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亭口秦腔情


  故乡亭口,位于312国道西安至兰州段沿线。四面环山抱水,风景秀丽,虽说地处山区,却也交通便利,游客商贾云集,煞是热闹。从儿时起,我就常跟着大人们在亭口戏台下看戏。今儿个请来的是永寿的,明儿个请来淳化的、乾州的、礼泉的、彬县的,毗邻甘肃灵台的,一唱就是半月二十天。一家接一家唱得没完没了。台上唱得热闹,台下看得起劲,故乡人恨不得“过把戏瘾就死”。
  记得1956年夏,地里的麦子黄了,河滩地区人都已开始搭镰收割,戏台上唱的还没停。我跟着父亲拉完了割下的麦子,还跑到戏院里去看“罢罢戏”(即结尾戏)。一般“忙前戏”从大年正月初八以后开始,一直唱到忙前收麦。收割碾打结束了,粮晒干入仓了,“忙罢戏”就又唱开了,一直要唱到“白露”前后。说实话,故乡人那阵子确实把戏看扎啦。大人小娃,谁个出门嘴里不会高吼几段乱弹?谁个把本戏从头说不到尾?
  故乡人看戏上了瘾,几天不看戏,就好象生活里少了什么。然而,四邻八乡的人们看戏的热情似乎并不比我们低,每年忙罢赶快派人“写戏”。去礼泉请、去旬邑请,去宁县叫,跑长武寻,人家剧团平都外出了。咋办?没戏看,四顾无奈中几个人一合计,“干脆自己成立业余剧团,自娱自乐有何不可?”好家伙,一时就是40多人群起响应,生旦净丑样样不缺,啥演员都有,就是没有坤角。几个声音清脆尖细的小伙子,各自报名“男扮女腔”。一时,大伙唱红了方圆四邻八乡,进马屋、上礼村;过泾河,到白报;一村挨一村地唱。后来,由演员赵智主编的《抗旱》、《十八扯》两出小戏,在1958年彬县文艺调演大赛中获奖。这对故乡亭口人来说,是对“戏迷”们的一次大检阅。打这以后,看戏的、听戏的、演戏的、编戏写戏的、导戏排戏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人越来越多。100多户人家的村子,几乎家家都有“戏子”,人人都会吹拉弹唱。
  1960年以来的“低标准,瓜菜带”时期,故乡人饿着肚子勒紧裤带,经受了考验。再饥再饿,戏还唱个没停。最令人难忘的是那出《三丑会》、《两颗铃》、《龙马精神》、《李双双》把人看得不知道饿,干起活来挺起劲。许多人说:“别人说‘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咱亭口人只要有戏看,天天不吃饭。”可见故乡人爱戏、看戏、唱戏、演戏兴趣之浓。
  后来,长武县城盖了大剧院,为庆贺落成,请来了省城西安易俗社、五一剧团、戏曲研究院;来了王辅生、任哲中、李爱琴、刘茹慧、郭明霞、闰箴俗、肖玉玲。好家伙,消息轰动了城乡。当时,故乡人正在割麦碾场,放下活路步行40里路,连夜赶进县城看戏,赶天明又回来收麦碾场。两条腿跑了80里路,再疼也觉过了瘾。即是蹲到麦趟子,一边割麦一边唱。刘云的《杀庙》最来劲;大蛮五娃的《断桥》真精彩;胡平安的《苟家滩》、《三对面》,把个碾麦场变成了人山人海的大戏院。
  回想起来,近半个世纪中,故乡亭口人从唱戏、看戏、演戏中不仅学会了娱乐,而且学会了做人。那怕有吃没喝,吼几句乱弹,把一切愁肠都忘得一干二净。两口子吵了嘴,气消了;邻居之间结了仇,不记了;心里有了愁,愁消了;啥啥不顺心的事,只要一看戏,全都抛在九霄云外了。只要业余剧团开场一响,二胡一拉,台下就会人山人海,亲亲热热,嘻嘻哈哈,尤如在家庭嬉戏一般。
  这几天,大伙儿又凑到一起,商量着搞个“群众演唱大赛会”,准备选些尖子,再排练排练,把亭口业余剧团的自乐班搬上银屏,以展故乡戏迷们的风采!
  故乡亭口人,是真米实曲的戏迷,他们对秦腔是那样的如痴如迷。
  出处:当代戏剧. 1999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9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