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文献书目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古都西安 长安戏曲》 第八章 长安戏曲班社与演出 第一节 长安戏曲班社的历史沿革

     
  长安戏曲的班社及管理体制,在一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创造、更新,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与社会需要,但始终没有脱离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格局。班有班长,社有社长,团有团长,主持一班社团的全面工作,包括经济收支、人员培训、演出安排和社会公关。值得重视的是:不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的长安戏曲班社,都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这就是说,它既是一个演出单位,又是一个艺术学校,还是一个剧目编写组织,也是施行艺人养老送终或艺术的传授与保存的机构。所以有着科班的性质,表现出亚细亚生产方式下万事不求人和小而全的性质特点。就是后来随着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从事商业性的经营时期,仍保留着这一特点。近代性质的班社剧团,今天似乎仍未完全建立起来。
  第一节 长安戏曲班社的历史沿革
  长安戏曲班社是随着戏曲艺术的发生和发展应运而生的。总观它的存在形式,大体上有着四种不同情况。这就是:
  一、乐户与路岐的时代;二、家班、自乐班时代;三、私人班社时代;四、合伙经营的科班时代。
  但是,这几个不同时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相互关联和递进,也有时并行不悖。像“乐户”这一体制,就从隋唐一直沿袭到晚清,“自乐班”也是这样。到了近现代,它仍然是广大农村、街巷等从事戏曲活动的基本形式。
  作为群众艺术的长安戏曲,一开始,就是作为“散乐”的形式出现的。这种“野人为乐之善者”,①是一种“非部伍之声”,②在唐代属教坊主管,同朝廷用作宗庙祭祀的“雅乐”,是很不同的。
  长安戏曲的有组织的演出,始于六朝魏时的“乐户”制度。③当时是把一些犯罪人的妻④子,“配为乐户,”供人取乐。从此,也出现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演出团体,他们中的所有成员通称“乐人”,视为贱民,世代不得与良民婚配。隋代,炀帝听裴蕴之奏,更“拓周、齐、梁、陈乐家子弟皆为乐户,其六品以下至于凡庶,有善音乐及倡优者,皆值太常。异技淫声,咸萃乐家,皆置博士,递相传教,增益乐户到三万余。”从此以后,乐户成了长安戏曲演出中的专业团体。这种以家庭为基本单位,一般只有三四、五六人的组织形式,也就自然成为长安戏曲的班、社;以至成为隋、唐以后直到晚清长安戏曲(以至中国戏曲)演出组织形式的基本形式和重要形态。这种形态也适应了古代农业社会的经济特点。
  《隋书·炀帝本纪》和《隋书·音乐志》称这种乐户,一般都有一个比较固定的住处,即大多居住在城镇或州、府,县治所在地。他们的演出活动,基本上有两个方面,这就是:一方面是应承和满足、适应各级官府的支应。通常称做“唤官身”;另一方面是“冲州撞府”性质的流浪演出。这方面的“乐户”,有时又被称做“路岐”,在固定地方。宋金元时,就又称做“行院”。女主人则称“行首”;或“上厅行首”,她们所编演出的剧本,共称“院本”。无名氏《风雨像生货郎旦》说:“妾身长安京兆府人,唤做张玉娥,是个上厅行首”。⑤明·朱权《太和正音谱》也说:院本“行院之本也”。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院本,杂剧,其实一也。”⑥
  宋金杂剧中的《五花串弄》,又叫“焰段”。也就是单折杂剧。明代,陕西许多县城都有乐户。西安地区的长安、户县、周至、高陵、临潼、蓝田都是乐户比较集中的地方。有时,朝廷教坊司不敷应用,就从陕西选取乐户服役。⑦就藩陕西西安的秦王府的所用乐工,大都也选自西安及其附近乐户。其中色艺俱佳的有户县的美莲,周至的卫兰卿,朝邑的王桂兰等,人称“妙妓出秦中”。以王兰卿和她父亲王锦为基本成员的周至县华庆班(又名张家班),就是在乐户王锦家庭基础上建成的,也成为明清两代很有影响的秦腔班社(详后)。
  长安戏曲的有班社,大约起自唐宋。一种是在乐户基础上自然形成的以家庭为基本演出单位的班社;一种是民间,尤其是农村戏曲爱好者自发组织起来的“自乐班”。这种“自乐班”,一是以村社为单位,由一些戏曲爱好者自觉自愿自发结伙而成;有时是由一些戏曲行家或艺人领头组织而成,人数可多可少,活动时间大都是根据农时安排和组织,农忙时,就完全停止下来。有时,也应乡里们的邀请,承应农村的婚、丧、寿、诞即“红、白喜事”的演出;有时也参加农村庙会上的秋神报赛。明清两代里,不少农村季节性的业余剧团,就是从这种自乐班基础上,扩充发展而成的。还有一些纯属临时性的自乐班,完全根据某种临时性的需要,为四时八节和农村的村社需要,搭班演出,完成后,也自然解散。这种自乐班,到了明代中后期,陆续发展到一些小城镇,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一些商人或工场场主,也延揽一些艺人,组织起他们自己的自乐班。总之,自乐班已成为长安戏曲班社中最为活跃、也最为普遍的戏曲活动组织,并极大地推动了长安的戏曲活动的迅速开展,也有效地培养了不少戏曲人才,促使他们成为城乡戏曲活动的积极分子和骨干力量。时至今日,这种自乐班,仍有着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并乐于参与的具有浓郁艺术魅力的自我娱乐形式。长安戏曲的历千年不衰或永葆其艺术青春的重要原因也在这里。
  “家班”的出现,标志着长安戏曲艺术的不断提高和成熟。所谓“家班”,就是私人的家庭戏曲班社,它们大都是一些文艺修养较高的文人学士,出于热爱直接投入戏曲活动的必然结果。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他们削职为民,或脱离官场的所作所为;同时,也把这种“家班”的戏曲活动,变成自己追求的一种极好的手段,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自比俳优”“放情山水”。⑧明代中后期,长安的许多文人学士都有自己的家班,如长安的胡濛溪、许宗鲁、张治道、何栋;户县的王九思,周至的张附翱,武功的康海、张炼,三原的王承裕,华县的张西溪等都有自己的家班。有如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所说:许宗鲁“家本秦人,承康王之流风。罢官家居,日召故人,置酒赋诗,时时作金元词曲,无夕不纵倡乐。关中何栋,西蜀杨石,浸淫成俗。熙朝乐事,至今士丈夫犹艳称之。”⑨《列朝诗集小传》完成于顺治六年(1649年),可见康王遗风对关中戏曲活动影响的深远。⑩当时文人学士的“家班”,完全是康海,王九思的开创。康海的继室张氏(康榕之母)就是当时关中著名的艺人,后来成为他家班中的顶梁柱。这种家班的主人,大都有着相当高深的艺术造诣,他们不仅精通乐律,能谱曲,也能编创,还能导演,更能登场献技。这样,无疑推动了当时戏曲艺术全面的提高。而长安戏曲中的私人家班,可以户县王九思的家班为代表。
  王九思(1468—1551),字敬夫,号渼陂,晚年别号碧山翁。陕西户县人,曾与康海齐名,同为弘正关中十才子,前七子之一。弘治九年(1496年)进士,授翰林院检讨,递补为吏部员外即主事。正德五年(1510年)因刘瑾事珠连被贬为寿州知府,不久即被削职为民,从此,他就与康海放浪山水,在沜东、户杜之间,相与过从谈宴,征歌度曲,以相娱乐。热心戏曲,自组家班,极大地推动了长安戏曲活动。更由于他的悉心钻研,身体力行,使长安戏曲在戏曲文学、音乐声腔、表演艺术和演出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和丰富。对于秦腔,他更由衷的热爱,带着家班去农村“赶庙会”,(11)直到老年,他高兴的时候仍要当着广大群众的面唱秦腔。他说:
  一日,客有过予音,善为秦声,乃取而歌之,酒酣,予亦从而和之,其乐洋洋然。手舞足蹈,忘其身之贫而老且朽矣!(12)
  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当他见到长于演唱秦声的艺人访问自己时,竟激情难却地把自己所写《碧山乐府》拿出,手舞足蹈地唱了起来,表现出一个地道的秦腔迷对戏曲的热爱。为了把这个家班的艺术创作与表演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他亲自用高价请来具有“国工”水平的艺人,教自己学琵琶、三弦,学演唱,甚至花三年工夫刻苦学习,最后达到“尽其技”、“得其神解”地步。筝、三弦、阮等这些秦腔的传统演奏乐器,他“学唱三年而后出手”。(13)正表现出他艺术上的“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班中的玲珑、雪儿、小环、小蛮、小红都是他亲手培育而成的优秀艺人。他们有时还到西安秦王府与府中艺人进行艺术交流。曲子戏是他由地摊演出而被搬上舞台成为“大戏”的,也在这一时期。
  商人出资组织班社,是在明中叶以后的秦商兴起以后开始出现的。他们的活动,大都在秦商所在地的会馆中。军队中出现戏班,是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中的事。李自成(1606—1645)军中的“车优与女陬者”,就是军中剧团。(14)李自成出身原为米脂一乐户,(15)自幼喜好戏曲,并在起义军中建有剧团。与他同时的张献忠也有同样嗜好,多年转战,仍抓紧机会演戏娱乐,并不断鼓舞士气。这种军队中的剧团,宋代叫“钧容直”,艺人又叫“营妓”。明清时期的白莲教起义军中也有同样的剧团。
  长安戏曲班社的繁荣时期是清代中叶到辛亥革命前后。可贵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大批具有近代意识的戏曲班社,当然主要是以娱乐为目的“自乐班”性质的班社,陆续走向经营性的团体,也由自娱扩大到“娱人”的范围。长安戏曲会馆的出现,标志着这种班社的进一步发展。其次,就是把经常演出和艺员的培养联系了起来,继之成为“科班”性的戏曲团体。
  西安梨园会馆创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是由许多西安的戏曲班社(主要是秦腔班社)发起组建的。又名《四圣行宫》,“老郎庙”,是祀祭中国戏曲艺术的鼻祖“老郎”的,又称“庄王庙”。创建的目的很明确,如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碑记所说:
  盖闻大地尽福田,由人自种。圣神皆灵感,积善乃通。会省骡马市四圣行宫,创自双赛班,而众班和之者也。(16)
  嘉庆十二年(1807年)的碑文,说的就更清楚:
  自古干舞教化,以移风易俗,至唐,教梨园子弟以娱情畅意,今之演戏,即其遗风,由来久矣。艺虽微末,而酹神庆贺,亦不可废,是以京城并各省,均有庙貌会事。西安乃陕西之总汇,籍斯业以资生者,亦复不少。而庄王胜会久未画一,且近来在官差役人,遇各坊城乡之戏,每籍名以官价唤演,致我等衣食不继,无奈以网利害众等事。禀各大宪及府厅县,恩案恳请示谕遵照。幸蒙各宪,府念贫苦,恩施格外,示谕严禁各差役无得籍端拘押,勒索滋扰,各谋生案。此诚各宪休养之特恩,而以袋赖神灵之默佑也,是以集诸回道,重起会事,立碑记也。
  这样看来,“梨园会馆”实际上就是戏曲艺人的确保“衣食”的行会性组织。
  乾隆时期西安的秦腔班社有数十个,“著名的有三十六个”。保符班、双赛班、江东班、泰来班等都是当时颇具影响的班社。每个班社都拥有一批色艺俱佳的艺人,而且形成了班社间不同风格的秦腔流派,也涌现出声腔上,表演上,扮妆上各具艺术特色的流派。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号称绝色、绝声、绝唱的西安三绝。即:“有祥麟者,以艺擅,绝技也。小惠者,以声擅,绝唱也。琐儿,以姿首擅,绝色也。(17)”戏曲流派的出现,标示着戏曲高度发展以至成熟,也显示出戏曲艺术的精湛和地方特色。西安秦腔出现的如此众多的不同流派,正是这一艺术发展的必然。无怪乎,曾经作过侍读的江宁才子严长明在他的秦腔论著《秦云撷英小谱》中,通过当时花雅之争中昆曲与秦腔的全面比较,指出昆曲的必败,秦腔的必胜和秦腔要成为剧坛盟主。随着剧目的增加和演出的争妍斗艳,戏曲流派的形成与发展,秦腔的五大流派即以西安为中心的东、南、西、北五大梆子。曲子戏、道情、二簧等陆续出现地域性的声腔剧种特色,到了晚清,班社更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初步统计,竟达近百个。这里既有职业性的固定班社,又有以艺人为中心的临时性的班社,还有比较稳定的乡村自乐班。不少班社也向科班发展。辛亥革命时出现的陕西易俗伶学社,更在前者基础上,发展成了一种把演出、培训、理论研究、编剧融为一炉的新型戏曲团体。这种形式的戏曲团体,是一种新的管理体制,而且成为国内少见的一种“学社性”戏曲团体。在它的影响下,这种“学社性”的戏曲班社曾一时十分兴盛。这不仅是一种伟大的创造,也为西安戏曲的进一步繁荣昌盛,以至走向现代,走向世界,开辟了道路。易俗社也成为可以同奥地利维也纳大剧院,俄国莫斯科大剧院并驾齐驱的世界三大古老剧院。
  ① 《周礼·春官·旄人》:“掌教舞散乐”,郑玄注:“散乐,野人万乐之者。”
  ② 《旧唐书·音乐志》。
  ③ 《魏书·刑罚志》。
  ④ 《隋书·音乐志》。
  ⑤⑥ 无名氏《风雨像生货郎旦》。《元曲选》4。
  ⑦ 《竹轩杂录》载:“成化三年(1467年),教坊司只存乐户八百余,不敷应用,乃行文山、陕西布政署,选取乐户应役。”《明会要》卷21也载:“正德三年(1508年),移各省,取乞色艺精者,赴京供应。”
  ⑧ 《长安志》卷31。
  ⑨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正集。
  ⑩ 《列朝诗集小传·顾勋卫大猷》:“尝游秦中,赋诗吊古,留连武功,户、杜间,访问康王遗妓,召置坐中,青衫白发,歌残曲,道故事,风流慷慨,长安少年至今传之。”《丁集》。
  (11) 《南曲次韵·傍妆台》。
  (12) 王九思《碧山乐府序》。
  (13) 焦循《剧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
  (14) 吴伟业《绥寇纪略》卷9。
  (15) 余瑞芝《野史无文》。
  (16) 西安梨园会馆碑。
  (17) 严长明《秦云撷英小谱》。
  出处:古都西安 长安戏曲/焦文彬著.—西安: 西安出版社, 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