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西戏曲音乐概论》 弦子戏音乐二、剧目、词格、用语


  弦子戏的演出形式分皮影和搬上大戏舞台两种,尤其以人分角色扮演,其行当分法较细,即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老、十杂,俗称“一末到杂”。据安康地区戏曲挖掘组汇编统计,弦子戏的剧目相当丰富,本戏、折子戏共有八百多个,多数为皮影形式的演出本,其内容多以历史演义和民间故事为主,也有一些反映世俗风情和男女爱情方面的故事情节,其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烈。深受观众喜爱。其代表剧目有:《宋仙镇》、《下河东》、《殷寿山》、《铁堂关》、《旗牌关》、《锁阳关》、《三盗宝》、《紫金镯》、《忠孝义》、《送香茶》等。搬上大戏舞台后的剧目除上演过的又有《春花祥寿》、《拾玉镯》以及现代戏《回娘家》、《追乡》、《两相亲》、《海龙下山》、《摘匾》等。
  在用语方面,除净角和武生多用关中地区语音(安康关中话)外,其它行当的唱、白均以平利地方语言为基础。平利地处川、陇、鄂三省边境的大巴山区,语言成份较为复杂,但基本上同属中州韵。另外,在弦子戏的传统演出中,尚有按剧中人籍贯、采用地方语音道白的习俗,如《张松献图》,张松用四川话,《打龙棚》中的郑子明说山西话等。
  弦子戏的唱词多为齐言七字句和十字句,也有三不齐和长短句的,以上,下句为基础,同样讲究平仄关系,七字句、十字句、五字句词格的划分与其它剧种相同。五字句多在七字句或十字句中夹用,三不齐和长短句多用在〔数板〕和〔滚板〕中。
  出 处:陕西戏曲音乐概论/许德宝编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