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西戏曲音乐概论》阿宫腔音乐 一、剧种的形成与发展


  阿宫腔的形成,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阿宫腔是由秦阿房宫中歌女所唱曲调演变而来。汉灭秦,项羽入咸阳,焚烧阿房宫,宫中内侍、宫娥、歌女纷纷逃出,他们所唱的曲调也随之带到了民间。阿宫腔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唱词字音送完后,拖腔带有“噫咽(也)”之音,是内侍、宫女语音的遗响。阿宫腔虽经历代流行衍变,仍然保持着宫廷音乐的痕迹,即清雅细腻的风格。另一种说法认为阿宫腔来源于“小工遏调”,故称“遏工腔”。根据是,清宣统末年(1911),在兴平县与礼泉县交界处的店张驿灯影舞台两侧的石柱上篆刻有一幅楹联,“高画清诗见槐里(今兴平),小工遏调出礼泉。”三是戏曲音乐专家王依群认为,阿宫腔是秦腔大变小,应为“北路秦腔”。
  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礼泉县遭年馑,部分艺人逃荒到富平一带落户,遂将阿宫腔带到了富平,坐摊清唱以糊口。清道光年间(1821—1850),富平县的陈展中(陈相公)开始领班演出。同治年间领班演山的有临潼的王石娃,富平县的金马驹、金盆子。富平县名乐师樊茂林(樊瞎子),工唢呐,能吹三百多首曲牌,且通音律,曾授徒数十人,享“樊圣人”之誉。光绪年间,临潼、乾县、三原、礼泉都有阿宫腔皮影班社演出。自光绪三十年(1904年)起,各地艺人云集富平,并先后定居,其中有乾县的任相公,临潼县的赵相公,三原县的王仓,礼泉县的乔娃子、友娃子以及乐师赵积福、刘大等人。当时曾有“乔娃子的竹棍友娃子的相,王仓的戏味赛蜜糖”的赞语在民间流传。
  民国7年(1918),富平县王寮乡的段天焕(焕娃子)先后从师乔娃子和友娃子学艺,三年后他与乐师赵志奎、安四、赵积福等人组班演出,其开山戏为《赠绨袍》,以唱、签俱佳、道白流行、清晰而深受观众好评。他一人能包唱生、旦、净、丑各行当,且唱得情真意切,令观众叹服。接着,王三元、掌娃子的班社相继成立,以开山戏《桃花案》一举成名,人称“猛出窝”。清末民初,是阿宫腔的中兴时期,不少艺人相继在富平这块文化故土上脱颖而出,如周光庚、周怀春、党兆信、贾保民等,段天焕更是技艺超群。皮影雕刻艺人樊春岐的工艺制作水平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演出活动遍及富平周围十多县。一些富豪人家还在自家院内修起了专供阿宫腔皮影戏演唱的小戏楼。
  1937年,富平县曹村人田益荣(时任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剧团团长)将阿宫腔皮影戏带到了陇东,成立了“二八五旅影剧团”,并编写了《文天祥》、《西太后》等剧本演唱阿宫腔皮影戏,为抗战服务,使阿宫腔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传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指引下,富平县人民政府对阿宫腔这一戏曲遗产十分重视,1952年在焕娃子班的基础上成立了富平县群乐皮影社。1958年,富平县剧团把阿宫腔传统剧目《玉瓶赠金》、《鸳鸯谱》搬上了大戏舞台,由人扮演角色演出。行当随之健全,生、旦、净、丑一应俱全;表演上袭用秦腔程式,并采用皮影某些形体动作,显得别具一格;唱腔基本保持原有唱腔。1959年以《锦香亭》和改编移植剧《赵氏孤儿》参加了陕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献礼演出。1960年3月,以《王魁负义》一剧参加了陕西省新搬上舞台剧种会演大会,轰动西安剧坛。同年11月赴山西、内蒙古、宁夏、甘肃四省(区)巡回演出。1959年富平县并入铜川市,剧团遂更名为“铜川市秦腔三团”,1960年7月又改为“铜川市阿宫腔剧团”。1961年9月,富平县制恢复,剧团又更名为“富平县阿宫腔剧团”,并随陕西省阿宫、碗碗腔演出团赴北京汇报演出,其剧目有《王魁负义》、《女巡案》。在怀仁堂演出期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彭真、陈毅、习仲勋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负责人、音乐界、戏剧界的专家周扬、茅盾、齐燕铭、张宗逊、吕骥、李超、何为、郭汉城等人的高度赞扬。
  1963年,富平县阿宫腔剧团归属“渭南专区阿宫腔剧团”,1969年又改为“富平县红旗文工团”,1978年恢复为“富平县阿宫腔剧团”。
  为了使阿宫腔后继有人,1978年富平县创办了“富平县阿宫腔戏剧学校”,培养出了有暴建玲、宋彩萍、刘易云、祝传东等一大批人才,均为现今团里的主要演员。
  阿宫腔搬上大戏舞台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在这三十多年中,无论是从唱腔、表演、舞美还是乐队建制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唱腔方面,经曲作者的精心设计,使得旋律性和歌唱性大大加强;演唱方面,由过去一人包唱变为各行当角色分声演唱,同时演唱技巧也有新的提高;舞美方面,依照剧情及人物内在思想感情的需要,增设了大量的灯光布景;乐队建制方面,由过去的五人左右发展到十五人左右;音乐改革、创新方面,新创作了不少曲牌,同时依照剧情及人物情绪的需要,在一些唱段中采用了合唱、领唱、伴唱、对唱、破句唱以及清唱相结合的多种形式,这些已被人们所承认。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编排的剧目,乐队增加到二十多人,成为中、西混合乐队,并进行严格的配器,这是阿宫腔乐队的鼎盛时期。
  出 处:陕西戏曲音乐概论/许德宝编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