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南端公》 第十四章 陕南端公戏的保护(1)






















     
  一、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做法
  汉中历史悠久,是汉文化、蜀文化、楚文化、秦文化的交会之地,文化底蕴丰厚,为了弘扬和繁荣民间文化,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政府部门有关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精神,我会(汉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在2004年5月即成立了“汉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抢救民间文化领导小组”,2004年6月成立了“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学会”,2005年7月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为了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协会的主要领导挂帅,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参与,制定了较为系统的工作计划,落实项目、落实人员、落实资金(由汉中秦巴民俗村赞助)。几年来,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1.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民间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筛选具有特殊价值的民间文化遗产。建立健全民间文艺家各类档案文字3册,包括600多人,近30万字,图片2万余幅,录制影碟600盘。收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民俗文物千余件,全部建档并保存于汉中民俗博物馆。
  2.加强优秀民间文化传承人保护工作。建立档案,定期走访,协助解决诸如艺术传承、个人生活、身体健康等方面的困难,对具有重要价值的技艺、绝活,采取重点扶持政策,鼓励带徒授艺,使民间绝技后继有人。
  3.培养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和组织能力的民间文化保护工作队伍。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我们聘请了有关专家担任领导,按学会、学科制定研究项目,定时定责完成任务。
  4.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采风、收集、整理、编辑出版等工作,要求参与人员在项目上分工合作。力争做到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检查,有落实。
  当前,优秀民间文化的传承人大多年事已高(调查中有个老端公已94岁),技艺近乎失传,人亡歌息、人去艺绝的现象十分突出,保护传承人的工作已经迫在眉睫。传承人保护工作最大的困境是资金短缺。虽然我们已通过汉中秦巴民俗村等赞助或垫付等途径获得资金30多万元,但由于资金缺口太大,想做而无法做到的事情还有很多。
  二、举办“全国文化遗产日”宣传展演活动
  2006年6月10日上午,汉中首次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在汉台区北街口街心花园隆重举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许秋雯、市文联主席王蓬、市文化文物局副局长梁厚平参加会议并指导工作,市民协主席王继胜代表主办和承办单位讲话。市民协汉台、南郑、城固、洋县联谊会近百名会员参加活动。
  这次活动是汉中市委、市政府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精神,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文物局、市文联主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承办的宣传汉中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次重大活动。本次活动受到市委副书记何振基的高度重视,他听取了有关活动筹备情况的汇报,并对相关工作做了重要指示。
  6月10口上午的北街口街心花园广场一改往日清静悠闲的状况,“热烈庆贺汉中首次文化遗产日活动隆重举行”的大幅标语格外引人注目。在悠扬的民乐伴奏声中,5000多份宣传资料和《民俗村》《民间》等报纸被市民们一抢而空。事先录制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总体目标的录音广播一遍一遍地播放,参观的人群挤满了广场。300多幅民间艺术作品充分展示了独具一格的陕南剪纸、汉中傩舞、汉中工艺美术和汉中的名镇名居。汉中曲子、汉调桄桄、秦腔、京剧、越剧、黄梅戏、山歌、民歌、号子、快板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的演出,博得了阵阵掌声。由艺术家们参与的书画、剪纸的现场表演更让市民们一饱眼福。
  中午时分,烈日骄阳下的演职人员、工作人员看到仍不愿离去的市民,又延长了半个小时展览和演出,这次活动有千余市民参加。活动还受到陕西电视台、汉中电视台、汉中日报等多家媒体重视,当晚,省市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对本次活动做了详细报道。
  类似的活动在2007年6月、2009年6月又连续举办了2次(受“5·12”四川大地震影响,2008年未举办),演职人员达300多人次,观众达数万人。尤其对展出的“省级非遗保护成果”,市民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部分学校组织中小学生集体观看。市民反映强烈,对文化遗产有了新的认识,对非物质文化“不是东西”的文化遗产的保护觉悟已经觉醒。
  三、举办傩舞端公戏大赛活动
  汉中首届傩舞端公戏大赛总结报告(2005年4月28日至5月5日)
  陕南民歌节组委会:
  根据组委会安排,民歌节第二分会场汉中秦巴民俗村举行的“汉中首届傩舞端公戏大赛”已圆满成功,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汉中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厚。傩舞端公戏作为民间文化艺术,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代代相传。为了挖掘、保护、抢救这一颇具地方特色的濒临失传的文化遗产,特举办这次傩舞端公戏大赛,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回顾3天来的比赛,呈现出如下特点:
  ①各参赛队组织性强、积极性高;②演出认真,准备较为充分;③展现绝技,相互学习,交流活动活跃;④主题鲜明,内容健康;⑤客观、公正、公平竞争。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编剧、优秀的剧目、优秀的音乐创作和优秀的艺术表演者。
  我们决心以此次大赛为契机,转变观念,增进交流,进一步关心傩舞、端公戏这一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进一步发现新人、培养新人,收集相关的资料;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傩舞、端公戏,去伪存真,推陈出新,创作出更多艺术水平高、思想健康、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时代艺术品,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具体做法如下:
  (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促进民间文化普及发展
  1.将抢救、挖掘民间文化遗产活动的宗旨贯穿在活动中。协会以“傩文化”及“汉中曲子”二项内容向中、省民协及省文化厅申报了“民间文化遗产抢救项目”,成立了“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委员会”,制定了工作计划,本次大赛活动是傩文化研究成果的重要展示。
  2.精心组织、积极参加民歌手擂台赛和民俗表演,本会按组委会安排,选派了12名民歌手、36名演员参加了陕南民歌节活动,其中7名歌手进入预赛,1名歌手进入决赛,参加的傩舞及民俗展演受到好评。
  3.大赛活动吸引了数万名观众。在秦巴民俗村分会场,来自11县区的18支代表队、近300人的演职人员上演了20场端公戏和8场傩舞表演项目。本次大赛评出一、二、三等奖各1名,优秀剧目奖5名,优秀编剧奖2名,优秀音乐奖4名,优秀组织奖4名,优秀表演奖21人。总计奖项39个,奖金及各种费用万余元,均由秦巴民俗村承担。演出阵容强大,内容丰富多彩,参赛演职人员热情高涨,观众情绪活跃。
  4.大赛活动促进了民间文化的普及提高,参赛剧目均是在民间经常上演并受到老百姓喜爱的端公戏。思想内容健康,戏剧情节丰富,音乐伴奏有创新,艺术性较高。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还组织有关人员针对傩文化和端公戏的传承发展召开了2次研讨会。本次大赛还积累了大量的活动资料,拓宽了民间文化的研究思路,促进了民间文化活动的普及和民间文化研究的发展。
  (二)优秀剧目点评
  在汉中市首届陕南民歌节傩舞端公戏大赛中,有8个剧目在初赛中脱颖而出。在决赛中,这8个剧目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剧目奖。决赛当天大赛组委会即组织大赛评委和有关专家对以上剧目进行了点评,分述如下:
  《吹鼓手招亲》(一等奖)、《两亲家打架》(二等奖)、《常喜欢》(三等奖),以上获得本次大赛大奖的3个剧目,从整体上看,剧本编得好,其中有著名作家裴斐的剧作;演员演得好,表演水平较高,演员感情真切,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乐队阵容强大,整体素质高,演奏者都有娴熟的技巧;音乐设计有创新,内涵较为丰富,曲调和谐,能与剧情融为一体;服装、道具符合剧情需要,走场干净不拖拉。其余5个优秀剧目,各有千秋,比分差距很小,但都有不同的失误。有的是戏剧矛盾不够突出,有的是生活细节过于失真,有的是演员配合欠和谐,有的是走场不干净、拖拖拉拉,有个别演员未能完全进入角色,有个别演员表演呆板、没有个性化,等等。参评者一致认为,当今群众文化活动较为普及,歌、舞、小品、小戏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是最受欢迎的,也是最基本的项目,而端公戏作为汉中地方剧种更应予以关注。
  在这次大赛中,《抢财神》《夫妻参加自乐班》2个剧目获得了优秀编剧奖,这2个剧目都是农民自编自导的,立意新颖,思想内容健康向上,矛盾冲突激烈,情节感人,戏剧性强,演出效果较好。另外,《抢财神》《金橘湾》《常欢喜》《娶女婿》等4个剧目还获得了优秀音乐创作奖,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音乐设计有特色,符合剧情发展,曲调和谐,优美动听,艺术表现力较强。
  (三)说说端公戏《金橘湾》
  端公戏是一种植根于陕南城乡,深受广大群众热爱的地方剧种。巴山语言的道白,经加工后的端公调唱腔,贴近生活的内容,具有旺盛的生命力。《金橘湾》就是其中一例。
  20世纪90年代初期,某地村民把一家承包的果园给轰砍了,表面现象是“红眼病”作祟,究其实质是人们的观念滞后,受老套套、老框框的束缚,对改革的认识落后。改革这么多年了,把这种落后观念表现在舞台上,可使人们从思想上产生各种反思。
  根据这一构思,尹春生同志在对该剧编到时,首先设计了先进青年——承包果园、辛勤耕耘的肖飞。戏剧,就要有矛盾冲突,肖飞的对立面就是秦组长,此人平时占惯了集体的便宜,见肖飞承包的果园又丰收了,顿生妒意,加之自己的儿子瓜瓜说亲,玉梅未允,而玉梅又同意了肖飞的婚事,秦组长说:“除了我瓜瓜,她玉梅嫁给谁,谁家就没好日子过。”于是挑起村民轰砍肖飞承包的果林,达到震撼观众心灵的效果。
  中国人往往喜欢大团圆的结局。尾声处理为秦组长的官司告输,玉梅、肖飞二人有情人终成眷属。
  配上《一分工》的端公调后,该剧先由金华文艺队演了20多场,后由中山文艺团上演,深受广大城乡群众喜爱。2004年参加陕西省农村小戏、曲艺、新民歌创作评奖中,荣获一等奖。
  (四)神秘的汉中傩(舞)戏
  在观摩了全部端公戏的演出后,专家学者给予了很高的赞誉,他们认为,这次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组织南郑、宁强、镇巴等县的18个民间傩(舞)戏代表队,在宗营镇秦巴民俗村进行的精彩表演使人大开眼界。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只闻其名、不见其面的这一民间艺术濒临绝迹,在国家文化部门发出通知,全力进行抢救的紧迫形势下,在汉中傩(舞)戏得此亮相,令人大开眼界。
  汉中傩(舞)戏是多种宗教文化的混合产物,融合了上古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宗教文化和民间艺术。它的最大特征就是把面具作为造型艺术的手段。傩师戴上面具表演是为了隐蔽自己,把普通凡人装扮成驱鬼逐疫的神仙形象。面具刚产生时,它是神鬼符号的标志,进入戏剧就取代了化妆,可以使演员迅速登场,后来的端公戏由于更加生活化和人性化,便把面具淘汰了。
  至今,秦巴山区依然流传的“羊角舞”“羊皮鼓”“耍坛”“跑桥”等祭祀性舞蹈,实际上就是傩舞的表演。这种娱“神”又娱人的人“神”同乐,动作粗犷豪放,韵律古朴淳圆。如宁强的“羊角舞”,舞者摇胯摆臂的律动,跳步闪腿的节奏,屈膝前扑、弯腰后退的动作和今天小歌舞中的丑角动态十分相近。音乐只用鼓、钹、锣等打击乐,间或插入唢呐、大号以增添气氛。唱腔除傩歌、神歌、法曲外,吸收一些民歌、山歌、说唱小调,歌与舞、说与做,已经嬗变为戏曲型的傩戏。据镇巴傩师李森林说,早期傩戏的演职人员多由傩师们兼任,当傩祭活动演变为比较复杂的戏剧时,便适当吸收宗教活动人员参加。可见,从事傩祭活动的傩师组织——坛,和后来戏剧组织的班社同出一辙。
  汉中市秦巴山区的民间傩(舞)戏,由于以当地群众为祈晴祷雨、求五谷丰登、生男育女、儿孙幸福或六畜兴旺为主要内容(也杂有酬神驱鬼、祛灾避祸),山民喜闻乐见,代代承传下来。在此基础上衍化出来的端公戏,音乐欢快优美,唱腔刚柔相融,与其他戏曲并肩而坐。汉中歌剧团曾创作演出的《打麦场》《吹鼓手招亲》等端公戏,在省上多次获奖。
  当然,今日抢救、研讨傩文化,不是为宣传封建迷信,而是因为它对于历史学、民俗学、宗教学、神话学、人类学、民族学、戏剧学以及音乐、舞蹈、美术等学科的研究都具有很高的资料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傩文化犹如一个神秘的“信息库”,它的“密码”一旦被破译,许多学科都将取得重大突破。2005年6月中旬在南昌召开的“国际傩文化学术研讨会”,正说明我国已经掀起了一股“傩文化热”。
  (五)傩(舞)戏面具欣赏
  神鬼是人创造出来的,人反而长期受神鬼的捉弄、威压和束缚,因而祈求善神护佑、恶鬼退避,成为先民必不可少的活动。但残酷的现实和大自然并不因人们虔诚、善良而改变其固有的规律,人们只好横下一条心,以装身护面的手段扮成比鬼疫更威猛、凶厉的战将,手操兵(法)器,配合善神手舞足蹈向鬼疫宣战。奔波于神人之间的巫师,自然要以娴熟的歌舞才能达到娱神的效果。屈原的《九歌》就是优美的傩祭乐章,从内容上看,有司祭者的礼赞、祈祷,有神灵的对唱,有神灵与凡人的交流;从形式上看,有独舞、群舞和伴唱的舞蹈;从神灵上看,多为自然神,如太阳神、河神、雨神、山神,也有社会神,如小鬼及主宰人们寿命的大司命、少司命及捐躯壮士的英灵。
  2000多年前的《九歌》所描写的傩舞盛况虽难再现原貌,但从汉中秦巴山区尚保留傩戏的现状推测,现今的端公戏,除了不戴面具,音乐、舞蹈、场景都还带着原始傩舞的痕迹。随着社会的进化,神性鬼气相应减少,世俗人性的内容逐步增多,戏剧人物的个性逐步确立。城固文化馆收藏的面具,考察历史为殷商产物,全为青铜器造型。市民协组织的傩(舞)戏表演,面具多为木质雕刻而成,接近写实,面目庄重,间或滑稽,多是傩师自己制作,各自的表现手法和色彩差异较大。凡是焰眉浓烈、眼珠鼓突、头上长角、两耳如刀、獠牙外露,再加上黑、红、黄、蓝等颜色涂抹,以彰显猛勇、凶悍、狂傲、威武,如镇山将军、押兵先师等。据城固深北沟的坛师王清顺说,拥有面具的好坏、多少是评判一个傩戏班子优劣的重要标准。面具多,剧目则多,阵容就大,招徕的观众就多,坛师的声望就高。
  面具的称呼也很多,大致有棋、象、代面、假面、鬼脸、钵头、脸壳、神面,等等。若按质料细分,有玉石、象牙、青铜、木质、果壳、葫芦、牛皮、羊皮、竹篾、笋壳、布壳、纸壳及陶塑,等等。佩戴的方式,有口衔的(咬住背面的横杆),由场外人代唱代言,与哑剧表演相似;也有手持的。汉中的傩艺人全是扣在脸上,用红带子勒头。城固北山(秦岭脚下)的傩戏面也出现正直、和蔼、温柔、妍丽、忠诚的形象。不管哪种形象,皆让人感受到原始的、拙朴的、天真的美。对于这些缤纷的面具,既可以动物类、神鬼类及人类来划分,也可以善神类、凶神类和人类来划分。总而言之,它们都是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不可视而不见,甚至全盘否定,应在抢救中剔其糟粕,留其精华,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改造利用,端公戏的出现就是成功的一例。
  (六)傩舞艺人座谈会发言摘要
  蔡显安(68岁):来时还有许多顾虑,于是该拿的道具都还没拿上,作为农民,依农村的看法,扶正祛邪,36通法事,从头天下午7点时第2天清早,要10多个小时才能办完。做好研究,搞好交流,有什么活动以后会认真组织人员,不辜负领导的关怀。
  李森林(72岁):这一次大赛活动是对我们的一次开放,我们有啥支持啥,今后该带的徒弟还要带,辈辈传下来的文化要登高。不为挣钱多少,我觉得我们应顶起来,搞好传承,扎好根基,不能说这个是迷信。我们要为民间文化、为民间艺术培养新人。再有机会,细细地办,胆子会更大了。
  郭金魁:借此机会,简单地交谈一下。对民协领导的关怀、对民俗村的接待表示感谢。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对民俗文化理解认识得不够。我今年40岁,15岁开始学习傩艺。任本组组长10年,任村主任5年,在师傅面前接受得不多。我是拜师学艺,今年已有25年的历史。从内容上,在有些人看来是迷信,我看不是迷信。从治病上,阴盛阳衰,根据精神疗法给以鼓励,神药两效,使其振作,这不是迷信。给人还愿,让病者心理恢复正常,愿他们家庭平安,愿社会安定团结。
  刘德喜(60岁):我们这次傩舞大赛,是民协组织我们交流,这个民间艺术,是几千年的文化,几千年来,家家户户都安神谢土,养我为君,教我为师,是个讲究忠心报国的,是讲尊老爱幼,是祛病祛灾、救死扶生的。前辈传下来的,传给后人,多多栽培后人。不能违背法律政策,不能骗钱。
  曹兴安(65岁):这次参加傩舞、端公戏大赛,按上面领导所讲,抢救保护。我随父学艺,1982年、1983年还在汉中表演过,虽然父传子,但学得浅薄。看到了“文革”时的磨难,心里有些懒散。父辈年老后,叫跟着走,才进入学习。我们那里都是一坛,师祖就是吴二神仙,我们是第3代传人。
  出 处:陕南端公/王继胜,王明新,王李云编著.—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