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我的「秦腔梦」


  狂热的足球迷对马拉多纳、巴乔顶礼膜拜,虔诚的少男少女对刘德华、郭富诚如痴如醉。年过而立的我,却自小对秦腔有着一种执著的爱。此话还得从头说起。
  自我记事起,就经常拉着大人的衣角,奔走于方圆几十里县城村镇去看戏。不管是文革间的样板戏,还是后来的古典传统戏都风雨无阻。村里排戏、演戏,大人们熬到深夜,我也都陪伴到深夜。有时好奇地动动弦乐、吹吹管乐,有时还跟演员学几段。临近高中毕业,马上就要高考了。村里请来西安市五一剧团演戏。李爱琴在《周仁回府》中如泣如诉、凄婉动人、声情并茂的唱段使我入了迷,经常不上晚自习偷着去看戏。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训斥当作耳旁风。应该背的政治题没背过,却把一些秦腔戏中的精采唱段背得滚瓜烂熟。更有趣的是在高考考场上答试卷时,邻村的高音喇叭里传来了刘易平老先生的《辕门斩子》,我竟跟着哼了起来,把决定前途命运的考场当成了剧场,忘记了答卷。虽然过了把秦腔瘾,却使自己的大学梦晚了两年才得以实现。同外地的朋友、同学聊天,不知那里的父母官姓甚名谁,却对当地的秦腔名角了如指掌,如渭南的余巧云、卫赞成,咸阳的郭明霞、马金仙,岐山的丁良生,商洛的舒茶花,宝鸡的崔惠芳等。
  工作后,一直想进入戏曲单位,不要说有所成就。单就想把秦腔看个够。人事科负责人想成我之美,让我先写个个人简历。回家后,妻在厨房做饭,我便拿笔铺纸,以床代桌写了份个人简历。
  沧浪客本姓孙祖籍户县,
  论年龄逾弱冠二十有三。
  自幼儿受父母熏陶感染,
  与秦腔结下了不解之缘。
  为看戏周围村一一跑遍,
  为看戏我不顾路远夜残,
  为看戏我不怕烈日炎炎,
  为看戏我不惧地冻天寒,
  为看戏遭别人指指点点,
  为看戏人笑我傻子一般。
  恋秦腔常使我如痴如幻,
  发宏愿把一生付诸梨园。
  壬戌年逢大比鳌头独占,
  中高魁进入了西大校园。
  谁料想遇齐公鸳鸯乱点,
  将学生送进了玄学里边,
  在课堂我本是身曹心汉,
  为前程我还得应付一番。
  在学校其他书无心浏览,
  只想着把戏剧潜心钻研。
  为此愿文学史中外尽览,
  为此愿把《诗韵》翻了再翻,
  为此愿把典故古今读遍,
  为此愿学《文论》门外一男。
  学府门难锁我痴情一片,
  好容易把大学四年熬完。
  实指望入梨园了却心愿,
  谁料想将学生发配蓝田,
  环境差工作累倒无抱怨,
  思秦腔常使我梦绕魂牵。
  虽然是剧坛萧条我痴心不减,
  愿为它万紫千红献华年。
  幸喜得同窗友从中牵线,
  天作美地帮忙难了姻缘。
  到如今梨园梦未能实现,
  到如今只能是苦苦单恋。
  但愿得有一日春花烂漫,
  将我的一腔情揉进琴弦。
  出处:当代戏剧. 1999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9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