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西商洛花鼓音乐集成优秀曲调选辑》商洛花鼓(1)




















  “秦岭山窝窝,处处花鼓多”。流传于陕西秦岭山区的“筒子戏”、“八岔戏”、“小调戏”,曲调丰富,旋律优美,清新委婉,欢快活泼,是一种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地方小戏。盛行于丹风、商县,镇安、柞水、山阳、商南、洛南一带。每到春节期间,几乎所有山寨、村落都要打花鼓。有的地方竟连打正、二两个月。男女老幼,相邀相携,翻山过河,争相观看,煞是热闹。群众习惯将这三种地摊小戏称为“花鼓戏”或“花鼓子”。
  商洛花鼓戏的起源,说法颇多,但都无据可佐。
  据丹凤、商县艺人相传,花鼓是由汉代秦陇马上鼓吹乐衍变而来,原为军事操练和出征、仪仗所用。范大成《桂海虞衙志》载,诸葛亮军中置有鼓吹乐队,以鼓悬系腰间,手指击之,口唱歌词,迷溃敌人。《敦煌拾零》《隋唐演义》等书也有这样的记载:隋末瓦岗寨三十六兄弟,曾以“打花鼓”作掩护,计入敌营,救回秦琼,故有“唐将班子花鼓”之说。五代以后,花鼓进入民间。宋杂剧中的“大迓鼓”、“迓鼓舞”、“跑旱船”等,就是其艺术化了的舞段形式。(baidu.com。中国品牌网2006.11.)
  有学者认为,商洛花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秦岭山区,山大林深,翠峰叠峦。自古以来山民们在拓荒垦田时,将祭神祈天用的法器大锣、大镲、大鼓,抬到山坡地头,数人击之,众口歌之,齐心合力,工效倍增,藉以减轻劳作之苦,娱耕者之神。
  北宋诗人王禹偁被贬任商州团练副使,是年冬天(公元991年),深入丰阳上津(今陕西山阳漫川一带),这种互对互歌、此起彼伏、热烈地劳动场面,深深感动了他,写下了著名诗篇《畲田调》五首,推荐给山民们劳动的时侯演唱:
  大家齐力砍孱颜,耳听田歌手莫闲。各愿种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满青山。(孱chan矮小的树丛。索,古时丈量工具)
  杀尽鸡豚唤斸畲,由来递互作生涯。莫言火种无多利,林树明年似乱麻。(斸zhu大锄)
  鼓声猎猎酒醺醺,斫上高山乱如云。自种自收还自足,不知尧舜是吾君。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
  畲田鼓笛乐熙熙,空有歌声未有词。从此商於为故事,满山皆唱舍人诗。
  (畲田,烧荒。范大成《劳畲耕》诗序:畲田,峡中刀耕火种之地也。春初斫山,众木尽蹶。至当种时,伺有雨候,则前一夕火之,借其灰以粪。明日雨作,乘热土下种,即苗盛倍收。)
  这种形式一直流传在民间,叫做“唐将班子”,也有的地方叫“锣鼓草”。
  据镇安、山阳艺人相传,商洛花鼓始源于湖南,上传湖北,南由汉水传至安康、汉中,进而传至镇安、柞水一带;北由丹江传到商南、丹凤、商县、山阳、洛南一带。
  目前普遍认可的一种说法是,据著名花鼓老艺人刘全兴介绍,花鼓戏是清光绪年间由湖北传入境内。当时湖北遭遇了数百年不遇的大水灾,大量灾民涌进商洛山避难,通过卖唱的形式到处飘流,靠“化谷物”维持生计。当地人将他们所唱之曲调叫“化谷调”,以后逐渐衍称“花鼓调”。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有关专家(湖南艺术研究所的研究员贾古先生和湖北音乐学院的教授刘正维先生)经过深入考察,认为花鼓戏在明末、清初时起源于四川梁平县。先在其周边地区流传,后沿长江流域迅速传播,遍及江南九省一百多个县。尽管现在各地称谓不同(有称“花鼓”,有叫“花灯戏”、“灯戏”、“彩调”、“楚剧”、“黄梅戏”等等),但将其主体唱腔音乐进行分析比较,便会发现他们的音阶、调式、旋律线条、曲式结构等,惊人的一致。这说明在我国地方剧种中占比很大的花鼓戏同属一个声腔系统。如果单从量的角度来看,丝毫不亚于皮黄声腔和梆子声腔。这种花鼓声腔在数百年的流行过程中,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它一旦流传到那里,就会很快地和当地的民间音乐相结合,用当地的语言演唱,在内容上反映当地人的喜怒哀乐,风土人情。缘于此花鼓戏在广为流传,与各地民间文化相揉融的过程中,形成了现在这些众多的、各具独特风格的地方剧种。
  我个人以为,商洛花鼓无论是何时形成?是商洛本地土生土长?还是从甚么地方地流传进来?是一个纯学术问题,既然无据可佐,我们就先不要匆忙结论,还是留给历史,留给后人研究论证吧。
  商洛花鼓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以商洛民间音乐为养料,用陕西方言演唱,逐步形成的地方小戏。由于商洛地处秦楚之交、黄河长江之分,经过岁月漫长的滋养浸润,使商洛花鼓既具有江南艺术风格的细腻委婉,亦具有秦地艺术风格的高亢激越。这种双重文化品质,决定了她独特的艺术风格。
  历史上的花鼓戏大都由散居农村的艺人们以“自乐”形式演唱,他们多是半农半艺半职业班,农忙生产,农闲搭班演出。也有兼演二黄、秦腔、土曲子的“二棚子”、“风搅雪”班。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秋神祭赛,都是活动盛季。这些班社有“三女班”“大海班”、“沙沟班”、“火石沟班”等一百多个。最著名的班社是丹凤竹林关“三女班”(因陶三贵艺名三女子而名)师承六代:冯善亮——朱战成——恭正鸿——刘世前,刘兴安——陶三贵、宋致福——刘全兴、毕战成。这些艺人们聪颖敏捷,才思过人,精通花鼓戏各种曲调,善于吸收融汇,长于即兴创作。对于传承、发展花鼓戏,起了重要作用。各地先后涌现出许多著名艺人。据不完全统计有:
  丹凤:
  巩振江、宋致福、董玉才、杨年纪、徐景华、徐仁才、王老五、李志胜、何志荣、曹长顺、余华祥、李明亮、贾德安、鸣昌森、朱炳炎、朱海生,刘自有、夏祖治、冯善亮、恭正鸿、刘兴安、陶三贵、刘全兴、毕战成、刘全治等二十五人。
  商州:
  雷玉琴、张厚坤、辛庆余、赖步兴、罗仁义、温天仁、崔万声、崔生魁、崔生顺、梁自杰、任丁虎、熊喜胜、杨生来、冀三姓、刘时、苏三狗、赖步正、赖秀发、赖步堂、段兴发、罗仁义、张厚坤、陈尚起、阮绪刚、赵振武、陈为良、张明华、段新春、方化原、梅木兰、邓立德、张小赖、温满堂等三十三人。
  商南:
  李黑娃、汤显治、孟剩余、南越、严正启、陈先才、杨高尚、宋冒德、胡金德、张彩贵、王忠义等十一人。
  洛南:黄光满、赵凤岐、胡金龙、段书明等四人。
  镇安:
  储茂员、王桂香、何启厚、陈自庆、周时珍、朱结成(黑林儿)、黄印娃、朱朝安、艾老四、曹书贤、刘成武、夏德新(么娃子)、谭云峰(米娃子)等十三人。
  柞水:
  邓岐山、刘文军、汪明理、汪长贵、兰有搂等五人。
  山阳:
  席雷地、席文义、殷贤、毛昌绪、阮英美、陈祖全、沈得义、王元哲、陈传义、汪传莲、韩道余、阮世清、朱全民、朱壁民、周春莲、范伯良、袁书记、郑怀清等十八人。
  洛南:
  黄光满、赵凤岐、胡金龙、段书明等四人。
  上演剧目非常丰富,抄本和口传约一百余本。代表剧目有:
  《夫妻观灯》、《四姐下凡》、《贾金莲回河南》、《坐西楼》、《打铁》、《打草鞋》、《梅龙戏凤》、《石榴娃烧火》、《绣荷包》、《十月小怀胎》、《花墙会》、《卖翠花》、《吴三保游春》、《李狗看花园》、《送香茶》、《小东搂》、《白扇记》、《小反情》、《蔡鸣凤辞店》、《张德和进店》、《王婆骂鸡》、《正德王访贤》、《血刀记》、《鞭打芦花》、《山伯访友》、《窦公送子》、《湘子化斋》、《凤英卖酒》、《蓝桥会》、《阴阳扇》等。
  内容多取材于平民生活的爱情故事,社会风情,(重大历史题材较少)情节生动,唱词风趣幽默,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观赏性,深受商洛群众喜爱,流传数百年不衰。剧中人物大都是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故又称为“三小戏”。
  商洛花鼓也叫“跳花鼓”、“舞花鼓”,是一种在“跳”和“舞”中说唱的民间艺术,因此,“跳”和“舞”便成为花鼓表演中一个最突出的特点,贯穿于一堂花鼓的人物表演始终。花鼓跳法多样,姿态古朴大方、刚健有力,有蹦跳、闪跳、弹跳、扭跳、踏跳;有兔子跳、麻雀跳、侧身跳、单腿跳、双蹬跳;有三角跳、十字跳、之字跳、拐线跳、双八字跳等。跳的名目虽然很多,但表演起来却没有固定程式,由演员自由发挥,显得朴素优美、自然生动,耐人观赏。(baidu.com.中国品牌网2006.11.)
  我国有三百多个地方剧种,每一个剧种都具有许多鲜明的、不同于其他剧种的特质,而在这许多特质之中,最为突出的、最能表现其特质的是剧种音乐,她是区分A剧种与B剧种最根本的标志。所以要比较熟悉或透彻地研究一个剧种,就必须熟悉和研究她的音乐。
  出 处:陕西商洛花鼓音乐集成/陕西商洛花鼓音乐集成优秀曲调选辑/辛书善编.—商南县顺意印务有限责任公司, 200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