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儒家思想对传统戏曲形态的影响


  一、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
  儒家文化以“六艺之教”作为教化子弟、干预政治的器具,切中了中华民族血缘文化心理,将殷周以来的礼乐文化与世俗文化相贯通,故而代替宗教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守则与实践理性,加上儒家文化的生命力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之中,又得到官方的庇护,造就了金刚不坏之身,因此,从汉代起儒家文化便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中国文化从“流”上来看,虽然保持了儒、道、墨、法、名等各家许多合理的思想内容,但是在社会影响上,儒家文化一直居于主干、支配地位,它构建了中华民族的具有特质的心理结构与思维方式,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国人常年乐道于君臣父子、尊卑慈让的人情脉脉的人际网络关系之中,重视现实的伦理政治和血缘关系,使伦理与政治一体化。由于儒家文化是中国这棵古老而茂盛的文化参天大树之主干,而树木的枝节总是通过树干得到水分和营养的,所以儒家思想总是影响着中国哲学、文学、艺术、伦理、政治、经济、心理结构、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等的存在与发展。
  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概念是“仁、义、礼、智”,“忠、孝”,纲常名教,尊卑等级。其中基本的概念是“仁”和“礼”。“仁者,爱人”,“泛爱众”,这种“忠恕之道”的外在表现形式则为“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礼”既是制度,又是礼仪礼节,它既反映社会关系,又表现孝悌长幼的血缘因素。由孔子创立的这一套文化思想,在长久的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的社会中,无孔不入地渗透在人们的观念、行为、习俗、信仰、思维方式、情感状态之中,这必然会影响传统戏曲的内容、表演形式等。
  二、传统戏曲的社会教育功能
  中华民族的艺术之所以不同于其他民族的艺术,应该说,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一种把艺术和政治教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传统,这样就自然会影响到传统戏曲的价值观和艺术观。传统戏曲的特点以内容而论主要表现为“善”,其“善”也就是传统戏曲的社会作用——教育职能。中国社会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状况下,理论发展易于讲求实用性,因此,对于生活的认识是以伦理为准绳的。政治制度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二者奠定了中国人艺术观的伦理基础——道德化的艺术观。而中国戏曲正是适应中国经济状况而产生,符合中国农民“小而全”的民族心理而发展起来的艺术品种,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戏曲这种中国独有的综合艺术,用生动的演故事的方式,承担了对这个泱泱农业大国的人伦教育任务。陈独秀曾经对传统戏曲所起的积极作用作过这样的描述:“戏园者,实普天下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之教师也”。可见,道德化的戏曲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之所以能够代代不息流传至今,是因为深植于广大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
  戏曲表演,以情动人,所以移风易俗的力量远远超过儒生的讲述经义,而且可使不通文墨的妇孺也能接受。正因为戏剧具有这么大的魅力,如果内容违反封建道德规范,那么对封建统治的威胁也是不能低估的。因此,历代的官方都特别强调“净化”舞台,对戏曲的内容作了严格的规定,大肆禁演有悖封建道德的剧目,提倡宣扬儒家思想的剧目,“不关风化体,纵好也枉然”可谓此种创作理念的典型表述。
  三、儒家思想对传统戏曲表演形式的影响
  传统戏曲在艺术形式上以和谐统一作为贯串其中的主导思想,在表现形式上把虚拟、程式、技巧三者密切结合,没有虚拟,就谈不上程式,离开技艺,就不会有程式动作。这些表现手法又都与儒家思想的影响密不可分。
  传统戏曲“形式美”的和谐表现,是以“中和美”作为其美学理想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心物一体”的和谐统一。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色可以用“调和持中”四个字来概括。而中庸的尺度则是“调和持中”的内在基础。比如传统戏曲中的整体与各局部之间,以及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都以“秾纤得中、修短和度”的尺度为准则,无论是“四功”:唱、念、做、打,还是“五法”手、眼、身、法、步,或是舞美、服装、音乐都要做到不繁不乱、不火不温,以适度为美,适度的标准就是使两个对立因素达到最佳状态的和谐统一,而不是片面地强调一方面削弱另一方面。这种不偏不倚的尺度感,主要是受孔子“中庸”思想的影响,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和”是孔子美学思想的核心,并且也是“中庸”之道所崇尚的。“中庸”哲学思想包含着一种辩证的哲学观念在其中。“冷热相间、虚实相生、刚柔相济、简繁相宜”,这种辩证的和谐体现在传统戏曲中,就是不仅在内容、形式方面要求和谐,在理性与情感方面也要求和谐,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认为情感必须是一种有节制、有限度的情感,只有这样的情感才符合“礼”的规范。传统戏曲的行、走、坐、卧、说、唱处处遵循着和谐美的法则,即处处要掌握好“度”,只有适度,才能恰到好处,而这个“度”,就是中庸。
  儒家把中庸看作最高的道德标准。由此,便造成一种内外一致、协调统一、浑然一体的温柔敦厚的风格。由这一风格而产生一种含蓄的、有想像余地的艺术表现手法,这种含蓄包括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境、韵外之味,这就使得传统戏曲在表现手法上特别强调虚拟写意,即把“虚”和“实”结合起来,以虚拟写意的表演手段,来充分显示其“以虚映实”、“以无衬有”,从而追求一种舞台幻觉的真实性。有时还需要用实物来辅助舞蹈语汇,以虚拟程式的象征性符号,来给人一种想像,从而再现生活的真实。总之,中国艺术里“形似”是表面的,只有“神”和“情”才是根本。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从神似中才能得以传情,能得“情”和“神”也便得到了真,“真境逼,而神境生”。表现在戏曲上,就是一种形神兼备的体系,不仅追求与生活的真实相似,更重要的是捕捉住表演对象的神情,以达到一种内在的真实。
  传统戏曲是从文学中的诗、词发展而来的,因此,传统戏曲的抒情性既有与诗词一脉相承之处,又在此基础上得到发展,在诗词中抒情性往往与意境美不可分隔的联系在一起,是否有意境是衡量诗歌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传统戏曲的重要标准。正如王国维所说:“然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元曲亦然。”那么何以谓之有“意境”?“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沁人心脾”是足以能使人动情的,然而“情”必须凭借着“景”才能产生意境。在传统戏曲中意境美是通过情和景的结合来体现的。其表现方式是由主观的“情”支配客观的景,即移情的表现方法,因人因地因情的变化,“景”也会随之变化。这也是孔子的思想在戏曲中的体现,孔子把自然和人的精神联系起来,提出“君子比德”的美学主张,在孔子看来,山水、草树等自然景物,都具有同人们的道德、品质类似的特征,所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
  总之,传统戏曲产生于封建社会,在封建思想的影响下,不少剧目宣扬了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封建道德,强调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之间无条件的顺从,甚至在一些优秀的传统剧目中,这类思想也往往与具有民主性的精华杂糅在一起。对传统戏曲中的那些受儒家影响的封建主义糟粕进行批评,这是有其道理的,也是完全必要的。然而,我们更应该批判地继承传统戏曲的精华部分,这对继承儒家思想中的优秀成分也有现实意义。
  出处:当代戏剧. 2005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200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