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西戏曲音乐概论》阿宫腔音乐 三、器乐


  阿宫腔的乐队统称为“场面”,分文乐队和武乐队,文乐队称文场面,武乐队称武场面。文乐队主要以弦乐(拉弦乐器)为主,弹拨、笙管兼有;武乐队均为打击乐器。文场的职能主要是伴奏唱腔,演演曲牌;武场主要为伴奏唱腔击节合拍,演奏开场,配合人物的表演奏以相应的动作铜器和起板铜器等。
  阿宫腔皮影时期的乐队为五人,其分工如下:
  司鼓1人:暴鼓、干鼓、堂鼓、牙子等。
  月琴1人:兼铙钹、唢呐等。
  硬弦1人:兼唢呐、小铰子。
  二胡或竹笛1人:兼手锣、马号等。
  搬上大戏舞台后,增加了乐队编制,为中、小型民族乐队,这时,文、武场分别居坐于舞台两侧,文场居下场口,武场居上场口。乐队共为15人左右,其分工如下:
  司鼓1人:暴鼓、干鼓、牙子、堂鼓等。
  钩锣1人:兼梆子、木鱼。
  铙钹1人:兼碰铃。
  手锣1人:兼云锣、马锣。
  铰子1人:兼战鼓。
  硬弦1人:兼唢呐、海笛。
  月琴1人:
  板胡1人:兼高音板胡。
  高音二胡1人:兼唢呐或海笛。
  二胡1人:
  笛子1人:兼唢呐、长笛、箫。
  琵琶1人:
  扬琴1人:
  大提琴1人:
  现代戏上演期间,有严格的配器,增加了部分西洋乐器,如:小提琴、双簧管、圆号等,这时乐队居于乐池演奏。
  (一)文场及曲牌
  阿宫腔文场的主要伴奏乐器为硬弦(也称二股弦)和月琴。硬弦定弦为6(内)3(外),月琴定弦为5 2,其形制与碗碗腔的硬弦、月琴相同,参看碗碗腔器乐部分。
  阿宫腔的曲牌较为丰富,其类型分有弦乐曲牌和唢呐曲牌之别。唢呐曲牌中又分有空场曲牌、干板曲和牌子曲。这些曲牌的来源大体有四:
  ①借用南曲、北曲、元杂剧及昆曲的曲牌,如〔风入松〕、〔江儿水〕等。
  ②系僧道音乐曲牌,如〔普庵咒〕等。
  ③来自民间吹鼓乐及器乐曲,如〔柳青娘〕、〔八板〕等。
  ④吸收兄弟剧种音乐曲牌,如〔欢音八步〕、〔苦音八步〕均来自秦腔弦乐曲牌的〔欢音跳门坎〕和〔苦音跳门坎〕,〔金钱〕来自迷胡曲牌等。
  这些曲牌的结构多为单乐段,以徵、宫调式居多。曲牌不同,用途各异,如佛前烧香,祝寿则用〔普庵咒〕,〔鬼推碾子〕则用于丑角的滑稽表演,〔柳生芽〕用于灵堂祭奠,〔小桃红〕用于迎亲、拜堂、观景,〔金钱〕用于小旦做针线。阿宫腔的弦乐曲牌,舞台上常用的有二十多首,如〔永寿庵〕、〔杀妲己〕、〔苦相思〕、〔过板梆子〕、〔八板〕、〔垫花开〕、〔钻烟洞〕、〔花梆子〕等,均有各自的用途。
  阿宫腔的唢呐曲牌相当丰富,舞台上常用的五十多首。演奏时一般以正宫调(筒音作1)为主,但有时也出现换调现象,以三眼调(筒音作为2的六字调,梅调)和四合调(筒音作5,也称凡调或四眼调)来演奏,曲牌不同,用途也都各异。
  空场曲牌有〔抱桩台〕、〔普庵咒〕、〔上中山〕、〔小楼流水〕、〔朝天子〕、〔山坡羊〕、〔水龙吟〕等。
  干板曲有〔石榴花〕、〔太极阴阳〕、〔万道〕、〔画眉序〕等。
  牌子曲有〔菩萨台〕、〔收江南〕、〔玛瑙冠〕、〔雁儿落〕、〔节节高〕、〔番王令〕、〔点将〕、〔喜相逢〕、〔寿宴开〕等。
  (二)武场及锣鼓经
  阿宫腔武场所使用的打击乐器与秦腔打击乐器基本相同。另外,在乐器的组合上同样分大铜器和小铜器。
  阿宫腔的锣鼓经依照用途分为三类,即开场锣鼓,动作锣鼓和板头锣鼓。这些锣鼓经的来源有三,一是源于本剧种的承传(最主要的),二是从民间的鼓吹乐中借鉴吸收的,三是通过对台、同台演出期间向兄弟剧种学习来的。
  1.开场锣鼓
  开场锣鼓为戏开演前演奏的锣鼓经,主要是制造气氛、招徕观众,提示戏马上开始演出。阿宫腔的开场锣鼓与秦腔的开场锣鼓基本相同,有〔十样景〕、(也称十翻开场)、〔南瓜蔓〕等。
  2.动作锣鼓
  动作锣鼓用于剧中人的表演、吟诗、道白以及上、下场等。如〔列棰〕、〔拥棰〕、〔四击头〕、〔结底风〕、〔勾棰〕、〔退棰〕以及〔豹子头〕、〔锦添花〕等等。
  3.板头锣鼓
  阿宫腔的板头锣鼓分板头的起法和曲牌的起法两种,主要起掌握速度、击节合拍的作用。如原板起的〔二六板〕、摇板起的〔二六板〕、塌板起的〔慢板〕、三棰起的〔慢板〕等。
  出 处:陕西戏曲音乐概论/许德宝编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