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南端公》 第十八章 汉中市民间文化的继胜现象 二、为汉中民间文艺的繁荣发展而感动





















 
  二、为汉中民间文艺的繁荣发展而感动
  一
  汉中历史悠久,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因其地理位置的独特性,这里又是南北文化的汇融地。从这里翻过秦岭就是广袤的中原大地,越过巴山即是富绕的四川盆地。这里还是汉江、嘉陵江的发源地。这里气候温润,是最适合居住的地方。这里留下了众多的远古人类繁衍生存的遗迹。人类在这里遗留了大量的文明,也积淀了丰厚的民间文化。
  在汉中这块民间文化的沃土上,20世纪末,培育出“花开民间四十年”的农二哥诗社(光明日报文章),也造就了如蒿文杰和王继胜这样的民间文化的领军人物。
  原汉中市民协主席蒿文杰英年早逝,留下了“蒿文杰精神”。
  2004年5月,在汉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会上,王继胜当选为主席。短短1年多时间,汉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工作不仅保持了原有的发展势头,而且被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在几次会议上,针对民间文化的发展形势,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提出了一个新名词:“继胜现象”。老专员杨吉荣解释说:“继胜现象”是有志于干大事的人把自己的精力、才气无私奉献给文化事业,尽自己所能为后代子孙创造一个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生存环境。市文化局局长王铎说:“继胜现象”就是一个社团或一个组织,有一个高瞻远瞩的领袖人物并能团结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完成一件或几件为社会造福的事情。市委书记田杰在2005年的迎春诗会上说:“继胜现象”就是为创建先进文化所需要的无私奉献精神。
  汉中市民协的工作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领导的赞许?“继胜现象”到底是什么现象?为什么产生了如此影响?这还得从头说起。
  王继胜,一个出身陕西洋县山区的苦孩子,一个在铁道兵里摸爬滚打了7年的铁汉子,一个在书店一干就是30年的新华人,一个有35年党龄的老党员,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担任了汉中中心新华书店的总经理,仅用了10年工夫,就使汉中中心新华书店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营业额从当初的百十万元到如今已将近3000万元,固定资产从当时的63万元到如今的2800万元。从当初单一经营到如今的多种经营,陆续发展了新华宾馆有限责任公司、秦巴民俗村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盛达园林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1月,投资2000多万元的民俗博物馆一期工程完工并开馆。占地10多万平方米的民俗村具有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汉中民俗博物馆已收藏各类民间文物3000多件。民俗村的建设本身就体现了汉中民俗的特色,建成后即成为汉中民间文化研究基地,成为汉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之家。
  说起王继胜和民间文化的因缘,应该从“书”说起。王继胜从小爱读书,却因家贫买不起书,故一生中对书有一种特别的钟爱。从部队回来后,在选择工作单位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新华书店。当他的工作有了成绩,领导想委以重任时,他还是选择了新华书店。当身为领导的他可以再次晋升时,他仍然没有放弃新华书店。亲朋好友责问他时,他回答还是3个字:“我爱书!”爱书的他当然喜欢爱书的人。他因小时的贫苦买不起书而想到千千万万个曾和他一样爱书又买不起书的孩子们,他在担任新华书店领导期间,多次组织职工送书下乡。在给山区小学校赠书的山路上,他亲自扛着一大捆书走在前面,不知在泥泞的山路上走过多少回,摔过多少跤,但孩子们拿到书后的笑脸永远地印在他的脑海里,刻在他的心里。他不仅给学校捐书,还给那些残疾人、有作为的青年人、有贡献的先进工作者们赠书、奖书。爱书的朋友需要书找到他,他总是慷慨地相送。朋友们有了好书送他,他更是高兴。为了方便更多的买不起书的人看书,他在汉中办起了第一家、也是最大的一家“育才俱乐部”。“育才俱乐部”藏书30多万册。几年来,有10多万人在那里受益。捐了多少册书,他记不清了,但财务的账上却记着20多万册的统计数字。他虽然记不清那些书赠给了哪些人,但学校里的师生们记得、已经长大成才的年轻人记得、已经在重要岗位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们记得,记得在汉中有一个与书为伴、以书交友的王继胜。
  书是他与职工与社会与好友交流的纽带,也是架在他与文化社团之间的桥梁,因此,他走进了农二哥诗社,走进了民间文化研究会,走进了汉中民间文艺家协会。他曾是蒿文杰的朋友,他曾是农二哥诗社的顾问,是民间文艺家协会的顾问,是市民协600多会员可以交心的朋友。蒿文杰逝世后,会员们一致推选他担任市民协第二届理事会的主席。他曾再三推辞,因他太忙了,身上的担子已经够重了,社会兼职已经够多了,可他无法说服信任他的民协的朋友们和主管的领导们,最后只好勉为其难地答应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个事业心和责任心极强的人。他可以不在乎名利,但他很在乎做的每一件事。他常说:做事不求最好,只求尽心。
  他上任伊始,就赶上了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这样千载难逢的大事。好在市民协的基础很好,领导班子很团结,会员们很勤奋,很有奉献精神。在他的运筹下,动员了所有可以动员的力量,包括他自己也尽可能多地腾出时间全身心地投入这个大工程中。有时,他的主业工作还要让步于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忙时,他昼夜加班,不分节假日和双休日。为了尽快地摸清汉中民间文化的家底,他组织了以专家学者为主的领导班子,调动了各县区民协联谊会、各学会研究会的主要力量,投入调查工作中。他要求,以调查工作为中心任务,但其他工作不能停,原来的研究项目仍需加大力度,个人的成果一定要加紧推出,各学会、研究会会长要亲自抓一两件大事,县区民协联谊会会长要亲自组织三五次重大活动。在他的策划下,民协各层面都“活”起来了,每个人的积极性都发挥出来了。在1年多的时间内除完成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工程工作之外,市民协还重点推出了“紫光腊八会”“清明祭张骞”“九月九祭左明”“天河爱情节”等重大民间节日,精心打造了民俗迎春书画展、迎春诗会、元宵节茶话会、民俗杯迎春舞龙舞狮社火大赛、群众歌舞大赛等群众文化活动,推动民协群众文化上档次、上品位,活跃了广大农村的节日活动,送欢乐下乡,送欢乐到敬老院,送欢乐到山区,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表彰。尤其是在汉中市首届民歌节大赛中,市民协组织了50多人参加的展演团。市民协是参赛团体中人数最多、节目最多、得奖最多的团体。在民歌节的民俗展演汇报中,民协组织的《傩舞》表演,引起了与会领导和观众的惊讶:这不是汉中跳端公吗?!多少年没见了?在闪光灯的交织中,数十名记者感受到莫大兴奋。举行“汉中首届傩舞端公戏大赛”更是惊人之举。有个别对民间文化不了解的公安人员竟向领导反映说:“王继胜在组织封建迷信活动。”大赛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填补了汉中傩文化研究的空白,展示了汉中傩文化的魅力。大赛过后的奖评和研讨,更产生了质的飞跃。重大的研究成果相继推出,引起了国内傩文化研究界的重视,被邀请参加中国文联和江西省政府联合举办的“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周”和国际傩文化研讨会,揭开了汉中傩文化研究的第一页。参加陕西理工学院举办的“汉水文化研讨会”“两汉三国文化研讨会”,拓展了民间文化研究的领域,提升了市民协的知名度,激活了会员们的潜在能量。之后,会员们在各自研究的领域内频频得奖,喜讯频传。2005年度是市民协成果最多的一年,是会员们收获最大的一年。2005年度的总结评奖工作中受奖人数占会员总数的20%(120人次),受奖的先进集体占60%(25个集体)。通过年终总结和表彰奖励,使民协每个层面的工作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大大地激发了会员们和学会间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工作,也按期完成了上级交办的任务,质量良好地完成了“汉中跳端公”“城固曲子”两项“申遗”(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工作,完成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申报工作,重点上报了汉中傩文化传人李森林、城固曲子传人王文献、洋县佛教音乐传人黄学儒、南郑桄桄传人许新平、镇巴民歌传人刘光朗等5位民间优秀文化传承人。在申遗的最后阶段,正值6、7、8月,王继胜亲率申遗工作人员三下宁强二下镇巴,跑遍了城固、洋县、南郑的大山,行程2000多公里,不顾酷暑炎热、不顾山路泥泞、不顾自己的胃痛病和关节炎,亲自参与拍照、录制等调查访问和收集资料的工作。当顺利完成申遗工作并把2大包材料送到市文化局时,他已病倒,被强行送进医院。他爱人心疼地说:“都50多岁的人了,还和年轻时一个样,干活就拼命,你干的是什么比生命还重要的事啊?!”痛爱和责备之情尽在言中。可王继胜却笑笑说:“事业就是我的生命。”一向就闲不住的他,每天到医院打完点滴就又回到了办公室。新华系统的职工都知道王继胜最大的缺点就是:只会工作不会休息。
  民协这么多活动、这么大的奖励,有经费吗?多少人在问,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其中的甘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筹措资金,王继胜几乎动用了所有的关系、人情,并不厌其烦地说服自己的亲朋好友、单位同事,以求得他们对民协的支持和赞助。1年多来,民协能用多少钱呢?也许你不信,一次大的活动从策划到宣传,吃喝行住,总结评比奖励,少则三五千元,多则上万元。在“申遗”工作中,仅调查一项就累计3000多个工作日,仅交通费及生活补贴就支付了3万多元。加上其他费用,1年多下来,实际支付30多万元,其中还不算王继胜自己的钱。对于一个干大事的人来说,最难为情的莫过于“化缘”,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民协工作,这是多么无奈的事情啊。据笔者私下了解,理解的人敬重他,不理解的人还可能说三道四,可王继胜从不计较,而是耐心地、不厌其烦地、苦口婆心地去说服他们,以取得理解和支持。
  看了笔者直白的叙述,相信你对“继胜现象”已经有了答案。如果你见过他本人,一定会被他的睿智和魄力所吸引,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的。
  二
  时间进入2006年,在汉中文化界内,“继胜现象”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全省民间文化圈内,“继胜现象”和汉中市民协的工作也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2005年12月,在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会上,王继胜被推选为省民协第四届副主席。2006年1月7日(农历腊月初八),汉中市民俗博物馆开馆,王继胜担任馆长,同日陕西紫光腊八会开幕,“迎春诗会”,“迎春书画摄影展”“腊八品粥会”“‘民俗杯’社火大赛”“紫光周年法会”等一系列活动被媒体誉为“汉中第一节”。2月12日元宵节,“汉中市民协表彰大会”“紫光寺正月十五庙会”又引起更大的轰动。2月21日,市民协性文化研究会在城固挂牌成立,“性文化展览”亮相并同时召开了“首届性文化研讨会”。省市20多家媒体先后做了专题报道。消息传到西安,引起了省民协领导、省文联领导和省委宣传部领导的重视,省民协秘书长刘笑海打来电话表示祝贺并传达有关领导指示,“好好总结,这是基层协会工作的一个典型,应该全面推广”。
  3月20日,省民协鉴于汉中市民协工作的突出成绩,推荐王继胜为出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七届代表大会代表。3月31日王继胜又作为省文联第四届第二次全委会的特邀代表专门汇报了市民协的工作。4月19~22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期间,冯骥才主席专门听取了陕西代表的汇报,并对“关中艺术博物院”和“汉中民俗博物馆”的工作表示了极大的关注,表示在2006年秋天一定抽时间到西安和汉中来。冯骥才主席对“汉中跳端公”有着浓厚的兴趣,再三嘱咐王继胜要把这个项目再完善一下。
  4月23~28日汉中市人大、政协三届一次会议召开。作为汉中市政协委员的王继胜从北京赶回后,连夜起草了《关于建立汉中市文化原生态区的提案》《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应加强对农村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振兴民族文化使命,实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的建议》等3个提案,在提案中融进了中国民协七代会的新精神。会议期间,王继胜将提案与汉中文化界委员相互交流后,在委员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自此,“继胜现象”引起了更广泛的关注与称许。
  回顾王继胜担任市民协第二届主席以来不到2年的工作,新一届领导班子在市文联和省民协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使汉中市的民间文艺事业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气象。市民协认真履行联络、协调、服务的职能,紧密联系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积极参与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围绕汉中民间文化发展的重大课题,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活动和工作。汉中的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辛勤耕耘在山乡田野,精心创作优秀民间艺术作品,全力参与民间文化遗产的普查和整理,正在抢救和保护那些珍贵的、濒危的民间文化遗产,为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优秀民间艺术,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协调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国务院也相继发出通知,要求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名录和设立文化遗产日,中宣部等五部委发出了《关于运用传统文化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意见》,这些都为汉中民间文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提出了新的要求。
  实践证明:一项事业,一个协会要有大的作为,一定要有一个出色的领军人物,这个领军人物一定要具备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具备开拓创新的工作理念,具备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而王继胜,正是集这3个条件于一身的汉中民间文化的带头人。
  正因为有了王继胜这个带头人,汉中市民协的工作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抢救民间文化遗产这个大工程中,王继胜不仅担负着领导和策划的重要职责,担负着筹措资金的重要任务,担当着“化缘和尚”的尴尬角色,他还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深入山区农村,参与田野考察,亲自担任摄影摄像工作,亲自主持对民俗文献的研究,亲自撰写调查文章和研究论文,亲自参与申报项目的后期制作。他和工作人员一样加班加点起五更熬半夜,和工作人员一起爬山涉水顶酷日淋暴雨,渴了喝口山泉水,饿了吃碗方便面。关节病犯了,咬着牙撑着;胃疼病犯了,握紧拳头顶着。除此之外,他还有一大堆行政事务要处理,一系列会议要应对。号称“铁人”的他,也有病倒的时候,住院期间等医生打完针,查完房就立刻回到单位继续工作。他身先士卒的精神感动了随行的人员,感动了大山里朴实的山民,感动着单位的同事,感动着他的亲人,感动着一切了解他的人,感动着文化圈的人,感动着关心和支持民间文化事业的人。这就是“继胜现象”带给汉中人的感动。这种感动激发了民协会员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感动,使更多的专家学者深入田野调查,使更多的文化人开始了新一轮的采风问俗,有力地促进了汉中文化资源的挖掘整合,使汉中民间文化的抢救、保护、传承和转型不断深化;他创建的新华宾馆、民俗村、民俗博物馆和园林工程公司也为汉中民间文化产业建设拓宽了思路;他成功的策划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发扬民间文化的优良传统方面丰富了理论与实践。
  汉中民间文化有了“继胜现象”的感动,才使汉中市民协的会员们实实在在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仅张扬了“汉中民协”的文化个性,提高了汉中民协的知名度,打造了汉中民协的文化品牌,促进了汉中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而且大大地提升了汉中民协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也为构建汉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了积极作用。
  有了这种感动,才使市民协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组织各类大型活动53次,使600多名会员在11个县区联谊会和30个学会研究会的组织领导下得到了不同层次的锻炼和提高,使100多名会员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不同层面受到各种奖励300多人次,使一批“德艺双馨”会员脱颖而出。
  有了这种感动,才使原来一个无驻会人员、无办公地点、无资金来源的“三无”文化社团的市民协成为“省内民间文化界最有实力、最富活力、最具品位的基层协会”,才使协会的影响力、凝聚力、作用力与日俱增,正在成为推动汉中民间文艺繁荣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信得过、靠得住、能办事的温馨之家。
  有了这种感动,才使市民协的会员们人人有动力,个个有压力。更由于有了动力和压力,才使他们各自找到了差距和不足。他们正在努力完善自我,努力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争取更大的发展,争取更大的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将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文化安全;坚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在中国民协第七届领导的部署下,在汉中市委、市政府、省市文联的领导下,开创汉中民间文艺工作的新局面。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党和国家为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保护文化遗产、推进文化产业向纵深发展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目标,为发展民间文艺事业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和前景。在未来的工作中,他们将继续义无反顾地参与抢救工程,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不断积累经验,强化自身管理的基础上,深入田野考察,最大限度地挖掘民间文化潜力,整合地方资源,进行科学设计,把有关节会活动做大做强,打造更多的节会品牌,广交各界朋友,拓展合作领域。通过开展文艺活动、评奖、学术研讨、办好会刊,加大《民间文化丛书》的出版力度,抓会员素质培养,使协会的社会地位、学术品位不断提升。“继胜现象”将成为市民协的一面旗帜。在“十一五”强劲东风的鼓舞下,在市委市政府、市文联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会员的努力下,汉中民间文艺的百花园一定会更加精彩,更加绚丽。
  出 处:陕南端公/王继胜,王明新,王李云编著.—西安: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