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多创作有市场的精品力作


  前不久,中国歌剧舞剧院、上海歌舞剧院、浙江歌舞总团和德国萨尔州歌剧院联袂排练歌舞剧《原野》,导演、指挥、演员和伴奏可以说均是国内外一流水平。然而出乎组办者意料之外的是,该剧在杭州演出时售票不足三成。高雅艺术“叫好不叫座”,不始于《原野》,以前还有不少。
  出现这种现象,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创作思想有误。现在层层级级办的艺术节太多太滥,导致一些艺术表演团体把创作精品的着眼点主要放在同行之间的观摩、评比上,关心的只是捧回几个奖状、奖杯,有没有观众似乎并不重要。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结果自然就产生了“得奖不得观众”的现象。二是演出市场狭窄。近两年来,舞台艺术搞大制作之风愈刮愈热,有的剧团一搞就是投入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演职员一二百人,非城市的顶级剧场不能演,更不用说是下基层,到田头边了。演出市场的狭窄,必然使得花去大量精力财力物力生产出来的精品,只能作几场汇报演出,便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三是宣传不能到位。现在一些剧团十分缺乏对观众的宣传意识,进行成本核算时,算来算去还是扣除宣传费,只是靠票房前传统的一块广告牌来做生意,于是本来响当当的剧目,只是在“圈”内开花,社会大众知之甚少。去年在一次全国性的剧目演出洽谈会上,几百家演出经济单位云集“采购”剧目,然而某些艺术表演团体却连一张剧目简介都没有。可见剧团宣传意识是何等之淡漠。四是忽视可观赏性。这些年,不少艺术表演团体为了高雅艺术走出困境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创作出了不少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艺术精品,但由于这种精品并没有从引导和适应观众的审美情趣上入手,从而使得创作出来的精品缺乏可观赏性,成为“阳春白雪”,导致“曲高和寡”失去广大的观众。
  工业秤要面向市场,艺术生产同样有一个适应市场的问题。精品力作如果不能进入市场,就难以走出高消耗、低效益的恶性循环,遑论以精品带动文艺繁荣。所以,一定要把抓精品与抓市场统一起来,剧目生产始终着眼于拓展市场和观众需要,不搞单一的汇演戏。
  正如一位著名的评论家说过的:“精神产品投入是源,一次性的,产出是流,能流出多长时间,就看市场。”精品有了市场必将源远流长。
  出处:当代戏剧. 1999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9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