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强化秦腔的都市意识


  改革开放时期的大都市,远非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的大城市可比,较之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大城市也大不一样。管理功能的增强,经济结构的变更,文化科技的发展,多种信息的交流,使其在全社会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显著。以闻名遐迩的古城西安为例,建国50年来,市区扩大了十二倍,生产总值增长了九十一倍,综合科技实力雄居全国第三。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连片建立,计划单位与副省级的优惠待遇,国家经济建设重点的西移,“外向型”城市格局的确立,给这座响遍梆子声的千年古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社会现实天翻地覆的变化,秦腔要生存,只有弃旧图新,与时代合拍,才能闯出一条符合国情、民情,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戏曲艺术发展之路。都市岂可无戏曲,西安怎能没有秦腔,秦腔怎能不改革,对此,古城的“父为官”、中共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崔林涛同志可算“吃”透了情况,概括得很全面。他说:“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一定要振兴和发展秦腔这一民族的、传统的和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瑰宝。而秦腔也要在唱腔、音乐、舞美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①又说,“秦腔等地方戏曲要大力提倡,要研究怎么才能有人看,下功夫抓好剧本创作、戏剧改革、评价推广等重要环节,采取有力措施,经过几年努力,在城市培养一大批爱戏、懂戏、评戏的基本观众。”①秦腔的改革不是什么新话题,早期如易俗社演“时装戏”、“文明戏”,设计新唱腔,边区民众剧团演秦腔观代戏等,都是成功的改革实践。建国以后,秦腔改革的面更广,步伐更快,影响也更大,这才赢得了五六十年代秦腔艺术的再度繁荣。
  新时期以来,随着戏曲困境的出现,改革也罢,探索也罢,二十年来也时而出现秦腔红火一阵的局面,但终究未在大都市(特别是西安)出现自发而持久的繁荣景象,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然而,深明事理的人谁也不会因此而失去信心。因为经济体制转轨是一场脱胎换骨的大变革,由此而产生的“阵痛”在所难免。要解决好变革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的确需要一段时间,这就要求人们还得有一点耐性,相信秦腔在大都市终究会迎来光明的前途的。
  那么,秦腔可以在大都市坐等繁荣吗?不行!连门都没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靠国家像过去那样大包大揽地养活下去肯定不行;靠社会赞助又不保险,说到底,还得靠自己。秦腔想要在大都市扎根、发展、繁荣、壮大,首先必须在思想上对大都市的特点和要求有个明确的认识,强化自己的都市意识,然后方可言其它。
  需要强化的都市意识重点有三:
  1、对多种艺术的兼容意识。此为调适秦腔的气度。星移斗转,今非昔比,长江后浪推前浪,秦腔的辉煌与功绩高山仰止,已载人史册,*(左口右外)就对咧,今后再莫以“梆子腔鼻祖”、“京剧的姥姥”自居了。须知:“老资格”不卖别人也知道,新差距不找自己难进步。在文艺园地百花斗妍的今天,包括被尊为“国剧”的京剧在内的任何戏曲剧种都不再有独霸艺坛的能力。换个角度来看,当年秦腔昌盛之日,正是古长安衰落之时。京都地位的丧失,经济文化的滞后、交通信息的闭塞、近代文明的疏虞,拉开了它与京津沪汉及沿海地区的差距。民族传统文化积淀十分深厚的千年古都长安城及广阔的关中腹地,近现代文明的水准却远远谈不上“甲天下”,这从“五四”运动后兴起的电影、话剧发展状况即可明显地看出。建国后,戏剧、曲艺、电影、音乐、美术、舞蹈、杂技多种艺术的蓬勃发展,使社会主义祖国的文艺园地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广播、电视的出现,又使多种艺术如虎添翼,同时还派生出许多新的艺术品种(为广播剧、电视剧等)。时至今日,文艺园地种类繁多、竞争激烈的局面,也像琳琅满目的家电市场一样自然而然地在实行市场经济的中国大地上出现了,铁一般的事实摆在人们面前,这已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大千世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秦腔界人士应以此心态面对眼前文艺界“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的现状和兄弟姐妹们相互学习、渗透又相互竞争的现实。其实,即使在同一剧种内部,不同地区、不同剧团、不同流派、不同演员都会在艺术上或明或暗地一比高低。被誉为“老树红花”的秦腔应敞开自己博大的胸怀,谦恭地学人之长,“贪婪”地弥己不足,平等地参与竞争,大胆地搏击浪潮,用不可否认的社会效益去显示自己存在的价值。
  2、对艺术质量的精品意识。此为增大秦腔的实力。戏曲艺术一旦投入文化消费市场,也像物质产品一样要接受消费者(观众)的检验。检验能否过关,能否受到消费者(观众)青睐,则全靠戏曲艺术自身的质量和“款式”了。新时期以来,秦腔在大都市确实是红火日子少,清淡时月多,即便是为数不多的红火日子,细想起来,有的是靠艺术质量(局部或整体)取胜,这是真本事;有的则是“好风凭借力”,“功夫”在戏外,“机遇”佳也。
  “名人效应”恐怕是所有人欣赏艺术的通“病”。历史悠久、宝藏丰富、观众基础雄厚的秦腔在这方面颇具优势,所以一旦有名家登场,四方观众则踊跃观看。名家效应的背后,实际上仍是艺术质量在起作用。任何名家都是从众多普通演员中脱颖而出的,他们之所以成名,绝不是靠什么有钱有势,而是靠自己高于普通演员一大截子的艺术质量。观众对名家趋之若鹜,期望值一般都较高,不惜花钱跑路也要一睹为快,甚至以平生看过某某名家的某个戏为荣,这也是堪称“戏迷”的铁杆观众最可爱的地方。演员身怀绝技,对观众也有较强的吸引力。“一招鲜,吃遍天”,“四功”、“五法”中“冒尖”的任何一项,都会成为观众最热的“买点”,有的观众就是冲着某个演员的某个“绝活”而来看戏的。中青年演员年富力强,在这方面极富竞争力,若有名师指点,再加上勤学苦练,“冒尖”又有何难?郭军的双挥铜锤且翻转(易俗社)、王化武、张蓓的“飞剑入鞘”(省戏曲研究院)、孙存蝶的“顶灯”(省戏曲研究院)、唐淑娟的花枪对打(市五一剧团)等等,都令观众惊叹不已,百看不厌。冷静思之,除以上正常的“热源”之外,凭过誉的新闻炒作“哄”起来的一阵子“红火”现象,凭单位包场或企业赞助维持的“公款消费”现象(如看计划生育、交通安全等“定向戏”),都不是秦腔艺术质量过硬的真实显示,也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观众锐减的现象,只有拿出高质量的作品,才不致有后顾之忧。为此,文化主管部门和剧团自身,都必须牢固地树立起精品意识。
  精品是与粗制滥造相对而言的,是通过集体智慧和顽强意志“磨”出来的,是在竞技场上“比”出来的,是专家和观众一致公认的。秦腔艺术追求精品,既要在本剧种、本地区内部“比”,也要在所有剧种中和全国范围内“比”,在“比”中广播纳博采,达到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目的,使秦腔艺术具有更大的艺术魅力,为更多的观念所欢迎。
  精品是个整体概念,讲的是“综合实力”。具体到一个剧目,则要求编、导、演、音、舞、美等诸多环节均要有上乘的表现。精品的创作过程,实则也是一个群策群力,相互协调,团结一致,共谋大业的过程,这对于秦腔表演艺术团体艺术素质的全面提高,无疑又是个很大的促进。
  精品固然不凡,但也不必过于“神秘化”,更不要妄自菲薄,以为只有献礼的重大题材作品、高投入的宏篇巨制、“洋”味十足的美声、芭蕾、“出口”的京剧、歌舞才配谈出精品,土得掉渣渣的地方戏曲似乎压根与精品无缘,此种想法大错特错!梅兰芳《贵妃醉酒》乃京剧之传世精品,一出秦腔戏经过表演艺术家数十年乃至一生的雕琢,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令观众心驰神往,精神上获得极大的愉悦和美的享受,称其为秦腔的“精品”又有何不可?像肖若兰的《藏舟》、苏育民的《打柴劝弟》、刘毓中的《卖画》、王保易、张咏华的《走雪》、王辅生的《看女》等都完全有资格获此殊荣。秦腔是西部黄土地人民心灵之声,这里经济发展虽然暂时滞后,并不等于这块土地培育不出高水平的艺术作品,歌舞《丝路花雨》、秦腔《三滴血》、川剧《中国公主尕兰多》,不都是从这块西部荒原上“飞”出去的吗?“高投入”不一定和“高质量”成正比,历届“戏剧节”、“艺术节‘上耗巨资精包装的作品受观众冷遇的不在少数。因为“戏曲艺术的美学品格决定了时空景物要尽量通过演员的歌舞来表现,……以逼真的实景来反映流动的空间,只能是适得其反。……大制作、大布景不仅浪费了国家的钱财,还给本来就经济困难的剧团造成沉重的负担,使好戏不能普及,戏曲脱离群众,特别是脱离农民群众。”②秦腔在创精品的过程中,一定要汲取这个教训。刻意创新有时会成为艺术创造的驱动力,但成功的创新,须经实践的检验和观众的认可才能站住脚跟。二十多年来,戏剧界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可谓多矣,有必要认真加以总结,以利今后再攀高峰,创出更多的精品,取得更大的效益。
  3、对观念群体的分解意识。此为拓展秦腔的市场。笔者在和好几位剧团团长闲聊时,听团长们说各自剧团都有“吃饭”和“会演”两种戏,二者缺一不可,各有各的用处。“吃饭”戏是剧团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主要市场在农村,多以优秀传统本戏或折子戏为主要剧目,并要有数个名角领衔主演,这种戏的演出场次约占总场次的90%左右;“会演”戏是夺奖戏,不图挣钱,只为扬名,还可趁机向上级要钱,沟通各方关系,扩大剧团影响,赢得良好声誉。这种戏多与政府举办的活动有关,次数较少,观众面也较窄,有时几年才碰上一回,即便如此,剧团也得高度重视,不可懈怠,因为不买票的“上帝”要比买票的“上帝”的现实能量大得多。且不论团长们摆弄两种戏的艺术高超与否,单就他们对两种戏的内涵及对象的评判就很值得戏剧界深思。
  秦腔作为精神产品,要想受到观众欢迎,必须讲究“产销对路”,否则,(剧团)所演非(观众)所爱看,双方岂不都很扫兴!“产销对路”的实现,应在“产”和“销”两个方面巧做文章。
  “产”指剧团的创作和演出,是为“供”方。戏曲作为大众化艺术,只有找到“大众”,戏曲才有出路。“大众”安在?城里城外皆有,城外人数更多。看来,两种戏相比,“吃饭”戏比“会演”戏更重要,“民以食为天”嘛!秦腔剧团要根据演出地大众的实际情况(经济状况、历史背景、文化水平、欣赏习惯等),排演适合他们口味的剧目,才能受到他们的欢迎。关中各地素有进城“订戏”的习惯,剧团要想得到满意的“订单”,就要下功夫精练老戏,增排新戏,亮出新招,推出新人,惹得远近“客户”盈门。反之,若因戏不对路使“客户”悻悻而去,这无异于在演出市场吃了败仗。有位青年戏曲学子曾尖锐地指出:“如今戏曲界的心态太浮躁,不想着如何开拓市场,不想着如何创作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剧目,却挖空心思琢磨如何晋京获奖。”③呼吁“专业团体应该摆正位置,少拿架子,真正地深入到群众中去,只要剧目质量高,服务好,价格合理,就不愁没有观众。”③此话虽有点刺耳,但事真理直,想必能引起当事者重视。
  “销”指观众对戏的要求,是为“需”方。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生活经历及不同职业的观众,对戏的要求都有差异;甚至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观众也各有侧重和好恶。当然,差异有大有小,好恶有强有弱,故而也不排除有的剧目是“腿上挂小锣——走到那响到那”,广泛地受欢迎。戏曲进入文化市场后,剧团和观众便自然形成了双向选择的关系。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当代的秦腔观众大开眼界,他们对剧团也多了几分挑剔,在“买方”主宰交易市场的局势下,“上帝”会越来越神气的。“卖方”惟有先投其所好,再适当引导并逐步培养提高,除此之外,别无它法。
  我很欣赏秦腔界一位行家里手针对不同观众需要将秦腔戏划为三种类型的论断。按他的说法,首一类是“农村型”,以优秀传统戏为主,具有秦腔较浓烈的故有风貌,演出时间不得少于三个小时;第二类是“城市型”,传统戏要有明显出新,可适当演出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要求时代气息强点,进展节奏加快,时间约两小时足矣;最后一类是“涉外型”,主要演出传统戏精彩片断,展现演员拿手“绝活”,内容简练易懂,时间一小时左右。我以为他的说法非常适合陕西和不少兄弟省市区的实际,颇具实用价值。这一论断虽未正式诉诸文件或宣之论坛,但据我二十多年在古都西安的观察,省市知名院团实际上都是默默地这么做的,可见“英雄所见略同”,事实已经对它作了肯定。
  强化秦腔的都市意识,目的是为了让秦腔能够在人类现代文明精华荟萃的大都市牢牢地扎下根来,并有效地利用这里丰厚的文化宝藏和智力资源,合理吸收高科技带来的辅助能量,借助大都市的管理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给秦腔锦上添花,开创秦腔发展繁荣的新世纪。
  秦腔老奶奶,大胆地往前走吧!神州大地处处都向你敞开着大门。有秦川大地的良田沃野,有黄土地儿女的精心耕耘,别顾虑自己“高寿”多多,你的未来仍将充满阳光、笑脸和掌声。
  ①崔林涛《既要抓好‘米袋子’又要抓好‘戏台子’》(《陕西日报》1995年9月6日);
  ②文丰《戏曲,别搞舞台大制作》(《中国艺术报》1999年3月5日);
  ③张海君《戏曲学子评说戏曲未来》(《中国艺术报)1999年3月5日)。
  (本文系作者《秦腔与都市》文稿之一节)
  出处:当代戏剧. 1999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9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