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腔入疆的前前后后


  公元1865年,阿古柏在南疆发动叛乱,沙俄列强又趁机侵占伊犁地区。1875年5月,清政府接受陕、甘总督左宗棠、湖南巡抚王文韶等爱国将领关于收复新疆被占领土的主张,并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据《中国近代简史》记载:“1876年7月左宗棠带兵进入新疆,讨伐阿古柏。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节节取胜,十月收复北疆大部,1877年,乘胜收复南疆八城。”当时,参与作战的主要有两支军队:一是由刘锦堂率领的湘军,驻扎在迪化的满城(今乌鲁木齐市老满城);二是甘肃军,驻扎在迪化城(今乌鲁木齐市三角地右巷内)。甘肃军中陕、甘将士较多,他们十分喜爱秦腔和小曲子,经常进行自娱自乐演唱活动,因而使秦腔得到了传扬,于是,秦腔便随着清军足迹传到了新疆各地。
  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新疆建省,军政管理中心由伊犁转至迪化(今乌鲁木齐市),迪化直隶州改为迪化府,成为新疆军政、经济、文化的中心。随着新疆建省,陕、甘、晋等省的汉、回、满族人民响应清政府“到新疆屯垦戍边”的号召,大量移民西迁,梨园艺人们也随之出塞入疆。他们带来了花鼓戏、灯影戏、扁担戏、道情、“泥头子” 戏(木偶),剧种有河北梆子、晋剧、京剧、甘肃鼓子、小曲子等。在此期间,不少陕、甘籍的秦腔艺人来到迪化,他们流落街头,走镇串乡,以敲梆子卖唱为生。这些靠“敲梆子卖唱”的艺人们,为秦腔艺术传入新疆和秦腔戏班在新疆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陕、甘、晋、津、湘等地商人来疆经商,给新疆的商业带来了繁荣与兴旺。此时,秦腔已十分盛行,散落在全疆各地的秦腔梨园子弟们,在各地兴起办秦腔班社。这时,流落迪化城的秦腔艺人已有20余人,其中有一位兰州籍艺人吴占鳌首先倡议成立秦腔班社,并被公推为领班。他们根据当时秦腔盛行的情况,以新疆的“新”字为首,将戏班定名为“新盛班”,这就是迪化城最早产生的秦腔戏班。从此,秦腔作为一个内地剧种,便正式扎根于新疆。
  “新盛班”成立后,赶排了《走雪山》、《三娘教子》、《花亭相会》等几个折子戏,在红山庙会演出大获成功,轰动了迪化城乡。“新盛班”在迪化维持了二十年之久,为秦腔艺术在新疆的传播写下了非常珍贵的一页。
  1911年的辛亥革命,使边城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乌鲁木齐成了新疆与关内各省工商贸易往来的中心枢纽。来自陕、甘、晋、津、湘等八省的手工业者和各路商人(时称“八邦商务”)纷纷到迪化经商和开办工厂。其中,陕西商人最多,陕西会馆的势力最大。陕西会馆成立不久,即将“新盛班”纳入其内。为了扩大社会影响,加强班子演出阵容,陕、甘、晋三省会馆将本会来疆的梨园艺人通统组进“新盛班”,并改名为“三合班”。不久,云南籍马家人出资建造了“天山戏园”(原迪化中州会馆后面,今物资大楼处),专演秦腔。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陕西会馆从西安购买了一套戏箱,供“三合班”在迪化和北疆各县巡回演出使用。1925年,又由甘肃会馆出资新疆省票五十万两,购置了一套全新戏箱专供“三合班”使用。三省会馆不仅为“三合班”提供演出场地,而且还积极为其创造演出条件,使秦腔在边城艺苑名声大震。当时,主要是演出秦腔折子戏,也演过《劈山救母》、《荆柯刺秦》、《封神榜》等本戏。至此,秦腔已结束了早期在新疆以班社集中演出与“梆子卖唱”式的分散演出相结合的流动演出形式,进入了拥有简陋戏台——“天山戏园”的营业性挂牌演出的新时期。
  随后,经秦腔票友袁阁臣等人发起,并利用老君庙戏台(今乌鲁木齐市鸿春园饭店右侧处),开办了“元新剧园”,专演秦腔。1939年,“天山”、“元新”两剧院合并,改用城隍庙戏台(今乌鲁木齐市新中剧院址)集中演出秦腔,并宣告成立子新的秦腔戏班——“新中舞台”。“新中舞台”的成立,使秦腔舞台艺术的音乐和唱腔有了很大的改进与提高。他们从哈密邀来西安著名秦腔艺人刘金荣(工须生)演出《狸猫换太子》连台本戏,曾红火一时。尔后,又从兰州邀来闻名西北各省的著名秦腔演员靖正恭(工须生)演出其代表剧目《伯牙摔琴》、《渔家乐》、《白玉钿》、《二度梅》等;陈景民(工正旦)演出其代表剧目《赵五娘吃糠》、《三娘教子》等;楼英杰(工青衣)演出《五典坡》、《白玉楼》等;刘易平(工须生)演出《辕门斩子》、《葫芦峪》等;九龄童(工青衣)演出《玉堂春》、《秦香莲》等。这些秦腔名家的演出,不仅丰富了边城的演出剧目,也为秦腔艺术在新疆的深入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从“新盛班”发展到“新中舞台”,秦腔虽然在演出剧目、艺术质量、演出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戏班中旧制度的束缚和戏班箱主对艺人们残酷剥削,再加上国民党政府对秦腔戏班的压诈和勒索,秦腔艺人们穷困潦倒,度日如年,这也严重地阻碍了艺术生也产力的发展。不久,“新中舞台”倒闭,秦腔艺人们被迫重操“梆子卖唱”旧业,或流落街头,或远去他方谋生。
  1949年9月25日,新疆宣布和平解放,王震将军率人民解放军进驻新疆,各军、师的文工团、京剧团、秦剧团也同时进入新疆。军中,秦腔剧团的进掘疆,给新疆的秦腔艺术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塞外秦腔艺术焕然一新,充满生机。
  例如,现在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猛进秦剧团”,就是1950年随解放大军进疆的原六军十七师(当时系驻迪化城防师)政治部猛进秦剧团,后来该团集体转业并改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猛进秦剧团”。剧团响应毛主席关于“屯垦戍边”的伟大号召,发扬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节衣缩食,自筹资金,自己动手打土块,建起了“民主剧院”(今乌鲁木齐市儿童影剧院址),开辟了自己的演出阵地。他们首先向边城各族人民推出了使人耳目一新的《白毛女》、《穷人恨》、《一贯道》、《刘介梅》、《血泪仇》等宣传革命思想的现代戏,在建立新政权、推进民主改革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四十年来,他们时刻牢记上级“要为新疆各族人民多办好事”的要求,坚持党的文艺方针,经常深入厂矿、部队、学校和军恳农牧田场及边远地区,为各族人民演出,足迹踏遍了天山南北。据统计,自1956年至1966年,该团平均每年演出400多场,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和奖励。其代表剧目有《三滴血》、《窦娥冤》、 《赵氏孤儿》、《夺锦楼》、《双明珠》、《火焰驹》、《孔雀胆》、《游西湖》、《谢瑶环》、《三击掌》、《三堂会审》、《梁秋燕》、《豹子湾战斗》、《两颗铃》、《红旗牧歌》、《春到草原》、《妇女代表》、《青年一代》、《骑上驴儿上北京》、《江姐》、《天山红花》等300多个传统戏、新编古代戏和现代戏。该团的著名演员主要有须生“三民”(即邸德民、郭孝民、陈信民),还有王省民(工花脸)、曹玉民(工花脸)、常新智(工三花脸)、何玉琴(工青衣)、苏玉琴(工小旦)、周志详(工小生)、韩坤义(工花旦》等。
  再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秦剧团、农五师红星秦剧团、农十师秦剧团等,也都是当年随军入疆的新型秦腔专业剧团。
  与此同时,乌鲁木齐、 伊犁、阿勒泰、塔城、哈密、霍城、奇台、焉耆等地、州、市、县,也相继成立了秦腔专业剧团。如现在的乌鲁木齐市秦剧团,其前身就是迪化的“新中舞台”戏班。解放初期,人民政府对“新中舞台”进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旧戏班中的各种陈规旧章,确立了民主办团的社会主义的新制度。1953年,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投资四万元,将城隍庙戏台改建成简易剧场,并将“新中舞台”改名为“新中剧院”。相继排演了《鱼腹山》、《玉虎坠》、《蝴蝶杯》、《血泪仇》、《三世仇》、《穷人恨》、《白毛女》、 《小二黑结婚》、《铁流战士》等几十部优秀剧目,对配合当时的民主建政、减税反霸和抗美援朝斗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当时,在观众中影响较大的演职员有:楼英杰、史韵秋、吕秀民、张兴国(兼导演)、陈维秦、符子和(板胡)、郭左芬(司鼓)等。特别出众的是为新疆广大观众所称道的“须生三王”(指王义民、王正民、王北平等三位陕西籍秦腔老艺人),他们以演须生戏而闻名一时,享有很高的声誉。1955年,“新中剧院”划归乌鲁木齐市文教局管理,更名为乌鲁木齐市新中秦剧团。
  1959年,新中秦剧团由集体所有制转为全民所有制,并改名为乌鲁木齐市秦剧团。随之,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乌鲁木齐市两级人民政府拨款七十万元,将原简易剧场拆除,于1961年建成拥有1131个座位、水暖、通风、灯光、音响, 舞台设备齐全的现代化剧院,标志着剧团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是由汉、回、满、蒙、俄罗斯、塔塔尔等六个民族组成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现有演职人员191人。剧团先后创作排演了《杨门女将》、《白玉楼》、《铡美案》、《银屏挂帅》、《杨八姐盗刀》、《九江口》、《金沙滩》、《屠夫状元》、《潇湘夜雨》、《五典坡》、《草原一家人》、《血泪仇》、《林基路》、《毒雾下的悔恨》、《细君公主》、《瑶池情》、《孽梦》、《一份彩礼》、《老少喜》、《易宝情缘》等500多出剧目,多次在西北五省(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乌鲁木齐市等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举办的艺术节、调演和专业团体大奖赛中获奖。该剧团除在市内演出外,还经常到区外演出。深受各族观众的欢迎。1979年——1986年,剧团曾三次赴北京、河北、山东、西安、兰州、银川、西宁、玉门、敦煌等地巡回公演,受到各地观众的好评。1994年,该团应古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的邀请,赴该国进行演出,荣获该国文化部颁发的荣誉证书,为秦腔艺术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1989年至l998年连续参加了十届西北五省(区)首府市秦腔名家新秀交流演出活动,涌现出一批深受观众欢迎的名家、新秀,主要有:熊月玲(一级演员),主要代表剧目有《铡美案》、《五典坡》、《三堂会审》、《杨门女将》;杨新莲(二级演员),主要代表剧目有《白玉楼》、《春江月》、《银屏挂帅》、《窦娥冤》;崔保善《一级演员),主要代表剧目有《审诰命》、《屠夫状元》、《十五贯》、《金玉奴》;和强(一级演员),代表剧目有《金沙滩》、《辕门斩子》、《护法灭亲》,《五典坡》;田新桂(二级演员),主要代表剧目有《白玉楼》、《杨八姐盗刀》、《狸猫换太子》、《游西湖》;辛新民(一级演员),主要代表剧目有《铡美案》、《忠保国》、《探阴山》、《海瑞告状》。目前正活跃在戏曲舞台上的中青年演员有熊小玲(二级演员)、王玮(二级演员)、杨娥、李金花、王小弟、和小强、谢建伟、李晓鸣等。目前,该团已成为以中青年为主、阵容整齐、团风严谨、创作上锐意革新、艺术上刻苦追求、在区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秦腔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要,剧团还招收了36名秦腔中专班学员,委托陕西省艺术学校定向培训,为边疆秦腔艺术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培养后备人才。前不久,市政府又决定在新中剧院原址兴建一座现代化的剧场,此项工程不久即可完成,将为推动边疆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综上所述,秦腔人疆,共经历了清朝末期、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三个大的历史时期,至今已有一百一十年的历史。在党中央关于开发大西北英明决策的指引下,秦腔,这朵古老的民族戏曲艺术之花,必将开放得更加艳丽。    
  出处:当代戏剧. 2001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2001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