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陕北榆林文化宝库中又增添了一份精彩


  当郭侯绪同志把他用20多年时间潜心收集、整理、研究、编纂的《府谷二人台艺术》一书的手稿送到我眼前的时候,我真的兴奋不已、难以言表内心的喜悦和激动。我想,还有什么能让我如此高兴和满足呢?高兴的是:总算有这么一个人把几代关注“府谷二人台”艺术的文化和文艺人的共同心愿给了却了,让所有渴望有这么一部翔实记录“府谷二人台”艺术的著作早日呈现在大家眼前终于实现了。满足的是:总算让我先睹为快地看到了这部真实、全面、翔实、丰富,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文化艺术价值的好书,也是填补了当代陕北民间文化艺术宝库具有可资、可读、可研、可传的文化空白。在这里我首先向作者和他即将呈现于世的《府谷二人台艺术》这部著作表示真挚的祝贺!并致以同人同行的敬意。
  关于《府谷二人台艺术》,在这里我不想多谈多议,因为它的朴实厚重、人文气象、光彩唯美、喜闻乐见是府谷人人皆热皆知皆会皆唱的朋友,可以这样说,不会哼几句二人台的人肯定不是正宗的府谷人。再说,府谷二人台和内蒙古二人台、山西二人台三兄弟早已一道红盛中国文艺舞台,成为中国民间文艺百花园中具有独特魅力的一朵奇葩,故被国务院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国宝。至于该书如何,我想大家看了就知道了,一定是开卷有益,观阅甚喜,留给我们的只能是沉甸甸的果实盛宴,让我们尽情享用。
  在这里,我倒是想说说弄成这部书的人——郭侯绪。他是土生土长的府谷人,也是吃了一辈子文化艺术饭的职业文化人,从小生长在二人台的文化热土中,骨子里就是那份二人台秉性。他朴实厚道,待人真切,不虚不诈,勤奋好学。在他的履历中就是一条直直的端线,先入剧团,后念音乐学院,再去文化局搞文化管理,然后调到文化第一线文化馆做领头人。在这个行业一干就是40多年,你说他能不干出点光彩吗?记得16年前我和他一道下乡采风学习二人台,我就对他说:“二人台这是个好玩艺儿,我是爱上劲了,我已经写了一本关于二人台经典民歌赏析的书,看来我对二人台是无法贴近了,因为不是府谷人,这是先天不足。侯绪,就看你了,我看好了你,谁弄这事也不如你。”我记得当时他很激动,右手拍了一下胸脯说:“没问题,狗得,你看着吧。”说实话,尽管我们当时就那么一说,可对这事我不抱多大希望,因为我俩都很忙,哪有时间做这件浩大的吃苦工程呢!谁知他这头府谷文化界的老黄牛硬是把这项大工程干成了,而且我敢说质量真实可靠,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在这里,让我代表我们的朋友们再次对老朋友的事业有成表示最真挚的祝福和祝贺!
  不要小看这件事,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有几个人能逢上这样的机遇,有几个人想干能干成的好事。可你郭侯绪终于用一生的心血、精力、磨难、毅力诠释了对家乡文化艺术真挚追求的精神。但我还得提醒你,是“二人台”成就了你,是家乡人的热忱成就了你,你千万不要忘记这个根本!好人有好报,你得到了。
  《府谷二人台艺术》的初稿、终稿我详细地阅读了,很有府谷特色,符合府谷二人台的实际分布和流变状况,是一部真实可信的书,我深信不疑。该书的编辑分类方法也符合实际情况,没有虚假和伪造,更没有个人加油添醋的臆造,是一部留给后人真实可靠的史料事实,我为编著者叫好。
  在这里我也需要说明:为该书写序我本人不够格,仅是对二人台艺术认识的浮浅而言的。但对府谷,对府谷当下有志于二人台艺术的人们,对热心支持、关心二人台事业的领导和同人们来说,特别是对保护二人台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力热心的人们来说,我自感有责任在这里说上点我的心里话,以促使我们共同为“府谷二人台艺术”的发展创新发挥更大的作用。
  恭喜一部《府谷二人台艺术》呈现于世。
  恭喜府谷有了自己可以骄傲的一部民间艺术大书。
  恭喜编著者为府谷人民所做的这样一件文化大事。
  恭喜陕北榆林文化宝库中又增添了一份精彩。
  2012年3月15日写于榆林
  (作者:榆林市群众艺术馆研究馆员、馆长)
  出 处:府谷二人台艺术/郭侯绪编著.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