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秦腔乐器的改良






  秦腔的主奏乐器板胡,伴奏乐器二胡、高音三弦,自三十年代以来相继成为秦腔剧种的主要乐器,组合在一起,
  音响效果具有鲜明的地方戏曲特色。
  秦腔多年以来,男、女演员用同腔同调演唱,多采用一剧一调。常用调有F、#F、G、bA,板胡也以演奏这四种调效果比较好。但是,随着戏曲的发展,调和音域使用范围的扩大以及声唱科学性的要求,露暴出板胡的性能与客观要求不相适应。例如:一把新板胡需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共鸣才能变好,但这时面板已接近报废;演奏E调,由吁弦的张力差等原因,音色不够清脆、明亮;同时,发音欠灵敏,音质不纯净,下把易出现噪声。现用的二胡,音色柔和有余明亮不足。高音三弦则与京剧乐队通用,组合在一起皮膜声过浓,与板胡音色不够融合。硬弦(又名二股弦)原为秦腔主奏乐器,自三十年代被板胡代替,从此逐渐消失,但仍为碗碗腔、同州梆子等剧种的主奏乐器。音色虽细腻、明亮,但由于乐器本身的缺陷,发音不够灵敏,有效音域较窄,音质欠纯净。改良后宜再用于乐队(更适应于有关剧种使用),与板胡、二胡、板面三弦组合,拟作为主要乐器使用。
  秦腔乐器的组合,随着戏曲的成长和发展,经历了:弹拨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主奏拉弦乐器又经历了:硬弦—→板胡。前人对乐器的改良:硬弦由皮弦改用金属弦;秦腔板胡取掉音窗,升高千斤,增加有效弦长,扩大琴壳等,均是以满足秦腔发展的需要丰富表现力为目的。
  目前,秦腔乐器的不足之处,使音乐、唱腔的改革发展受到局限,演奏者也非常关心乐器的改进,改革就是在这种形势所迫的情况下,以提高乐器的性能为目的,自1983年9月列入研究课题,于1984年4月初步完成,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根据弦振动的原理,改革了擦 (击)弦点和有效弦长的设置。
  琴弦整体振动产生基音,分段振动(全长的1/2、1/3、1/4……)产生泛音。把擦(击)弦点设于有效弦长的1/7或1/9处,可以削弱或消除不谐和的第七、或第九泛音,这对增加乐器音色的谐和性则是有益的。为此,对擦(击)弦点、有效弦长作了以下改进:
  1、板胡、二胡内外弦的音域(不单指有效音域)各有三个八度和一个大二度。这个二度即九分音,属不谐和音。把擦弦点设于有效弦长的1/9,可通过擦弦把不谐和的第九分音消去。而1/9的倒数9/1,正是基频的频率比。板胡擦弦点、有效弦长的计算:
  ① 擦弦点至琴马承弦点弦距=琴马承弦至面板上缘+弓毛1/2宽;
  ② 有效弦长=擦弦点至琴马承弦点弦距x9;
  二胡擦弦点,有效弦长的计算。
  2、硬弦。内、外弦的音域(不单指有效音域)每条弦各有两个八度和一个大七度(第七度稍低),有1一7个泛音点。
  为此,设擦弦点于有效弦的号。计算方法:
  ① 擦弦点至马子承弦点弦距=马子承弦点至面板上缘+弓毛1/2宽;
  ② 有效弦长=擦弦点至马子承弦点×7;
  3、秦腔高音三弦  
  设击弦点为有效弦长的1/9。计算方法: 
  击弦点至马子承弦点=1/9弦段长;
  有效弦长=1/9弦段长×9;
  一个演奏者应科学的设置擦(击)弦点、有效弦长。根据要求需用米尺衡量准确,以达波在弦上传播满足边界条件总是为零,益于音色的谐和。
  二、改革了共鸣体。
  1、板胡
  琴壳振动面比二十年代的板胡大,比目前的小。适当的扩大了后口,缩小了前后口口径差,增加了体腔空气容积。增设了回音板、空心琴托(见图一)①琴杆②琴壳③回音板④音孔⑤擦弦点⑥空心琴托⑦附设琴托
  2、秦腔二胡
  琴筒筒径大于高音二胡,小于二胡。蒙皮后的筒音为C~C。与空心琴托托音具有谐和音程关系
  3、硬弦
  原硬弦琴筒为直筒,长度不一。改革的琴筒有两种:一种是E调,筒径比原琴筒小适用E调的演奏;一种是A调,筒径比E调稍大,适用于演奏A、G等常用调。两种琴筒均增设了前后口筒径差。长度同二胡。配置了空心琴托和附设琴托。美化了造型。(见图三)①微调②柱体千斤③琴杆④擦弦点⑤音孔⑥琴筒⑦空心琴托⑧附设琴托
  4、秦腔高音三弦
  秦腔高音三弦是在板面小三弦基础上改良的。板面小三弦在河南等地已经使用,在秦腔音乐改革中首次使用。原乐器共鸣差,声音衰减快。为了增强共鸣和音色的改善,改鼓腔前口大后口小,鼓框内壁设有一定弧度,腔内增设了辅助共鸣箱。
  三、改革了琴杆,增强了琴杆与共鸣体的相互作用。
  目前的板胡、二胡、硬弦的琴杆多为圆杆或扁杆,均贯通于琴壳(筒)。改革的琴杆,共鸣体之外为扁杆,内为圆杆。在共鸣体的平面,增设了琴杆和琴壳(筒)的一个共点力的力点,增强了琴杆与共鸣体的相互作用。三弦的琴杆根据有效弦长而相应改短。
  四、改革了千斤,增设了微调。
  二胡的千斤多为线环式,把弦马琴杆套拴在一定距离之内。而弦在千斤处的张力则处于分力状态;在马子处则施合力。由于两处弦的张力走向不同,振动效能各异。因此,琴简共鸣较好,而千斤处甚差,致使空弦音较虚散,音色不明亮,音量不够均衡。
  改革是在线环式千斤之下,增设了柱体特制千斤。改线环式千斤为机械微调。改弦对千斤的拉力为压力。使千斤具有导振功能,进而增强了弦与琴杆在千斤处的相互作用,使乐器的共振得到改善。
  上述诸方面的改革是相辅相承的。自使用以来,效果明显,弥补了原乐器的不足,改善了音响共鸣,组合一起音色融合,适应于音乐改革的需要。
  改革的二胡、高音三弦,由于音色适于秦腔伴奏,所以称:“秦腔二胡”、“秦腔高音三弦”,板胡取改良之意称:“84G型秦腔板胡”,硬弦于今年改进,造型有别,故称:“84型硬弦”。
  初步改革的乐器,虽已使用,录音、播放,但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水平有限,恳请同志们提出宝贵意见,批评指正。
  出处:当代戏剧. 1985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85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