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时代呼唤戏曲形态图新


  中国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的综合性艺术,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充满着一种“似与不似”的写意性,其虚拟性和程式化两大鲜明的审美特征,使其在世界戏剧艺术之林中独树一帜。它不仅拥有极其丰富的遗产和众多的优秀剧目,更有十分广泛的爱好者和欣赏者。然而,我们仍必须看到它的局限性,特别是表现现代题材的局限性。
  从唯物史观来看。不同时代的划分,主要是以生产方式的变化为依据的,生产方式的变化,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影响着人们生活节奏和生活情趣的变化。反映在艺术形式上,不同的时代,就会产生反映不同时代精神的表现形式。我国戏曲,多产生在封建社会,表现封建时代的生产方式及相关的生活方式游忍有余,诸如表现农村生活、市民生活皆出现了流芳百世的经典作品。然而,在生产力已极大发展,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审美趣味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今天,仍旧用从封建时代提炼出来的程式套路等等来表现现代题材,自然捉襟见肘。设想一下,用传统戏曲如何表现现代的摩托车、汽车、装甲部队甚至直升飞机的行进这样的军事题材内容的尴尬情景,就是很好的例证。再想想现代的工业题材以及政治、科研、教育题材等等。所以,戏曲形态的革新已势在必行。戏曲革新应是在遵循写意性美学特征的前提下的革新,即坚持中国传统戏曲质的承传性前提下的革新。就现代题材来说,主要是怎样用活程式,突破程式以拓展表现现代生活的范围的问题。三十、四十年代,戏曲在表现现代题材上已经有了很好的尝试,五十年代以来,也产生了不少现代戏,尽管在艺术上真正成功的作品,多为有关农村和市民生活的题材,但革新探索的脚步还是跨出去了一大步。不论是延安时期的《十二把镰刀》、《血泪仇》还是解放后的眉户现代戏《梁秋燕》,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走生活化的路子。“开了新生面”的新戏曲广受群众欢迎,《梁秋燕》则长演不衰,她告诉我们,戏曲现代化和生活化的路子可以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步伐,戏曲革新的问题更为严峻。特别是多元文化艺术格局的形成特别是大众传媒电视深入千家万户,传统戏曲节奏缓慢,表演形式板滞的缺点日见突出。让从来没有接触过戏曲的现代人坐在剧场去欣赏这一古老艺术的确是枉费心机,如何适应时代,而不是让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现代生活和市场经济大潮中的现代人去适应传统戏曲,摆在我们面前的仍是革新的命题。
  近年来,适应现代人审美情趣的作品频频问世,《酒醉杏花村》、《留下真情》、《好年好月》、《迟开的玫瑰》,她们在表现手法上继续走生活化的路子,并融进了现代歌舞,流行歌曲、流行音乐,使戏曲的面貌出现不少亮点、色彩斑斓。手法上的边缘性和现代化特征,极大地拓展了戏曲表现面,丰富了戏曲的表现力,拓宽了戏曲的美学空间,更为令人欣慰的是,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同。
  戏曲革新是时代的需要,然而,我们绝不能为革新而革新,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以写意性和表现性为美学特征的中国戏曲绝对不可等同于以写实为美学追求的西方艺术。如此来看,戏曲革新的问题,依旧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思考。
  出处:当代戏剧. 1999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9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