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关中皮影》第三章 关中皮影戏的班社组织及代表性传承人 第二节 关中皮影戏班社的传承形式


  影戏班社要延续下去,就需要培养传承人。影戏技艺的传承,主要有家族式传授和非家族式传授两种形式。
  家族传承一般在家庭内部进行,不传外姓人,并且传男不传女,非常保守,这种情况在旧时的老腔皮影中体现得较为明显。老腔原本是华阴泉店村(后改名双泉村)张氏家族的家班戏,家族有规,从不外传,当时一些老腔戏迷因没有剧本和师传,很难学到。在张氏老腔皮影的传承中,著名的艺人有张坤儿、张怀英、张小六、张五常、张玉印、张志英、张喜民、张新民、张军民等,全都是张家族内人。后来被外姓“窃走”,无奈之下,张家老腔后人才“破了戒”,不得已才开始教族外人,老腔的传承和影响也由此扩大了。
  张家老腔戏班传承流变的脉络,据张喜民讲,从前向后推,大致是:西汉粮仓军营的说唱表演、三河口船工号子(黄河、渭河、洛河)……(清末民初的)张坤儿→张孟儿……→张怀稀→张尚才、张尚坤→张五常→张玉印→张小六→张全生→张喜民、张新民、张军民。关于老腔的传承流变需要说明的是:此标示法只能按年代分,而不能按张氏家族内部的辈分来分,因为同一辈分的人可能相差几十岁,如喜民、军民跟新民的父亲全生是同一辈分,但年龄上却要小几十岁,而与全生之子新民是同一年代人;张五常、张玉印、张小六、张全生是同一年代人,辈分却不同。同理,其师徒传承关系也较复杂,并非简单的上辈传给下辈,同辈传承的情况不少,上下辈逆传的现象也难说没有。
  随着老腔戏班的发展,老腔皮影演出活动逐渐繁荣,艺人们的足迹东到河南、山西,北到大荔、朝邑,西到临渭,南到商县。1956年,张全生、任浪鱼等加入革新礼,参加了陕西省第一届皮影木偶观摩会演,获得了演唱奖和表演奖,张全生获得了荣誉奖。张奉军的《借赵云》获得了二等奖。1956年,老腔《借赵云》搬上了大舞台演出。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华阴经常活动的班社有7个,在潼关活动的1个,蒲城2个,从业人员近70名,但影响最大的要算张全生和王振中。张全生全面继承了张氏的家戏传统,唱功精湛,在陕西省戏剧会演中荣获“老腔正宗”的称号;王振中聪明好学,有文化,理解力强,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对老腔戏的继承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应邀在张艺谋导演的《活着》中做幕后主要演出者之一。
  师徒传承主要是随班带徒,师傅经过考察,选定徒弟,徒弟在举行拜师仪式后,就可以跟随师傅学艺了。学艺时间一般是3年,有些时候要看徒弟的天分和悟性。有的师傅比较保守,就要靠徒弟自己领会和练习。徒弟为了学好技艺,必须讨好师傅,让师傅尽快传授给自己重要的东西。师徒关系好,自己努力的话,一般都会学有所成。如“华阴三杰”史长才、段转娃和王平安跟随德润学艺,3人中王平安家里条件较好,少时有些文化素养,能读能写,在学艺中进步较快。史长才和段转娃家境贫寒,没有上过学,目不识丁,只能靠师傅逐句地教唱,死记硬背,拿下一本戏至少也得花几个月的工夫。旧时,师傅收徒弟不能草率,先要送礼,还要焚香,给师傅行三叩九拜的礼。学艺中,徒弟若有失误或漫不经心,就要遭到体罚,俗称“忤孽教”。师傅体罚徒弟的方式一般是顶乐器。由于悟性的差异,段转娃受到体罚最多,而且往往是顶大鼓。每逢出门演戏,徒弟要小心地服侍师傅,做好“吹(灯)、拉(驴)、打(铺)”三件事。在师傅的悉心传授下,史长才、段转娃、王平安3人很快掌握了全部的传统演唱技艺,各自显露出卓越的才华,20岁左右就都能独自领衔出台了。
  新中国成立后,除带徒弟的传统方式外,还出现了政府出面举办培训班的形式,请技艺高的艺人做老师,讲课传艺。
  出 处:关中皮影/梁志刚著.—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