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对戏曲危机的一些思考


  上海京剧院三团在复旦大学演出,学校免费招待学生看戏,结果一千人的礼堂,只坐了四分之—的观众,其中多半是上了年纪的教职员工及家属,学生至多也不过百人。剧团领导对此不得不叹气摇头。其实,何止是京剧,在目前国内舞台上,戏曲从总体上说都是相当的不景气,观众人数大量减少,卖座率越来越低,而且观众大都是中老年人,年青人涉足此道的,却少之又少。于是乎,有人惊呼:戏曲危机来了。更有甚者,大谈起戏曲灭亡论来了。   
  说戏曲要灭亡,这是言过其实了。然而,戏曲危机却是实际地存在的,否认危机的来临,是只凭主观愿望的一厢情愿,是无视现实的盲目乐观。在此,我想就危机的成因谈一些我个人的看法。
  教育——对传统文化的漠视
  在今天,戏曲艺术之所以不受观众青睐,尤其是不受青年人的青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我以为在于教育、剧作、表演和戏曲艺术本身特点这几个方面。笔者做过这么个试验,在今年全国“蒲公英”智星大赛上海赛区的决赛中,将“京剧的两大调式是什么”这个考题反复使用,结果四组共二十四位选手竟无一人答出。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参加决赛的选手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占72.9%。这说明了什么呢?笔者以为,这至少说明了我国现行教育体制对传统文化的漠视。戏曲,特别是京昆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然而,奇怪的是自小学至大学,戏曲欣赏方面的课程竟毫无立足之地,这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青年人对戏曲的程式、音乐、舞台布置不理解,自然也就不会有兴趣去看戏评戏了。除了戏曲欣赏教育之外,还有戏曲表演教育上存在的弊病,我国历来的戏曲表演教育只注意形体训练,从摹仿程式入手,不重视文化课的教育,且又不讲心理训练技巧,演员的文化艺术素养偏低,许多人只是在学程式动作,但并不究其用意何在。表演教育至今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
  “演戏”——形式主义的表演
  由于表演教育的不健全,演员的文化艺术素养偏低,造成的实际效果就是舞台上的形式主义的表演。戏曲表演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程式化,前辈艺术家要求“一个程式,万种性格”,梅兰芳等艺术大家之所以能在舞台上创造出富有光彩的种种人物,关健在于他们是在“演人不演戏”,他们的表演是“体验加体现”的戏曲美学原则的体现,因而他们的表演虽然也是在使用这些程式,但却能在他们身上唤起人物的内心感受,”演出了人物的个性。而形式主义的表演,只是在毫无根据地滥用程式,既无主体动作的目的性,又对整出戏的演出不起任何修饰作用,观众所看见的仅是一片程式而不见人物的个性。就目前来说,我国舞台上,真正能通过程式演出人物个性的演员是较少的。
  “定格”——戏曲自身特点的不合时宜 
  中国戏曲是歌、舞、技的三合一,它的原则是“有戏则长,无戏则短”,这就给演出带来一个很大的好处:时、空间的转换非常自由。“中国戏曲在时间上的随意性、空间的假定性、表演的虚拟性、舞美的象征性、造型的装饰性,以及格调的浪漫性,构成了戏曲的美学特征”。但是,在今天看来,传统戏曲有许多适合于过去但在今天却已过时的手法。戏曲是产生于古代都市的勾栏瓦舍、属于市民阶层的文学,因此在结构上,它总是不厌其烦地向后跳跃,重复剧情,这在当时是合理的,一则适合于勾栏瓦舍的演出,二则可以帮助观众理解剧情。然而在今天的剧场演出中,重复就会破坏演出效果,令人生厌,况且今天观众的理解力并不是古代观众可比拟的。
  北京大学的学生曾就《空城计》的合理性作过讨论,认为魏军兵临城下,诸葛亮却有心思坐在城楼面对司马唱起大段的原板、慢板是不可思议的。我们且不就诸葛亮的行为是否合理而论,但中国戏曲情节进展缓慢,常常在高潮时给角色设计大段唱段,使舞台焦点停止转换,这确实令今日的观众反感。现代人的心理节奏普遍趋快,观看演出时喜欢听、视觉并用,希望在短时间内便能了解到人物命运的信息,中国戏曲的这种慢节奏,容易使观众在等待中产生烦躁的情绪,这样长此以往,戏曲的观众当然不会多了。另外观众对戏曲的叙述评价特点也是难以容忍的,中国戏曲中,人物一出场,便是身份的自我显露,道德行为的自我评价,加上行当脸谱化,使得观众对角色一览无余,没有观众思考和认识的余地。如此简单笨拙的表演方法,当然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这也就难怪观众对戏曲的冷漠了。
  惰性——固步自封的“怪圈” 
  戏曲危机的产生,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剧作也是危机的因由之一,传统戏曲的创作演出,大都是为适应当时时代的观众审美情趣。然而到了今天,演出剧目却还只是这些前人们的创作,新编剧作在整个演出中占的比例是少之又少的。这种保守、安于现状,少思改革或许是戏曲界的通病。中国戏曲历经数百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较完美的艺术形式,也造就了各种流派的艺术大师,把戏曲推向了空前繁荣的境地,但由于自身发展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就极易被观念所复制强化,因之也就带来了戏曲群体中的保守思想日益严重,造成了戏曲发展的种种障碍。
  创新——痛苦而必须的追求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戏曲艺术必须要继承,但更要有所发展,它应该靠自身的魅力把观众重新拉回到剧场来。要发展,当然就必须要有所创新,清代的李渔说“世道迁移,人心非旧,当日有当日之情态,今日有今日之情态”,故“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因此,要使戏曲消除危机,除了在教育体制、剧作、表演、音乐、舞美等各方面进行变更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对戏曲艺术自身内部进行调整变通,使之能适应今日观众的需要,符合时代的要求,不断地借鉴吸收其他艺术的长处,克服因循守旧的恶习,就能使戏曲艺术重新大放异彩。北京年前举办的《南腔北调大汇唱》,让传统戏曲和现代电声技术结合,受到了观众的欢迎,他们所提出的“面向世界,振兴戏曲,传统艺术,现代节奏”对于戏曲创新,作出了初步的尝试。我们也可看到,许多剧团已把“创新”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虽然这种追求不少是出之于迫不得已和无可奈何,但这毕竟比固步自封大大地进了一步。希望在今日的创新之路上,戏曲艺术能从自身出发,更自觉地改变陋习,我想,如此以往,戏曲艺术的新的高潮期将为时不远。
  出处:当代戏剧. 1988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8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