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西戏曲音乐概论》 秦腔音乐 一、剧种的形成与发展


  秦腔究竟源于何时,迄今说法不一,很难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不过从史料的记载以及当今研究秦腔音乐的专家、学者多数认为,秦腔形成于明末清初是较为合理的,其主要的依据有二,一是根据明万历年间抄本《钵中莲》传奇(玉霜簃藏本)中有〔西秦腔二犯〕的称谓所知;二是根据当地的秦腔老艺人和专门研究戏曲史学专家口述所知。如秦腔老艺人孙双钱和戏曲史学家李静慈口述,明代末年,秦中周至谭家寨已有张家班在民间演出,当时西安明秦王府不断征选民间秦腔戏班子进府演唱。
  如果说秦腔形成于明末成立的话,那么清代为秦腔日臻完善、成熟、迅猛发展的鼎盛时期,同时不断向外传播。流寓湖南的刘献廷(1648——1695)曾在《广阳杂记》中这样写到:“秦优新声,有名乱弹者,其声甚散而哀。”另外河北清苑(今保定)人李声振在《百戏竹枝词》中写到他在北京看到秦腔后的有感。“耳热歌呼土语真,那须叩缶说先秦,呜呜若听函关曙,认是鸡鸣抱拆人。”同时又在诗序中这样写到:“秦腔,俗称梆子腔,以其击木若拆形者歌也,其声呜呜然,犹其土音乎。”清代中叶,秦腔这一整体性的综合表演艺术,从多方位全面发展,清人严长明(1731——1787)在《秦云撷英小谱》中记述的较为详细,其中写到:“秦中各州郡皆能声,其流别,凡两派。渭河以南,尤著名者三:曰渭南、曰周至,曰礼泉。渭河以北,尤著名者一:“曰大荔。”此时秦腔的班社不断增加,《秦云撷英小谱》载到,仅西安秦腔班社大小就有36家,最早的为保符班。这个时期的主要演员有申祥麟、樊小惠、姚琐儿、张银花、岳色子等。在表演上各有自己的绝技,正如《秦云撷英小谱》中称道的“三绝”:“祥麟者,以艺擅,绝技也;小惠者,以声擅,绝唱也;琐儿者,以姿擅,绝色也。”
  清代乾隆中叶,秦腔的发展和传播是相当快的,尤其是在北京和扬州两地,有着广泛的观众。秦腔艺人魏长生(四川籍)曾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四十四年(1779)两次入京演出,乾隆五十三年(1788)下扬州演出。魏长生前后在京演出的时间长达九年,使秦腔在京有了极深的根基,了解和喜爱秦腔的观众也在大幅度的增多。谢榕生《扬州画舫录·序》中曾对魏长生在扬州演出秦腔的场面这样写道:“到处笙箫,尽唱魏三(魏长生排行)。
  清代末期,秦腔的演出更是盛行,此时流入到外省、区的秦腔,均对当地梆子腔剧种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在陕西境内的秦腔,由于流行地区的不同,便先后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东、西、南、北、中五路秦腔。东路称同州梆子,西路称西府秦腔,南路称汉调桄桄,北路称阿宫腔,中路称秦腔(西安乱弹)。这五路秦腔相比,中路秦腔(西安乱弹)发展极快,不仅班社具增,名角云集,更重要的是音乐上已经有了明确的归类和分类,当时的唱腔板式习惯称:起、箭(垫)、安、塌、代(带)、倒(导)、滚、摇”八种,即大起板、箭(垫)板、安板、塌板、代(带)板、倒(导)板、滚板和摇板(二六板)。旋律色彩上有软、硬(即苦音、欢音)之分,伴奏乐器分有打击乐、弦乐和笙管乐三类。
  秦腔经明、清两个朝代,到民国时期,其发展的速度是相当惊人的,这与陕西易俗社的成立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陕西易俗社创建于民国元年(1912)7月1日,发起者有张翔初、郭希仁、杨西堂、王伯明、范紫东、高培支等163人。该社以“辅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为宗旨,从剧社体制、组织机构、管理制度、艺术创作、唱腔伴奏、舞台演出以及培养学生等方面进行改革,使剧社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公益文化团体。
  在易俗社的影响下,从民国元年至民国二十五年(1912—1936),秦腔改良运动蓬勃展开,在陕西境内,掀起了戏曲改革的高潮,此时,传统戏曲的改良、编演新戏、重视剧社建设、积极培养学员、辅助社会教育、移风易俗,已成为陕西戏曲界的时尚。也正因如此,秦腔的正名已经替代了西安乱弹。
  这一时期,以秦腔为主的戏曲改良运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是创作出了大量的新剧目,据统计600余本。代表性的创作剧目有李桐轩的《一字狱》、《鬼教育》,孙仁玉的《商汤革命》、《武王革命》、《昆阳战》、《螟蛉案》、《柜中缘》、《小姑贤》、《看女》,范紫东的《三滴血》、《软玉屏》、《翰墨缘》,高培支的《双诗帕》、《夺锦楼》,李约祉创作的《庚娘传》、《韩宝英》;三意社组织创编的《化墨珠》、《玉堂春》、《娄昭君》》、《苏武牧羊》等。
  二是培养出了大批戏曲人才,戏曲管理人才和戏曲活动家有易俗社的李桐轩、高培支、李约祉,三意社的苏长泰、耶金山、秦中社的李金鸣,正俗社的毛玉卿等。名演员有刘毓中、耿善民、刘箴俗、刘迪俗、王天民、李可易、马平民以及三意社的刘光华、苏哲民、苏育民、姚裕国;正俗社的李正俗,榛苓社的和家彦等。
  三是在音乐改革、创新方面取得了新成果。
  1、创造出了不少新腔,如易俗社创造的“闪板腔”、“碰板腔”,另外,在唱法上又出现了“清板腔”(不用乐队伴奏),又如三意社创造的《苏武牧羊》中的对唱和破句唱等。
  2、在文场的伴奏乐器上,逐渐的用板胡替代了二股弦。
  3、去掉了唱腔行腔中不必要的衬字、虚词(哪、伊、呀、嗨),使得唱腔清新、爽朗。
  4、在用语上力求统一,强调规范化,以泾(泾阳)、三(三原)、高(高陵)一带的语音为准。
  延安时期,秦腔剧目的创编,尤其是秦腔音乐的改革又有了新的发展,在民众剧团的影响和启示下,相继成立了关中剧团,八一剧团等。以马健翎等人为代表的剧作家,创作出了大批新剧目,收到了良好的效益。1942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剧作家们更是信心百倍,再次创作出了大批革命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采用“旧瓶装新酒”的办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延安时期的戏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转折时期。戏曲艺术真正起到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强大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秦腔从多方位进行新的全面发展,在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和关怀下,剧团逐渐走向专业化、正规化。人才是戏曲振兴的根本,20世纪50年代起,西北艺术学院、陕西省戏曲学校等向各个剧团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为秦腔的繁荣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近五十年来,秦腔音乐的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如50年代的《刘巧儿》、《屈原》、60年代的《三滴血》、《火焰驹》、70年代的移植演出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以及后来的《祝福》、《洪湖赤卫队》、《于无声处》、《冼夫人》等剧的唱腔脍炙人口,家喻户晓,至今久唱不衰。这时秦腔音乐的创新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保持秦腔古朴、独特韵味不变的前提下,大胆吸收兄弟剧种音乐的长处,进一步完善、丰富自己。如《三堂会审》、《日本女人关中汉》等剧的音乐中,就糅进了碗碗腔、迷胡音乐的素材,显得唱腔新颖别致、耐人回味。
  2、依照剧情及人物思想情绪的变化,尤其在现代戏中创新出了不少板头过门,《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剧中就是典型的例子。
  3、采用新的作曲技法,运用主题贯穿的方法,使不同的剧目在音乐上以其独特的主题音乐发挥各自己的功能作用,准确的塑造各剧中人物的形象。《祝福》一剧的音乐就是极为典型的例子。
  4、运用改变旋法、转调、移调等技法,不仅使秦腔音乐的调式丰富,手法新颖,更为重要的是逐步摸索解决了男、女声同腔同调的问题。如《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剧就是典型的例子。
  5、依照人物情绪变化的需要,在转板上手法多样,有带施腔转板和不带拖(硬上板)转板以及上、下句均可随时转板的手法。更为重要的是运用特定的旋律进行自然转板,如《断桥》中白素贞“西湖山水还依旧”这段唱就是典型的例子。
  6、运用严格的配器,充分发挥各个乐器的性能、改变过去那种大齐奏,一包到底的伴奏形式。
  7、乐队的编制多样化,根据不同的剧目选用不同的乐队编制,有中西混合乐队,大、中、小型民族乐队以及电声乐队。
  8、为了使人物情绪得以充分的表现,许多剧中充分运用领唱、对唱、合唱等技法,不仅使唱腔进一步丰富,更重要的是这种技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近五十年来,秦腔音乐的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走在了陕西其它戏曲剧种音乐改革、创新的前边、为陕西戏曲音乐的振兴尊定了基础,打开了局面,随时迎接新的考验和挑战。
  出 处:陕西戏曲音乐概论/许德宝编著.—西安: 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