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易俗社秦腔音乐演奏史迹考述


  我多年来对易俗社的组建和编、导、演人员发表了不少传略式文章,但对该社在秦腔音乐的衍变方面很少发表见解。经过认真地分析研究,我认为易俗社虽然对秦腔事业的发展繁荣功绩卓著,有口皆碑,但在培养秦腔音乐人员上却有缺欠和失误(主要指1912——1948年间)。在解放前的数十年里,由于没有招音乐专业的新生,就收了社会上的乐人(多为盲人)从事演奏。由于这些人只背工尺谱而不识简谱,所以排戏时尽管用的是新本,陈雨农、党甘亭、田畴易、刘迪民、张秀民等教练也苦苦构思新曲、新腔(如《双锦衣·数罗汉》、《杨氏婢》、《庚娘传》、《昆阳战》、《琴箭飞声》等戏中都有新腔),但对学员传授时仍然是教练念、学员听,教唱者和学唱者都是采用把心默中的唱腔、过门翻为工尺谱腹谱的办法来排练的,搞伴奏的琴师更不能例外。记得曾有这么一个笑话:有一回,易俗社演职人员坐大卡车去宁夏演出,车满路险,司机胆战心惊地驾车在六盘山上翻越慢驰,但耳边总听车上有人“尺工反”、“反五六”地念个不停。这位司机特别忌讳不吉利的字音,就忍不住喊:“不要翻了!翻一次就不得了,还敢‘翻五六’次呢!”足见老“工尺谱”留给人的印象有多深。
  早在易俗社文武场面的主奏人员中,盲人及弱视者为数不少,如人称“薛瞎子”的薛××,还有孙望明、张万荣、王振才、王正坤、盖益民、杨余良、施静修、王炳奇、魏天保、周运华等。同文场相比,武场的人手颇为硬梆,有鼓师(人称打板的)荆永福(荆生彦胞兄)、吴雄志、胡鸿正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批从演员改习司鼓的优秀人才,如杨觉民、李天华、张安易、周赞易、雒德华、杨兴华、马文易(扬琴)等。由于这些人熟悉戏曲程式和秦腔锣鼓经(点),因而演奏技艺尤佳,在他们之中,杨觉民更为突出。    
  杨觉民曾得到京剧教练唐虎臣的亲传,易俗社所演半文半武的京剧,都由他来司鼓。他使秦腔的锣鼓经吸收京剧成份,丰富了锤法,改造、发展了秦腔锣鼓经,使其更臻完美。杨觉民有一定文化基础,书法亦精,能写一手赵孟眺体字,谦恭思进,细心好学,对秦腔打击乐的发展、衍变颇有建树,也传了不少后生,堪称秦腔乐行一位杰秀。李正敏先生生前多次在座谈会上讲:“易俗社文场面(弦乐)不行,武场面(打击乐)秦腔无人可比得上,尤其杨觉老的锤法的精巧,点点的清晰,包戏包人,品艺堪为师表!”1952年全国戏曲会演时,李正敏、封至模力荐杨觉民为西北演出团的主鼓师。   
  谈到这里,我觉得有必要把易俗社历史上鲜为人知的好几代鼓师、乐师们的从艺事迹介绍给当今的演艺人员和广大读者,供他们在研究和总结秦腔音乐改革的成败得失时参考,以利把秦腔艺术的整体水平推向前进。
  1921年易俗社赴汉口驻演一年零七月之久,演出了大量的新编剧目及传统剧目,其司鼓为胡鸿正和荆永福,板胡为“薛瞎子”师傅。说起这个薛师傅,刘毓中生前曾说过:“他虽然眼盲心里却聪灵的很,凡是陈先生(雨农)哼出的唱腔新段,他一听就能演奏的很得体。”他在武汉演奏的新编剧目,琴声很有色彩,受到陕、甘、晋客商及当地观众的称赞。
  1934——1935年,在封至模主持下,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在西安阿房宫电影院为易俗社录制了几十张唱片,计有:王天民的《蝴蝶杯·洞房》、《黛玉葬花》、《杨贵妃》、《少华山》、《颐和园》、《柜中缘》;耿善民的《燕山恨·崇祯劝捐》、《淝水之战·谢安游山》、《牧羊卷》(即《放饭》,与高符中合录)、《四郎探母》(与高符中合录)、《汾河湾》(与高符中合录);王月华的《竹影斧声·修书》、《藏舟》(与杨令俗合录);雒秉华与王月华的《走雪山》、《辕门头帐》;黄执中的《杨氏婢》;杨令俗的《关中书院》;陈雨农的《断桥》;赵杰民的《铁兽图》;李可易的《男绑子》;萧润华的《打柴劝弟》;米钟华的《春秋笔》;还有马平民的《玉虎坠·打房》等。以上剧目的司鼓均为杨觉民,板胡为孙望明。    
  1934——1937年,易俗社两赴北平演出,所演大小新编及传统剧目均为杨觉民司鼓、孙望明操板胡、张万荣吹笛子、宋老五拉二弦。
  1941——1943年,易俗社两次应邀赴宁夏演出,亦为杨觉民司鼓、孙望明操板胡、张万荣吹笛子、宋老五拉二弦,新聘乐人赵志廉、赵志杰兄弟俩分操三弦及二胡。
  1952年全国第一届戏曲会演时,西北演出团演出的《游龟山》、《卖画劈门》由杨觉民司鼓、王东生(渭南秦剧团)司板胡。《打柴劝弟》司鼓卫振伯、板胡王东生、笛子张全杰、二股弦王兴功、二胡吴茂林、三弦姚伶。其它剧目如《大家喜欢》、《一家人》、《十二把镰刀》等司鼓为田英才,板胡王东生、肖炳坤(后改肖炳)。其它剧目为西北戏曲研究院乐队和《游龟山》剧组乐队联合伴奏。
  1949——1950年,田益荣,杨公愚先后到易俗社抓“三改”(改人、政制、政戏)工作,之后,吸收了张宝华(板胡)、栗怀印(司鼓)、李敬(大提琴)、郑特望(板胡)、李少波(司鼓)、王孟海(三弦)、王兴功(二股弦)等一批演奏人员,改变了盲人占领头把的局面。以后,又把王振才调西藏,盖逸民调延安,王正坤调临潼任板胡教师(王振才在1950年市文代会期间为王文鹏伴奏的《辕门头帐》至今盛传于世)。
  1956年易俗社训练班招收学员,所招学员中除演员外还有音乐方面学员,出科的有姜云芳、卢东升、李敏军。此三人又先后被保送去省戏校及西安音乐学院进修,成为能演奏能作曲的佼佼者。同期出科的还有卫镐京、杨玮、薛兴忍。西安音乐学院毕业的于桂荪、田坤治、郭晓辉、王亦工以及西安市戏校毕业的赵玉庆、张平利、张建军、栗军号、杨秉礼等亦先后到社。易俗社还招生培训了卫新民、李二平、王群英、栗小潮、王成义等音乐人才。上述一批又一批新的音乐工作者充实易俗社,彻底改变了以盲人和乐人为主的乐队人员结构。他们不仅能演奏各种中西乐器,还能作曲、配器,改进并发展了秦腔曲牌和行弦技巧,丰富了剧目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开创了秦腔音乐的新面貌,受到了观众的欢迎。  
  一代崭新的音乐人才注入易俗社这个古老的戏曲剧社,使近百年的老树生机再现,红花满枝,真可谓:艺术臻新境,层楼更攀登!
  易俗社新老音乐工作者功不可磨,易俗社的艺术事业前程似锦!
  出处:当代戏剧. 2001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