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板胡在他手里……——卢东升板胡演奏风格浅析


  进入新时期以来,在秦腔广为流行的西北各省(区)城乡,观(听)众经常会听到令人陶醉的整本(折)戏或戏曲唱段。这其中,有一种既富纯朴古色,又透时代新意的“新易俗风格”,可谓独具韵味,十分令人迷恋。它通过秦腔传统剧《三回头》、《藏舟》、《庚娘杀仇》;秦腔现代剧《西安事变》、《白龙口》、《于无声处》;秦腔新编历史剧《冼夫人》、《女魂》、《空海在长安》等大小剧目反复演出、播放,将诱人的音符传进千千万万秦腔爱好者的耳朵,刻留在他们的脑海之中。人们也许在领略“新易俗风格”的无穷魅力时,都会津津乐道那些他们崇拜的表演艺术家和著名演员,如肖若兰、张咏华、郭葆华、刘棣华、尹良俗、张忠义、张保玮、王荣华、李淑芳……等等,这诚然无可厚非。然而切莫忘记:还有一批从事音乐唱腔设计、配器、指挥和演奏的“幕后英雄”们以他们出类拔萃的聪明才智和长年累月的辛勤劳动,为演唱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卢东升便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位,他的音乐创作和演奏风格,自然也成了“新易俗风格”的主要代表者之一。
  卢东升于1960年进西安易俗社学艺,主攻板胡专业。他先得名师朱志忍、张全杰老艺人的启蒙教育,后受著名琴师张宝华、杨余良等前辈的精心指点,古城浓厚的秦腔氛围,秦坛名社的优越环境,使这位来自革命圣地延安的15岁少年如鱼得水。加上超人的天赋和善于学习、肯下苦功的顽强精神,不消几年工夫,板胡演奏技艺飞速长进。20世纪70年代,他又在西安音乐学院作曲班进修深造,这对于从事秦腔板胡主奏的演奏员来说更是如虎添翼。此后,他集演奏、作曲、配器、指挥为一身,在秦腔音乐界左右逢源、纵横驰骋,成为当今首屈一指的深受观(听)众喜爱的板胡演奏高手。现为陕西省板胡学会副会长、国家一级演奏员的卢东升,其创作或参与创作、演奏的剧目多次获中央及省、市嘉奖,成为新时期以来陕西秦腔音乐界成果卓著的佼佼者之一。
  卢东升的板胡演奏风格,是在继承易俗社规范、细腻、文雅、求新的传统和乃师“稳、准、脆”的基础上形成的。大致可以概括为16个字,即:严谨规范、潇洒稳健、抑扬有度、刚柔相济。  
  先说前8个字。人所共知,戏曲界要求演员演唱时要“字正腔圆”,对伴奏员则要“音同腔生”。也就是说,作为板胡的演奏者拉出的“音”,必须伴随演员唱出的“腔”而生,该有时则来,该停时则去,决不能“横空出世”,恣意来往。卢东升严格掌握这一伴奏原则,一切从全剧演出的整体效果出发,从不多拉一个音符,更不喧宾夺主地故意卖弄个人演奏技巧。在秦腔现代剧《西安事变》中,张学良和杨虎城在决定兵谏行动前有一段[二六]板对唱,其情境是张杨二人从民族大义出发,不顾个人安危,苦思救国良策,将“委座不容共产党”,“把民族安危丢一旁”的真实情况昭示于天下,让观众去判断孰是孰非。卢东升在伴奏这段唱时,“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前半部分以抒缓忧伤的情绪,渲染出“狼烟滚滚,山河破碎”,国难当头的严酷史实,琴音满弓满调,倾尽张杨疾恶如仇、报国心切的侠肝义胆和满腔热血。后半部分,当杨虎城唱到“要救亡,国策不变是妄想”时,节奏逐步加快,你来我往,环环紧扣,最后在“限三天要开往剿共战场”一句收腔。卢东升通过板胡演奏,把演员表演之声情和琴音传递之戏情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从而以双倍的艺术感染力给观众灵魂以震撼。在具体操琴时,他照谱演奏,不加花,不添彩,不多延长一拍,遇休止符嘎然而止。在他的领奏下,乐队演奏整齐划一,干净利索,恰如张杨二将军斩钉截铁,勇赴国难一样,使演出大为增色。在伴奏《三回头》中吕荣儿“吕家女在深闺泪流两行……这时候还不晓他在哪方”这段唱腔时,他紧紧抓住人物的内心哀怨情感,伴奏丝丝人扣,为了使板胡演奏同演员演唱风格和谐统一,突出演员运用“声音艺术形象”衬托“表演艺术形象”的柔情风格,伴奏时音色清晰,富于色彩的变化,使人听后,产生“处于多情却无情,绣闺独倚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春,替人垂泪到天明”的境界之感。收到了以情带声,以声带情,声情融为一体的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说到抑扬有度、刚柔相济的演奏风格,不妨剖析一下卢东升伴奏《庚娘杀仇》“何一日才渡过恨海悠悠”一段的实况,便可窥其一斑。剧中人尤庚娘满怀一家三口遭强贼王十八杀害的血海深仇,在被抢入府后虚意应酬,以寻找时机,除贼雪恨。人物感情波澜起伏,跌宕有序;唱词有抒情,有叙事;有搜肠刮肚的内心独白,也有火山般的情感喷发。卢东升在伴奏时,把全部唱段分为相互关联的几个层次,不同层次又依其唱词的不同涵义而采用相应适宜的演奏方法,使演奏与演唱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慢塌板序子过后,随着“尤庚娘”三字紧开口唱出,主人公一滴血一滴泪地控诉强贼王十八的强盗行径,伴奏在前边的“尤庚娘”、“那贼人”和后边的“王十八”等重声词句上音量加大,拍拍音节如雷鸣,似利剑,令观众耳竖目瞪,心灵震颤。当唱腔进展至中部,为配合主人公对强贼夤夜设计掠美氛围的描述,卢东升对“昏沉沉云影里月光半露,凄惨惨寒风起波浪萧疏”,作了独具匠心的轻弹处理,伴奏声似断非断,个个音符跳跃般地与演员的吐字行腔同步前进,观众不仅在理念上明辨了是非善恶,又在精神上得到了艺术享受。如果你有机会观看卢东升板胡演奏的话,那简直是一种享受。他经常使用的是一把极普通的板胡,不带底座,但由于基本功扎实,适应能力强,随机应变快,“什么场面都经过”(由他领奏的剧场演出及各种大赛、杯赛不计其数),所以伴奏时得心应手,潇洒自如,音韵纯正,悦耳中听。许多外地演员只要知道有卢老师为自己伴奏,便欢欣鼓舞,信心倍增。现场观看演出的观众常置演员的演唱于不顾,而全神贯注地欣赏他高超的板胡技艺,真可谓曲曲弦歌感人肠,四座宾客皆欢悦,“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戏剧圈内人士都知道,剧本是“一剧之本”,作为二度创作的音乐唱腔,只有以剧本为依托,才不致信马由缰,失去规范。卢东升在作曲时,时刻不忘秦腔的剧种特色和六大板式的基本功能,即使借鉴兄弟剧种优长,也力求融化贯通“为我所用”,决不趋时媚俗,图一己之利,搞“非驴非马”的应景之作,因而由他创作的唱段唱腔深受观众青睐。如在新编历史剧《冼夫人》“庭训”一场戏中的音乐创作,他对“莫气愤,莫伤痛,祖母言语儿细听”几句唱,以慢板结构进行处理,个别字句又以清唱方式进行,这不仅使冼夫人这位爱国的巾帼英雄形象更显高大,而且又呈显出祖辈亲切教导晚辈之情。特别是他将旋律的拖腔第四拍用“5”为尾音,改为类似“5”的下滑音,给人物在特定的环境里增添了鲜明的地方色彩。在他创作的《于无声处》“你可知是谁把你害”,那段唱中先以尖板为引,音声慷慨激昂,后唱慢板,委婉如歌,感情纯厚。上板后音乐节奏稍稍展开,使这段唱腔充满了激情,内涵大为升华。尤其像《于无声处》中刘秀英“你可知是谁把你害”已成为秦腔艺术宝库中的精品名段(戏曲音乐理论家许德宝评语),在观(听)众中广为传唱,这都与卢东升音乐创作中严谨规范的一贯作风不无关系。
  一个秦腔剧种的作曲家、伴奏家能在创作唱腔、伴奏唱腔时如此体贴入微地与剧中人同呼吸、共命运,及时而准确地做到抑扬有度、刚柔相济,为整台剧(节)目的演出增光添彩,没有深厚的艺术功力和真正视观众为上帝的责任心,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卢东升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与他善于拜师结友,“处处留心皆学问”的虚心态度有很大关系。他曾向黄育英、焦志信、李旺等老师学习碗碗腔和眉户,以丰富自己板胡上的演奏技巧,向音乐歌舞乐队同行请教,“将歌舞音乐板胡的一些演奏技法融汇于秦腔伴奏之中,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而又不失易俗风韵”(板胡演奏家吉喆评语)。为了采撷民间戏曲艺术之花,汲取原汁原味古风秦韵的营养,他将杨余良老师为民间艺人伴奏、演唱的《长工恨》唱段,记谱、演奏,录制成盒式磁带出版发行。一曲“秦腔轻声唱法”令听众耳目一新,深受广大秦腔戏迷朋友的喜爱,为秦腔的音乐研究、欣赏提供了难得的资料。1997年,陕西音像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卢东升秦腔板胡演奏与欣赏》盒式磁带(二盒)和VCD光盘。应广大爱好秦腔板胡者的学习、欣赏卢东升演奏风格的要求,出版社随即又出版了他的《卢东升板胡演奏赏析》一书。这本书又为爱好秦腔板胡者提供一本有价值的学习、欣赏资料。卢东升不仅为弘扬“新易俗风格”,也为繁荣秦腔戏曲音乐做了极其有积极意义的贡献。
  愿卢东升的板胡演奏技艺、音乐创作层楼更上,愿“新易俗风格”大放异彩。
  出处:当代戏剧. 2002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2002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