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西戏曲音乐概论》 弦子戏音乐一、剧种的形成与发展


  皮影形式的弦子戏,最早流行于平利县北山汝河一带,其中以水田河的李家班和莲香河的王家班最早,且名气较大。王家班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6)置箱组班,相继四代(彦、学、国、泰)从艺演出。李家班则较王家班早,据家门祖传的五辈演出历史看,距今已有180余年。据当地平利弦子老艺人李建德、李建豪讲,早先的弦子戏在伴奏上无有文场,仅用击乐锣鼓和莲花落敲打说唱,一段时间也称“莲花落戏”。到了嘉庆年间,弦子戏的伴奏才有了弦胡和三弦,同时唱腔音乐上也有所突破,吸收了山歌号子,不仅丰富了唱腔音乐,而且使唱腔结构逐渐形成为板腔体。
  早期皮影形式的弦子戏班社,均以世代相传的家班(称窝传窝)为主,外姓之人很少进入,艺不传外。辛亥革命以后,才逐渐打破了这种旧的习俗。民国十三年(1924)左右,平利县已有弦子戏班社十多个,在演技和戏箱方面一家赛过一家,从业人员达100余人,先后涌现出一批颇有名望的拦门(前手)把式和琴师、鼓师,使弦子戏音乐、演技、唱腔、乐队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实为弦子戏皮影形式的兴盛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弦子戏的演出活动更加频繁,他们走乡进社,为山区人民所演出,很多班社除在当地演出外,时常跨省越县,到毗邻的镇坪、岚皋、旬阳、安康以及湖北省的竹溪,竹山一带演出,进一步扩大了弦子戏的影响。
  1956年,在平利县政府的领导,关怀、支持下,将李建德、樊礼三、王国君、吴世凯等艺人集中到县城,加工赶排了传统戏《沽酒》,参加了陕西省皮影木偶戏曲会演,这是弦子戏历史上以来,以政府行为首次参加省上的戏曲会演。
  1958年,平利县组织人力,挖掘整理了弦子戏音乐,并由演员分角色扮演试排了《飞山堰》一剧,首先以真人将弦子戏搬上大戏舞台,并在乐队的编制上增添了二胡,笛子和小提琴等乐器,尤其在唱腔、表演和打击乐方面借鉴吸收了当地大戏汉调二黄的艺术成份,从此弦子戏注入了新的血液,使弦子戏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戏舞台上,现今仍以两种演出形式并存。
  1960年,平利县剧团以《三石二两七》一剧,参加了陕西省新搬上舞台剧种会演,之后,又上演了古装剧《香罗帕》、《游乡》以及现代剧《松岭钟声》等,并赴湖北省的郧阳和四川省的万县等地巡回演出,使弦子戏的影响进一步广大,并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出 处:陕西戏曲音乐概论/许德宝编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