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西戏曲音乐概论》 汉调桄桄音乐一、剧种的形成与发展


  汉调桄桄源于何时,未曾见史料记载,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即称“南路秦腔”,说明汉调桄桄与秦腔有着一定的联代关系。从它的板式、旋律骨架,音阶调式以及所使用的主要乐器等,均与秦腔基本相同,所以说它是秦腔流入汉中地区后的地方化戏曲剧种。其源为秦腔。
  根据汉调桄桄部分老艺人的口述所知,约在明末时期,关中周至、宝鸡等地的秦腔戏班常从周至南下,经过洛路到汉中洋县等地演出。另外,清人严长明(1731—1787)《秦云撷英小谱》写到“秦中各州郡皆能声,其流别,凡两派。渭河以南,尤著名者三:曰渭南,曰周至,曰礼泉。渭河以北,尤著名者一:曰大荔。”说明当时周至一带的秦腔是非常盛行的,汉中地区的佛坪县历史上曾为周至的管辖区域,那么秦腔由周至南下到佛坪,然后再到汉中地区的洋县、城固县、南郑县以及勉县、西乡等地,受当地语音、民俗风情、音乐风格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与秦腔同为梆子腔系的独立剧种不是没有可能的。这样以来,汉调桄桄形成的时间大约在明末清初前后。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同州梆子艺人申祥麟(双赛班)、姚锁儿、樊小惠(江东班)等到汉中一带演出,给当地带去了新剧目以及新的演唱技艺,促进了汉调桄桄的繁荣和发展,到了清咸丰至光绪年间(1851—1908),洋县、城固、汉中、南郑等地相继办成的各辈科班就有20多个,如“同”、“庆”、“海”、“天”、“顺”、“忠兴”等等。光绪中、末期,汉调桄桄更加盛行,演出班社多达40多个,演出活动遍及甘肃的康县、武都、文县、碧口、徽县、成县,四川的竹园坝、朝天、广元、剑阁、江油、绵阳、成都附近和湖北北部地区。在此期间,艺人们通过搭台演出,赛台观摩,与川剧(弹戏)、汉二黄等剧种互相学习交流,借鉴吸收,使汉调桄桄的艺术水平得到提高。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很有名望的艺人,如名丑王庚子,花旦李玉凤,青衣程海清、杨桂芳,大净刘久强,须生张洪春,小生李少兰,琴师苟少兰等。同时也有了自己的剧作家,创作了一批剧目,如城固何炯若根据明洪武年间石门隐士梁寅的小说改编的《芙蓉剑》(又名《孟丽君》),南郑县清末贡生岳亮写的反霸戏《濂河玩景》、反吸毒戏《阿芙蓉》,以及清末何清贞根据二十四孝故事创作的剧目等,在当时曾广泛流行。“吃面要吃片片子,看戏要看桄桄子”的谚语有口皆传,群众无论是在田间劳作,还是在婚、丧、寿、诞的酒席宴前,总要唱上几句“桄桄”以自乐。
  汉调桄桄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风格的两大流派。一派以洋县、城固县为中心的叫“东路”或“下路”派,唱白以洋县语音为主,剧目以须生、正旦、大净戏为多,风格上偏重于慷慨激昂,哀婉凄楚;另一派以南郑、汉中为中心,称“西路”或“府坝”派,唱白以汉中语音为主,剧目以小生、小旦、小丑戏为多,风格较“东路”清秀淳朴,欢快谐谑。
  民国期间(1912—1948),由于军阀混战,加上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许多班社相继解散,艺人有的谢世,有的流落街头或者另谋生路,仅存下五六个班社,使汉调桄桄剧种日趋衰落,濒临绝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政策指引下,激发了广大艺人的积极性。1950年,艺人程海清组织一批汉调桄桄艺人,在洋县成立了新民社。1951年,艺人杨桂芳申报,经南郑县政府批准,把原“同乐”、“协和”、“聚乐”三个班社的散在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南郑县新民剧社。当时,县政府派国家干部担任文化教员、编剧、剧社领导等,上演了许多优秀传统戏和现代戏,开创了汉调桄桄历史上的新篇章。
  为了使汉调桄桄后继有人,进一步发展,剧团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招收培养学员近二百名(共八批)。象许新萍、陶和清、李贡华、陈启民、张庆华、吴德芳、曾建芳、陈妙祥、程海清、杨桂芳、杜文书等均为汉调桄桄剧团的台柱子演员,他(她)们的演出深受当地观众的欢迎和爱戴。
  出 处:陕西戏曲音乐概论/许德宝编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