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振兴戏曲的希望在教育


  广大戏曲工作者,包括戏曲教育者,正在沉重迷惑地思索着:戏曲这笔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怎么竟会出现了危机的征兆和消亡的舆论袭击呢?每想至此,深感痛苦,但也感到不甘心、不服气,然而这却是严峻的现实。
  时代的潮流汹涌澎湃,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飞速发展,开放多姿的生活现实为各种艺术形式的争香斗艳提供了条件。竞争的时代,迫使戏曲必须认真对付各种各样的竞争者;争先恐后的现实,要求戏曲突破自身的历史局限性,摈弃那些不适应新时期人们需要的俗套,诸如奸臣害忠良,相公招姑娘,落难、中榜、团圆的八股结构;非个性化的陈词滥调的语言等。要求更新观念,创造强烈性格冲突,揭示人物心理矛盾,多层次展现内心世界,推出具有新的内涵和表现力的新剧目。这样,才能获得艺术竞争能力,在竞争中得到新的发展,使戏曲重放异彩。要达此目的,关键在改革。改革的步子迈的越大、越快,戏曲的生命力越强、越新,戏曲的命运就取决于此。
  振兴戏曲、振兴秦腔以来,出了好戏,赢得了欢迎,这是可庆幸的。然而细细一想,也只是出了个别院(团)为数极少的节目,还未形成振兴的局面。然而凡是好剧目、成功的演出,都有着强烈的时代精神和艺术表现手段,有新的创造,蕴含着戏曲艺术的精髓,渗透着专业人员创造的心血。因之,拙见以为振兴的根本之计在于改变戏曲队伍的知识结构,造就一批不仅精通戏曲艺术规律,而且具有广泛知识的人才。这些人不仅要有实践的经验,而且要有理论基础,有能力把分散的、个别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上升为理论并用于指导实践。这批人才从哪里来呢?从教育来,从符合国家要求的正规的专业学校培养来。可以设想,经过几年的努力,一大批具有大专程度的编剧、作曲、导演、舞美、表演等新生力量充实到表演艺术团体中去,何愁戏曲不振兴?何愁戏曲没人看?
  戏曲振兴的希望在教育。我祈愿振兴家接受智力投资的这一认识。
  出处:当代戏剧. 1986年/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86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