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文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研究文献 > 论文时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边城秦魂袁兆瑞


  去年金秋十月,由西安、兰州、银川、西宁、乌鲁木齐文化局主办、西安市文化局承办的第十届西北五省区省会市秦腔名家新秀交流演出在西安举行。最早在新疆倡导振兴秦腔的袁兆瑞先生,便是本次赛事活动的唯一特邀代表。年逾花甲的袁兆瑞先生,几十年挖掘、研究秦腔这一古老老的剧种锲而不舍,且硕果累累,深受西北五省区秦腔界人士和演职人员的尊重和爱戴。为了对秦腔艺术的执著追求,袁兆瑞先生倾一生之心血和积蓄,连续10届追逐秦腔名家新秀的交流演出,利用一切机会和新老艺人切磋技艺,探讨有关秦腔改革逾发展事宜,终以其渊博的秦腔知识和为秦腔事业奋斗的精神被秦腔爱好者推选为新疆乌市振兴西北秦腔研究会主席。
  提起袁兆瑞先生,西北秦腔界的新老艺人都对他十分熟悉。解放前,他出生在陕西长安县一户世代为戏的贫困家庭,少年时便在西安易俗社坐科学戏,其叔父(秦腔界“袁派”创始人袁克勤)1946年组建秦腔剧团“乐意社”时,袁兆瑞便投到叔父门下学戏。叔父对他比其它学徒要求更严,除坐科唱戏外,每每夜深人静还要他抄录袁派唱腔的各种剧本。这一切,为袁兆瑞后来投身于秦腔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3年,袁克勤在西安筹建了“长安木偶剧社”并担任社长,其嗓音苍劲、宽厚,感情色彩丰富,讲究声乐色彩的变化,故有“一口三腔”之誉,尤善演唱四字剁、三字尾、穿字句和不规则长短句,而且常以排比叠句唱词构成冗长的大段唱腔,使听者为之倾倒。如《斩李广》中的七十二个“再不能”、《下河东》中的“五十六哭”等等,形成独特的艺术流派,在秦坛独树一帜。
  袁克勤“文革”中含冤去世。“文革”后,其艺术精髓被其侄袁兆瑞发扬光大。对七十二个“再不能”和“五十六哭”等绝唱,袁兆瑞都可以倒背如流,这一点使那些名流新秀们佩服得五体投地,纷纷拜在他的门下,向他求教、学唱。
  袁兆瑞投身秦腔事业的经历颇有一番传奇色彩,1949年5月,西北野战军解放了西安,正在坐科学戏的袁兆瑞和戏班的少年们沿街追逐欢迎解放军进城,解放军的威武雄姿令他羡慕不已。在征得叔父同意后,少年袁兆瑞便脱下戏装穿上军装随解放大军浩浩荡荡一路进了新疆。而后,又随西北勘察大队南征北战,秦腔则成了他一路勘察西北荒原时聊以自慰的最大爱好。袁兆瑞沉迷于秦腔,自然有他的说法。他们当年风餐露宿踏勘规划南北疆百十个农业团场时,是秦腔伴随着他屡建功勋。所到之处,他都将二胡、板胡随身携带,有空就自拉自唱起来。后来,为了活跃部队的文化生活,他和部队其它几个老陕联合办起了秦腔业余剧团,每逢节假日都在荒漠戈壁即兴表演,以至后来成了所在部队永久性的保留节目。袁兆瑞最津津乐道的是王震将军当年也观看过他们的秦腔戏,并亲自拉着他的手一道共进晚餐。
  袁兆瑞太钟情于秦腔这个古老剧种了,那高亢、激昂、哀婉,如泣、如诉、如怨的唱腔,那内含浓郁的生活气息,蕴含哲理,颂扬民族精神的剧目,伴随着他越荒漠戈壁,来到新疆垦荒屯田戍边。每当他们一帮一伙聚集在一起唱起伴随着他们度过大半生的秦腔时,那如醉如痴的激情难以言表,他们也得到了美的享受。
  “文革”后,袁兆瑞最后一次探亲时,叔父已去世,他见到了上级为叔父颁发的一份“陕西省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的奖状。返疆后,新疆的秦腔也在复苏。这一年,袁兆瑞因年事已高离开了工作岗位,刚刚复苏的乌市新中剧院和猛进剧团便聘请他当上了专家顾问。复苏后的剧团一缺演员二缺剧本,袁兆瑞献出了自己收藏的叔父当年让他抄录的本子。他又毫不保留地为演员们指点戏路,对有些新出的剧本存在的差错,也坦率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两个专业剧团的演员无不为他深厚的专业功底而叹服。
  八十年代以来,他又为秦腔演出上座率低而发急,提出挖掘古装戏和弘扬现代戏并重。为此,他在不断地为专业剧团服务的同时,又组织了由老年同志参加的秦腔联艺社,作为研究秦腔的“试验田”。联艺社成立十多年来,受到了当地党政领导和群众的支持与爱戴,在城市、农村、部队、厂矿已累计演出280余场次,观众达十七、八万人次,成绩斐然。
  最让袁兆瑞自豪的是1996年元旦前,他们的秦腔反串折子戏在自治区电视台演播大厅通过“西域综艺大观”栏目上了卫星,让海内外的秦腔迷们都分享了来自西北边城业余秦腔班社迷人的艺术风采。
  刚开始,联艺社仅45人,后来又有了大的发展。新中剧院、猛进剧院的退休老艺人们都纷纷慕名入社,使演员阵容状大,行当齐全,演技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就连文武场面也基本达到了专业水准,联艺社已具备了能一次演三场大戏的能力。1996年袁兆瑞又倾一生之积蓄从西安为联艺社购回戏装,硬件的更新使联艺社面貌大为改观,演出更受群众欢迎。
  1997年,联艺社派军旅作家、陕西籍剧社成员李志君加了陕西电视台举办的“尖庄杯”电视大赛,李以一曲《坐窑》唱段夺得大赛一等奖,为新疆秦腔界赢得了荣誉,这其间也渗透了袁兆瑞先生的不少心血。
  可喜的是袁兆瑞先生至今身体尚健,精神开朗,痴迷秦腔之心有增无减,相信他还能为秦腔事业做出更多更大的成绩,为新疆戏迷带来更大的欢乐。
  出处:当代戏剧. 1998-1999年(合订本)/当代戏剧杂志社编.西安:陕西省戏剧家协会,1998

您是第 位访客!