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梆子 板胡 竹笛


  戏曲是由文学,音乐、绘画,舞蹈等多种因素构成的综合艺术形式。其中,音乐排在第二位,可见它在戏曲中的重要作用。在戏曲演出中,音乐包括打击乐和管弦乐两大类,习惯上称打击乐为武,管弦乐为文,分为文武两个场面,但两大类乐器各司其职泾渭分明。什么剧种用什么乐器,一般来说是固定的,不能被其他剧种的乐器所代替。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某剧种的特色,使音乐为演唱服务,表达一方群众的理想追求、精神气质和喜怒哀乐。
  秦腔是梆子腔的鼻祖,文武两大类乐器在梆子腔家族中具有领先地位和代表性。这里不谈秦腔与其他戏曲的共同乐器,只简单地说说几种能体现秦腔特色的、不能被其他乐器所代替的几种乐器。在打击乐器中,梆子(俗称桄桄)是不可缺少的,它的作用是加强演唱时的节奏,且以枣木梆子为最佳,声音响亮清脆。敲梆子被称为砸梆子,会砸的人声声击在节奏上,常常汗流满面,但潇洒自如,可和打板相比;不会砸的人有气无力,体现不出秦腔激越的特色。民间自娱自乐,有时打板的没来,只要砸梆子的在也行。但砸梆子的不在,即使有打板的也体现不出秦腔的风格。因此,我们把秦腔戏又称为桄桄乱弹,可见梆子的重要性了。在管弦乐器中基本的也是不可缺少的乐器有两种:一是秦胡(俗称板胡),二是竹笛。秦胡演奏起来高亢嘹亮,静夜之中数里之外都能听到板胡之音。行家拉板胡悦耳动听,尽管演奏时也有弦乐,但板胡具有压倒一切的领袖作用,其他乐器只能处在陪衬和协调的位置。你看自乐班演唱其他乐器再多,缺少秦胡就不能开场,反过来,其他乐器一种没有,只要有秦胡即可开演。秦腔板路多,调子复杂,细微多变,没有滴水穿石之功是学不好的。拉秦胡的总是坐在最前面,习称头把。竹笛过去称为羌笛,它是历史上羌族的主要乐器。进入秦腔演唱中之后,成为主要乐器之一。我们把吹笛称为哨笛,笛声悠扬,在演唱到词末句尾时,笛子能起到增强戏剧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当然秦腔也是一种历史文化的结晶,在发展的长河中也借鉴了中外戏剧中其他乐器,如二胡、扬琴,电声等,但木梆子、秦胡,竹笛是不能缺少的,也不能把这几种乐器淹没在其他乐器的汪洋大海之中。我这里说的秦腔不包括眉户、碗碗腔、阿宫腔、线腔、花鼓、秧歌等陕西地方戏.因为它们也各有自己的乐器,以体现其特色。
  但是,现在的秦腔演唱中,出现了几种乱用滥用乐器的情况。第一种是大杂烩。二胡、琵琶、月琴(三根弦,四根弦)、小提琴、黑管、笙、扬琴、手风琴等掺和在一起。有一次我统计了一下,这些秦腔以外的乐器竟达十种之多,把板胡裹得死死的,即使李正敏、任哲中在世演唱也体现不出秦腔粗犷豪放的韵味。另一种是盲目搬用西洋乐器。什么黑管、大号、小号、手风琴、大小提琴随手拿来,甚至把乐器之王——钢琴也抬来了。这就给年轻人一种错觉,以为秦腔乐器改变了,板胡、梆子、竹笛可有可无,给观众造成了误导。还有一种是省内剧种乐器的乱用。不管是慷慨激昂的秦腔,还是和谐委婉的眉户,或是清丽细腻的碗碗腔,似乎乐器公用,这样其实损害了剧种特色。还有的把木梆子用木板来代替,一敲就出现了破烂的声音。这怎么能行呢?
  地方戏曲乐器求异不求同,求简不求繁,同了、繁了就没有个性,京剧,豫剧、越剧、秦腔皆然。秦腔源于陕甘民歌,为什么能流行到西北五省,辐射到晋南、豫西、川北、台湾以至朝鲜等地,就因为具有地方特色,才成为民族的精品,除了唱腔之外,乐器的作用也不可小估。我们秦腔要保留主要乐器,宜简不宜繁。在借鉴外来乐器中应慎重为好。当然事物都是发展的,我绝不排斥人为我用、洋为中用。
  出处:当代戏剧. 2005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200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