究会会员。1989年招聘到府谷县文工团,2009年调到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2010年在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高级研修班进修一年。从艺以来,扮演过许多不同行当的二人台角色,最擅长扮演二人台小戏《王成卖碗》中的薛称心,二人台表演唱《观花》中的二大娘。1996年参加“陕西省‘月季花’地方戏”调演,在二人台系列剧《天是个啥地是个啥》中扮演主要角色,获表演奖;2004年参加在太原举办的晋、蒙、陕、冀二人台电视大赛,演出二人台集锦《欢乐年华》,获优秀表演奖;2010年5月参加第三届陕西省小戏、小品大赛,扮演二人台小戏《婆媳情》中的大叔,获“陕西戏剧奖、小戏小品奖”优秀表演奖。2011年5月25日,受中国音乐家协会委派,参加在匈牙利举办的“布达佩斯21世纪国际艺术节中国之夜合唱音乐会”演出了二人台歌舞《相亲》,受到好评。
  马晓娟,女,汉族,1975年10月生,陕西省绥德县四十里铺镇三十寨村人,大专学历,国家四级演员,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小旦、彩旦演员。1996年7月于陕西省艺术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府谷县文工团工作;从艺以来,在二人台《叔嫂情》、《观花》、《相亲》、《婆媳情》等剧目中塑造了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受到观众和艺术家的好评。1996年11月在“陕西省‘月季花’地方戏”交流演出中荣获优秀表演奖。2011年5月25日,受中国音乐家协会委派,参加在匈牙利举办的“布达佩斯21世纪国际艺术节中国之夜合唱音乐会”演出了二人台歌舞《相亲》,受到好评。
  余君林,女,汉族,1976年7月25日生,陕西省子洲县城关镇人,府谷县文化馆音乐干部,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革胡演奏员。2009年10月在“第三届中国呼和浩特二人台民歌大赛”中演奏的二人台曲牌《推碌碡》获二等奖;2010年在“陕西省第三届小戏、小品大赛中”获伴奏奖;2011年5月25日,受中国音乐家协会委派,参加在匈牙利举办的“布达佩斯21世纪国际艺术节中国之夜合唱音乐会”演奏了二人台曲牌《绣荷包》,受到好评。
  温永开,男,汉族,1976年7月生,府谷县府谷镇贾家湾村人,国家三级演员,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戏剧家协会会员,榆林市二人台研究会常务理事。1995年10月于陕西省艺术学校表演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府谷县文工团工作。2003年到上海戏剧学院进修。2008年调任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副团长,2010年任府谷县文化馆副馆长(主持工作)。
  从艺以来,扮演过大量二人台角色,也多次参加各种民歌、二人台艺术比赛,获得较好的成绩。1998年获得“晋、陕、蒙民歌及二人台大赛”二等奖;2003年获“陕西省民歌、民乐大赛”二等奖;2004年获“中央电视台西部民歌大赛”铜奖;同年获“晋、蒙、陕、冀四省区二人台艺术大赛”二等奖,10月份晋京在全国政协礼堂为中央领导汇报演出《红红火火二人台》;2005年获“陕西省第六届声乐大赛”二等奖;2006年获“青海民族文化旅游节暨西北五省花儿民歌邀请赛”银奖;2008年1月获“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陕西赛区三等奖;2009年10月荣获“第三届中国呼和浩特二人台、民歌大赛”金奖;2010年获“第十四届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山西赛区一等奖,同年参加“第十四届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2006年3月在第七届“世界之春·中国民族民间歌曲演创高端选萃”中荣获“中国民歌创作优秀专家”奖以及“中国民歌精品”金奖。所创作的民歌《祖国美丽》、《妹妹好像山丹丹花》、《西部黄河》选为指定演唱歌曲。2004年参加上海国际音乐节的演出;2006年和2007年参加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人台》在省城展演;2006年由陕西音像出版社出版了首张陕北民歌二人台个人专缉;2008年在上海国际音乐节中与爱乐乐团合作,把交响乐与二人台巧妙结合,演唱府谷二人台《挂红灯》。
  温和平,男,汉族,1976年11月生,府谷县新民镇西耳村人,国家四级演员,府谷县文化馆阵地宣传股股长。1995年10月于陕西省艺术学校表演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府谷县文化馆工作。参加工作以来,扮演过传统二人台《王成卖碗》中的薛称心、《方四姐》中的舅舅、新编二人台表演唱《欢乐年华》中的男青年、《相亲》中的媒婆等;2011年5月25日,受中国音乐家协会委派,参加在匈牙利举办的“布达佩斯21世纪国际艺术节中国之夜音乐会”演出了二人台歌舞《相亲》,受到好评。
  魏利娥,女,汉族,1976年7月出生,陕西省佳县朱家坬乡马连湾村人,国家四级演员。1996年7月于陕西省艺术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府谷县文工团工作,2010年调到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当小旦演员。
  邬丽霞,女,1977年出生,府谷县大岔乡沙焉村人,国家四级演员。1996年于陕西省艺术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府谷文工团工作;2008年12月31日调到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当小旦演员。在二人台《借钱》、《南瓜情》、《刘家庄》等剧目中扮演主要角色;1996年10月1日,在榆林地区秦腔、晋剧大赛中获得“演唱奖”。
  王永魁,男,汉族,1978年生,府谷县武家庄乡红崖峁村人,国家四级演奏员。1999年于府谷职业中专毕业后留校任教8年,2008年招聘到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担任扬琴、四胡、贝司演奏员。2009年10月在“第三届中国呼和浩特二人台民歌大赛”中演奏的二人台曲牌《推碌碡》获二等奖;2010年在“陕西省第三届小戏、小品大赛”中获伴奏奖;2011年5月25日,受中国音乐家协会委派,参加在匈牙利举办的“布达佩斯21世纪国际艺术节中国之夜合唱音乐会”,演奏了二人台曲牌《绣荷包》,受到好评。
  杨鹏程,男,汉族,1979年生,府谷县武家庄乡杨塔则村人,国家四级演奏员,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三弦、梅演奏员。2009年5月在“府谷县青年歌手大赛”中获一等奖;2009年10月在“第三届中国呼和浩特民歌二人台大赛”中演奏曲牌《巫山颠》获二等奖,演唱民歌《哪哒哒也不如咱山沟沟好》获三等奖;2011年5月25日,受中国音乐家协会委派,参加在匈牙利举办的“布达佩斯21世纪国际艺术节中国之夜合唱音乐会”,演奏了二人台曲牌《绣荷包》,受到好评。
  郝俊芳,女,汉族,1978年1月1日生,府谷县碛塄乡高尧峁村人,旦角。1999年9月考入府谷县职业中等艺术学校学习,2008年考入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学习二人台旦角表演。
  杨丽娜,女,汉族,1978年9月生,府谷县麻镇坪纶墩村人,国家四级演员,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小旦演员。在二人台《五哥放羊》、《观花》和二人台表演唱《欢乐年华》中扮演主要角色。2009年10月在“第三届中国呼和浩特二人台民歌大赛”中为二人台歌舞《走西口》伴舞,荣获金奖;2010年参加陕西省全省群艺馆、文化馆干部业务技能大赛,与同事张耀对唱二人台《挂红灯》,荣获一等奖。2011年5月25日,受中国音乐家协会委派,参加在匈牙利举办的“布达佩斯21世纪国际艺术节中国之夜合唱音乐会”,演出了二人台表演唱《欢乐年华》,受到好评。
  赵贵,男,汉族,1979年7月生,府谷县田家寨乡王胡峁村人,在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工作,丑角行当,饰演过《王二巴说媒》、《王成卖碗》、《吃醋》等众多不同性格的二人台角色,受到观众的好评。
  第八代传承人
  张耀,男,1981年5月2日生,山西省河曲县刘家塔镇上养它村人,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小生、老旦(彩婆子)演员。1997—2000年在内蒙古西部民间艺术学校学习二人台表演,2006年参加“中国首届北方民歌、二人台大赛”获三等奖;2008年参加“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山西赛区比赛获三等奖,同年参加“第五届中国滨州博兴小戏国际艺术节”获二等奖;2009年参加山西卫视《走进大戏台》擂台赛获周擂主;2010年参加陕西省全省群艺馆、文化馆干部业务技能大赛,与同事杨丽娜对唱二人台《挂红灯》,获一等奖。
  张瑞兵,男,汉族,1981年生,山西省河曲县刘家塔镇上养它村人,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小生演员。饰演过《走西口》、《王成卖碗》、《卖菜》等众多不同性格的二人台角色,受到观众的好评。
  郝惠斌,男,汉族,1983年10月25日生,陕西省府谷县府谷镇人,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生角演员。2000年7月毕业于陕西省艺术学校;2001年4—11月在中国歌剧舞剧院进修,参加大型舞剧《梁祝》、《文成公主》、《宝莲灯》等剧目的排演;2003—2006年,工作于陕西省神木县文化艺术团;2007—2008年,在陕西省榆林市民间艺术团工作,在大型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担任角色;2008年后在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担任老生演员,兼学四块瓦。
  拓伟,男,汉族,1983年9月29日生,佳县佳芦镇沟集村人,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小生演员。2010年5月参加“第三届陕西省小戏、小品大赛”,扮演二人台小戏《姑嫂情》中的铜锁,获“陕西戏剧奖、小戏小品奖”优秀表演奖;2011年5月25日,受中国音乐家协会委派,参加在匈牙利举办的“布达佩斯21世纪国际艺术节中国之夜合唱音乐会”,演出了二人台表演唱《欢乐年华》,受到好评。
  王爱爱,女,汉族,1984年生,府谷县墙头乡墙头村人,国家四级演员,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专业小旦。表演过的剧目有:二人台传统剧《闹元宵》、《观花》、《捏软糕》、《五哥放羊》,现代小戏《喜上喜》、《姑嫂情》等。2010年在“第三届陕西省小戏、小品大赛”中获表演奖,同年在陕西省“壶口杯”小戏小品大赛中获最佳表演奖。
  刘洋,男,1985年9月生,大专学历,山西省河曲县鹿固乡南沙洼村人。2007年7月毕业于山西省忻州市艺术学校(四胡专业),2008年12月31日招聘到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2010年5月参加“第三届陕西省小戏、小品大赛”,为二人台小戏《姑嫂情》伴奏获最佳伴奏奖;2010年7月荣获器乐类技能展示二等奖;2011年5月25日,受中国音乐家协会委派,参加在匈牙利举办的“布达佩斯2l世纪国际艺术节中国之夜合唱音乐会”,演奏了四胡独奏《尼古思凡》,受到好评。
  付乾虔,男,汉族,1984年2月生,府谷县清水镇清水村人,府谷县文工团团长助理,国家四级演员,丑角。擅长扮演《王成卖碗》中的薛称心。2010年5月参加“第三届陕西省小戏、小品大赛”,扮演二人台小戏《人格魅力》中的老板,获优秀表演奖。
  柳羽梅,女,汉族,1986年8月19日生,山西省河曲县人,府谷县文工团小旦演员,国家四级演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榆林市二人台研究会会员。2004年于府谷县职业中专文艺班毕业后招聘到府谷县文工团,先后在二人台《王成卖碗》、《叔嫂情》、《盼儿媳》中扮演主要角色。2010年5月参加“第三届陕西省小戏、小品大赛”,扮演二人台小戏《盼儿媳》中的花花,获优秀表演奖。
  史春惠,女,1989年2月生,府谷县海则庙乡杨庄则村人,大专学历。2001年9月至2004年7月就读于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器乐系;2005年9月至2008年6月就读于北京科技职业学院器乐系,并为本校民乐团演奏员;2008年12月31日招聘为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扬琴演奏员。2008年6月荣获第五届“星星火炬”中国青少年艺术英才推送活动陕西赛区器乐组一等奖;2011年5月25日,受中国音乐家协会的委派,参加了在匈牙利举办的“布达佩斯21世纪国际艺术节中国之夜合唱音乐会”,演奏了二人台曲牌《绣荷包》,受到广泛好评。
  周娜,女,1988年7月6日生,府谷县墙头乡墙头村人,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小旦演员。
  李娜,女,汉族,1989年11月生,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苏岱召毛岱乡人。毕业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西部民间艺术学校,小旦行当。2008年12月31日招聘到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擅长表演跑场二人台《挂红灯》和《打金钱》。2011年5月25日,受中国音乐家协会委派,参加在匈牙利举办的“布达佩斯21世纪国际艺术节中国之夜合唱音乐会”,演出了跑场二人台《挂红灯》受到好评。
  杨伟,男,汉族,1989年生,陕西省子洲县城关镇杨大沟队李家墕村人。毕业于陕西省榆林市艺术学校;2009年招聘到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担任笙演奏员。2009年10月在“第三届中国呼和浩特二人台民歌大赛”中演奏的二人台曲牌《推碌碡》获二等奖;2011年5月25日,受中国音乐家协会委派,参加在匈牙利举办的“布达佩斯21世纪国际艺术节中国之夜合唱音乐会”,演奏了二人台曲牌《绣荷包》,受到好评。
  魏福强,男,汉族,1992年4月21日生,内蒙古包头市萨拉旗明沙淖乡魏家圪蛋村人,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小生演员。2008年9月毕业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西部民间艺术学校;2008年12月31日招聘到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在二人台《叔嫂情》、《打金钱》、《挂红灯》、《欢乐年华》等剧目中扮演主要角色;2011年5月25日,受中国音乐家协会委派,参加在匈牙利举办的“布达佩斯21世纪国际艺术节中国之夜合唱音乐会”,演出了跑场二人台《挂红灯》受到好评。
  第十节 大事记
  新中国成立前,“府谷二人台”艺人贫困潦倒,颠沛流离,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为了生计,三搭一伙,五结一班,被迫背井离乡沿途卖艺卖唱,靠民间婚丧事务,挣来少量钱物维持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广大艺人们政治待遇上得到了提高,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党的文艺路线指引下,各地普遍成立了以演唱二人台为主的业余剧团。国家各级文化单位经常组织民间艺人培训,举办各类文艺调演,挖掘整理民间文化遗产,促使府谷二人台从内容、形式、唱腔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从此,二人台不再是过去卖艺谋生的工具,而是成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必不可少的武器。二人台的各种活动也被视为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被载入史册。
  据府谷籍二人台艺人丁喜才先生回忆,清同治元年(1862)府谷出现二人台班子。演出形式为走家串户“打玩艺儿”。
  1904年
  清光绪三十年(1904)七月,包头市东河区遭洪灾,府谷县黄甫镇秀才魏三俊在包头西淖包开设的字号(商铺)被洪水冲得一贫如洗而破产。回到故里根据当时的情景编出了二人台清唱《水刮西包头》。
  1912年
  中华民国元年(1912),陕西省神木县艺人韩首发组建起戏班子,称“醒民社”,以演唱道情和“打玩艺儿”为主。
  1948年
  中华民国三十七年(1948)春,府谷县举办文艺会演,主要演员有丁喜才、党四毛、杨臭小、王青怀、杨怀银、能荣等126人。丁喜才自打扬琴自唱《五哥放羊》、《尼姑思凡》,获演唱一等奖。会演结束后,府谷县麻地沟成立起第一个“风搅雪”业余宣传队,为小曲(二人台)、晋剧、道情“三下锅”的文艺团体。丁喜才负责业务指导。
  1952年
  陕西省府谷县派丁喜才、柴根参加榆林地区民间艺人集训班。其后,丁喜才参加地区民间文艺会演。
  1953年
  陕西省神木县举办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开幕式盛况空前,游行队伍由三十几个(含府谷10个队)代表队组成,每队前面高举代表队旗,由四胡、梅、板胡、二胡组成的乐队,边游行边伴奏,演员身穿演出盛装,边唱边表演,真可谓五彩缤纷,歌声嘹亮,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大街两旁站满了群众,游行持续了四五个小时,晚上开始会演。此次会演的获奖选手参加榆林地区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府谷丁喜才自打扬琴自唱了《五歌放羊》、《尼姑思凡》,韩娥女、王秀英合演二人台《五哥放羊》、《挂红灯》。
  同年府谷县丁喜才参加陕西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自打扬琴自唱《五哥放羊》、《尼姑思凡》轰动会场,荣获头等奖,北京民乐广播电台录了音并灌制唱片在全国发行。
  1954年
  举办陕西省神木县第三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开、闭幕式游行与第二届相同,参赛队仍为神府两县各乡镇代表队。
  1955年
  陕西省府谷县举办第二届民间文艺会演。参加会演的民间艺人有全孝先、杨臭小、党四毛、郝院、郭玉麟、杨怀银、苏彦明、陈维业等137人。会演后整理印刷《陕北二人台》上、中、下三集,收入二人台曲牌46首、传统剧目51个、民歌33首。首次发行《十里墩》、《恩惠子挎嫂嫂》。同时,神木县、府谷县积极准备参加榆林地区第三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节目。参加完榆林会演后,榆林专区确定参加省上的会演节目,其中有府谷县获歌舞类一、二等奖节目,由陈维业导演的跑场二人台《拜大年》、《十里墩》;有神木获一等奖节目,由刘文刚、马进德表演的二人台小戏《打樱桃》。
  1956年
  陕西省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在省城西安举行,府谷县的《拜大年》、《十里墩》分别获一、二等奖,神木县的《打樱桃》获小戏类二等奖。
  1957年
  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在北京举行。陕西省选派神木县折侯信,魏怀刚代表陕西省晋京参演。合奏了二人台曲牌《双飞燕》,轰动京城,荣获一等奖,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及音乐家李焕之、王方亮等领导亲切接见了演员。会演结束后,获奖选手留驻北京一月余,为首都各大艺术院校、文艺团体、驻京部队巡回演出。
  1959年春
  神木县举办第三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府谷县组织城关,麻镇、黄甫、哈镇、孤山、新民、老高川、碛塄、武家庄、庙沟门等10个代表队142人到神木参加会演,神木县20多个乡镇各组织一支代表队参加,府谷县演出的由陈维业编导,韩娥女、王秀英表演的二人台表演唱《二仙女夸公社》、《二姐妹游新民》获一等奖;神木县刘鲜娥、许花花表演的《十对花》、《刘海砍樵》获二等奖。府谷县的韩娥女、王秀英、权孝先、刘一民分获表演奖。
  1960年
  2月,府谷县举办第一届农村业余文艺会演,参加会演的有12个农村业余剧团199人,演出节目26个,其中自编节目6个,在演出的节目中,除了两个节目是道情和晋剧外,其余的全部为二人台。
  1961年
  9月10日,神木、府谷两县分设。
  1966年
  11月,陕西省府谷县举办第二届农村业余文艺调演,有21个人民公社和12个农村业余宣传队共198人参加,演出二人台节目36个,清水人民公社演出的二人台小戏《礼物》、墙头人民公社演出的二人台表演唱《学大寨》、新民人民公社演出的大型二人台剧《血海深仇》获创作奖。
  1969年
  神木县刘明德应神木工程队邀请,将二人台音乐移植在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上,演出后很受群众欢迎。
  1971年
  府谷县举办第三届农村业余文艺会演。有23个人民公社组队参加。演出的剧目基本是“样板戏”,音乐基本是二人台,有一少部分是京剧、晋剧和秦腔。清水、黄甫、麻镇、墙头、武家庄人民公社被评为全县文艺活动先进集体。
  12月,榆林地区举行全区现代戏会演,府谷县文工团创作的大型二人台歌剧《青松崖》参演。该剧的编创人员是:编剧李长琪,作曲温国庆、陶承东,导演郭青山。
  1972年
  12月,榆林地区举办现代戏会演。府谷县文工团创作的二人台表演唱《养猪乐》、二人台小戏《红心朝阳》参演,其中《红心朝阳》获创作奖。
  1973年
  榆林地区举办戏剧创作会演,13个文工团演出7天,府谷县文工团编创的二人台小戏《回延安》、《一颗红心》参演,其中《回延安》获音乐创作奖。神木县文工团编创的二人台小戏《水到渠成》、《木匠上工》参演。
  1975年
  榆林地区举办全区现代剧创作会演,府谷县文工团编创的二人台小戏《老同志之间》,神木文工团编创的二人台小戏《红梅》、《绣春曲》,二人台坐唱《庄户人家好卫校》参演。
  1976年
  3月,榆林地区举办全区现代剧会演。神木县文工团演出了二人台小戏《争水》,二人台坐唱《小闯顶风》,二人台小戏《机声隆隆》;府谷县文工团参演的节目是二人台小戏《一个心愿》。
  1978年
  5月,陕西省现代剧会演在西安举行。榆林地区文工团的二人台《分鸡蛋》参演。
  1978年
  12月,榆林地区举办民间文艺调演,府谷县文化馆编排的一组二人台节目参演,王向荣、杨玉娥、谭二郎、邬志奇、周秀英获优秀表演奖,文化馆获组织奖。
  1980年
  10月,榆林地区组团参加陕西省群众文艺会演。府谷县选送二人台《挂红灯》、《姑嫂挑菜》、《五哥放羊》、《打金钱》、《兄妹赶集》赴省城参演。演员有王向荣、屈增明(神木选送)、邬果英、孙飞、梁憨、淡文斌、王三。二人台表演唱《挂红灯》、二人台对唱《兄妹赶集》、二人台小戏《姑嫂挑菜》获一等奖。
  1981年
  12月,榆林地区举办全区现代剧会演。府谷县文工团由郭侯绪编剧、作曲的二人台小戏《喜事新风》,由赵继杰编剧的二人台小戏《照价许亲》,陈日升编剧的二人台小戏《定亲》参演,其中《喜事新风》获剧本三等奖;赵玉莲、丁金凤、韩永厚、甄美霞、陈日升获表演奖。
  1982年秋
  榆林地区举办现代戏调演,府谷县剧团的参演节目是陈继春编剧的二人台小戏《郑成林待客》。
  1983年
  10月,榆林地区举办民间文艺调演,府谷县文化馆参演的二人台剧目有《闹元宵》、《挂红灯》、《卖菜》、《民歌对唱》。《闹元宵》获演出奖。武玉英、王向荣、赵金玲、邬果英、王清玉、安桂清、李月琴、谭冬生获表演奖;由孙飞等人演奏的二人台曲牌《巫山颠》获演奏一等奖。神木县晋剧演出的二人台小戏《卖菜》、《姐姐、婶子、妈》及改编民歌《咱村村庄户人喜心窝》、《山沟沟盖起电灌站》参加调演。刘霞、薛聘芳表演的《卖菜》获演出一等奖。
  同年神木县晋剧团创作演出的二人台小戏《典型局长》参加陕西省小戏展演,高海平、孙枕、李襁玉、乔哑泉获优秀表演奖。
  同年12月,府谷县二人台歌剧团正式成立,隶属文化局,业务由文化馆管理。剧团实行半农半艺,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
  1984年春
  神木县剧团编创的二人台小戏《典型局长》和清涧道情《接婆姨》、歌剧《抓游医》参加陕西省新剧目展演,
  1985年
  陕西电视台拍摄王向荣与赵青演唱的二人台《五月散花》,并编入艺术风光片。1月25日,府谷县文化局下发民间二人台歌剧团领导任命文件:府谷县文化局府文发(1985)005号“为了加强我县民间二人台歌剧团的领导和管理工作,经本团推荐,局务会研究决定,由承包人王清玉任团长,李鹏、王媚旦二同志任副团长,希接通知后就任工作”。
  1986年
  府谷县文化局下发府文发(1986)09号文件,《关于重新组建府谷县二人台歌剧团的通知》,为了发展民间艺术,挖掘民间遗产,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遵照县政府1983年10月17日第14次会议决议之精神,经文化局1986年6月28日局务会议研究决定,重新组建府谷县二人台歌剧团。剧团仍属业余性质。半农半艺,争取长年活动。人员、财务均按国家正式单位的管理办法管理。……特此通知。”府谷县文化局下发府文发(1986)10号文件《关于王清玉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经1986年6月28日局务会议研究决定,王清玉同志任府谷县二人台歌剧团副团长(主持工作),吕二利同志任副团长。同时免去王清玉、李鹏、王媚旦的原任职务。
  1987年
  府谷县晋剧团编创的二人台小戏《夕阳情》、《秋月曲》参加榆林地区小戏调演,分获一等奖和优秀奖。陈日升、赵凤凤获表演奖。
  1989年
  7月,府谷县晋剧团编创的二人台系列小戏《审夫》、《换胎》、《母老虎搬家》参加榆林地区小戏调演。赵凤凤、赵香香、赵利平、王忠义获优秀表演奖。
  1990年
  5月,府谷文化馆邀请60多名二人台艺人,利用4天时间,对流行在府谷县的传统二人台剧目和唱腔进行挖掘、搜集、整理,为陕西省的戏曲集成提供了80多个二人台曲目。同年,府谷县业余歌舞剧团成立,以演唱二人台为主,由县文化馆领导。
  1991年
  榆林市民间艺术团李静林团长、景通玉副团长创作的二人台对唱《神府儿女惹人爱》由王向荣、郭云琴演唱,并参加陕西省新剧目调演,分别获创作奖和演出奖。
  1992年
  榆林市民间艺术团王向荣、郭云琴演唱的二人台传统剧目《打连成》、《打金钱》参加文化部在昆明举办的全国第三届文化艺术节。
  神木县文管所干部马政川搜集整理的《陕北二人台曲牌》一书出版。
  1996年
  山西省河曲县举办“首届晋、陕、蒙三省七县旗民歌、民乐、二人台联谊赛”,参赛代表队有府谷、准格尔旗、神木、偏关、五寨、保德、河曲。府谷县的刘美兰演唱了二人台《走西口》选段,获民歌二人台类一等奖。准格尔旗的奇富林演唱了《栽柳树》,保德县的杨仲青演唱了《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分别获二等奖。
  1997年
  由府谷县文化馆改编,刘美兰、苏美云演唱的二人台《走西口》,参加陕西省“五独比赛”获三等奖。淡文珍演奏的笛子独奏二人台曲牌《五梆子》获二等奖。
  1998年
  8月,府谷县举办“第二届秦、晋、蒙三省五县旗民歌、民乐二人台联谊赛”,参赛队有准格尔旗、河曲县、保德县、神木县、府谷县。赛期三天,参赛人数160多人,赛场设在府谷县影剧院,河曲县的侯巧梅获一等奖,府谷县的刘美兰获二等奖。
  1999年
  9月22日,神木县举办“第三届秦、晋、蒙三省八旗县民歌民乐二人台联谊赛”。参加队有榆林、神木、府谷、佳县、保德、兴县、准旗、伊旗。神木郭惠霞获一等奖。同年,府谷县晋剧团、榆林地区二人台实验剧团(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创作的大型二人台剧《天是个啥地是个啥》,参加陕西省月季花文艺调演,获编剧、作曲、导演、舞美、服装奖和11个演员表演奖。
  2000年,神木县文化馆长李来栓创作出二人台小戏《仇人情》(市委宣传部更名为《冤家路宽》)、《种草》、《生娃娃》。其中二人台小戏《生娃娃》参加榆林市计生系统文艺调演。
  2003年
  2月,府谷县文化馆编创的二人台系列节目《乡音乡情》参加榆林市“榆炼杯”新世纪文艺调演,获演出二等奖,19位演员获表演奖。
  2004年
  元宵节之际,刘美兰代表榆林市参加山西柳林市举办的秦、晋两省伞头、民歌大赛,演唱了二人台《走西口》获特等奖。同年,刘美兰和辛礼生参加中央电视台(12频道)举办的西部民歌大赛,获原生态对唱组金奖。柴根获原生态独唱组铜奖和舞台风采奖,温永开获原生态独唱组优秀奖。
  4月,府谷县文化馆编排的二人台《欢乐年华》、《走西口》、《观花》、《五月散花》、《拜年》、《赶集》代表陕西电视台参加山西、内蒙古、河北、陕西四省区举办的晋、蒙、陕、冀四省区“紫晨醋爽”二人台大奖赛,王向荣、马爱军获一等奖,温永开、李琳获二等奖,刘美兰、李月琴、郭继刚、赵玉莲、闫小丽、王西玲、张亮亮、贾军、贾二清、温和平获优秀表演奖,郭侯绪获编剧奖。
  5月19日—23日,晋、蒙、陕、冀四省区“紫晨醋爽”二人台大奖赛总决赛在山西省电视台演播厅举行,来自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北四个代表队200多名演员参赛。演出传统小戏《走西口》、《打金钱》,新编小戏《父子争权》、《抢财神》、《卖妙郎》、《小小汽车门芯》,表演唱《闹元宵》、《卖菜》,对唱《五月散花》、《闹花灯》,呱嘴《王婆骂鸡》、《刘干妈》,独唱《走西口》,歌舞《霸王鞭》,曲牌《八板》、《推碌碡》等36个剧目,决赛评选出一等奖4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8个、优秀奖12个、特别贡献奖6个,赛事由四省区电视台联合举办,四省区党委宣传部长、电视台台长及有关党政领导出席。
  8月18日—9月30日,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北电视台联合组成晋、蒙、陕、冀四省区《二人台之路》专题节目摄制组,赴二人台流行地进行采风。
  9月7日,蒙、晋、陕、冀四省区二人台电视大奖赛获奖节目晋京在全国政协礼堂演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和国家有关部委负责人,并首都各界观众2000多人观看演出,演出结束后,刘云山、乌云其木格等领导上台接见演员并合影留念。又将演出实况制成《红红火火二人台》光盘发行。
  10月,陕西府谷县举办全县文艺会演,会期4天,组委会要求参赛节目必须有二人台节目,评奖时适当加分,本次会演有21个乡镇、31个县级单位计600多人参加演出,二人台节目有62个。
  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会“榆林信天游音乐会”上,王向荣、郭云琴演唱的二人台《五月散花》、《连成拜年》,温永开、刘美兰演唱的《打金钱》,刘美兰独唱的二人台《走西口》均获赞誉。
  12月,郭侯绪编创的二人台歌舞《欢乐年华》参加了银川电视台主办的“九城市(银川、西安、榆林、延安、乌海、鄂尔多斯……)春节文艺晚会”。参加演出的演职人员有:领队:郭侯绪,乐队:淡文珍、淡文斌、苏培峰、余君玲、王志强、李引富、王西林,演员:温永开、刘美兰、王忠义、贾二清、赵玉莲、闫小丽、李月琴、高成连、郭继刚、张亮亮、温和平、李琳。晚会的实况录像在各个主办方电视台轮流播出。
  2005年
  8月,由蒙、晋、陕、冀四省区联合编撰,内蒙古通志馆馆长邢野主编的《中国二人台艺术通典》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在该书中郭侯绪担任副主编,并提供了大量陕西方面的二人台剧目和资料。
  9月,榆林市纪检委举办“人间正道”全市文艺调演,府谷县纪检委选送的二人台表演唱《送四门》(编剧郭侯绪)获本次调演的最高奖金奖,赵玉莲获导演奖,刘美兰获表演一等奖。
  2006年
  6月,府谷县文化馆派队参加中央电视台和陕西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千年等一回》黄土地原生态艺术绝响品鉴会”,演出的二人台《五哥放羊》、《走西口》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被誉为“天籁之音”,整台节目在中央电视台11套现场直播。7月17日“多重视野下黄土高原音乐文化国际研讨会”北线采风团在府谷县的文庙、麻镇进行采风,听了王向荣的《走西口的哥哥回来了》和84岁二人台老艺人柴根的《摇三摆》及府谷二人台艺人们演唱的《水刮西包头》、《走西口》、《害娃娃》、《挂红灯》、《十里墩》、《卖菜》、《五哥放羊》、《尼姑思凡》等节目。7月18日“多重视野下黄土高原音乐文化国际研讨会”北线采风团到神木尔林兔、神木文体局又为其组织了二人台、山曲、酒曲演唱。
  8月,中央电视台和陕西电视台在西安摄制了府谷县刘美兰、温永开演唱的二人台《走西口》、《五哥放羊》、《五月散花》。
  9月7日,神木县委、县政府接待原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等领导,特邀府谷县文化馆二人台演出队到神木演出二人台专场。
  9月14日,榆林市成立“榆林市陕北二人台研究会”,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前来参加成立大会,研究会首批会员72人,研究会有两个团体会员,一个是神木神河二人台剧团,一个是府谷墙头二人台剧团。研究会下设两个常设机构,即演出团和文献资料编委会,演出团设在府谷县文化馆二人台演出队,文献资料编委会设在神木县文化馆。成立大会期间,府谷县文化馆与榆林市文工团联合编创了一台质量较高的“火红的二人台”歌舞晚会,8月14日晚在榆林市世纪广场演出,晚会的总策划:李涛、王效佑;总导演:郭侯绪;参加演出的演职人员150多人,主要演职人员有:王向荣、孙志宽、王晓怡、辛礼生、刘美兰、温永开、王世清、柴根、安桂清、武玉英、陈维业、孙飞、邬果英、赵玉莲、郭继刚、李月琴、苏美云、王清玉、淡文珍。《榆林日报》、榆林电视台对研究会的成立及文艺晚会做了专题报道。
  9月27日,府谷县申报“府谷二人台”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0月,刘美兰和河曲县的辛礼生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演唱了二人台《五月散花》。
  11月5日—8日,为参加陕西省百县千场农村文艺会演,榆林市文化局调集12个县区文艺团体选拔参赛节目,府谷县选定参赛节目是二人台小戏《卖鸡蛋》。
  12月5日,陕西省百县千场农村文艺会演在陕西省人民剧院举办,神木代表队的二人台吹拉唱《喜乐农家》获二等奖。
  2007年
  2月8日,陕北二人台研究会会刊——《二人台艺术》第1期印刷出版。
  6月,“府谷二人台”被陕西省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6月27日,由靖边县委宣传部、组织部、文化局共同举办的“秦、晋、蒙部分县旗二人台联谊赛”,来自山西、内蒙古、榆林市,神木、府谷、定边、靖边、榆林市陕北二人台研究会的二人台爱好者同台献艺,演出的二人台节目有《走西口》(榆林炼油厂温永开、刘美兰),二人台对唱《水利建设绘新画》(靖边水利局王世清、刘艺)、《刘干妈》(河曲王永茂)、《挂红灯》(榆林市二人台研究会薛培文、薛培凤),二人台表演唱《回娘家》(靖边张家畔镇),对唱《五月散花》(河曲辛礼生、李美香),舞蹈《西口情》(靖边采油厂曹斌、郑霞),二人台联唱《欢乐年华》(府谷县文化馆)。
  9月23日,中国音乐家协会党组书记徐沛东,副主席赵季平一行20余人来神府采风,神木县演出了《打樱桃》、《送情郎》(王世清、刘艺)、《珍珠倒卷帘》(乔振峰、高俊巧)及《酒曲》;府谷县演出了《挂红灯》(温永开、刘美兰)、《拜大年》(苏美云、李月琴)、《观花》(安桂清、郭继刚、李月琴、贾二琴)及《欢乐年华》等二人台节目。
  11月,刘明德编写的二人台《走西口》由内蒙古远方出版社出版。本书编入流传在各地的原生态民歌69首,二人台唱腔11套,原生态《走西口》山曲69首,新编歌曲9首,秦、晋、蒙有代表性的《走西口》剧本7本。
  2008年
  6月,“府谷二人台”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补充名录,就全国而言取名“二人台”。
  7月25日,中共府谷县委常委会通过县政府关于组建“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的提案,决议同意“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为财政全额预算事业单位,与文化馆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人员编制35人,即在文化馆原有人员的基础上增加35人。经过四个多月的筹备和对新招演员的考察考核,本年12月31日“府谷二人台艺术团”正式组建,新招演员26人,乐队7人。
  2008年、2009年两年,府谷县连续两年举办《府州春潮》、《春满府州》春节联欢晚会,晚会节目百分之九十是二人台节目,其中有二人台歌舞《走西口》、《火红红的春》(新编),二人台坐唱《府州春潮》(新编),二人台小戏《夕阳情》(新编)、《姊妹情》(新编),二人台对唱《五月散花》,二人台表演唱《打金钱》、《挂红灯》,二人台现代歌舞《五哥放羊》(新编),二人台音乐舞蹈《红灯笼》(新编),二人台曲牌联奏。参加演出的演职人员每届200多人。演员全部来自本县的文化馆、文工团、二人台艺术团和各行各业的文艺爱好者。两届春节联欢晚会的总策划:中共府谷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白雪梅,府谷县政府副县长郭培荣;策划:府谷县文体事业局局长谭玉山;总导演:郭侯绪;导演:赵玉莲、贾军、王忠义、柳羽梅;撰稿编创:谭玉山、郭侯绪、温永开;音乐、作曲:郭侯绪、淡文珍、苏培峰。主要演员:王向荣、马爱军、刘美兰、温永开、赵玉莲、尤侯和、郭继刚、王忠义、赵瑞香、贾军等。
  9月23日,沈阳音乐学院70周年校庆。王世清、郭云琴、刘美兰、淡文斌等人应邀参加演唱,演唱的曲目《拜大年》、《走西口》、《五月散花》、《五哥放羊》、《崖畔上酸枣红艳艳》等,在二人转的故乡演唱二人台,受到万名观众的热烈欢迎。
  10月,山西电视台《中国风》(21期)栏目播放了温永开、刘美兰演唱的《五月散花》、《这么好的妹子见不上面》、《老祖宗留下人爱人》。
  柴根(85岁)的府谷山曲清唱专辑《二道圪梁》,由中国唱片深圳公司出版。本专辑收入府谷山曲、二人台曲目48首。
  2009年
  5月,二人台艺术团投资70多万元,购置了流动舞台车。
  7月,二人台艺术团青年演员张耀参加山西省电视台举办的“走进大戏台”,演唱了二人台《挂红灯》、《惊五更》、《五月散花》节目,获得周擂主。
  10月10日—15日,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参加在内蒙古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呼和浩特二人台、民歌大赛”。温永开、刘美兰等人表演的二人台歌舞《走西口》获金奖;淡文珍、苏培峰等人演奏的二人台曲牌《绣荷包》获银奖;张耀、郝俊芳对唱的二人台《五月散花》,杨鹏程演唱的民歌《哪达达也不如咱山沟沟好》获铜奖。榆林市二人台研究会王世清演唱的民歌《走西口的哥哥回来了》获民歌组金奖,高美丽和高巧萍演唱的民歌《一圪挞挞泥捏的我和你》、《看秧歌》获铜奖。
  同年,温永开演唱专辑《陕北民歌二人台》由陕西音像出版社出版。专辑收入二人台、民歌曲目12首。刘美兰演唱专辑《吟唱黄土情》由中国国际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专辑收入二人台、民歌曲目10首。
  2010年
  1月7日—9日,在文化馆多功能厅举行《府州欢歌》府谷县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演出各类文艺节目18个,其中二人台节目9个,即:二人台歌舞《府谷欢歌》,二人台清唱《走西口的人儿回来了》,二人台鼓乐《绣荷包》,二人台表演唱《欢乐年华》,二人台小戏《姑嫂情》、《盼儿媳》,二人台对唱《挂红灯》、《珍珠倒卷帘》,二人台表演唱《新春夜》。晚会总策划: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白雪梅,县政府主管文化县长郭培荣;统筹:文体局长谭玉山;艺术总监:郭侯绪;导演:温永开;编导:赵玉莲、贾军、王忠义、杨丽娜;音乐:淡文珍、苏培峰;主要演职人员:张丽、张霞、闫林、王彪、王伟、郭继刚、刘美兰、尤侯和、赵瑞香、王丽平、王爱、拓伟、张耀等。
  3月,温永开、李琳参加第十四届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山西赛区选拔赛,温永开演唱的民歌《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获一等奖。
  3月14日,温永开参加第十四届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
  3月21日,内蒙古电视台《魅力中国》栏目播放了温永开演唱的《哪达达也不如咱山沟沟好》,同时播放了柴根(87岁)老人现编的府谷山曲二人台。
  4月,府谷县承办了“第三届陕西省小戏、小品大赛”,同时选送二人台小戏《姑嫂情》、《婆媳情》、《人格魅力》参赛。《姑嫂情》获最佳剧目奖,《人格魅力》获剧目奖。
  5月,温永开参加上海世博园展演。
  5月21日—26日,榆林市委宣传部,榆林市文联举办“书香榆林文艺周”,府谷二人台县艺术团的二人台表演唱《欢乐年华》、二人台鼓乐《绣荷包》参加了“百花争艳”开幕式晚会。《姑嫂情》、《人格魅力》参加了“第三届陕西省小戏、小品大赛”颁奖晚会。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于25日在榆林剧院举办专场二人台歌舞晚会。
  6月,陕西省委宣传部举办“农村题材剧本评奖”,郭侯绪编创的二人台小戏《姑嫂情》被评为一等奖。同时发表于陕西戏剧刊物,并推荐参加全国小戏、小品调演。
  7月,省文化厅在西安举办“陕西省群文干部技能大赛”,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派员参赛,杨丽娜、张耀演唱了《挂红灯》获一等奖,刘洋演奏了四胡独奏《尼姑思凡》获二等奖。
  7月12日,原海政歌舞团副团长霍向东、编导刘哈霞,原陕西省歌舞剧院院长尚爱仁来府谷县考察府谷二人台。府谷二人台艺术团举办了专场二人台晚会。
  7月27日,神木县举办第四届文艺调演。参演二人台节目17个。
  7月30日,榆林市陕北二人台研究会神木演出团应邀参加首届“中国康保二人台文化旅游节暨张家口市农民文化艺术节”。
  9月,杨丽娜、张耀参加山西大同举办的“二人台、民歌大赛”,演唱了二人台对唱《五月散花》,获二等奖。
  9月16日,神木县二人台学会成立。王生芳任会长,张志君、刘建波任副会长,王桂兰任秘书长。刘明德为顾问,王效佑、王爱清、王向荣、孙志宽、项世荣、张会议、李来拴、马进德为名誉会长。首批会员57人。
  2011年
  1月12日,在文化馆多功能厅举行“百强府谷 辉煌明天”府谷县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演出二人台表演唱《相亲》、二人台坐唱《新春新景》、二人台小戏《南瓜情》、二人台说口《王婆夸府谷》。晚会总策划: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白雪梅,县政府主管文化县长郭培荣;统筹:文体局长谭玉山;总导演:温永开;主创人员和二人台主要演职人员:贾军、杨丽娜、淡文珍、苏培峰、王彪、郭继刚、刘美兰、王丽平、马晓娟、温和平、王孝存、魏福强、邬丽霞、张耀、刘洋等。
  5月25日,应匈牙利音协邀请、中国音协指派,中国音协副主席、著名作曲家孟卫东,府谷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白雪梅,县长助理郭培荣,文体广电局长谭玉山率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出访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进行文化交流演出。一同出访的还有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合唱团。
  5月26日,艺术团慰问了中匈双语学校师生,受到了校方的热烈欢迎和热情接待。
  5月26日晚,参加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匈牙利音乐教师协会和匈牙利文化无国界基金会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联合主办的“布达佩斯21世纪国际艺术节中国之夜合唱音乐会”开幕式。演出了二人台坐唱《十对花》(音乐会的开场节目)、二人台表演唱《欢乐年华》、《挂红灯》等节目。晚会盛况空前,受到当地各界观众的高度赞誉和热烈欢迎。中国音协副主席孟卫东和匈牙利艺术家对府谷县二人台艺术团演出的节目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府谷二人台确实是中国民间艺术之经典,具有弥足珍贵的艺术价值。
  在匈牙利访问演出期间,代表团与匈牙利巴拉顿莱勒市达成了建立友好城市的意向。5月27日,巴拉顿莱勒市市长凯内茨·伊斯特万以及全体议员与府谷县代表团团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雪梅,县长助理郭培荣履行了签字仪式。签字仪式上,凯内茨·伊斯特万市长介绍了该市的整体情况……白雪梅常委介绍了府谷县的基本情况……双方就建立友好城市方面做了很好的表述。签字仪式结束后双方互赠礼品。二人台艺术团与当地艺术家举行了文艺联欢演出。白雪梅、郭培荣考察了巴拉顿最好的葡萄酒酿造基地。
  访问期间,全体演职人员还参观了李斯特音乐学院、捷克国家歌剧院、奥地利国家歌剧院和维也纳金色大厅,与东欧的艺术家们进行了广泛交流。这次访问使全体演职人员开阔了艺术视野,真切地感受到西方艺术的独特魅力。
  9月8日—10日,二人台艺术团应邀在世园会蝶恋花舞台演出6场,受到游园观众的好评。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姜惠丽亲临现场观摩,并做了重要指示。陕西省电视台进行了现场实况录像并播出。陕西各大媒体也做了专题报道。
  9月11日,李娜、魏福强参加在延安吴起县举办的“全省群文干部技能展示”活动,演出了二人台表演唱《挂红灯》,获一等奖。
  9月12日,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文联、陕西省民艺家协会联合举办“陕西省首届民间艺术节暨第二届民间艺术山花奖”,府谷二人台艺术团选送二人台表演唱《欢乐年华》参赛,获银奖。
  出 处:府谷二人台艺术/郭侯绪编著.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