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小议“鼻要空”“肩要松”


  在戏曲谚语中,有很多适用的小口诀,它能让唱曲者一下子抓住要领,改善自己的唱腔和表演,更好地传达角色的感情。比如“字是骨头韵是肉”、“字领腔行”、“气粗则音浮,气弱则音薄,气浊则音滞,气散则音竭。”、“起调明意境,毕曲回味深;高潮能突出,妙句激人心。”还有“慢板要紧,快板要稳,散板要准,”等等。
  记得有一回一位已经出名的歌唱家,请郭英兰指正其唱法,郭笑而不答,用手指了指鼻子,歌唱家很快意识到鼻子是关键,于是琢磨自己的鼻子有什么问题,经过多次反复研究和比较,一下子恍然大悟。原来人处在歌唱状态时,腔始终要保持“空”的感觉,因为一方面汉语四声的咬、吐、归韵,必须有鼻腔共鸣的参与,不能简单排斥鼻腔位置的作用;另一方面适当靠前,让鼻腔打开,有利于声音的控制,可在腔体运行过程中,自由地抒发情感,这就是戏曲唱法中“鼻要空”的含义了。郭兰英正是重视鼻腔对歌唱的影响,因而委婉地建议那位歌唱家要注意自己的鼻子。其实西洋唱法也十分注意鼻子,但为区别一种“面罩唱法”,怕初学者陷入其中,而不提倡过早地用鼻子参与发声。在“咽音”唱法盛行时,有的干脆把鼻子捏起来,去找“咽音”位置。而事实上,没有那个歌者,在演唱时能够排斥鼻腔共鸣的参与。戏曲唱法,把鼻子放在重要位置,当作唱曲的经验来谈,可见这一要领的特别地位了。由此,想到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之虞,可能有的人就是在鼻子问题上走了极端,因而空练几十年—无所获,也许正如那位歌唱家,在恍然大悟的一瞬,懂得了郭兰英的深意。
  此外,戏曲演员的唱,是在载歌载舞中进行的,因此,歌唱进必须强调肩膀及身体各部位的协调,万万不能强制或紧张。如果仅从发声来看,口腔、下颚、牙关、舌根也必须松驰介入,肩部直接与吸气,吐气相联,部位一高必然引起发声器官看起来不明显,但影响演唱的效果却来得很快,有些演员在演唱时感到不舒服,不明白为什么会突然大失水准,其实这就是违反了“肩要松”的原则了。
  戏谚说:“吸气在胸,必然在肩”意思很明显,如能经常检查一下,相信就能改善你的歌唱和表演,使你的演艺日臻完善。从这点上来看,小口诀有大作用呢。
  出处:当代戏剧. 1999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99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