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严师育高徒 勤奋结硕果——访易俗社青年武生郭军


  今年仲夏,我在考察天水麦积山、兰州炳灵寺、西安唐文化的行程中。有幸在西安看到了历史悠久、负有盛名的易俗社的演出。易俗社是当年曾得到鲁迅先生重视和支持的戏曲社团,我看的是一次青年演员专场,美好的声誉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使这个古老的剧场早就挂出了“客满”的木牌,这在当前戏曲面临低潮的状况下是少见的。这场戏里,武生演员郭军的精采演出使我激动不已。
  那天,郭军演的是《火烧裴元庆》这是一出靠把武生的重头戏。他一出场就给人一种威武沉着的大将风度的印象,加之表演上的一招一式,功架不凡,看得出是一位经过良师严课的演员。以后贯串全剧中的动作,不论是踹燕、勒马抬腿、朝天蹬,还是从三张桌子高度翻下的台提,单手耍双锤的手技功夫、踺子小翻出场和倒竖虎等作为一个优秀武戏演员应该具备时高难度技巧,都完成得干利净落,驾重若轻,丝毫不显局促紧张,而且令人觉得游刃有余。尤为可贵的是他不因年轻力强而一昧地表现技巧,而能在戏中认真表现出人物应有的感情变化。可以说,象他这样全面的武生演员,即使在群星争辉的北京戏曲舞台上都不多见。看罢戏后,我产生了访问他的感情冲动。
  这是一个朴实的小伙子,脸上略带腼腆,绝无浮华习气。他才十八岁,正是一般青年人员注意打扮、讲究穿戴的时候。但是,郭军为了集中精力学艺,终年剃着光头,乍一看,倒像个年轻和尚似的。原来,他是易俗社著名须生郭葆华的儿子,自幼在甘肃省戏曲学校学习陇剧,后来在张鸣仲老师的教授下,学习了《岳家庄》、《三叉口》、《林冲夜奔》、《挑滑车》等几出长靠短打的功底戏,为从艺于武功行当打下了较扎实的基础。
  在学习《火烧裴元庆》时,张老师要求他有功夫、有技巧、能理解人物,在念台词时不但要吐字清晰,且要念出感情。1982年,西安市举办青年戏曲演员会演时,十三岁的部军在《红桃山》中饰演林冲,即已初露锋芒,获得了配角二等奖。他的舞台风采受到了戏曲界前辈马彦祥的青睐,认为这是一个好演员的坯子。然而,“玉不琢不成器”,从各地艺术学校招生的情况看,在应考者中虽不乏优越条件者,但进了戏校能够锤炼成材的,只不过十之一、二,郭军却由于学习踏实,勤学苦练,终于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谁都羡慕他那超乎常人的、能够运用自如的腿功,这却是他数年如一日,以水滴石穿的精神练成的。在漫长的八年时间里,除了春节休息几天,郭军总是穿一身练功服。他毫不留意用那些新潮衣衫,一心要在艰难的艺术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八年时间刻苦练习,即使是什么少林、武当诸派武功绝技,也应当功到自然成了。有一次老师安排他在一个僻静处吊腿,老师因为有别的事走开了。时间过去了几个小时,小郭却像坚持站岗不下哨位的战士一样,一直坚持练着,直到被人们发现后才暂时停止。老师和父辈们谁不疼爱郭军啊!可是他却能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巳,至今还天天吊腿。郭军每天除了学戏、排戏、还热衷于学习文化,扩大知识面。他想通过收看电视节目开阔视野,时间却不够用。于是他从房上悬起一根绳子,一面吊腿,一面收看电视节目。这是一位多么富于事业心的青年人哪!
  出处:当代戏剧. 1987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87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