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振兴地方戏是繁荣戏剧事业的一项战略性措施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四十五周年之际,陕西省“振兴秦腔汇报团”带着三秦人民的情意和陕西省党政领导的嘱托,为首都广大观众和文艺工作者送来了戏剧改革的丰硕成果和新鲜经验,他们的演出取得了很大成功。我代表文化部向他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请汇报团的同志们转达我们对热心支持戏剧事业的陕西省各级党政领导的诚挚谢意。
  陕西省委、省政府对戏曲工作非常重视,早在一九八三年就发出了“振兴秦腔”的号召,成立了振兴秦腔指导委员会,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针,采取了有力的措施,从而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戏曲工作者的积极性,加速了振兴秦腔的步伐。实践表明,他们提出的“组织是保证,理论是指南,剧本是基础,人才是根本,音乐是关键”的改革方针是正确的;“在振兴中提高,在改革中前进”的方向是对头的;“立足改革,扬长避短,纵向继承,横向借鉴,全面出新”的原则也是行之有效的。经过几年的努力,“振兴秦腔”取得了“出人、出戏、出效益”的显著成绩,使秦腔这一古老的剧种更加贴近了时代,在与当代群众的结合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振兴秦腔的工作之所以能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在不多的时间里取得成效,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陕西省拥有一支有志于繁荣戏曲艺术,有着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坚强队伍。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振兴戏剧,物质条件固然重要,但精神状态也很重要,甚至可以说:要振兴戏剧首先要振兴精神。否则,其他条件再好,也难以达到振兴的目的。因此,我们要学习他们那种知难而进的进取精神,勇敢探索的创新精神,埋头苦干的务实精神和为艺术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
  这次来北京进行经验交流和汇报演出的两个单位——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和西安易俗社,就是发扬这种精神卓有建树的戏剧团体。西安易俗社已有七十五年的历史了,这个在旧社会历经磨难的戏剧团体在新中国焕发了青春,从“编演新戏曲,改革旧社会”进而走上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道路,为广大城乡人民奉献了许多精美的精神食粮。这次来京演出的《卓文君》一剧,清丽典雅,优美抒情,显示了易俗社一代新秀的表演艺术功力。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则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戏曲团体。它的前身——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在毛泽东同志《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深入基层为广大军民演出,在革命战争中起到了“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作用。今天,戏曲研究院的同志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振兴秦腔(包括眉户、华剧)作为全院的中心任务。他们以艺术改革促艺术生产,推动秦腔艺术的创新与发展。这次研究院带来两台优秀秦腔折子戏和眉户现代戏《酒醉杏花村》等剧目,展现在舞台上的,是一代新人和一派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表明了秦腔艺术推陈出新,后继有人。
  三年来,陕西省在“振兴秦腔”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们的实践为我国地方戏的振兴提供了很好的经验。
  我国戏曲艺术的百花园,主要是由地方戏剧种组成的。三百六十多个剧种中,绝大多数是地方戏。可以说,没有地方戏的振兴,就没有戏剧舞台上的百花齐放。
  地方戏在其诞生的地域内,对当地人民具有深厚的感情力量和艺术魅力。地方戏是一种与当地人民“不隔语,不隔音,声声入耳不隔心”的艺术。因而,我们要“珍重人民情,振兴家乡戏”。振兴地方戏最能调动当地人民的感情,最能获得当地领导的支持,最能激发当地戏剧工作者的自豪感。有了群众的拥护、领导的支持和戏剧工作者的积极性,就有了振兴地方戏的有利环境。正是因为这样,近几年,振兴地方戏出现了可喜的好势头。如果各地都象振兴秦腔、振兴川剧和振兴昆曲那样,采取有效措施振兴本地区主要代表性剧种,就会大大加快社会主义戏曲繁荣的步伐,使戏曲艺术在促进四化建设,培育“四有”新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世界戏剧文化交流中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我觉得:振兴地方戏是繁荣我国戏剧事业的一项战略性措施。
  地方戏要在改革中前进。我们常说“一方水土一方艺。”这就是说,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不同的地方戏。地方戏只有保持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艺术个性,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周恩来同志对此曾有很深刻的论述,他说:“独特风格是主导的,任何东西都有它的个性……没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艺术就会灭亡。”因此,在地方戏剧的改革中,一定要注意保持、发展本剧种的艺术个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千声一调”、“千人一面”以及舞台手段雷同化的现象发生。地方戏只有保持自己的舞台个性,才能更好的为当地观众服务。
  我们说:“一方水土一方艺”,但不应“一方艺只为一方人”。地方戏这朵艺术之花’一旦脱离了养育她的沃土就会枯萎、凋零。地方戏要源于乡土,高于乡土,力争更多的观众爱听爱看。否则,就会失去广大观众和广阔前景。这就要求,地方戏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观众的审美心理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在振兴地方戏的过程中,只要我们既注意保持地方剧种鲜明的艺术个性,又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就使地方戏艺术紧紧随着时代的脚步而前进。
  一个剧种的唱腔、音乐是否优美、耐听,往往是这个剧种能否受观众欢迎的一个决定性的因素。陕西省提出振兴秦腔“音乐是关键”,我觉得是有道理的。戏曲音乐是区别不同戏曲剧种的主要标志。一个剧种唱腔,音乐的发展嬗变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剧种成熟的程度。从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哪个剧中的唱腔、音乐好听,哪个剧种的观众、听众就多。秦腔是属于梆子声腔系统的地方剧种,其唱腔具有高亢、激越,悲壮的基调和特点,用来表现旧社会被压迫人民的痛苦和抗争的心声,极富有表现力。今天,我们跨入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广大观众对秦腔的声腔,曲调提出了新的审美要求。他们希望秦腔能够兼备甜美、流畅、优雅、清扬的风格,便于抒发人们对新生活的热爱,更好地表现新的题材、新的内容和塑造新的人物。现在,陕西戏曲界的同志们以音乐为突破口,在唱腔、唱法、配器和乐器改革等方面作了大胆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这样做是非常明智和深得人心的。
  一个剧种的兴衰与该剧种是否拥有一批出类拔萃的尖子演员有直接关系,这可以说是戏剧发展的一条规律。我曾经研究过河北梆子的兴衰史,河北梆子能够在清道光年间产生巨大影响并在光绪年间空前兴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出现了郭全臣、田际云、魏连生、小金水、金刚钻那样一批有影响的演员;而以后出现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尖子演员后继乏人。可见,要振兴地方戏,就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批艺术精湛的、有影响的尖子人才,包括演员、编剧、导演、舞美和音乐等各方面的“尖子”。尤其要特别注意发挥编导人员的骨干作用。尖子演员是舞台艺术之花,而优秀编导则是台柱!尖子人才越多,戏曲振兴就越快。这次陕西省演员训练班和易俗社涌现出一批新秀,令人感到高兴。舞台新一辈要刻苦向老艺术家学习,老一辈艺术家要“精心育桃李,热心传技艺”,培养和造就文艺新人。
  要使地方戏剧得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还必须重视对地方戏剧的理论研究工作。现在地方戏的戏剧理论研究工作显得薄弱,不能给地方戏的革新实践以有力的指导。如今,地方戏改革、振兴的步伐要加快、要深化,理论研究必须跟上。实践在期待着、呼唤着理论。地方戏曲的理论研究难度是比较大的,因为地方戏既具有开放性,又具有排他性。地方戏如不注意吸收姊妹艺术中的优长,不注意注入时代的基因,就不能得到发展;而不注意排他,一味吸收,就难以保持本剧种的个性。如何在这方面掌握得适度,并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和研究。我们希望地方戏剧的理论工作者,深入到振兴地方戏的实践中去,努力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加强地方戏理论的研究,把实践经验升华到理论的高度,指导和推动地方戏剧的革新和发展,使数以百计的地方戏艺术之花,千姿百态地绽开在祖国戏曲的百花园中。
  在振兴地方戏的过程中,我们要继续执行“三并举”的剧目政策,尤其是要提倡扶植现代戏。就是说,在我们排演传统戏,编演古代戏的同时,大力提倡和扶持现代戏的创作。使之在“四化”建设中,在培育社会主义新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三并举”的实行,对一个剧种或剧团来讲,并不意味着去机械地搞绝对的比例。但总的来讲,对于戏剧现代戏的创作和演出,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要鼓励戏剧作者将艺术的触角深入沸腾的四化建设生活,以极大的热情来表现和反映我们改革的时代,将光明注入人们的心灵,从而给人们以信心和希望,给人们以鼓舞和力量。
  陕西振兴秦腔的实践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只有坚定地走与人民相结合的道路,只有和时代的新生活紧密地拥抱在一起,才能更好地坚持文艺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早在四十五年前,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深刻而明确地阐述了文艺为群众及如何为群众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重申并发挥了这一光辉思想。他说:“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自觉地在人民的生活中汲取题材、主题、情节、语言、诗情和画意,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来哺育自己,这就是我们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道路。”当然这也是我们振兴繁荣地方戏曲事业的根本道路。
  同志们,让我们沿着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引的方向,在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艺术生命的源泉,不断创作出更多的艺术精品来奉献给人民。(转自《文化部办公厅文件》)
  出处:当代戏剧. 1988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88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