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西戏曲音乐概论》 长安道情戏音乐一、剧种的形成与发展。


  作为说唱艺术形式的长安道情、与陕西境内其它地区流行的道情曲种,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武德三年(620)以来,李渊、李世民崇道、道教始盛。至高宗李治,又命乐工白明达为宫庭造道曲、道调(唐·崔令钦《教坊记序》)。这说明道情作为一个曲种在唐代已有了初步的定型和社会地位。中晚唐时期,这一曲种发展较快,与佛曲竞相辉映,俗讲变文兴繁,出现了“观中人满座观外,后至无地无由听”的盛况(韩愈诗《华山女》,见《全唐诗》卷三四一)。到宋、元、明、清各时期,道情这一曲种被广泛用于杂剧、鼓词等艺术形式。
  流行在今西安周围广大农村的道情戏,则于18世纪末叶“花部”之兴起后,产生形成了板腔体音乐,并以“坐唱”或“皮影”以至“踏席”化妆演唱等形式流播至渭南、蒲城、铜川、兴平、周至等地,可总称为关中道情,而长安道情戏是其代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流布在西安近郊农村的道情班社越来越多,有影响的如:未央区六村堡道情班,新筑镇漕渠道情班,下坊寨道情班,灞桥区洪庆乡路家湾道情班,临潼县西湾、任家庄、华清道情皮影社等等。另外,还有不少零散艺人,他们只能趁农闲朝山进香或自娱自乐而临时搭班演唱。
  由于道情班社相继增多,所演剧目十分丰富。长安县高山庙道情会1957年在本村“踏席”上演了《康熙王游南京》。其后,临潼县华清皮影社还排演了现代戏《女会计》、《木匠迎亲》、《红梅岭》、《朝阳沟》等。这种不同形式的演出,对道情这一剧种后来的发展、提高,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随着道情班社的增多,上演剧目的丰富,先后涌现出了不少有相当知名度的民间艺人。如新筑镇漕渠人王志年、杜彦新,新筑镇田家堡、下坊寨、围墙子人房振、许成礼、郝鸿辛以及临潼县西湾村人赵广庆,临潼县胡王村人李园儿、李世忠等等。
  1959年春,长安县剧团聘请道情艺人许成礼、郝鸿辛等人对《隔门贤》、《八仙上寿》等戏进行了全面加工和排导,使长安道情戏首次搬上舞台,为国庆十周年做了献礼演出,受到了专家、同行们及观众的一致好评。同年秋。陕西省戏曲学校聘请许成礼等人担任教师,培养长安道情戏专业人才,为长安道情戏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使其后继有人。
  1960年,长安县剧团在西安市文化局文艺研究室的协助下,成立了“道情剧团”,当时被命名为“长安二团”,该团成立后,以大型道情戏《墙头马上》参加了陕西省新搬上舞台剧种会演,为长安道情戏的继承、改革、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77年,长安县剧团又恢复排演了大型道情喜剧《鸳鸯谱》和现代戏《江姐》。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也恢复排演了《隔门贤》,对长安道情戏音乐的进一步加工、创新、发展和完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出 处:陕西戏曲音乐概论/许德宝编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