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西戏曲音乐概论》 汉调二黄音乐一、剧种的形成与发展


  汉调二黄的发祥地和具体产生、形成的年代历史上并无记载,流行在陕西境内的汉调二黄尽管同出一源,究竟谁先谁后,目前唯一的一点只能从部分老艺人的口述中及个别家谱中来看汉调二黄的大体发展过程。据老艺人冯仁才、邱盛茂1958年口述,蒿坪河东门寺的乐楼(戏台)上曾有“乾隆二年八月乾胜班在此破台”的题壁,追溯到最早的班社活动记载:“清末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生于乾隆三十六年的篙坪河艺人杨履泰(据杨氏家谱),曾于乾隆末期至嘉庆年间领泰封班在蒿坪河一带演出,享名一时。嘉庆至道光年间,杨履泰与其子杨金年继续领班演唱,并在西乡沙河坎、屈家河,首次创办了汉调二黄科班,收徒60余人,首开“鸿”,、“来”两辈艺人。“来”字辈最杰出的艺人为查来松和屈来寿,“鸿”字辈最杰出的艺人为贺鸿生。两辈艺人分别于安康、汉中、商洛、关中及四川等地领班演出,并不断在各地举办科班,开科授徒。查来松传艺到四川,被四川艺人尊为查师爷;贺鸿生到西安,收商洛镇安赵清平为带班徒弟,后来唱红西安及商洛一带,使汉调二黄在各地得到传播和发展。流传过程中,因受当地音乐、语言、民俗风情和姊妹艺术的影响,形成了安康、汉中、商洛及关中四路不同风格的汉调二黄。清末民初,汉调二黄的班社在四地到处可见,且艺人辈出,其活动场所及演出相当盛行。
  流传在安康地区的汉凋二黄,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蒿坪河的二黄乾胜班、泰丰班先后出现,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又有汉荣班(汉中派)、仁丰班,宜太班相继演出。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安康籍艺人范仁宝从湖北房县大觉寺率领瑞仁班回安康,在城内三义庙搭台售票演出,又在金堂寺、万寿寺开科授传,在安康反响强烈,为安康汉调二黄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由于瑞仁班长期活动在湖北一带,所以其唱腔杂有湖北民间曲调,清新悦耳,与众不同,人称“下河调”。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由范仁宝培养出的瑞、彩两科艺人,在安康一带享有极高的声誉,受其影响,不仅使汉康汉调二黄在各方面得以新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到清末民初时期,安康各地的班社日益增多,其中最有影响的要数十三“太”字班,即金太班、福太班、鼎太班、广太班、隆太班、贵太班、仁太班、荣太班、盛太班、喜太班、治太班、裕太班和德太班。民国八年(1919),安康艺人凌成佑,在城防驻军北洋军第七师的支持下,成立了汉剧同心社,出现了一批批有影响的艺人,如青衣陈长庚,净角陈天静、知长福,花旦闫保林,丑角范大德,生角徐茂才以及安康汉调二黄第一代女艺人钟玉凤、郭玉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安康地方政府将同心社与西关自乐社合并成立安康人民剧院,先后排演了《小二黑结婚》、《穷人恨》、《九件衣》、《北京四十天》等剧目,受到观众欢迎。1956年安康人民剧院改为安康汉剧团。此时专区各县也相继成立起县属专业汉剧团,从业者三百余人。1959年陕西省戏剧学校设立汉剧班,培养学员75名,为汉剧充实了新生力量。1981年陕西省文化厅于安康举行了首届汉剧会演,名流荟萃,各呈异彩,把二黄戏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流传在汉中地区的汉调二黄,从嘉庆至道光年间(1796—1850年),杨金年在汉中西乡开办科的出科艺人,分汉中各地搭班或自行组班演出,并开科授徒,使汉调二黄在汉中各地扎下了根,出现了职业戏班仁丰班、汉荣班,于道光20年前后,曾往湖北、安康等地演出。杨金年、查来松及张清寿又接办了永、青、长三科,培训出的艺人,又分别组建起长胜、青云、永太等班,并又跟班培训出太、周、万字辈艺人,壮大了演员阵容,渐而形成了上河调二黄。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汉中、南郑等地又先后办起了大同社、福庆班、双庆班汉调二黄班社。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杨伟堂、苏峦玉、赵某(山阳县人)、贺宝宝(安康人),合伙于南郑县秦家坝大安寺开办了天泰科班,共收学徒70余人,为当时汉中最大的科班。三年后,西乡县的九、荣两班40余人被接纳天泰科班,人员多达百人以上,曾开往四川演出,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在成都首场演出《满床笏》,轰动一时。辛亥革命后,李伟堂率班返回汉中,不久,戏箱交由郑天满领管,改天泰科班为兴汉社,成为汉中二黄的主力。民国后三十年间,马天庆(领班)与王吉元、王来寿等,跟班带头培训出福、耀、玉、胜等辈学员,流布汉中各县,并组班演出,遂出现了宁强县的贺国斌、胡家坝的赵开志班、留坝县的安唐荣班、德燕班等几十个戏班,使汉中派二黄开始出现了盛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兴汉社和几个业余班社人员组成汉中市平民剧社,后改为汉中市汉剧团。
  流传在商洛地区的洛南、镇安、山阳、商县等地的汉调二黄,惯称洛镇二黄。同治、光绪年间(公元1862—1908年),出科于汉中西乡沙河坎杨金年科班的名艺人贺鸿生,曾从湖北、关中往返于商洛地区传播二黄,培养出赵安子、吴宝卿、简德明、王广翠等一批二黄艺人,随之出现了丹凤县竹林关的姚政班和镇安县凤凰嘴的叶家班等,分别在商洛各地进行演出活动。赵安子、吴宝卿演技超群,颇受观众欢迎。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清廷还诏赵、吴进宫演唱。姚政班先后举办科班,培养出广、庆两科艺人50余名,壮大了洛镇二黄的演出队伍。民国时期,出现的班社有柞水县北河代大爷班,商县城内孔海山的商山升平社,商县北区的屈映南班、镇安县城姚再胜的五福班、云盖寺的安乐社和柞水石镇、商县黑龙口、韩峪川、杨斜、东乡等地的二黄班,计十余人,艺人有代大爷班的刘玉燕、张志富、朱长福、龚金娃等,五福班的尹荣山、董兴平、金双庆、雷鸣震等,安乐社的罗福娃、陈大炮、刘子胜、张长生、高志海等,商县、山阳、柞水县各班的李保林、王广翠、陈刚娃、黄亮子、吕庆华、张庆鸿等。抗日战争期间,洛镇汉调二黄呈萧条之势,不少班社解体。至抗日战争末期,只有柞水抗建剧团、镇安三胜班还在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5月以大同社和抗建剧团为基础建立了商洛新生剧团,1956年秋,镇安县以三胜班为基础组建了群众剧团。1957年后又相继组建了山阳县和镇安县两个县级汉剧团,经常巡回演出,并招收学员,培养出武新艾等一批演员,从而使洛镇派汉调二黄得以传播发展。
  流传在以西安为中心及其周围的三原、泾阳、凤翔、长安、蓝田、周至、户县、咸阳、耀县等地的汉调二黄,从嘉庆末年始,汉中来字辈出科学生贺鸿生,领班到关中地区的宝鸡、虢镇、周至、户县、泾阳、三原、富平及西安南关等地演出。受其影响,泾阳、长安、周至等地,亦先后组织起二黄班社。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出现了三原的清义班,泾阳吴寡妇班,并开始有坤伶清唱或挂衣登台。吴寡妇班搜罗艺人,延聘文人修改剧本,声誉日增。慈禧太后逃至西安后,该班曾应诏承奉献演,得到慈禧太后赠匾嘉奖。辛亥革命后,陕西督都张翔初、革命军师长张云山,支持在西安创办了鸣盛学社,先后培养学员200余人,成为关中地区汉调二黄的最大科班。教师有赵安子、吴李乾等。出科演员有山鸣岐、刘鸣祥、张鸣峰、雷鸣震等,成为关中二黄的中坚力量,曾受聘于四川、甘肃、河南等地传艺和演出。民国二十年(1931),艺人王安奎创办志义科班,培养出演员刘志俊、刘志胜、冯志才、邵志福、董志杰等,同时还出现有庆义社和中兴社,常到外地巡回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呜盛学社、庆义社等合并为“大众剧社”,两三年后又散班。
  安康、汉中、商洛、西安等四路汉调二黄,各有其相对稳定的师承关系和班社团体。其活动范围,长期受地方语言、风俗习惯及民间音乐的影响,使二黄戏这一传统剧种具有一定的地方风格特色,故有“汉江派”、“洛镇派”之说。安康、汉中两地位于秦岭以南的汉江流域,基本属于西南方言区,虽说艺出同门,但二黄音乐既有汉江上游民间音乐特点(上河调),又具汉江下游的湖北民间音调风格(下河调)。唱腔文雅秀丽、清新委婉,擅长文戏;流行于商洛、西安地区的汉调二黄,受关中方言的制约,其唱腔、道白,略带秦腔风味,甚或使用铜器也与秦腔相近,其唱腔则显得较为刚直、豪放。洛镇二黄向以真刀真枪真功的武戏见长,而西安地区的汉调二黄则较重唱工。
  出 处:陕西戏曲音乐概论/许德宝编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