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艺无止境常演常新


  我在快二十年的舞台演出中扮演了许多角色,但演出最多的还是《杀庙》、《杀驿》、《打镇台》以及与姐姐熊小玲合演的《走雪》、《三娘教子》、《赶坡》等,其中《杀庙》、《杀驿》曾多次参加西北五省(区)省会市秦腔名家新秀交流演出,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好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曾经指出:“戏演到三分生是一种境界。”反复琢磨,我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是表演艺术要有新鲜感,常演常新,不给观众以“似曾相识”或“老掉牙”的陈旧印象。起初我演《杀庙》、《杀驿》等须生戏时,总是严格遵照老师所教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地“照本宣科”式规规矩矩地演出,时间一长,不要说观念变化的观众由熟看厌,就是自己也觉得死板板地重复演出太没劲。当今,观众的审美需求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更新,他们能走进剧场看秦腔,就是想要得到无法从影视等艺术形式中得到直接交流的充满新意的民族艺术享受。作为传播民族戏曲艺术的演员,都应顺应时代潮流,了解随社会发展而变化的观众的审美情趣和心态,在演老戏时,注重角色内心世界的探索和外部动作的求新,尽量使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丰满深刻,给观众以老戏不老、耳目一新的艺术感受。
  先从《杀庙》说起。这是家喻户晓的传统剧目《铡美案》中的一折,之所以久演不衰,除剧情扣人心弦外,主要是韩琦深明大义、舍己救人的精神感人至深,且有几段慷慨激昂的唱腔,回肠荡气,脍炙人中。我扮演韩琦这一由杀手变义士的角色时,借鉴影视中一些表演技巧,尽量使人物一身正气的外在行动和内心世界的波澜起伏和谐统一。在追杀秦香莲母子的过程中,一张一弛,一举一动,既有亦怒亦惊亦悲的细腻面部表情,又有抓胸、抖指、甩须、长啸等强烈的
  外化形动作,最后以拔刀自刎阳刚之躯的亮相、僵尸,塑造出气冲霄汉的义士形象,充满艺术张力和爆发力,引起观众
  强烈共鸣。另外,在唱腔板式上我也不墨守成规,为了比较准确地表现出角色的精神风貌和思想感情,对传统唱腔的旋律、节奏、调式和结构根据对剧情新的理解和自身嗓音条件,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如大胆以须生极少应用的“二音子”拖腔,委宛地表达韩琦的内心世界,如泣如诉,悲怆感人,赢得了观众的赞扬和专家的首肯。
  《杀驿》也是一出壮怀激烈、舍身取义的须生戏,与《杀庙》相比,既有相似的共性,又有不同的个性。《杀驿》是传统本戏《春秋笔》中扣人心弦的一折戏,讲述长相酷似王爷的驿官吴承恩知恩图报,为主人舍身取义的感人故事。我在扮演吴承恩这一角色时,尽量把握人物心理起伏变化的规律,注重由静到动、由弛到张的变化过程,紧随剧情的突变而采用强烈的外化动作来刻画角色内心世界的变化。当皇家杀手仿佛从天而降,情况非常紧急时,便娴熟自如地采用多种身段和“帽翅功”等技巧,将吴承恩在紧张环境中激烈的思想斗争和复杂的矛盾心情表达得惟妙惟肖。在风云突变的千钧一发之际,我换上鲜红“罪衣”,手持钢刀,在响遏行云的“尖板”中赤膊上场,“罪衣”如火,钢刀似电,使观众眼前一亮,心灵为之震颤。然后通过扣人心弦的一系列甩发、抖须、左旋、右转和一圈圈如烈火似疾风的“滚堂梢子”表演,将剧情推向高潮,从而在热烈的掌声和兴奋的赞叹中,凸现了吴承恩新的舞台艺术形象。
  艺无止境,作为与秦腔表演艺术有着不解之缘的我,深知自己的表演功底与时代的要求、前辈的教导、观众的希望还有不少的差距。今后,我要以”笨鸟先飞”的精神继续勤学苦练,努力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在思想上强化“精品意识”,力争多排练新的剧目,多扮演新的角色,努力登攀秦腔表演艺术的高峰,为秦腔的振兴和繁荣贡献青春。
  出处:当代戏剧. 2000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2000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