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南端公》 第八章 陕南端公戏流布环境初探


























      
  陕南端公戏,在陕南山区流传了千百年,并影响了陕南地区的乡风乡俗,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对这样一种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祭祀性戏曲剧种,其流布环境如何呢?笔者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访了秦巴山区现存的端公戏坛班,查阅了地方史料,并与端公老艺人和当地群众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端公戏,起源于巫师(端公)跳坛驱妖除邪的音乐舞蹈活动。东汉末,张鲁在汉中创“五斗米教”,推行政教合一,使职业或半职业化的端公得以产生并流传下来。为了吸引观众,取悦事主,端公在演、跳、唱诸方面广泛吸收民间艺术的营养,不断积累发展。后又与“大筒子”戏相结合,增加伴奏和陪唱,吸收融会了山歌小调和民间舞蹈之长处,使曲调得以固定。至清咸(丰)、同(治)时期(1851—1862)终于形成了一种民间小戏。端公戏历来无科班可言,处于一种松散自由的半职业化状态,但传艺一般皆有特定的师承关系,口授身传。南郑、西乡、城固、留坝等地先后出现过白家班、黄家班、聂家班、袁家班、熊家班、尤家班等小型戏班,知名的艺人有郭兴汉、杨登明、程代礼、郑民宏、吴访秀、何本厚、何廷贵、赵光恩、常芝兰、刘子洲等。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为秦岭南坡地带,中为汉江两岸的平川盆地,南为大巴山系的北部地带。境东与安康地区贯通,境南与川北毗邻,境北与关中相交,境西与陇东南接壤。
  汉中市辖境80%左右处于北纬33°~34°和东经106°~108°之间。全境75%为山地,15%为丘陵,只有10%的平坝。
  全市辖汉台区、南郑、城固、洋县、勉县、西乡、宁强、镇巴、略阳、留坝、佛坪1区10县,市政府驻汉台区,人口约380万,总面积28000平方公里。
  据《史记·高祖本记》之注引《正义》载:“梁州本汉中郡,以汉水为名。”《华阳国志》也载:“因汉水名也。”宁强县内的嶓冢山,为汉江源头。
  陕南山高沟深,交通闭塞,灾难频繁,生活相对贫困,因而端公戏的流布也较为困难,但从另一方面讲,也为端公戏能更多地保持原生态提供了屏障。
  笔者想以宁强县为例来说明陕南端公戏的流布环境。只因这里山高水密,气候无常,旱涝不均,则灾难更加频繁。据史志载,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至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短短的332年间发生大灾16次,平均20年一次。较大的灾难如下:
  太祖洪武四年(1371),陕西旱饥,汉中尤甚。五年六月大雨暴溢……成祖永乐十四年(1416)五月庚申,汉水涨溢,淹没公私庐舍无存。宣宗宣德元年(1426)旱;三年(1428)又旱。英宗正统七年(1442)饥。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夏,大雨,伤禾,民多疫。十七年(1504)夏旱,秋雨雹伤稼。
  世祖章皇帝顺治十一年(1654)五月初八日夜,地震摇曳如荡舟,屋瓦飞落,墙垣倾塌,次日复动,累月不息。圣祖仁皇帝康熙元年(1662)六月,大雨六十日,十八年(1679)霪雨四十日,如倾盆者一日夜,大水漂没民居。四十二年(1703),府属南、褒、沔等七州县水患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不仅天灾不断,战祸更是接踵而至。
  清康熙三年(1664)至光绪五年(1879),在这215年之间,共发生大的战事10余次,兵祸匪患,让老百姓更无宁日。
  康熙元年(1662)六月,大雨六十日。三年(1664)正月,川督李国英进剿蜀中巨寇……贼遁入天池寨。杜敏等统兵进剿,刘二虎势穷自缢,郝摇旗、袁宗第夜遁。十三年(1674)三月,安西将军瓦尔咯等,败吴逆伪总兵叶某,克复阳平关。五月,安西将军叶赫等自汉中抵七盘关,破贼于关口及种子铺山下。九月,伪将军何德成自昭化赴二郎关截粮饷,官军击败之,擒伪都司贺腾龙。十一月,参将陈应奎等夜袭贼于宁羌州。十二月,广元大兵缺饷两月,略阳粮艘为贼所劫。贼又屯聚七盘、朝天诸关,饷道梗塞。癸巳,陕西提督王辅臣兵叛于宁羌,经略莫洛遇害。大将军贝勒董额退保汉中。十八年(1679)十一月,赵良栋复略阳,寻复阳平关。
  嘉庆二、三年(1797、1798)至六、七年间(1801、1802),经略额、参赞德两大帅剿除教匪,贼急则折回汉中等处。齐二寡妇、高三、马五诸大股往来多至宁羌。二年(1797),教匪齐二寡妇自东路罗村坝,屯州之东山寺南河坝。彼此德参赞、恒将军官兵驻扎教场坝、黎家坝两处,会合追赶,由天台山下至二郎坝,入墁川坝,窜至川境。六年(1801),教匪高三、马五在州东铁锁关漏风垭一带焚掠,额经略、杨提军杀贼大捷,部下马肱龙生擒首逆高三,余众逃散。十九年(1814),贼首龚贵由黄官岭经铁锁关至大安镇,杀死百姓数十人。前凤县华州知州刘率领乡勇,会同本营游击林向荣,带兵追赶,贼同大安导岭沟窜入略阳境。
  同治三年(1864),兵燹之后饥馑,因之斗米价值两千五六百文,杂粮亦一千四五百文。
  以上资料证明,在封建皇朝统治时期,陕南地区人民群众生活贫困,山区尤甚。在这样的环境中,群众依赖端公,患疾病时延请端公是很自然的事情,此则更有利于陕南端公戏的流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成一方风俗,而宁强的风俗更有独特之处:“风俗兼南北,语音杂秦蜀”“疾病信巫师”。
  据清道光《续修宁羌州志》载:“(宁强)风俗兼南北,语音杂秦蜀,冠不加三,婚必亲迎。疾病信巫,治丧则裂帛为礼,遇清明则祭墓焉。”“十年前绝无赌博。顷,少年游冶以赌博败身家者不一。村落之民不知尚学,童子有习刀笔,甚至有终身不识丁者。疾病信师巫,而乡村更甚。”
  笔者在近一两年内,曾多次走访宁强,所见所闻,虽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地理环境未变,民风亦未大改,山民纯朴有加。笔者想,古人对此风尚该有什么评价呢?有什么感触呢?笔者在史志中查到两首王士正的诗,从中可以猜想当时的一些情景。
  宁羌州
  王士正
  逶迟辞北阙,浩气赋西征。
  天险金牛峡,悲歌猛虎行。
  岷峨连雨气,沔汉走江声。
  三户遗民少,萧条见废城。
  宁羌夜雨
  王士正
  不信无晴日,曾闻有漏天。
  武都连夜雨,巴子几人船。
  山人氐中乱,寒临僰道偏。
  荒城闻鼓角,回首意茫然。
  王士正(1634—1711),清山东新城人,初名士祯,卒后因避雍正皇帝胤祯讳,追改士正,乾隆时,命改士祯,字子贞,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士祯善文、词,尤工诗,以神韵为宗,主诗坛十余年,与朱彝尊并称朱王,著有《带经堂集》《池北偶谈》《渔洋诗话》等数十种。
  在其他诗人的诗中诸如“三户遗民少,萧条见废城”的描写随处可觅。试想有如此的环境,有如些的朝廷,山民们不信巫信谁?有病不找端公找谁?在悲苦愁闷的生存条件中精神的抑郁可想而知,而端公迎神、庆坛、祛邪、禳灾的“耍坛戏”正好满足了广大山民这一精神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端公祭祀这一现象终究是要消逝的,而端公戏的流布随着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提高,则依然如春风中的野草生生不息。
  出 处:陕南端公/王继胜,王明新,王李云编著.—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